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士死蜀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士死蜀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邓艾接到晋公回书,不知何故被责,于是抗言上表道:“艾衔命西征,元恶既服,当权宜行事,以安初附。若待国命,则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先此申状,见可施行。”其书又被姜维所截,看罢笑道:“此贼居功自恃,不知所云,死期至矣。”即不再改,原信发出。

姜维依孔明仙师之计,偷改奏表,见离间司马昭与邓艾已成。于是便来见钟会,以言挑之:“某闻明公自淮南之战以来,算无遗策,司马氏皆赖公力。今又平蜀,威德振世,民颂主畏,尚欲安然归魏乎?何不效陶朱公范蠡泛舟江湖之上,远避是非,以保全功名性命哉!”钟会笑道:“公谓远矣,我不能离蜀。且以当今之势,未至于此也。”姜维说道:“今邓艾总制蜀中之兵,每常上奏,专议公非。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钟会闻言大悟,即离坐逊谢,就与监军卫瓘通谋,因邓艾承旨专权行事,分别上表密报邓艾谋反。

司马昭见了邓艾表章,又见钟会与卫瓘皆奏邓艾反状,于是信以为真,即遣人到钟会军营,下令收捕邓艾;又遣贾充引三万大兵先入斜谷,再奏请魏主曹奂御驾亲征,止于长安。钟会接受晋公诏命大喜,遂请姜维商议收邓艾之策。姜维即献借刀杀人之计,说如此如此。钟会大喜,即派卫瓘先到成都拘捕邓艾。因知卫瓘兵少,欲使邓艾杀掉卫瓘,再借此事定邓艾造反罪也。卫瓘不能抗命,亦思一计,于是深夜到达成都,传檄与邓艾部将道:“奉诏来捕邓艾,余人无干。凡心怀朝廷者前来我营,则以平蜀大功再加爵赏,如胆敢不出,则诛及三族!”诸将得檄,未等鸡鸣,皆至卫瓘军营,唯邓艾未见檄文不至。卫瓘见大局已定,遂乘天使车出营,直入邓艾帐内。邓艾酣睡未起,于是父子被执,置于囚车。帐下亲兵见主将被执,遂整兵奔向卫瓘营帐,欲解救邓艾。卫瓘只身出帐迎接,慰其首将道:“邓将军有功无过,是朝廷误信他人诬告,故使某送入京都,使其自辩。某亦正修表章,以证邓都督并无反心。尔等若果欲动兵劫持,是反坐其罪也。”诸将便皆信以为实,只得回营候命。

钟会闻说卫瓘不动刀兵便即捉了邓艾,甚感惊奇,于是率兵抵达成都,夺了邓艾兵符,令将邓艾父子押往洛阳。此时,钟会麾下即有魏、蜀大军二十余万,威震西川。司马昭早有戒备,遣中护军贾充率一万步骑入蜀进占乐城;随即亲率十万大军出长安以西,兵临渭南。又虚报人数,致书于钟会道:“孤虑邓艾不服命令,今派贾充率步骑三万入于斜谷,驻兵乐城。孤自率二十万大军西出长安,驻兵河西大营,与卿不久即可相见。”钟会观书大惊,请姜维入帐说道:“若仅为擒拿邓艾,相国知我一人足矣;今其亲领大军而来,必为擒我。我当举兵,顺则可得天下,不顺,亦可效刘备偏安一隅也。”姜维极赞其策。钟会反意已决,遂请姜维率蜀兵再出斜谷径取长安;自率骑兵经陆路、步兵经水路夺取江东。

魏炎兴二年正月十五日,钟会在成都闻报郭太后驾薨。于是下令,召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魏国将士,以及所有蜀国旧官,在蜀宫为郭太后发丧。并假传太后遗诏,命起兵东伐两京,废黜晋公司马昭。钟会让诸将在遗诏书后签名,并委派亲信统领诸军。诸将不从,于是钟会令全部监于益州官衙,派兵严加看守。部将丘建乃中护军将军胡烈旧属,对钟会说应派亲信前往侍奉胡烈,令其劝诸将早降,钟会从之。胡烈趁机令亲信以谣言传于监中诸将道:“钟会矫太后遗诏造反,恐我等不从,今已挖好大坑,欲将我等以大棒击杀,埋在坑中。”一夜之间俱都风闻,人心浮动。亲信部将亦对钟会建议:“诸将便算归附将军,一旦出于监中,则不可控矣。今应将牙门骑督以上将官全都杀死,另委心腹掌其兵马。”钟会犹豫不决。姜维依龙吟所嘱,来见钟会,促其诛杀被扣将领。若依丞相孔明预谋,钟会与魏国诸将必两败俱伤,则姜维再杀钟会,奉后主重新为帝,便可恢复蜀汉也。钟会同意姜维之谏,但因欲引军夺取天下,非猛将如云不可,见说要杀掉这些惯于沙场宿将,又迟疑不决。

