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三十一章 少帝南下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三十一章 少帝南下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陶谦在徐州城头,忽见城外曹操大营一阵大乱,又见一支人马如劈波斩浪荡开连营,来到城下,旗上大书“平原刘备”。陶谦大喜,急令开门,放刘玄德军马入城,并亲自下城相迎,执手见礼,接到府衙设宴相待,再三致谢援救之德。酒过三巡,陶谦于席间问及刘备身世,玄德据实而答,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玄孙,如今落迫,权居平原县令微职,不胜惭愧。陶谦闻说是帝室之胄,又见其气宇不凡,再说起当年大破黄巾之事,不由倍加钦敬。于是屏退左右,请入内室再摆小宴,并令二子出来相见,以叔父之礼事之。

话说曹操正在城外军中,闻听帐外大乱,急欲问时,于禁进帐禀报,说有平原令刘备率领五千兵马,前来闯营援救徐州,末将一时拦挡不及,被他率领张飞杀透连营,进入城中去了。曹操听罢不由大怒道:“刘备何许人也?织席贩履出身,小小平原县令,也敢来与我作对!”却又不好过深责备于禁,遂令诸将预备,今日饱食战饭,来日竭力攻城。正商议间,忽有曹仁遣流星马来飞报祸事。曹操惊问其故,流星马报说:“今有陈宫背叛主公,与吕布袭破兖州,并进据濮阳,众官不敌,纷纷投降吕布。兖州失其大半城土,止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被荀彧、程昱设计死守得全。曹将军命末将来报,急请主公回军往救。”曹操闻报,不由大惊失色道:“兖州有失,使我无家可归,且腹背受敌,如此危矣!”

曹操言罢,众人无不大惊,皆面面相觑。便有年轻谋士郭嘉自座间站起,施施然向前献策道:“有荀文若在,三城必然得保不失,主公所忧虑者,是恐退兵之时为陶谦所袭,某谓此事不妨。孔融、田楷等此来只为陶谦解困,非欲与主公为敌。那刘备曾在卢植尚书帐下,与主公同破黄巾贼军,有故旧之交,且其部下之兵半是从公孙瓒处借来,亦不肯为其用命。主公不如卖个人情与刘备,退军去复夺兖州。”曹操深以为然,即写书与刘备,说是看在与玄德公当初同灭黄巾、共伐董卓情面上,暂且饶过陶谦及徐州全城百姓,随即拔寨退兵。刘备得书,递与陶谦,陶谦又遍示诸官,不由阖城大喜,皆视刘备为救命菩萨,殷勤相待。

列位看官,你道那吕布何来?又怎样袭了曹操后路,兵进兖州?且容说话人将此间经过缘由说明,看官便知。原来那吕布自遭李、郭之乱,当初率并州余部逃出武关,先是去投淮南袁术。袁术却怪吕布先助董卓为恶,又助王允杀了董卓,为人最是反覆不定,拒而不纳。吕布无奈,于是引兵前往冀州,依着司徒王允当日嘱托,改投河北袁绍。袁绍本欲不纳吕布,奈当时有常山张燕率黑山军造反,部下有万余精兵、数千骑军,河北将领惧之,每战不胜。此时见吕布率众来投,袁绍便思借刀杀人,令吕布引本部人马前去讨伐张燕。吕布欣然领命,于是引众而往,与张燕黑山军对阵于青州之北。两军对垒,吕布骑赤兔马,挺方天画戟,与部将成廉、魏续等数十骑,反复冲击张燕军阵,每次都斩将而归。连续作战十多天,黑山军军心溃散,终致大败。吕布仗恃战功,回营后向袁绍要求增加部属军队,袁绍不应,并欲杀之。吕布见状不安,遂请率本部军马返回洛阳,替袁公抵御西凉兵马。袁绍表面应之,拜吕布领司隶校尉,令将作连夜铸印,将吕布留宿营中,待次日挂印出征。一面却暗派大将文丑率领百名甲士,趁吕布羁留大营而于夜间除之。吕布早就看出袁绍杀机,又见以铸印为由将自己羁留大营,更怀疑其用心不良,遂心生一计,派从人在营帐中弹筝,吸引住监视甲士,自己则从营帐后门悄悄逃出,回到自己兵营,连夜拔寨,往河内而去。文丑半夜闯入营帐,乱刀将吕布砍死在床,遂引兵而去,却不知是那日间弹筝者做了替死鬼。

