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丁氏兄弟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丁氏兄弟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辛宪英闻听其父之言不喜,反而长叹道:“太子者,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宜惧,而反以为喜,何以能久?我忧魏祚其不昌乎!”辛毗大惊,急命女儿勿言。却说太子《典论》即成,主薄杨修得之,即将文稿拿与曹植来看。进了府门,却见曹植正在厅上落泪。杨修大惊,急问其故,原来是曹植刚受重罚,正在那里伤心。因魏王立曹丕为太子之后,封曹植为临菑侯,曹植心中不快,一日酒醉,不顾魏王禁令,乘车行于驰道,令门军开司马门,出城游玩解闷。曹操大怒,将公车令杖击而死,并再三重申诸侯科禁,因而对曹植之宠日衰。另魏王家法,命族中妇女不得身着华衣,因曹植妻身穿刺绣花纹之衣,临漳河野游,恰被曹操登铜雀台观景时看见,便以儿媳违犯制命,令还家赐死。这些小事若是在曹丕拜为太子之前,又算得什么?曹操也便是一笑了之而已。如今只因儿媳穿了一件绣花衣裳却被赐死,可见圣眷不再,王目无恩。曹植见杨修来访,即接过书稿览罢,哼道:“拾人牙慧,杂以梦中之语,何足为奇!”放置一边。杨修令随从去将丁仪、丁廙兄弟请来,就在曹植府**谋一醉,以舒胸中不快。须臾,丁氏兄弟闻召而来,曹植将兄曹丕《典论》令二人阅之。丁仪道:“文藻苦涩,受刘桢等文风禁锢,非为自创。”丁廙也道:“太子虽亦有才,但若于子建相比,永不及也。”曹植怒气方息,于是命人摆酒。

曹植生性机警,颇多艺能,且才藻敏赡,除幼子曹冲之外诸子之中,最为曹操深爱。曹植每以文才自负,向来傲视公卿,不屑与满朝士人为伍,除孔融之外,因王粲等阿谀父亲曹操,又与长兄曹丕朋比为党,则更令曹植不耻。曹植平生最喜三友,乃魏王府主薄杨修及西曹掾丁仪、黄门侍郎丁廙兄弟。三人因其味相投为伍,每于曹植府中聚会,相互诗词问答唱和,各自放荡形骸,绝世独立于父亲手下一班文武之外。前番因争世子之位害死崔琰,便是杨修和丁仪合谋手笔,令一代奸雄曹操也钻入套中,自去辅弼,屈杀好人。

却说丁氏兄弟两个,丁仪字正礼,丁廙字敬礼,均为沛郡人丁冲之子。丁冲与曹操自**好,曾为其奠定魏国基业立下大功,可惜早亡。曹操于是对其二子相当青睐照顾,使其与爱子曹植往来。又见丁仪乃才学美盛之士,便打算将爱女清河公主下嫁,于是与曹丕商议。不料曹丕却以丁仪眼睛太小为由竭力反对,曹操即纳曹丕之谏,转把清河公主嫁给族弟夏侯惇之子夏侯懋。后曹操命丁仪为西曹掾,深服其才,不由叹息道:“丁仪乃青年才俊,不可多得。既双目皆盲,亦可将女配之,况只是眼渺乎?都是曹丕,坏了我女婚姻大事!”此语被曹植听得,转告丁仪。丁仪遂对曹丕咬牙切齿,故常与杨修在曹操面前夸奖曹植,极荐其宜为太子。曹操数次仔细观察,见曹植文人气浓,常任性而行,饮酒无节,做事每令己失望。终因尚书仆射毛玠、东曹掾邢颙、太中大夫贾诩力荐曹丕,又有济阴吴质为曹丕精心谋划,曹植遂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自此之后,曹操也常疑杨修与曹植结党,心甚忌之。

丁仪因仗魏王宠爱得势,故与杨修合谋,使崔琰被逼自杀,毛玠获罪。群臣由此恐惧丁仪非常,以至不敢正眼相视。唯有尚书仆射何夔,及东曹属东莞人徐奕二人,独不依附丁仪。徐奕终遭丁仪谗毁,被调离许都,任魏郡太守,靠虎贲中郎将、侍中桓阶相助,才得以免受伤害。尚书傅选对何夔私下谈论道:“丁仪已经害了毛玠、徐奕,公应对他稍稍低头,以明哲保身可也。”何夔昂然答道:“做事不义者,恰害自身,焉能害人!且怀有奸险之心者,在圣明之朝,又岂能长久?”终不肯对丁仪假以辞色,反助曹丕,由是曹植因失道寡助。

