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四十六章 讨曹檄文

汉末三国传奇 第四十六章 讨曹檄文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车甲回到徐州,面见其兄,诉说灭了袁术,刘备率大军即将回城。车胄听了亦喜亦忧,遂请陈登前来帅府商议。那陈登幼承父亲庭训,心向汉室,先前早对董卓欺君之行深恶痛绝,是以力保陶谦占定徐州,与董卓所举荆州刺史刘表为敌。后值李、郭二贼之乱,对曹操迎接献帝到许都之行本来十分称赞,自闻许田围猎之事,又转而痛恨曹操。每与父亲闲论,认为复兴汉室者,非刘备不可,似袁绍、刘表、刘璋等辈皆不足论。及至刘备反出许都,遣使密书到府,父子早有计较。此时车胄请至府中问计,陈登故作沉思道:“即是曹将军有令,此事极易。刘备不日将还徐州,必然不作防备;将军可命军士伏于瓮城边上,只作亲自出城迎接,待其到来,即可与令弟车甲出其不意斩之;某在城上以强弩射住其后军,则大事济矣。”车胄赞道:“先生大才,不愧主公当日以东方之事托付。”遂令车甲依计而行,车甲领命预备去了。陈登回到府中,见了其父陈珪,详说曹操暗令车胄对付刘备,自己又是如此设计诳他。陈珪便令家人请来糜竺,计议已定,单等皇叔到来。却说刘备引得胜兵马,乘夜赶到徐州城外,让张飞到城边叫门。城上报知车胄,车胄却不料刘备乘夜来到,只得请来陈登,草草吩咐后披挂上马,依照日间所定计策,与兄弟车甲引一千军出城迎接。车胄自忖城中早有安排万无一失,遂一马当先跑过吊桥,大叫:“皇叔何在?剿灭袁术叛贼,立下盖世奇功,恕车某迎接来迟!”其弟车甲急率十余部将随后赶来,却落于一射之地,卫护不及。

车胄飞马前来,过了吊桥,见城外军阵中并无主将答话,不由疑惑,复高声叫道:“刘皇叔何在?车某请出相见!”却闻阵中一通鼓响,火光中只见一员大将,提刀纵马直迎上来,正是关羽,扬声大叫道:“车胄逆贼,你看某是哪个?”车胄大惊,急挚枪抬头看时,青龙刀已劈至头顶。那车胄急架相还,虽有准备在先,毕竟被对方杀个措手不及,战未数合已遮拦不住,便待拨马回城。不料刚刚退到吊桥边上,被城上陈登一声令下,乱箭直射下来,拦住车胄归途,已将吊桥上车甲及十余个部将射成刺猬。车胄知道中了陈登之计,手指城头大骂不止,一边策马绕城而走。一员黑面将军当面拦住,大喝一声,如同天上响个炸雷:“狗贼哪里去?燕人张飞在此!”车胄吃了一吓,料敌不过,刚要回马,背后云长赶来,手起一刀,将车胄砍于马下,割下首级提回。乃高举首级,望城上高呼道:“反贼车胄背叛朝廷,欲图谋刘使君,已被我杀之;尔守城众军无罪,只要开城投降,一概免死!”

徐州诸军见是云长将军,哪个不识?且陈登约束得力,又见糜竺、糜芳兄弟率家丁早已趁乱打开城门,只得倒戈投降,满城军民皆安。刘备遂入徐州,百姓父老伏道而接。玄德到刺史府落座,与陈登、糜竺见礼。未曾叙阔,只见三弟张飞前来报功,说已将车胄全家杀尽。刘备跌足悔道:“车胄本是夏侯惇帐前大将,又是曹操心腹,我等夺了徐州尚可,将其遣送回许都便了,如何被你鲁莽杀了全家?今杀了他心腹之人,如何不起大军来争?”关羽听大哥说的有理,埋怨三弟行事急躁。张飞正要争执,陈登上前劝阻道:“刘使君休慌,关将军莫急。某有一计,可使曹操自顾不暇,不敢正视徐州。如今曹操虽然破了袁术和吕布,得了兖徐二州,但心中所惧者还有袁绍。袁绍虎踞冀、青、幽、并诸州,带甲百万,文官武将极多,若与曹操开战,则三二年间难分胜负。届时非但徐州有磐石之安,且可南联刘表以袭许都,则进可平定天下,退亦能解救天子以兴扶汉室,建不世之功,请使君思之。”

刘备听罢大喜道:“元龙高论,真不亚于子房先生之才。只是那袁绍向来与我未有交情,况现今某又新破其弟袁术,其安肯相助于我?”陈登笑道:“以解救徐州之危为由,让其出兵,自然不可,当请袁绍信服之人以利害劝之。袁绍此人好大喜功,必然率兵南下,与曹操相争。”刘备沉吟道:“那袁绍自诩四世三公,自视极高,却得何人让其诚心佩服?”陈登道:“使君是糊涂一时。此间有一人与袁绍三世通家,且清名素著于天下,门生故吏遍于朝野——昨日使君尚至其府上畅饮叙旧,怎地转身就忘却了?若得其一书,袁绍必从。”刘备恍然大悟道:“先生所说之人,莫非是郑康成先生?”陈登笑道:“然也,正是此公。”原来那郑康成名玄,好学多才,尝受业于马融,与刘备授业座师卢植齐名,兼且过从甚密。刘备在卢植府中常会,并以师礼相待,现居徐州。刘备经陈登提醒,遂即备下重礼,亲至郑玄家中,求其作书。郑玄慨然依允写书,刘备大喜,即派孙乾星夜赶到邺城,面呈袁绍。

