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十三章 谋占河北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十三章 谋占河北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曹洪陡闻曹操长嚎,大吃一惊,叫一声:“我的爷!这里是甚么所在,能如此大呼?此处不可久留,还是赶紧跑路为上。”于是扯下一段战袍,替曹操将箭伤胡乱扎裹了,又将其抱到马背上,提刀跟随便行。尚未走出十步之遥,忽然背后喊声起处,有人叫道:“拿你不到,寻你不着,却不料是在这里!”急回头看时,却见是徐荣率领数十步从,自上流头渡过河来,因听到曹操长呼,故此追至。曹操亡魂皆冒,手中失措,只恨走投无路。兄弟二人正慌急间,却听远处一声喝喊:“兄长休慌,我来救你!”只见夏侯惇、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随后曹仁、李典、乐进亦各引兵寻到。徐荣见对方人多,不敢追赶,遂引军回城。

曹操忧喜交集,聚集残兵五百余人,无奈回至延津大营,面见袁绍。袁绍与曹操道惊,曹操再次建议诸军起营,分兵西入武关以擒董卓。袁绍及诸侯见曹操败得狼狈,忍住哂笑已是不易,哪里肯听他的言语?闻言尽皆摇头。曹操大为失望,自思新败之余在山东无法立足,只得引领部下军马,投奔扬州而去。由此十八路诸侯联军,已走了孙坚、公孙瓒、曹操三路,关东诸军谁还记得讨董之事?于是互相观望,皆无西进之心。有道是时长生事,由于诸侯各谋私利,免不得互相猜忌。先是兖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乔瑁推辞不与,刘岱遂引军突入其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诸侯大惊,便有与乔瑁交厚者来见盟主,求其主持公道,讨伐刘岱。袁绍见众人相互残杀,思想此皆因无朝廷统一号令之故,于是竟自发下檄文,布告诸侯:“董卓妄行废立,陈留王刘协又非嫡出,天下不从。今当另立汉室宗亲为帝,以符天下之望!”言外之意,其实是欲抛弃献帝,另立新君,以与董卓分庭抗礼。

此檄一出,诸侯大哗,各怀不平,众心不服。袁绍不顾众议,直接问计于谋士逄纪,应立何人为君。逄纪道:“以某观之,汉室宗亲之中,只有幽州牧刘虞可以拥立为君。此人素无大志,生性懦弱,且无帝王之才,若是明公立其为天子,其则必然惟明公之言是听。后待灭除董卓,大事底定,将军再取而代之,自立为帝,岂不是好?”袁绍闻言大喜道:“诚然如是,先生高论。但若诸侯不服,那便如何是好?”逄纪道:“明公向为汉臣,四世三公,登高而呼,哪个不从?唯应先使令弟袁公路率先响应,则众人自然皆无异议。”

袁绍深以为是,遂写信给袁术道:“先前我与韩馥首倡讨伐董卓,是为共谋天下之计,以图中兴汉室。献帝刘协不是汉室嫡系血脉,公卿皆媚事董卓,何令天下信服?今董卓虽然势穷西奔,但兵马未损,急难相图。你我兄弟当戮力同心,东立圣君,则天下太平指日可待,又何疑焉!况我袁氏家族皆遭刘协屠戮,决不能再北面事之。汉室宗亲刘虞,乃光武帝阁下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政绩卓著,颇有名望。兄当首倡拥立,弟若率众附和,大事定矣,此后天下大权,当为我袁氏共掌之。”写罢用印,遣使发出。袁术得书,反复看了,冷笑不止。因自己早有自立之心,遂回书其兄,借维护忠义,不事二主之名,极力反对另立刘虞为帝。袁绍览书大怒,不顾袁术反对,私以盟主名义派遣原乐浪太守张岐前往拜见刘虞,呈上众议。刘虞虽然生性懦弱,但却聪明得很,一下子便看破了袁绍用意,是欲将自己作为傀儡,于是毫不犹豫,断然拒绝。张岐回报袁绍,袁绍仍不死心,又派其再往,请刘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诸侯,也同样被刘虞拒绝。张岐两次办事不力,为袁绍斥辱而退。张岐不悦,即偷偷去见韩馥,以袁绍欲拥立刘虞之事诉之。韩馥大惊,唯恐袁绍坐大,成为第二个董卓,便故意减少军需供应,企图使袁绍因缺粮而走,离开冀州。不过十数日,袁绍营中缺粮大饥。