闲言道罢,书接前文。且说曹植与杨修、丁氏兄弟于府中饮酒,互吐胸中不快,以至痛骂曹丕,又恨王粲等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正在此时,却见灯影一闪,一个道人不知从何处进厅,冷笑道:“你们几个均为魏王近臣,甚为亲子,在此聚谋,欲害太子耶?某当出首,可向魏王邀功请赏。”四人吃一大惊,抬头看时,见来人道冠高耸,竹簪别发,朱屐云袜,道袍鹤氅,飘然有神仙之态。细细观之,却又不是正受通缉的左慈。曹植被那道人一席话哧得魂飞魄散,扶剑而起。杨修却看出此中毛窍,按住曹植扶剑之手,起身施礼道:“仙长何来?何不请坐共饮!”那道士白了杨修一眼道:“此位小哥,敢莫是汉太尉杨彪之子杨修?你倒胆大,也不害怕。”杨修道:“某害怕些什么?”那道士笑道:“身为相府主薄,掌握国家机要,却结交公子诸侯及外臣,依汉律应加何罪?”杨修大笑道:“某实罪当获诛。但不知传道非人,祸害国家,颠覆社稷,聚众谋反,使汉室陷于倾危者,又当何罪?”那道士大奇道:“听你此言,莫非知道贫道根底?”杨修冷笑道:“某书房中早有先生案底,并有写真画像。在黄公山中收樵夫张角为徒,传与天书三卷,使其造反——你是于吉也!”

那道人哈哈大笑,竟至上首坐下,复对曹植说道:“临淄侯休惧,某适才玩笑,试你之胆色尔。杨德祖亦是妙人,且猜得不错,某正是太平道人于吉。”曹植虽然惊惧未去,但思现在自家府中,若是如临大敌,不免被那道士耻笑,即命家人将残席撤下,重新置宴,再添美酒,礼待于吉。酒过三巡,丁仪举酒为于吉上寿,问道:“某尝闻仙长当年在江东时,因恶逆了讨逆将军孙策,被其杀之。不知如何得以还生,却又来至邺城?请具实告之,以释小子心中之疑。”于吉笑道:“某是何人,孙策又是何人,他能杀得了我?恰便相反,是某为好友许贡报仇,令其家客刺杀了孙策。因其受伤未死,才不得不亲自出手,讨其性命。因不耐烦其部下追索,这才使个解尸之法,回山修行。杨德祖说某传道非人,使汉室陷于倾危;某却道桓灵二帝所用非人,上下陵侵,民不聊生,这才奋而揭杆斩木,以抗贪官污吏。岂不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门下弟子孙悟空尚云‘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也。”

丁仪听罢骇然,继问:“即如此,仙长来至邺城,夜入侯府,又是为何?”于吉道:“某平生有几个仇人,不除不休。害我贤徒张角者有九人:朱隽、皇甫嵩、袁绍、袁述、孙坚、刘备、关羽、张飞、曹操。朱隽、皇甫嵩二人早亡,算是便宜了他;袁绍、袁述兄弟皆为某杀之;孙坚死于黄祖之手,其子孙策代他抵偿我恨;现余刘、关、张及魏王曹操,尚未授首。那关羽与张飞二人并非首恶,又素以忠义为本,某不杀他;刘备与曹操,须饶他不得——某故来邺城,为取魏王性命也。”曹植听了,又待跳将起来,杨修急以目止之,示意稍安勿躁,便问于吉:“仙长虽能,亦不可邀他人之功。仙长说孙策是死于你手,那也罢了。但那淮南袁术因败于刘备而死,袁绍因再三败于魏王,羞恨而亡。却怎说其皆为仙长杀之?”

于吉笑道:“他二人临死之时,你可曾见来?”杨修摇头道:“未曾。”于吉道:“这就是也。我辈神仙杀人,岂能令俗人亲见?某但与你四人说二袁死状,你们便知其中奥妙。你等可知二袁是如何身死?”在座四人齐道:“吐血而亡!”于吉洋洋得意,大笑说道:“这不就明白矣哉?其二人并非死于一地,亦非死于一时,却死状相同,你道为何?”四人闻言大惊。于吉见将他四人唬住,便又说道:“某言此来是取魏王性命,临淄侯休急,听贫道说之。如今你父已将太子之位传予曹丕,魏王不死,其谁能奈太子何?那太子与你因争嗣夺嫡,其仇不共戴天。魏王一死,其即位后第一件事,便是要杀了你这个同母兄弟。但若魏王及太子若是都死,其得利者非你临淄侯而谁?”曹植惊喜问道:“仙长可使太子死乎?”于吉晒笑一声,将手一引,但听呛啷一声,曹植肋下长剑已离鞘而出,飞出厅门,在门外李树上转了一遭。只见嚓地一下,一根树枝飘摇落地。于吉再轻招手,那剑自回入剑鞘之中,乃笑谓四人道:“此乃某之末技也。若何?”四人看了,极为惊骇,呆坐半晌。

丁仪忽道:“道长杀了太子,我四人并异议。至于魏王,乃国之梁柱,且令徒张角并非死于魏公之手,不可杀之。不然天下诸侯并起,汉室危矣。”曹植、杨修、丁廙听罢,一起点头称是。于吉道:“你四人枉称才能之士,自负才学。闻方才之言,皆孺子之论,妇人之仁,何足以成大事?便说你丁氏兄弟,你道魏王重用你等是为大恩?我来问你,当初你父丁冲是怎样死的?怕不是善终于床第之间罢!”丁仪奇道:“此事仙长如何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