且说袁绍自从平定了冀、青、幽、并四州,志得意满,正要与曹操较量一番,人报孙乾求见,呈上郑康成先生手书。袁绍拆书观道:“将军累世汉臣,四世三公,为天下所望。今曹操挟天子以压诸侯,许田围猎又有欺君之行,天下共愤。若将军此时兴一旅之师讨伐曹操,顺天应人,朝廷中汉室旧臣必争为内应,以助将军者。且以军力论之,将军挟四州之众,也必能一战而成大功,山东之地当尽为将军所有。此天赐良机,望速作决断。”袁绍本有争霸中原之意,因见郑玄之书又来,灭不过三世通家面皮,遂大聚文武,商议兴兵。

帐下谋士听了主公之言,众论不一。首席大谋士田丰及沮授同时离坐施礼,力言不可伐曹。袁绍问说何故,田丰既道:“今冀州之地,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将军宜兵屯黎阳,更于河内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分遣精兵屯边,期年积粮秣马,之后待机而动,如此则一战可定,大业可就。”沮授亦道:“田先生之言是也,望将军听之。”袁绍听了,默然不语,面呈不悦之色。审配揣摸袁绍之意,便起身反驳田丰、沮授,极力怂恿道:“二公此非正论。主公宜听从郑尚书之言,与刘备共仗大义,剿灭曹贼,上合天意,下合民情。”郭图起身道:“便是无有刘备,量那曹操如何是将军对手?将军拥四州之众,挟大胜公孙瓒之威,一鼓可下许都,并下江南。”袁绍不决,问计于许攸、荀谌,二人也是齐声拥护起兵伐曹。袁绍于是意决,便令孙乾回报郑玄,并约刘备接应,一面令主薄陈琳作檄,历数曹操及祖上罪恶,发赴洛阳及中原各州郡县。即下令亲征许都,命审配、逄纪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马步兵三十万,望黎阳进发。

檄文传至许都,曹操正患头风,痛不可忍,观其文中句句似剑,字字如刀,不由毛骨悚然,出了一身透汗,头风病不治而愈。遂令击鼓升帐,聚集众官商议迎敌之策。少府孔融先发宏论,以众寡不敌为由,劝曹操以大将军之职相让,与袁绍议和为上。曹操问计于荀彧,荀彧笑道:“袁绍兵多而不整,属下相互猜忌,势不相容,不能同心合力,战之必败。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逄纪果而无用;颜良、文丑乃匹夫之勇,其余碌碌等辈,不足道也!”孔融默然,还要再劝,见曹操面呈不悦之色,遂退而不言。曹操见孔融不再多话,便大笑道:“我看河北人物,皆不出荀文若所料,卿等勿复多言。”遂自引大军进发黎阳,来拒袁绍。两军相隔八十里,各自深沟高垒,相持不战。自八月守至十月,袁绍手下各谋士之间各不相和,互相攻讦,致使袁绍心怀疑惑,不图进取。曹操见袁绍虎头蛇尾,不敢来战,遂心下大定,乃命人驰令臧霸守把青、徐地面,于禁、李典屯兵河上监督袁军动向,曹仁总督大军屯于官渡,留程昱把守鄄城,亲自引了中军主力,竟回许都。

那袁绍见曹军布阵采取守势,也不前来讨战,心中只是疑惑不定,每日里只与众谋士言论军情,却又众论不一,并无结果。转眼大雪初降,已至隆冬盛寒,滴水成冰,袁绍受不了军中苦寒,遂令众将沿河一带虚应故事,拒住南岸曹兵,自己携一众谋士,回至邺城,猫冬去也。曹操闻报袁绍返回邺郡,遂放下心来,欲起大兵攻伐徐州刘备,以报杀害车胄之仇。孔融听说,想起当年刘备三兄弟北海解围之恩,又来劝谏道:“方今隆冬盛寒,未可动兵,待来年春暖花开征之未迟。再者一说,明公若攻徐州,必然马到成功,攻之必克。倘刘备不敌,则必然放弃徐州投奔南阳张绣,并与刘表联手。如此,则是放虎归山,后患不小。为断刘备退路而一鼓成擒,明公不如先使人招安张绣、刘表,然后再图徐州。”

列位看官!你道孔融即是为着刘备,却如何出此釜底抽薪的毒计?却不知孔融自有一番计较——他以为那张绣与曹操有欺婶辱身之恨,又曾亲杀曹操长子曹昂,大将典韦,如何肯降?若是许都使者一去,恰便点燃了张绣心中怒火,定是斩使应战,则必南联刘表、北和刘备,共同抗击曹操。如此刘备得安,徐州可保,却是一条反间之计。曹操听孔融之论,竟是处处为着自己,不由大感惊奇,极为赞赏,当即邀了孔融一起进宫,向献帝请旨。献帝照准,钦点刘晔为使,至南阳宣旨。曹操又亲自写书一封,令刘晔一并携往南阳劝说张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