袁绍自被诸侯推举为盟主,早已不满足于渤海小郡,并对冀州暗自垂涎。当时天下各州凋敝,唯有冀州被称为天下重资,堪称国之重镇。袁绍此时见韩馥断己之粮,心下深恨,以为终于找到攻伐借口,于是即与谋士逄纪密谋道:“今董卓挟献帝西据长安,诸侯不欲西向,我等联盟已破。先生先前便曾教我取冀州以谋大业,今日韩馥断我粮草,是天假其便,取之正当其时也。怎奈冀州兵强马壮,我军又饥乏缺粮,如果一战攻而不下,则我欲还渤海不能,连立足之地皆失,走投无路矣。到底如何行止,愿先生教我一个万全之计。”

书中暗表,那逄纪字元图,南阳人氏,早在袁绍逃离洛阳前至渤海之时,便与许攸投靠跟从,并献先取冀州以为根基,再图天下之策。此时见袁绍有取冀州之意,于是说道:“韩馥本是庸才,并无守土之能。明公可暗中与辽东公孙瓒相约,让其南袭冀州,许以事成之后与他平分冀州。公孙瓒现为刘虞属下,早有自立之志,对冀州垂涎已久,必应明公之约。公孙瓒大兵若来,韩馥必惊慌失措,明公再遣能辩之人去说明利害,不怕他不让冀州给明公。”袁绍即依逄纪之计,写书与公孙瓒,又唆使韩馥部将麴义反叛。那麴义乃是河北名将,早对韩馥不服,受了袁绍挑唆,果然发动兵变,宣布自立,并声言欲夺冀州。韩馥出师讨伐不利,又闻说袁绍派使者与麴义结交,不由大慌。有道是祸不单行,正在焦头烂额之际,忽报白马将军公孙瓒自辽东发兵来袭冀州。韩馥亲率大军出迎,却又不是公孙瓒对手,一战败绩,退回城中。公孙瓒趁势围了冀州,韩馥困守城中,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袁绍见时机已到,即派外甥高干、谋士荀谌以调解纷争为名,到邺城来见韩馥。高干威胁韩馥道:“今公孙瓒乘胜南下,北部诸郡望风而降;麴义又自内部背反,可谓内忧外患,无过于此。那公孙瓒号称白马将军,世之勇将,除袁本初部下颜良、文丑之外,天下无人能敌。而将军曾断袁将军粮草,使其怀忿,不仅袖手旁观,且已领兵到了延津,意图难以预料。我等窃为将军担忧,不知将军有何良计应之?”韩馥倒抽一口冷气,急问道:“依你之计若何?”荀谌反问韩馥道:“将军自忖对人宽厚仁爱,令天下服从者,自比袁绍如何?”韩馥说道:“我不如他。”荀谌又问:“至于临危决策,智勇过人者,公又比袁氏怎样?”韩馥又道:“我亦不如。”荀谌再问:“如此,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受其益者,公比袁氏又当如何?”韩馥摇头:“还是不如。”荀谌这才说道:“以此论之,公孙瓒率燕、代精锐之众,兵锋非将军可以抵挡,此其一也;袁氏一时英杰,不能久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国家赖以生存重地,非其主不以守之——如果袁氏、公孙瓒合力,与将军交兵城下,将军危亡即在旋踵之间,此其二也。袁氏既是将军旧交,现又结为同盟,何不将冀州让给袁氏?公孙瓒虽勇,尚不能和袁氏抗争。则将军不但获让贤美名,且使己身稳如泰山。生死存亡之际,望将军不必疑惑,早做决断!”韩馥生性怯懦,缺少主见,听荀谌如此说,忧心忡忡,举棋不定。

