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四十四章 逃离许都

汉末三国传奇 第四十四章 逃离许都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公孙瓒屡战屡败,于是逃回易京坚守,开置屯田。两军相持一年有余,麴义粮尽退兵,公孙瓒乘势出击,击败麴义,尽得其辎重。公孙瓒并未趁机进击,却临易河开挖十余重战壕,又在战壕内堆筑高达五六丈土丘,丘上又筑有营垒,固兵而守,再无争夺天下之志。堑壕中央土丘高达十余丈,上建宫室,名唤易京楼,公孙瓒率全家妻子儿女自居其中。其宫以铁为门,又尽斥去左右,令男人七岁以上者不得进入,囤积粮谷三百万斛,只与妻妾居此。因成年男子不许入内,公孙瓒便让宫内妇人习为大声,使声闻数百步,以传达命令于外。公孙瓒又疏远宾客,致使身边再无一个亲信,谋臣猛将都渐渐疏远。从此以后,不问战事。

建安三年,曹操正与吕布战于徐州之时,袁绍传书给公孙瓒,想与其释和,公孙瓒不予答复,反而增强守备。袁绍大怒,于是兴兵北进幽州,用谋士田丰之计,先以重兵围攻别将,欲截杀公孙瓒援兵于中途。不料公孙瓒闻报,却不肯派兵相救,说道:“若救一人,则此后众将皆等救兵,而不肯力战矣。我若不救,此后被围将士则必自励奋战。”于是别将被杀,幽州诸将无不心寒。袁绍又来攻界桥别营,守将自度不能取胜,而主将公孙瓒又不肯相救,于是或降或逃,不肯用心把守。袁绍大军由此直至易京城下,公孙瓒大惊,遂遣其子公孙续向黑山贼张燕求救;并欲亲率部兵冲出重围,占据西南山,与黑山军切断袁绍军的后路。

幽州长吏关靖见说公孙瓒欲出城作战,极力劝谏道:“今幽州将士各怀叛离之心,已无力再战。其之能固守者,是顾惜故乡老少,而以将军为主心骨之故。将军如能持久坚守,袁绍自然粮尽退兵,则我四方军队复合,自后面击之,必获大胜。若将军现弃易京而走,三军失其后镇,则易京覆灭,指日可待。将军失去根基,流落荒野,又如何成就大业?”公孙瓒于是不出,只等其子搬来救兵内外夹攻袁绍,由此错失良机。至次年三月,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路来救公孙瓒。公孙瓒闻报援兵将至,于是派人出城,送信给公孙续,使其率五千骑兵伏于北隰之中,举火为应,自己亲率大军从城内杀出,前后夹击冀州兵马。不料使者刚一出城,便被袁绍部兵所擒,劫得密信,尽知其谋。袁绍复与田丰商议,将计就计,在城外先举火为号。公孙瓒以为救兵已到,即率兵出击。袁绍设下三路伏兵袭击,公孙瓒大败,又杀回城内坚守,再不敢出。袁绍于是掘地道至于城中,毁其望楼,渐达易京楼下。公孙瓒自料必败,遂引火**。袁绍令人扑灭大火,割下公孙瓒首级,送往许都。可叹!一代白马将军,所向无敌,却因错杀汉室宗亲刘虞,致令众叛亲离,就此败亡,死于非命。

曹操听满宠说了经过,因闻袁绍今新得幽州,军力大震,不由转忧。刘备却是心中怔忡,泪流不止。曹操沉思片刻,故意向刘备问计道:“适才满伯宁所言,皇叔想必已听明白。那袁绍早有不臣之心,今又与使君结下杀友之恨;袁术更是使君宿敌,当日小沛相逼至甚,全赖吕奉先辕门射戟,方得解脱危难。今日二袁即将同流合污,若依皇叔之意,当如之何?”

刘备见曹操问着自己,且自拭泪止悲,因暗想曰:“我不就此时寻个脱身之计,更待何时?”但抬头看到曹操目光如炬,正在审视自己,心中忽然一凛,遂使了个声东击西之计,起身对曹操施礼道:“那袁术若投奔袁绍,必从徐州经过。我军将士现今皆在许田,将军只需率军东下,就半路截击,袁术即可一鼓成擒。刘备也请将军分兵五万,若那袁绍南下接应袁术,他与我有杀友之仇,某与二弟当北上以迎击之。此是小可浅见,伏乞将军裁之。”

曹操听了,暗自笑道:“这个大耳儿倒也有些心计,只是骗不了我曹操。他如今在我掌握,如同笼中之鸟,想必早有背离之念。他明知不是袁绍对手,却要请兵北击袁绍,必存带兵投袁之心。若刘关张投了袁绍,为其臂助,再加上河北名将颜良、文丑,我满营诸将皆非敌手,则许都危矣。他与袁术怨恨极深,且袁术已是势穷,若使他兄弟东下截击袁术,则必不致与袁术合流——且我有大将车胄见今以重兵镇守徐州,谅必刘备不敢有何异动。我若坐镇许都,那袁绍在幽州立足方稳,也不致敢于轻动来攻。”想至此处,遂笑对刘备道:“使君虽然英雄了得,但那袁绍兵多将广,此去难保必胜。还是玄德公前去截击袁术,我敌袁绍。那袁术乃丧家之犬,兵无战心,我又令大将车胄助你,此去必奏凯歌——除去篡国之贼,又立不世之功,回朝必获天子重加封爵。今日已晚,来日平明上奏皇帝,即便起兵。”

