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四十章 刘备称王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四十章 刘备称王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曹操既杀杨修,乃密令军医官将那贡茶拿出详细查验,看是何毒。军内总有二十余个医官看过,只见那绿叶与匣中之茶有异,但却不知何毒。列位看官!那于吉是何等人物,所炼之毒怎会让一般俗医看出?且那茶叶亦本身无毒,只待引发头风之时方能作怪,除非道门中人,更是丝毫不懂。曹操见茶中无毒,疑是错怪了杨修,又思其虽未下毒,单只干预立储一项罪过,亦杀之有余,也就罢了。遂乘余怒,下令来日进兵。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是魏延。曹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曹操方麾军回战马超,魏延追至,拈弓搭箭,射中曹操左股,啊也一声倒地不起。魏延大喜,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被庞德奋力战退。马超纵马而至,曹军诸将无不心惊。

忽听一声大喝,曹彰从斜刺里杀出,抵住马超,复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马超欲报杀父之仇,奋起神威,一枪刺中曹彰坐骑肩胛,曹彰约束不住,落荒而走。马超看到曹操,纵马前来,陡见一员大将迎面拦住,却是庞德。马超见庞德竟在曹操军中,惊而且怒,即按枪止马,口呼令明表字。庞德就马上施礼,对故主马超说道:“将军即归刘备,在下亦归魏王,不宜以故往主仆视之也。将军于西凉起兵之时,不顾老将军及三位兄弟尚在邺城为质,使其全家遭害;冀城时又轻信杨阜,用其间谍而不设防,致使妻子又遭诛戮。似将军如此恃勇少谋,不顾亲戚者,能成大事乎?既我二人已为敌国,望将军前途保重。某以故主之情,今日让将军一阵,后来相见,即各为其主也。”那庞德因病于南郑被马超相舍,固然怀怨,今日一席话,亦可谓肺腑之语。说罢心头之怨尽舒,回马保曹操而去。马超被庞德一通教训,那口气便如父亲马腾当面训斥一般,如何忍得住羞怒?只觉一阵旋晕,一口热血喷出,被左右副将挟扶退去。曹操左股带伤坐于马背,听庞德此番慷慨陈词,心中不由暗赞。

曹操带伤归寨,急令医士调治。此时忽忆起杨修‘鸡肋’之言,深感有理,随将张修尸体收回厚葬,就令班师。便教庞德断后,令张郃屯兵于陈仓,以扼住要道,阻截汉军。刘备见曹操大军败退,与法正、黄权商议,便欲施行险计,乘胜直袭长安,由此占据关陇。因偏将军陈式熟悉此处地埋,即以其为首,率十余名部将,各领本部军马,绕路兼程去截断马鸣阁栈道,切断曹操退路;自己却亲率大军追击,欲前后夹击,灭其主力。不料人算不如天算,陈式刚出斜谷,即遇徐晃阻击,兵不得进而还,打乱了刘备这一巨大战略策划。原来是曹营之中能人尚存,贾诩亦早想到此招,请曹操提前伏下徐晃这支奇军。果然击败刘备追兵,使曹操得以亲带大军,于阳平关大路撤退,不似前番赤壁战后,兵退华容道时之狼狈也。

至此,汉中之战告终。汉中争夺战自建安二十二年始,至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止,持续两年之久。汉将此战阵亡吴兰、雷铜、任夔等,魏将阵亡夏侯渊、赵颙等,但若以职级而论,曹军可谓大损。但此间刘备兵力不足,已至于‘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地步,亦可谓是险胜。经此汉中之役,刘备不但占有汉中,且得曹将王平投降;但曹操早令杨阜将汉中百姓迁走关中,留给刘备的便只是一个空地。书中暗表,其后孔明六出汉中北伐中原,屡次皆为断粮而回,皆因汉中几无居民,无人从事农耕屯田之故。此是后话,表过不提。两年汉中之战,刘备方参战将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曹操方参战将领夏侯渊、曹休、曹真、张郃、徐晃、郭淮等。双方主力皆为当世名将,可谓势均力敌,胜负易位,极其难料也。

刘备汉中战胜,回师成都大会诸将。诸葛亮率署中众官阖府出迎玄德等入城,赞叹道:“及至曹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於阳平。致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此皆主公用兵如神,法孝直运筹得当也。”众将深服其论。玄德即平定汉中,于是敕封孟达为宜都太守,令率王平等将攻取上庸诸郡。孟达率军先攻占房陵,虽终得其城,但军士损伤颇多。其后又挥军进攻上庸,王平密奏刘备,恐孟达独力难支。刘备闻报,又遣刘封从汉中顺沔水南下,前去助战,并使之统领全军,孟达为副。那刘封虽然年仅二十余岁,但常随赵云习武,今已武力过人,曾独率一军随同军师孔明、张飞等溯流西上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此次阳平关一战,能与曹彰大战至三十回合,亦可见其勇力非常。刘封奉了父亲之令,遂率军与孟达合兵一处,兵临上庸城下,喝令守将投降。上庸太守申耽闻曹操已弃汉中而走,遂皆投降,刘封、孟达、王平进城安民已定,奏捷成都。刘备闻报大喜,迁刘封为副军将军,领上庸太守,与孟达共守上庸诸郡。

