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困守麦城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五十一章 困守麦城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吕蒙全以诈语巧说,又于府衙设宴,隆重款待关公使节,宴罢令送归馆驿安歇。荆州人闻说关公使至,于是随征将士之家属皆来问讯,请使者回去代为传信,家门无恙衣食不缺。使者回见关公,具道吕蒙之语,关公大怒道:“吕蒙心口不一,真无耻小人也!我必杀之,以雪吾恨!”即令整装,来日出兵南下,必复夺荆州诸郡。使者出寨,遍告众将家属安好,各将欣喜,已无战心。次日平明,关公擂鼓聚将,却见诸将已少了大半,令王甫、赵累各营点看,连其部下兵卒亦都不见,兵器皆弃于空帐之中,原来竟是趁夜间悄悄离去。

正在这时,忽听四面八方喊声大作,吴兵齐至。蒋钦在前,韩当居左,周泰自右,齐从山谷引兵杀出,三路夹攻。关公急撤军回走,却见临沮城上已换了东吴旗号。又见南山冈上人烟聚集,正是昨夜逃走诸将,竖起一面白旗,呼唤军中亲友上山投降。关公大怒,正犹疑间,又有丁奉、徐盛从山中杀出,会合蒋钦、韩当、周泰共五路军马,将关公困在垓心。关公回顾手下将士,渐渐消疏,军心尽变,皆应声四散投降而去,部从止有周仓所率亲兵三百余人。关公跃马挥刀,便要拼死一战,正在危急之际,关平、廖化杀入重围,救出关公。

关公心中凄惶,只得催促残军前至麦城,分兵紧守四门,聚众将商议行止对策。从事赵累说道:“今我军士不足五百,四面受敌,守之不能,逃之不远。某谓此处相近上庸,现有刘封、孟达在彼把守,可速差人往求救兵。若得这枝军马接济,我等便可入川,请汉中王发兵,重夺荆州可也。”关公闻言称是,便即修书付予廖化,令其饱食上马出城,投上庸去了。廖化刚走不久,城外喊杀连天,吴兵大至,四面围住。关公令紧守四门,坚守不出。

王甫见城中只剩下不足五百人马,心中忧急,即请问关公道:“某当初献计君侯,另派一人替代治中潘濬,公不听某,致使其果与傅士仁、糜芳俱降,方有今日之窘。但究其根本,败不由此。君侯引众得襄阳、围樊城之时,乃秋七月也,孙权虽与曹操勾结,但并未发兵,迁延四、五个月之久,方有吕蒙白衣渡江之事。某思樊城只有数千守兵于内,徐晃虽出宛城来援,也不过万人。君侯领虎师三万余众,因何攻城不下?其后于禁率七军前来,尽为君侯所俘,则众至七万,樊城军民丧胆失魄,徐晃困于山林而不敢出。曹魏荆州刺史胡修及南乡太守傅方皆奉君侯封号,彼时若举全力以攻,樊城岂有不下之理?攻下樊城,则荆襄诸郡皆归我有,那吕蒙又岂敢来袭江陵?君侯因循数月,不下此弹丸之城,某实不解。”关羽叹道:“先生所言,某岂不知?荆州之失,全是某大意所致,非关樊城之战。某思江东孙权手下尽多智谋之士,更有顾雍、步骘、诸葛瑾在彼,岂容其绝裂孙刘之盟,做此卑鄙之举?未料孙权利令智昏如此。某围樊城不打,自有深意,今即先生问之,当剖心沥胆,为先生详说。若他日先生有幸得见我兄长与孔明军师,亦可为某分说,使其知某真实用意。”王甫道:“尚请君侯详示,以开在下茅塞,并释众人之疑可也。”口气之间,已不似往日恭敬。

关羽知其心中怀怨,此时已毫不在意,乃娓娓说来:“自董卓之乱至今,群雄先后尽灭,只余刘、曹、孙三家诸侯对峙。先生请想,我荆益二州之兵、孙权江东之兵,及曹操山东、河北之兵相比而言,若以同样兵力相拼,谁胜?”王甫道:“若战于水上,吴胜;战于平原,魏胜;水陆混战,我胜。”关公叹道:“先生非但知政,亦且知兵。即如此,我若全力攻击樊城,则旬日可下,继之若乘胜北伐,则必与曹军决战于平原之地。彼时我军皆舍舟登陆徒步而战,遇曹操河北之众及关中铁骑于平野,又是谁胜?”王甫大吃一惊,不能作答。

关公不待其答,续又说道:“若某攻下樊城之后,不发兵北伐,而是据襄樊以固守,则曹操为保许都安危,必倾全国之兵前来复夺二城。则我与彼之众寡之势易位,攻守主客之态亦为逆转,两兵相接,非三五年不能骤解。那时吴兵若起兵攻我之后,将以何策解之?”王甫听罢,更为吃惊,张口结舌半晌方答:“此乃必死之局也!”关公点头道:“正是如此,先生所言不差。某之原意,便是将曹仁围而不攻,攻而不急,使其屡屡向许都请求援兵。魏之援兵若来襄阳之地,铁骑精兵则无施其技,必个个为我所破,且可得其俘,壮大我军。擒于禁、斩庞德、困徐晃不亦是乎?那曹仁乃曹操兄弟,魏国第一战将,其不能舍而不救;若来相救,则被我水军以逸待劳,有来无回。若此,一年之内,魏之精锐尽丧于汉水矣。彼消我长之后,再分兵回守荆州,孙权则只有俯首称臣,又岂敢与我为敌?只是可恨!那奸贼吕蒙、孺子陆逊,竟以阴谋手段袭我荆州,使某千年大计毁于一旦!”关公这一席话说毕,非但王甫,关平等无不恍然大悟,亦不由深恨吕蒙,唏嘘不已。赵累却暗想道:“你关公岂非汉中王兄弟,荆州第一战将?却因何襄樊、江陵之战迭起,成都却不发一兵一卒来救?”