正月十八日午,胡烈之子胡渊率其父部众擂鼓呐喊而出,各军也冲出军营。见钟会之军无人监督,于是争先恐后跑入城里,直奔府衙。钟会正在大帐给姜维拨付铠甲兵器,闻报北兵作乱,不由惊问姜维:“众兵作乱,如可奈何?”姜维答道:“只可击之!”钟会即派兵去府衙监中,击杀被监诸将及郡守。诸将在室中以几案顶门,兵士砍门不破。顷刻之间,城外魏兵爬梯登墙,焚烧屋宇,兵士如蚁涌进,箭如雨下,守兵大乱。监中诸将皆从屋顶爬出,与部军汇合一处。姜维与钟会执剑拼杀,亲手杀死五六人,众将上前,终于格杀姜维,又乱刀砍死钟会。胡烈率各营官兵与钟会亲军、姜维蜀军在宫城内外展开激战,尸陈遍街,血流盈渠,斩姜维、钟会部众数百人。姜维死时,年五十九岁,钟会年仅四十岁。蜀汉太子刘璿、左车骑将军张翼、汉城护军蒋斌、太子仆蒋显、大尚书卫继等,皆被乱兵所杀。

魏军趁机大肆掠劫,邓艾部将庞会寻至汉寿亭侯府弟,杀关彝全家老少,为父庞德报仇。列位看官!后世史家谓庞会尽诛关公之后,非其实也。因成都只有关兴一支,云南尚有关索一支,武陵源及荆州亦有关平一支,皆为关公后裔,岂能绝于庞会之手哉!监军卫瓘见平灭钟会、姜维之乱,急出面收拾稳定局势;因惧邓艾获释后报仇,急派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邓艾部下追上囚车,至绵竹之西,正欲迎回邓艾,适逢田续率兵赶至,杀掉邓艾父子,师纂等也被乱军杀害。因邓艾被定谋反之罪,其在洛阳诸子也都被杀,妻与诸孙流放西城,与诸羌杂居一处。钟会未曾娶妻,收养其兄二子,长养子钟邕随钟会作乱,一同被杀;次养子钟毅及侄钟峻、钟辿也都下狱,应论死罪。司马昭代魏帝曹奂下诏,念及钟繇、钟毓有大功于国,仅处死钟毅及钟邕诸子,赦免钟峻、钟辿,官爵如故。其后,司马昭又默认向雄给钟会收尸,不问其罪。可叹!邓艾与钟会皆死于蜀中,“二士争衡而死”,果应孔明预言。

书中暗表,自司马昭执政,钟会参与谋划,厥功甚伟,故此深得晋公重用。不但在平定淮南诸葛诞之乱中立下大功,且任司隶校尉,插手朝廷大小事务以及官吏任免,凡对司马家不利者必极力除之。大名士嵇康等人被杀,皆出于钟会谋划,其因此亦备受士林憎恨。钟会才华横溢、机智多谋,好弄权术,被时人视为“谋圣”张良之才,并常因此而自得。钟毓曾私对司马昭言道:“钟会虽才智过人,但喜弄权术,某忧其不臣,请大将军提防。”司马昭笑答:“若果如此,孤只治钟会一家之罪,不灭钟氏满门。”后果然一语成谶。

又过旬日,贾充引军至蜀,出榜安民,成都方始宁靖。于是留卫瓘把守成都,迁后主眷属及君臣赴洛阳。后主回首满朝文武,唯有秘书郎郤正与殿中督张通,舍弃妻儿随行侍从。刘禅到达洛阳后,赖以郤正教导臣下礼仪,行止不至大错。刘禅不由感慨叹息,悔恨此时才了解郤正。司马昭有破蜀大功,魏主曹休拜其为相国,封晋王,加九锡。又因谯周力谏后主投降,有保全国家之功,诏封谯周为阳城亭侯,催其前往洛阳任职。谯周随后主行至汉中,因病停滞不前。次年夏,巴郡人文立从洛阳回蜀,来见谯周说道:“晋王见公拒不到任,若欲问罪,奈何?”谯周因病重难以言语,于是在纸上写道:“典午忽兮,月酉没兮。”

文立苦思方悟:典者司也,午者马也,月酉乃八月也,没者死也,意味司马昭八月寿命即终,何能问罪于我?其后司马昭果于八月死亡。司马炎称帝后,又多次下诏书催促,谯周只得带病前往洛阳。泰始三年,谯周病重卧床不起,被拜为骑都尉,请求回归故地,司马炎不允。泰始六年秋,谯周被封为散骑常侍,因病重无法参拜致仕,至冬病死。可叹!谯周学究天人,尤精天文,连丞相孔明亦自愧不如,却因两次力劝其主降敌,而为世人所诟。

蜀国虽降,尚有武侯当年所平泸水南蛮诸郡,未服魏国。时建宁太守霍弋地处偏远,先闻成都城破,即素服望西大哭三日,废寝忘食,不眠不休。诸将皆劝道:“既汉主失位,我等何不速降?”霍弋哭道:“道路隔绝,未知吾主安危若何,焉能便降哉。若魏主以礼待之,则举城而降,未为晚也;万一危辱吾主,则主辱臣死,何可降乎?”众然其言,乃使人到洛阳,探听后主消息。探得后主受封安乐公,并未被害,霍弋遂率部下军士来降晋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