东西两川皆平,荆州旧部及益州降将皆大欢悦,于是以法正为首,皆有尊玄德为汉中王之心。益州众官公推法正、黄权为首,荆州旧将以张飞、魏延为首,先后至军师诸葛孔明私宅,专议此事。孔明见众官各怀建功立业之心,心中暗道:“某之心事,全军中惟陈到、赵云二人知之;外虽有徐元直、孟公威、石广元、崔州平相辅,我师史子眇、水镜先生、庞德公,师叔左慈、骊山老母等相助,但若要兴复汉室,亦全赖刘备及关、张等人,不可冷了他众人进取之心。且曹操今已称魏王,使刘备以益州牧身份号令天下与之对抗,名不正则言不顺。罢了,只要有我弟献帝刘协在位,则大局尚可控也。”于是对众官道:“你等回府,各写荐表,某自有定夺。”各官欢喜,各自回府准备表章,思索歌功颂德之词,搜寻自称汉王之据。各欲建拥立之功,思得裂土分茅之爵。孔明却连夜修书,令人往葭萌关送与马超。

建安二十四年秋,蜀汉官员一百二十余名,联名上《立汉中王上表汉帝疏》,署名以马超为首,劝刘备进位汉中王。军师中郎将孔明率先,左有法正为首引领众文官,右有马超为首引领众武将,齐到益州府衙请主公升殿,罗拜于殿下。以孔明为首,率先拜表,上呈刘备。玄德展表而观,见表中写道:“臣凉州刺史、伏波将军马超等上言: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抚有两川之地,可应天顺人,晋汉中王位,兼领荆益二州之牧。如此,则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事不宜迟,便请择吉。”玄德览表,因不知孔明本意如何,不由大惊,说道:“孟起将军之言差矣,某实不敢当此篡逆之名。刘备虽为汉之宗室,则更应守臣子之份;若不奉天子诏令而自为王,是反汉矣。众卿休得玩闹,陷某于不忠不义。”

马超未及答言,孔明早对刘备使个眼色,高声道:“将军所论固然,但何其是非不明也。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今将军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愿主公熟思之。”玄德见其以眼色会意,又以‘主公’明示,知其为本意,并非作伪,心中暗道:“此是他见我有取两川之能,是以皇帝身份,亲封我为汉中王也。或者封我为王,即如他所说,要名正言顺,替他去讨曹操、孙权,为其效劳耳。乐得河水不洗船,某何不顺坡下驴,现落一个王位?”权衡再三,心中已为所动。孔明见刘备沉吟,知其意动,心下暗笑,遂向一众文武递个暗号。

法正明白孔明之意,即示意张飞、赵云,刘巴、黄权等,率诸将一齐拜倒,劝谏道:“主公若只推却,众心解矣。”张飞即在阶下大叫道:“那吕布、二袁、孙权等异姓之人,皆欲为王称帝,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称皇帝,有何不可!”玄德叱道:“汝勿多言!”双眼却看赵云、黄忠、魏延等将。赵云早知少主孔明既然如此安排,其中定有深意,遂举本而奏道:“主公即立志重扶汉室,若无名号势力,何以令天下诸侯听命?宜从权变,先进位汉中王,然后表奏天子,未为迟也。”黄忠、魏延亦道:“请主公早正大位!”

玄德见再三推辞不过,只得依允。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筑坛于沔阳,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行汉中王加冕大礼。孔明、马超等群臣皆依次序排列;许靖、法正请玄德登坛,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汉中王。子刘禅立为王世子。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为都督,领汉中太守。其余各拟功勋定爵,礼罢大宴群臣。

众臣各得封赏,满座尽欢,惟见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且领汉中太守重任,无不惊讶。刘备亦知众臣不服,即借大会群臣之机,巡酒至魏延,问道:“今孤委卿以汉中太守重任,卿无言以对群臣乎?”魏延即从座中站起,朗声答道:“臣受汉中重任,若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臣请为大王挡之;若使偏将率十万大军来,臣请为大王吞之!”刘备听后壮之,群臣亦为魏延此话而赞其雄豪,于是群议遂解。张飞却以为二哥即守荆州,汉中则非己不可,见大哥授以魏延,心甚不服,即向军师孔明喷口水。孔明笑道:“三将军与主公乃是兄弟,求何官不能?主公使魏延为汉中太守者,一为以其勇使拒魏军于北疆,次为安荆州众官之心也。再者,那夏侯渊乃是你亲翁丈人,关中魏将皆为其旧部,若来攻我汉中,你这个女婿怎好放下面皮死战?主公故不使你镇守汉中,正为此也。”张飞想了片刻,自己果然算得夏侯家嫡亲女婿,遂黑脸发赤,不再争竞。此事后为刘备闻之,笑不可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