次日,文丑来中军大帐交令,袁绍却早接到密报,知道吕布已连夜拔营离去,遂大怒道:“你到此时还来报功?吕布早去久矣。”文丑大悔,忙讨令领甲士追杀,已来之不及。只说吕布慌慌如漏网之鱼,带领部将离了冀州,因无处投奔,便欲逃往河内,与老友张杨联合。未料途中经过陈留,太守张邈早率兄弟张超、谋士陈宫出廓立候,迎接吕布入城,大加款待。吕布大为感动,席间与张邈把臂言欢,发誓结好。列位看官,你道张邈为何这般欢迎吕布?却都是陈宫的主意,让张邈如此着意结纳,作为臂助。当时陈宫因好友边让之死弃了曹操,投在张邈帐下,趁机极力劝说:“今天下分裂,英雄豪杰并起,各怀异志。使君拥有十万之众,处四战之地,本可按剑雄视天下,做人中豪杰。今反被他人控制,听命于曹操,不亦卑哉?如今曹操率本州大军东征,其地空虚;吕布善于作战,英勇无敌,正无立锥之地——何不迎接进城,劝其一同占据兖州,观天下形势,以待时机而起?则进可成就千秋霸业,退可纵横一世。”张邈听从陈宫意见,因此打听得吕布路过,遂迎进城来,在席间一边赞其英雄无敌,一边并请其为兖州牧,以观其动静志向。吕布正然自思空有天下无敌武功,自逃出长安后四处投人不着,无立锥之地存身歇马;此时陡然从天上掉下一个州郡来,心中如何不喜?于是二话不说,当即应诺。由此张邈遂依陈宫之计,并使其为军师,引吕布乘虚占据濮阳,并下兖州所属郡县。曹仁屡战皆不能胜,特此遣使向曹操告急,请其急急回军。

闲言叙罢,书归正本。且说曹操得了曹仁急报,因此卖个顺水人情给了刘备,即火速从徐州撤兵,日夜兼程赶回兖州,与吕布大战于濮阳。说不得两军对阵,吕布出城,曹操便令三军于阵前大骂“三姓家奴”,尽数其连诛丁原、董卓二义父恶逆。吕布怒发三丈,亲自跃马挺戟出阵,率骑兵一举冲散青州之兵。曹军诸将难抵吕布宝马铁戟之猛,一时阵势大乱,各自四散奔溃。曹操眼见身边并无大将保护,只得策马突围,却被一杆着火旗杆倒下,烧伤左掌,狼狈逃回本队,退出三十余里,方才扎住阵脚。曹操由此大恨,发誓必要夺回兖州,杀死吕布;此后双方多次交战,相持百余日,难分胜负。至夏秋之季,时值兖州大旱,又有蝗虫为害,粮食奇缺,人民易子而食。吕布遂将部队移到山阳驻扎,与曹操暂且休战。

不提曹吕大战濮阳,回头再说徐州。陶谦不知就里原因,因见曹操大军被刘备一封书信便劝退了,不由大喜过望,即差人请孔融、田楷、关云长、赵子龙等进城大会,排设盛宴,水陆毕陈。饮宴之间,陶谦盛谢诸位相救之德,并延请刘玄德于上座,拱手对众人道:“诸位听我一言。老夫年迈,二子不才,皆无安邦定国之能。曹孟德此番虽然退兵而去,争奈徐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我死之后,其必复来,且袁术、刘表等亦皆怀觊觎之心,谅必亦来争夺。彼时我二子定不堪国家重任,且枉召杀身灭城之祸。今玄德刘公乃是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将印绶相让,并表奏朝廷,乞闲养病,请在座诸公为我明证。”座中诸公听了先是一惊,继而大喜,尽皆赞叹陶使君高风亮节,人所不及。