按下关公困守麦城,单表马良、伊籍来至成都,见到汉中王刘备、军师孔明、副军师法正,递上文书,请求急速发兵。刘备览书大怒骂道:“孙权竖子焉敢如此?趁云长全力北伐之际,竟背前盟而阴结曹操,袭我荆州。我欲将阖川人马前去复夺荆州,解我二弟之困,二位军师且看如何?”法正抢先说道:“如今蜀中五虎大将,除关公之外,马超镇守葭萌关以防西凉,翼德守巴郡以防陆逊,黄汉升佐魏延以防张郃,赵子龙保守成都并为诸路接应,皆为重任要职,不能擅离,如之奈何?”刘备道:“某自与关张桃园结义以来,誓同生死。今云长等我去救,如嗷嗷待哺之婴,岂能拖延?孤宁舍两川,也要自去,复夺荆州!”

孔明却已得到诸葛瑾来书,知孙权听信了吕蒙、陆逊蛊惑,欲取江陵、公安,却未料二城失之如此之速。吕子明虽是白衣诡计渡江,但治中潘濬竟毫无防备便被吕蒙哄开城门,且无一刀一枪抵抗;那糜芳身为国舅,竟一箭未发而举城以降。诡异如此,闻所未闻!又见法正先说无将可派,刘备又如此装腔作势,心中早已明白:此非欲相救关公,只欲以兄弟为牺牲使其自死,再以孙权背盟偷袭荆州为由,然后举全蜀之兵与东吴开战也。想至此处,孔明倒吸一口冷气,说道:“即马超、张飞、黄忠、赵云等皆不宜轻动,关公乃我西蜀军胆所在,亦不得不救也。今其即率军南归,必屯于临沮。其地近于上庸,不如主公与孝直紧守成都,某虽不才,愿携陈到将五千铁骑,并领上庸三郡全部人马,去临沮救出关公,复夺荆襄可也。”说罢,也不待刘备回答,当即修书遣人发往上庸,传令刘封、孟达二人:“速速准备人马,更兼粮秣器械;待某到时,便即发兵。”写罢遣使即发。刘备与法正对视一眼,均不敢相拦。孔明此时更不掩饰心中气恼,遂唤陈到点齐部下三千西凉精骑,随己赶赴上庸。

只说刘封、孟达自取上庸,汉中王便加刘封为副将军,与孟达同守上庸三郡。孟达又遣副将引本部军进袭房陵,房陵太守蒯祺出阵对敌,知是玄德、孔明之军,本欲与孟达副将商议举城以降事宜,却被那副将误会,以为是来交战,即使偷袭之计,一刀将蒯祺劈于马下,取了房陵。孟达闻报,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因其在江陵驻军许久,深知那蒯祺乃汉名臣蒯通之后,与蒯良、蒯越兄弟三人都是智仁双全之辈,且是荆州大族,势力非凡。刘表曾拜蒯越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蒯祺又娶诸葛圭之女,乃是军师诸葛亮大姐丈夫,虽今保魏国,亦是蜀国姻亲。此番误杀军师姐丈,孔明岂能相饶?故此心中忐忑,惴惴不安。

正在此时,忽报成都军师遣使到来。孟达迎入衙内,开读军师旨令,见是欲亲率上庸之兵去救关公,命自己为前部先锋,先使整顿兵马粮秣。由此更信孔明名为相救关公,实是来夺自己兵权,欲报杀姐丈之仇。越想越怕,当下已有反意。刚送来使出门,却见一骑战马泼风般急驰而至,马上之人正是廖化。孟达便将廖化迎入府中,问从何来。廖化将关公被困麦城,急待救兵之事说了,呈上关公调兵节符以及书信。孟达道:“将军休辞辛苦,可即往成都请主公兴大军前来,某即差人去请刘封将军,商议起兵。”廖化不疑有他,告辞去了。

原来孟达虽然当年与张松、法正倒卖西川,对刘备立有大功,但刘封向来不耻此人,故与孟达不和。刘封自到上庸,对孟达常恶语相加,且夺了他的仪仗,故此二人各据一处,从不相见。孟达自于衙中理事,刘封则常在府中,或带人视察诸郡。孟达哄走廖化,打听刘封不在城中,便留书一封,当夜率部曲四千余家共两万人,悄悄离了上庸,北去邺都投降曹操。曹操亦素知法正及孟达才能,常因其为刘备所用而深自叹息,此时见其来降大喜,即封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将其与部众皆留于邺城。直到孟达走了一日,刘封方才得知,见上庸之兵亦尽为孟达带走,遂悔之不及,急使人前往成都,报与父王刘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