刘备听了,正中下怀,却又故意作出无可奈何情状,只得领命告辞,回到自己营帐。那关羽和张飞独在帐中坐地,苦等兄长不回,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依着张飞性子,便嚷着要去闯帐,向曹操要人,屡次被关羽拦住,不可开交。此时陡然见到兄长安然无恙归来,二人这一喜非同小可,直如从天上掉下来的宝贝,急忙上前迎住,围着刘备问长问短。刘备便将煮酒论英雄,曹操被自己骗过,又用声东击西之计,骗得五万兵马,明日即可离京之事说了。关张二人赞叹良久,对大哥钦佩不已。又闻说公孙瓒败亡,不由惦念师弟赵云下落。

一夜无话,到了次日一早,曹操便带刘备到金顶皇帐,面奏天子,请令出兵截击袁术。那袁术自称帝位,乃是篡逆之贼,天子自然准奏,并亲自奉酒,为皇叔壮行——并当着曹操之面,嘱咐皇叔一定小心在意,勿负朕心。刘备心中自然明白天子心意,当即叩辞,誓言必将万死以报皇恩。曹操遂拨发五万人马,赐予刘备兵符令箭,却还不放心,又差朱灵、路昭二将随军同行,密嘱二人若到徐州见了车胄,令其如此如此,二将应诺。刘玄德领了兵符,辞别曹操欲行,曹操瞩罢军事部署,又密托一事道:“当初我在兖州之时,曾以徐翕、毛晖二人为将。陈宫勾结吕布入据我兖州,徐、毛二人皆叛。后来兖州之乱平定,我闻徐、毛亡命出逃,已投靠青州刺史臧霸。使君此去,必与袁术战于青州,若遇藏霸,当令其奉上二人首级,至嘱莫忘。”玄德领诺,回到自己营中,即刻收拾军器鞍马,挂了将军印绶,催促朱、路二将整顿军伍,放炮拔营。董承前来送行,向刘备敬了三杯壮行酒,递酒之时以目传意道:“皇叔身负皇恩重任,此去愿奏凯歌,早日班师。”刘备知其言外之意,不敢过分兜搭,只得含糊答道:“国舅且请放心,某此去必擒袁术,奏凯还朝,归来时却要国舅设宴请酒。”董承也含糊祝贺道:“皇叔此去切宜留意,勿要辜负皇帝重托,便是社稷之幸。”

二人话别,刘备又与前来送行诸官各饮一杯,命令点炮发兵,自己飞身上马,绝尘而去,头也不敢回,似是生怕曹操变卦,再派人追来。关、张二人急追赶上大哥,在马上问道:“兄长今番出征,何故如此慌速?让军士看了,颇失大将风范。”刘备见身后无人,这才缓住马缰,舒一口长气说道:“二位贤弟不知,我等在许都多呆一日,便如待宰羔羊一般,随时可能受国舅之累丧身。我便如那笼中之鸟、网中之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再受笼网之羁绊也!”关、张二人大悟,一面回转身来,催促朱灵、路昭,督率军马速行。

曹操安排刘备领兵去了,遂保护天子回归许都,并派出探马,继续哨探河北袁绍动向,一面聚集臣僚于府中议事。时逢郭嘉、程昱考较钱粮方回,闻知曹操已遣玄德进兵徐州,程昱跌足叹道:“那刘备乃世之枭雄,自失了徐州,便如凤凰出林,蛟龙离水,失了依仗。其在许都敛翅潜爪,行韬晦之计骗过主公。其为豫州牧时,某等即请杀之,主公不听;今日又与之精兵五万: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倘使此去打了胜仗,且占州夺郡,其后再欲治之,其可得乎?”郭嘉也道:“主公为避害贤之名,纵不肯杀了刘备,亦不当使之离去。古人云:一日纵敌,万世之患,刘备此去,必为主公今后第一劲敌。”曹操将二人言语仔细审慎忖度一番,幡然而悟,不由大是后悔。然而圣旨已出,且又是自己亲自授予兵符将令,无由收回,也只得寄望于徐州刺史车胄制约刘备了。于是即刻亲自手书,令使者快马送去徐州,交付车胄亲启。书中暗令车胄,若刘备截击袁术失败,便以失机之罪将其斩首;若得胜归来,则在贺功犒师之际暗中联合朱灵、路昭,亦将刘备兄弟三人就地擒拿,送来许都。

却说刘备军行之次,早已预料必有谋士向曹操进言献计,曹操必然反悔,暗伏阴谋对付自己。即便此次曹操不察,来日董承起事必败,曹操也定饶恕自己不过——总而言之,此番离开许都,与曹操反目已成定局,势如水火,再也不可调和。因此在途中也早已暗暗写下书信两封,令心腹将校便衣快马,先到徐州城中,将书信分别面呈糜竺和陈登,说道如此如此。糜竺和陈登得书,各自暗中调度,安排已定。那车胄得了曹操密书,只道刘备手到擒来,于是暗布军马,调度部将,以为得计,刘备尚在梦中——却不料自己反为梦中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