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普净感神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五十三章 普净感神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却说朱然败回中军,急报吕蒙,来者乃是成都之兵,首将武艺非凡,竟似不在关公之下。吕蒙不信,亲自上马来迎,陈到已至近前,问也不问,抬手就是一枪。那吕蒙亦是东吴一等上将,反应何等敏捷?急侧身躲避时,只听嚓地一声响,头上盔缨已落。尚未回过神来,陈到第二枪已至前心,吕蒙极力挡开,脸上已经变色,暗道:“那刘备手下,何时有这等战将?”又听北面喊声大起,见潘璋亦是狼狈败回,身后一支精骑透围而入,为首者却是两个道人,身披道袍,手擎长剑,长须飘飘,宛若天神。跑在前面的道人高声喝道:“云长何在?怎地忘了白马洞之约,以至于此?某来救你也!”关公在槛车中听得有人呼喊自己名字,颇觉声音耳熟,扭头看时,见那两个道士,不是崔州平与孟公威,又是哪个?不由又愧又喜,应其声道:“关某在此!一时大意,竟中小人奸计,惭愧惭愧,见笑见笑!”又见陈到杀至,不由心下大慰,叫道:“胡将军亦来相救关某耶?我兄长毕竟有情,未曾见弃。”吴将朱然听了大奇,暗道:“他自称是陈到,怎地关公又称他甚么胡将军?”一时不得其解。

且说陈到只两枪逼退吕蒙,纵马直奔槛车,身后崔、孟二公亦至,其势如风,无人敢当其锋。吕蒙知道关公若是被救,此后自己便再无宁日,于是驱马避开陈到,回首向马忠大喝道:“还不动手!”马忠闻声而动,挥刀斩下,关公首级已然落地;回手复加一刀,关平亦尸首两分。可怜!一代名将父子,至此双双归神,死于末将马忠之手。时为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距兵围樊城之时刚好半年之期,关公亡年五十九岁,关平时年四十二岁。

那马忠虽武艺低劣,倒是乖巧,随手抢了关公父子首级,隐身于众兵之内,瞬时不知去向。陈到及崔、孟三人见此,仰天长啸,血贯瞳仁,挥动枪剑,顿发雷霆之怒,丢开浑身解数大开杀戒,杀进吴兵营中。一刹时间,枪似枪山,剑似剑林,吴军尸积如山,毫无还手之力,由是大败而逃,直奔当阳。陈到等不敢深入敌境,只得还兵临沮,收了关公父子无头之尸,安葬于玉泉山上。葬罢,陈到及崔、孟二人皆痛哭,三军无不落泪。崔州平对陈到说道:“荆州即失,襄阳复归曹魏,这三千军即请将军带回成都,还归孔明。我等二人有负军师所托,现即分别前往洛阳及江陵,必杀曹操及吕蒙,以替云长报仇。望回复少帝殿下,我等当隐居于许都、邺城二地,待其北伐之时,暗自相助可也。”陈到闻此愈增伤感,不敢多停,自将两路兵马合为一处,引归成都。崔州平北上洛阳,孟公威南下江陵,互道珍重而别。

且说那玉泉山上有一老僧,正是关公同乡普净。因将洞府让给石猴,便云游来到此处。见山明水秀,就此结草为庵,每日坐禅参道,与随身小行者化饭度日。当时在草庵入定,听得山下人马喧嚷,不明何事。至晚夜至三更,天上月白风清,普净正在庵中默坐,忽见一人闪进门来,颈上无头,自胸腔中发出声音道:“大师可还认识关某乎?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谛视,只见来人手提青龙刀,肋下悬剑,绿罗袍——认得正是关公生前打扮。

普净见此,已知前因后果,遂以手中麈尾击其胸腔道:“来者可是云长?花果山一别,不想阴阳相隔。君侯死于何人之手,因何来此寻头?”云长道:“今某已遇祸而死,是被那东吴孙权、吕蒙所害。某身今被陈到葬于此山之下,奈身首分离,故此来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普净叹道:“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以为是被吕蒙所害,兀自在此寻头,不亦谬乎?君侯首级,即将被孙权送至洛阳曹孟德处矣!”