只说玄德听了这一番话,似喜还忧,当时直急得面红耳赤,一张面孔刹时与二弟关云长相似,起身双手乱摇,不住口地推辞逊谢道:“承蒙孔文举荐举相求,令刘备来救徐州,是为国家大义,非为私心。今若无端据而有之,天下人将以刘备为何人哉?此乃陷某于大不义矣。此事万万不可,且无朝廷明诏,乃属篡夺之罪,刘备实不敢当。”话犹未了,陶谦又让,孔融则是微笑不语。徐州从事糜竺早从座中起身,向前执酒劝道:“玄德公不必如此,古语道事急从权。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逆贼李傕、郭汜霸揽朝纲,非亲不用,刘氏宗亲亦被罢黜诛杀净尽。天子诏旨难出国门,岂待朝廷明诏敕封明公为徐州之牧?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在此时,如此良机平生难觅。徐州乃是天下之中,国殷民富,户口百万,精兵也有十万之众,正是龙兴之所,但因是四战之地,故非得其主而不能守之。刘使君领此数郡,非惟陶公诚心相让,亦是天意,不可坚辞。今若使君固执不从,倘被那些心怀不臣之辈诸如吕布、袁术、曹操等人夺去,则徒令黎民涂炭,悔之莫极矣。”座中陈登、孔融听了糜竺此番言语,俱各称善,亦都帮着陶谦劝让,无奈刘玄德只管将头来摇,坚执不肯接受。

陶谦推让再三,见玄德只是不受,无奈相求道:“曹操虽去,必然还来。如玄德公必不肯从,则此间近邑小沛足可屯军,就请玄德公暂驻军此邑以保徐州,休再回平原县城,何如?”众人亦皆劝玄德舍了平原令微官,屯留小沛以卫徐州,玄德这才欣然从之。当下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暗嘱关张二人勤练师门武艺,以待师命,关张叉手允诺,三人依依不舍。孔融、田楷亦各相别,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引本部军来至小沛,修葺城垣,抚谕居民。

却说当日酒宴已毕,糜竺回至府中,旋踵之间,门人入厅报说有故友来访。糜竺先回内室换下官服,身着便装亲自迎出,见来者却是故友诸葛玄,身后跟着十数人之多,却不认识——正是诸葛玄的三个侄儿、史子眇道长及胡车儿、臧霸,后面车上还有唐妃和几个女眷。糜竺见到诸葛玄,不由且惊且喜,迎上前执手叫道:“诸葛兄何来?真是久违,想煞遇弟。”急命大开中门迎客,又令夫人率仆妇将女眷让进后宅,热情款待。列位看官!你道诸葛玄如何来到徐州?原来是自从离了泰山,诸葛玄和史道长本打算到荆州依附刘表,遂一路向南,路过徐州。不料却赶上曹操领兵围城,众人被困馆驿多日,无可奈何。此时见围城之兵撤去,刚要打点行囊离开徐州,诸葛玄忽然想起故友糜竺在此居住,欲谋相见,一路打听了来。那糜竺是本地首富,又是陶太守心腹之人,满城官民哪个不晓?自是一问即知,故此寻至。

老友多年不见,糜竺自是盛情相待。酒宴之间,诸葛玄向糜竺诉说兄长诸葛珪病亡,自己处理丧事已毕,为躲避战祸携带诸侄及侄女现赴襄阳。少帝及唐妃身世,自然隐瞒不提。糜竺为之叹息,欲挽留诸葛玄在徐州辅佐陶谦,并将已留平原刘备及关张三兄弟驻兵小沛,相助守卫徐州的事说了。言者无意,但听者有心,诸葛亮听了糜竺介绍,借此话题详问刘备三兄弟备细。糜竺见诸葛亮气宇不同凡响,俨然有王者气概,炯然异乎于其兄诸葛瑾和诸葛均,且二兄弟隐然对这个同胞兄弟有敬畏之态,不由暗暗称奇。当下将刘备三兄弟的来历说了,诸葛亮一一记在心中,随口赞道:“可惜了三位英雄,因朝廷不明,沦为下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