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四十八章 董妃枉死

汉末三国传奇 第四十八章 董妃枉死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列位看官!你道是什么大祸?却便是国舅董承不忿曹操擅权,自许田围猎时假造天子衣带血诏,便暗地布置,一直等待时机反曹。因筹措良久,非但没有凑集十个盟友,反被刘玄德和马腾先后离京,去了两个强援。董承恐夜长梦多,便与王子服等人商议,又暗结太医吉平,欲于元旦朝贺之机实行兵变,或令吉平借看病之机毒杀曹操,二事一并准备。那曹操何等警觉,怎会着了董承道儿?早有暗探访得明白,将董承阴谋告知。曹操只作不觉,暗令许褚率领禁军围了国舅府,一面却装作头疼病发,派人请太医吉平前来医治。吉平以为是天赐良机,往药中投毒时便被曹操察觉,当即将吉平擒拿,并令许褚顺势查抄董承府第,搜出伪造天子血诏。曹操见了衣带血诏,认出字迹并非出自献帝,又不见有玺印暗记,明知是假,但以假作真,即令许褚依照名单,顺藤摸瓜照单抓药,就此将董承一干人等擒杀。

曹操既杀董承及王子服等,暗自咬牙道:“那刘协本是董卓所立,此时不妨趁机废了,再立一个听话的便了。”即聚谋士商议废立。程昱谏道:“将军不可。当今天子乃是聪明之君,又与将军并无冲突,怎会平白无故,发此血诏?且诏书上未用玺印,此乃伪诏不问可知。凭此伪诏而擅行废立,恐天下诸侯不服,必起兵端。”曹操见其言之有理,遂息废立之念,但怒气未消,拿着那卷血诏,带剑入宫,来弑杀董承之妹董贵妃,以清宫帏。

当时董贵妃已有五个月身孕,正在后宫与献帝闲话,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容。献帝大惊失色,便问爱卿何来。曹操将那血诏往天子面前一摔道:“董承谋反,陛下可知?”献帝捡起血诏看了一遍,不由大惊道:“曹将军怕是弄错了,此诏绝非寡人所书,将军只看字迹便知,休得中了他人诡计。那董承身为国舅之贵,明知将军乃是我汉室干国忠良,怎会做此糊涂之事?此事必有蹊跷,望将军细查,休要冤枉了好人。”曹操怒道:“此诏是从董承府中搜查出来,上面签押诸人除刘备及马腾外,俱已认状招供,有什么冤枉?陛下说血诏是假,那董承即是假传天子旨意,谋杀国之大臣,则更是谋逆大罪,应当族诛。如今他与王子服等人,已被臣依律典刑,臣盛怒之下先斩后奏,特来向陛下请罪。”

献帝闻听,如同五雷轰顶,自思刚刚过了几年太平日月,不料又惊逢此变,眼见皇帝宝座不稳,便是性命也有些玄乎。又暗恨董承妄为,把自己陷于极为不利之地,让曹操牢牢捏住把柄,就算今日能侥幸躲过,从此以后也不免动辄得咎,行止艰难。于是只得亲下位来,对曹操以善言抚慰道:“既如此,董承等祸乱社稷,自是罪不容诛,将军为国除此逆臣,消弥朝廷祸患于无形,功劳自是不小。朕即刻传旨,公布董承、王子服等罪状,昭告天下,并表彰将军大功。董承及王子服麾下之兵,亦调归贤卿帐下使用,不必再另委官员。将军直辛苦了这一日一夜,若是没有他事,就请回府治事罢。”说着话,一边展开袍袖遮住曹操,以目示意董妃,令其速速离开前殿,避入内宫。董妃如何不知天子庇护之意?乃缓缓起身,移动脚步入内,却又心伤兄长全家被害,不由满含怨恨,向曹操看了一眼。

曹操震慑住天子,又吞并了董承及王子服等原班兵马,已达到自己目的,本来想趁机抽身回府,陡见董妃这一怨毒眼神,不由暗吃一惊,叫道:“且慢!陛下,那董承虽已伏诛,其胞妹尚在。微臣为汉室安全计,绝难容留董妃再侍奉天子,来日变生肘腋。请陛下赐董妃自尽,臣方敢告退。”董妃大吃一惊,一跤坐倒在地,扯住献帝衣裾,脸色腊黄。献帝心如刀绞,哀告曹操道:“董妃陪王伴驾,时刻在朕身边,寸步未曾离开内宫,其兄虽然有罪,其丝毫也不知情。如今已有五月身孕,胎儿更是无辜,还望将军网开一面,只当是看在朕的面上罢。”曹操斜睨董妃,沉吟不语。此时从内宫走出伏皇后,也向曹操求情道:“董妃身怀龙种,将军现在杀之恐背欺君恶名。不如将其贬于冷宫,待分娩了,杀之未迟。”