关公道:“既如此,某自去洛阳寻找曹操索命,还某首级。”普净道:“青山何处不埋人!君侯生前为神,死后即归本原,复为天上星宿,皮囊再也无用。尸首尽化泥土,何必去寻?你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蔡阳、庞德等众人之头,又向谁去索取?”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佛祖,便欲离去。普净法师呼其转来,说道:“君侯之死,自有因果,休道是被曹操所使,亦非孙权、吕蒙谋害。如今除了曹孟德,孙权及你兄刘备皆有篡逆称帝之心,你若不死,其谁能如愿哉?此世间赏识君侯者,惟曹操一人耳!君侯自随刘备于涿州起兵以来,向以‘上扶汉室,下安黎庶’为平生志愿,今但回首思之,天下诸侯除曹操以外,尚有谁在真心扶保汉室?至于‘下安黎庶’,若生前不能,死后安知不能为之耶?唯君侯思之。”关羽听罢,如醍醐贯顶,即放下一切世间恩怨,顿悟成佛,称伽蓝菩萨。其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后人题一联于其庙云: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却说吕蒙收兵回至江陵,向孙权献上关公父子首级,报说荆州军覆没,自己败于陈到之事却巧言饰过。孙权见到关公首级栩栩如生,忽觉心烦意乱,坐卧不宁。但因尽收荆襄之地,乃举国大喜之事,遂放下不快,下令赏犒三军,设宴大会诸将庆功。文武大集于堂,孙权置吕蒙于上位,顾谓众将道:“孤久不得荆州,每如悬剑于顶,睡不得安。今兵不血刃唾手而得,皆子明之功也。昔周郎雄略过人,破曹操于赤壁,不幸早夭,鲁子敬代之。子敬初见孤时,便及帝王大略,此一快也;曹操东下,诸人皆劝孤降,子敬独劝孤召公瑾逆而击之,此二快也;惟劝孤借荆州与刘备,是其一短。今子明设计定谋,立取荆州,胜子敬、周郎多矣!”于是亲自酌酒赐吕蒙。吕蒙顾盼左右,口中虽逊谢不止,但眉目间得意非凡。

其后再敬陆逊,孙权向众臣彰其功劳,却又高出吕蒙。陆逊虽属自西路侧应吕蒙,但战功较吕蒙尤为卓著。不但阻断蜀兵前来救援及关公西退之路,且前后斩获招纳关羽军数万人之众,方使吕蒙成此大功。孙权遂拜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位于吕蒙之上。孙权又因偏将军全琮曾上疏陈述关羽可取之计,此时也叙功受封,于是封全琮为阳华亭侯。荆州为东吴所得,刘璋即降孙权。孙权遂表奏其依旧为益州牧,先驻陛于秭归。刘璋虽被刘备夺了西川,但不忍看到荆州为孙权所得,此时受其封爵,心下怏怏不乐,上任不久即患病而卒。孙权封赏功臣已毕,未及理政,忽报张昭自建业而来。孙权召入问之,张昭奏道:“主公要夺荆州,本来是意料中事,刘备亦不深恨。后可以割让其他州郡释怨,重结联盟。千不该万不该,主公竟坏了关公父子性命,则江东大祸不远矣!此人与刘备桃园结义之时誓同生死,天下皆知。今刘备已有两川之兵,更兼诸葛亮、法正用谋,张、黄、马、赵之勇。若起倾国之兵前来报仇,当何以敌之?”孙权闻之大惊,跌足道:“孤被那吕蒙、陆逊害了!某本来欲生擒关公,遣回成都,何期竟被他们杀害。似此如之奈何?”

张昭道:“为今之计,只得使用嫁祸之策。今曹操拥百万之众,虎视华夏,刘备急欲报仇,必与曹操约和。不如先遣人将关公首级转送与曹操,明教刘备知道,主公令吕蒙袭取荆州,皆是曹操指使。则刘备必痛恨曹操,西蜀之兵,不向吴而向魏矣。吾乃观其胜负,于中取事。此为上策。”孙权听从其言,遂遣使者,以木匣盛关公首级,星夜送与曹操。

曹操从摩陂班师刚回洛阳,闻东吴送关公首级来到,即流泪叹道:“云长之死,是孤之过也。不料孙权竟如此大胆,下此狠手!”话音未落,主薄司马懿忽越阶而出道:“此乃东吴移祸之计,大王不可上了孙权之当。昔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之时,曾誓同生死。今东吴害了关公,惧其复仇,故将首级献与大王。使刘备以为是大王指使孙权兵袭荆州,迁怒大王,不攻吴而攻魏,他却于中乘便而图利。依某之计,大王可将关公首级刻香木之躯配之,葬以王侯之礼。刘备知之,必深恨孙权,尽力南征。我却观其胜负,蜀胜则击吴,吴胜则击蜀。二处若得一处,那一处亦不久也。”曹操即从其计,遂令吴使献上关公首级,见关公面如平日。曹操想起往事,泪落如雨,即遣吴使回去;遂刻沉香木为躯,赠为荆王,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大设牲醴祭祀,令大小官员送殡,曹操亲自拜祭,差官守墓。

治理关公丧事刚罢,又忽报司马懿之父司马防病亡,终年七十一岁。曹操闻报甚为哀悼,即令司马懿回家治丧,赏赐甚丰。司马防字建公,河内温县人,乃程伯休父后裔、东汉颍川太守司马儁之子。其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宴会之时也保持威仪,众不敢犯。喜读《汉书》中诸名臣列传,作讽咏诗数十万言。年轻时在州郡任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后转拜骑都尉,养志闾巷,阖门自守。生有八子,人称“司马八达”,司马懿字仲达,为次子也。司马防对待诸子酷严,要求“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故此司马家诸子,皆尊礼仪,行事端方。天子献帝闻司马防死,亦遣使往河内温县吊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