韩馥帐下诸将听了荀谌之言,早有长史耿武、别驾闵纯叫道:“请韩将军斩此二人,臣等有策退敌,并灭袁绍!”高干和荀谌只是冷笑,丝毫不惧。治中李历上前说道:“冀州甲士将近百万,粮食足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如同婴儿在我手掌,一旦断奶即便饿死,何必竟把冀州让之?”韩馥思忖半晌,忽然放声大哭,流涕说道:“我是袁氏故吏,才能不如本初,量德让贤,古人所崇,你等休要再谏!”帐下诸将听了,无语可答,只好摇头。正在讲说不休,忽有门官奏报,说都督从事赵浮、程涣求见。韩馥宣见,二将上堂施礼,赵浮奏道:“臣等驻屯河阳,闻听公孙瓒来攻,此皆是袁绍图谋冀州奸计。今我水军有战船数百艘,部众万余人,若自孟津驰兵东下,则灭袁本初如反掌之易。袁绍灭除之后,公孙瓒无有内应,且又粮草不继,不战即可自败,望明公度之。”韩馥听罢,再三摇头,愁容可掬,终不同意。又犹豫半晌,韩馥心意已决,即命家人即日搬出官署,派世子赍持冀州牧印绶,随荀谌、高干出城,送交袁绍。冀州文武见状,哄然作鸟兽散,便有眼光灵活者,打点迎接袁绍进城。袁绍在城外营中,见到印授大喜,遂引大军开进冀州,自称承制,代领冀州牧。赐封韩馥一个奋威将军空衔,即不给军伍,也不令其建府开衙,只让其闲居在家。

只说袁绍帐下都官从事朱汉,此前曾经遭到韩馥冷遇,一直耿耿于怀。如今既跟着主公进驻冀州,仗着袁绍宠爱,借故派兵包围韩馥居所,自持利刃破门而入。韩馥逃到楼上,朱汉即当堂抓住韩馥长子,一阵乱棍拷打,断其两足,号叫如猪。朱汉闹了半晌,出了胸中恶气,带领部众离府而去。韩馥半日不敢下楼,想起当日未听帐下一班文武谏劝,至此悔之莫及。韩馥懊恼一夜,次日便率妻子轻车简从,悄悄离了冀州,前去投奔张邈,张邈怜而留之。一日,韩馥在张邈府闲坐,忽见袁绍派使者到来,对张邈附耳低语,张邈连连点头答应。韩馥以为是袁绍派人前来追杀自己,感到大难临头,遂借口更衣,回房挥剑自杀。袁绍使者闻说韩馥自杀,不知其意,即回冀州,将其情状回报袁绍。袁绍故作大惊,当众痛哭流泣道:“韩文节举州相让,有大功于我袁氏。朱汉私闯韩府拷打世子,我已命人杀之,岂料文节疑心颇重,以为是我唆使,连夜投奔张邈。我又命使者前去相请文节复归冀州,欲裂土封之,奈何竟拔剑自戗?世人若闻此事,定谓袁绍乃背信弃义之人!”众臣一齐相劝,袁绍这才止哭,下令厚葬韩馥,赠其家人重金,勿使衣食有缺。韩馥下场如此,接下不提。

袁绍平空得了冀州,踌躇满志,便问别驾从事沮授:“如今贼臣作乱,朝廷西迁。我袁家世代汉室皇恩,理应竭尽全力兴复汉室。孤欲安保社稷,贤卿有何妙策教我?”那沮授乃是广平人,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曾举茂才,后为韩馥别驾,曾屡次对韩馥提出良策,不被采纳。袁绍深知其能,于是亲自到府请来,颇为倚重,故此虚心请教。沮授见袁绍下问,遂展其胸中才学,朗朗答道:“在下听闻将军年少入朝,即扬名海内,无人不知。当董卓擅行废立之际,独能发扬忠义;怀愤单骑出走之时,又使董卓惊恐。渡河北上,则渤海从命;拥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众。威声播越河朔,名望重于天下!如今将军宜兴军东伐,以定青州黄巾,还讨则可灭黑山张燕。然后回师北征辽东公孙瓒,继之震慑戎狄,降服匈奴。如此,明公即可拥河北青、兖、冀、幽四州之地,因之收揽英雄之才,集合百万大军,迎汉帝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阳。将军以此号令天下,诛讨未服,则天下谁能御之?”袁绍听罢大喜,以手抚沮授之背道:“孤之心愿,皆被先生说中!”遂加封沮授为奋威将军,使为从军之师,监护诸将。又用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许攸、逄纪、荀谌等人为谋士,势力大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