曹操细细品味皇后之语,忽地打了一个机灵,绝然道:“皇后这是欲留此逆种,为其母向曹某报仇么?某今日即便背上弑上恶名,也胜却来日灭门亡族之祸!”当下狠了狠心,不容献帝和伏后分说,即令随身武士取出白练,送至董妃面前。董妃伸手接过白练,向献帝拜了三拜,说道:“陛下保重,臣妾不能服侍天子至终,这就先行去了。”说罢泪流如倾。献帝大恸,见曹操表情决绝,不为所动,心知再求无用,徒取其辱,遂泣谓董妃道:“只怪你兄长糊涂,酿成此等大祸,连我也牵连进去,自保不暇。卿于九泉之下,勿怨朕躬!”言罢泪下如雨。曹操挥手令武士将董妃牵出,勒死于宫门之外,随即向献帝叩头谢罪,率众辞帝回府。曹**死董妃之事,不日传遍天下,各地诸侯闻之大哗,皆都目视曹操为国贼。曹操回到府中,随即请来程昱,密地里暗自商议,如何平灭刘备、马腾。原来程昱早于曹操起兵于兖州之时便即跟随,且又善于审时度势,全力为曹操霸业殚精竭虑,殊非其他谋士可比;故此深为曹操器重信任,凡遇隐秘大事,必单独找来商量,向其求策。

史说程昱字仲德,乃是兖州东郡东阿人,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遂更名程昱。早在黄巾起事时,东阿县丞王度起而应贼,烧掉县中仓库,反叛朝廷。县令逾城逃走,吏民京皆负老携幼,向东逃到渠丘山,县城遂为王度所得。程昱也随众逃出,命族人去侦视城中情况,回报王度等人得城而不固守,出城西五六里外止屯。程昱于是往渠丘山见县中大户薛房道:“今王度得城郭而不能守,其势可以测知。其不过想趁机虏掠财物,并无坚甲利兵以盈攻守之志,明公何不回城守之?东阿城高郭厚,又多谷米,若还城找到县令,军民共守同攻,王度便可破矣。”薛房深以为然,说与吏民,众吏民却不肯相从。程昱无奈叹道:“愚民不可共计大事!”于是密遣同族青壮数骑,在东山上高举旗幡,令薛房及吏民望见,然后大呼道:“贼兵至矣,此处不可守也!”便驰骤下山,直趋县城。吏民以为贼兵果至,见山上无险可守,于是跟随程昱回城,并终于找到县令,召集吏民共同守城。王度率叛兵前来攻城,果不能破;将欲退走之时,程昱急率吏民开城追击,王度败走,东阿由此得以保全。

初平三年,兖州刺史刘岱闻说程昱大名,于是遣使辟召为州郡从事,程昱拒不应命。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袁绍令妻子居于刘岱处,公孙瓒亦遣从事范方带兵助刘岱守城。后来公孙瓒击破袁绍军,遣使向刘岱索要袁绍妻子,并令刘岱与袁绍绝交。刘岱连日不能决断,于是召见程昱问计,程昱说道:“公若弃袁绍近援而求于公孙瓒远助,譬如求人于吴越以救齐鲁受溺儿童同理。且公孙瓒绝非袁绍之敌,今虽稍胜,终必为袁绍所擒。若趋朝夕之势而不思长远之计,将军则必败。”刘岱听从其计,于是拒绝公孙瓒之请,其后公孙瓒果被袁绍所破。刘岱表奏程昱为骑都尉,程昱却托疾病请辞。后来刘岱为黄巾所杀,曹操兵临兖州,辟召程昱,程昱一口答应,欣然起行。乡人十分疑惑,问道:“前刘岱屡次征召,公皆力辞。今曹操片纸相约,公则欣然而行,何前后行为如此相背?”程昱笑而不应。

程昱既至曹营,曹操与之谈论大喜,以程昱为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又令程昱与荀彧留守鄄城。陈宫与张邈等军作叛,迎吕布入兖,四周郡县响应,唯有鄄城、东阿赖程昱与荀彧设计守之,岿然不动。程昱由鄄城返回东阿,经过范县时游说县令靳允,使其伏兵刺杀叛将泛嶷,范县亦由此得以保全。程昱又遣别骑占住仓亭津,使陈宫及吕布军不能得渡;至东阿后相助东阿令枣祗率吏民拒城坚守,又有兖州从事薛悌与程昱协谋,终于守住三城。曹操自徐州归还,执程昱之手赞道:“若非程卿之力,某无所归矣。”至其后灭袁术,杀吕布,程昱亦极力参赞军事,故为曹操所重。闲言少叙,书接前文。曹操既召程昱进府,密问道:“今董承等虽已伏诛,名单上尚有马腾、刘备。那大耳儿果是惫赖,既在血诏上签字,却又故意涂污,使人几乎难辨其迹。用心险恶,其实罪不容诛!今其二人已离许都,鞭长莫及,如此奈何?”程昱轻轻笑道:“明公既然断定此乃伪诏,则其上名单也便未必是真。”

曹操道:“虽是伪诏,同盟名单焉能妄造?既然名列其上,便必然是与董承等人同谋,不可不除。且马腾拥兵西凉,刘备割据于卧榻之侧,某岂能坐视不理?今请先生前来,是要请问,先伐西凉的好,还是先征刘备的好?”程昱回道:“马腾如今屯军西凉,又与韩遂互为照应,西凉兵勇猛无敌,未可轻取。不如明公亲自写书慰劳,并以加官升职之名诱入京师,然后寻其一朝之错,图之即可。刘备现在徐州,虽然与其弟关羽分布掎角之势,但立足未稳,且其部下军马大半是从许都带去。将军若去亲征,自然望风而降,破之必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