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十二章 太子正位

汉末三国传奇 第十二章 太子正位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转过年来春天,灵帝病体转重,堪堪不支。灵帝之母董太后深怕何氏一族得势,于是趁着皇长子刘辩不在宫中,常劝灵帝速立刘协为太子。灵帝因怀念王美人之故,心中亦偏爱刘协,欲立之为储,只为大将军何进权重,怕变生肘腋,左右难以决断。当时宫中遂分为两派,何后与国舅何进欲立刘辩,中常侍张让及董太后欲立刘协,明争暗斗,已然势成水火。何皇后见皇帝朝夕不保,已知情况紧急,连忙派人请玄都观史子眇进宫,询问皇子刘辩近况,委其随时送皇子进宫,做好继承皇位的准备。史子眇也已知灵帝大限将至,即刻奉命,辞别皇后回至玄都观。连夜写了两封手书,派出大弟子臧霸快马到襄阳水镜庄上,分别寄给师叔司马徽及弟子胡车儿,催请刘辩启程返京,继承大位。臧霸得了师父之命,即刻登程而去。

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人。其父名叫臧戒,原为华县衙中狱掾,生性耿直,据守律法,不畏权暴。一次县中有恶徒当街杀人,被捕入监,正该臧戒当值羁押,只待问明罪状后申报省府,秋后问斩。不料那泰山郡太守受了恶徒家人钱财,兼且其家属进京买通中常侍蹇硕,蹇硕一纸手书到府,知府即判恶徒乃系斗殴误伤人命,欲加私行卖放。那恶徒得了家人口信,在狱中愈发猖狂,肆意将狱卒人等言语挑逗凌辱。臧戒不忿,仗胸中一时义气,就在狱中将凶犯刺杀,提着人头直上公堂领罪。太守大怒,令人收押臧戒在衙,苦打一顿,强行画了供词,钉了二十斤长枷,准备将其押送郡府备罪。臧霸时年十八岁,遂召集家中食客十数人,前往华县西山官道埋伏,半路上将父亲救出,并杀死亲自押送的太守。当时押送役卒百余人,惧怕臧霸健勇避而窜逃,竟无一人敢掠其锋芒。臧霸由此孝勇名闻乡野,此后与父亲逃亡东海郡,混迹于渔民之间。后逢黄巾之乱,臧霸从属徐州牧陶谦破贼,因有军功赦罪,并拜为骑都尉。再后因朝廷下诏考核沙汰因军功授职官吏,那臧霸无钱贿赂督邮,受到逼勒,就走了刘备的路子,将督邮及其人役打得屁滚尿流。臧霸知道此事不了,又恐连累了陶谦大人,遂自行投首到京城有司领罪。有司问明罪状,依律问了斩刑,因臧霸身为武官,遂将情状申报大将军府,待批文回复即可行刑。大将军何进见了呈文,忽然来了兴致,命将人犯提到将军府亲审。因见臧霸雄壮不屈气概非凡,又兼那被臧霸殴打过的督邮因他事已被革职,遂即卖个人情,将臧霸当场释放,并命其到城外玄都观拜史道长为师,护卫皇子刘辩。史子眇见臧霸是个可教之材,遂于十年间悉心调教,终致武艺大成。

前言叙过,书归正本。且说臧霸揣了师父手书,星夜兼程直到襄阳郡南漳县水镜庄园,见到水镜先生,呈递书信说明来意。司马徽得书,细细看了,即命家人到山上白马洞唤来史侯少爷,一并收拾其个人用物行李下山,家人应声出庄去了。臧霸方欲以师门之礼重新拜见师祖,却见座中还有两人,遂有些沉吟难决。司马徽笑道:“臧霸不需沉吟猜疑,此二位却非旁人。”手指坐在左首的老者:“此位即是你师父的好友,又是大破黄巾之卢植尚书刎颈之交,名满天下,原东观校书议郎蔡邕大人。今日也是来践你师父十年之约,要送史侯进京。”又指右首座间的束发青年,作道家装扮者,“此位乃是颖川徐庶,字元直,不但学识非凡,而且剑术精通,大有侠义之风,是我忘年挚友,你可以晚辈之礼见过。”

臧霸惊喜非常,向二人倒地跪拜:“小子粗陋无文,今日得见高贤,幸何如之。”蔡邕、徐庶见臧霸英雄气概,不敢小视,各自离座还礼。水镜先生大喜,令家人整治酒饭,众人依次落座。稍倾,家人引领史侯和胡车儿到来,先拜见师尊司马徽,再与蔡邕、徐庶、臧霸依次见礼。水镜指着臧霸对胡车儿笑道:“胡车儿,你跟我十年,倒沾了一个大大便宜。你的武艺是我所授,臧霸的枪法却是我师侄史子眇所传,臧霸还要称你师叔。”胡车儿笑道:“弟子不敢。臧将军曾任徐州骑都尉,胡车儿只是草莽白身,怎敢僭越?出得本门,当以兄弟相论。”臧霸坚持以晚辈之礼拜见,胡车儿扭泥不受,赶忙大礼相还,众人皆笑。

蔡邕见那史侯意气风发神光内敛,已全然不是当年四岁稚童模样,不由心下大慰,慨然叹道:“史侯跟随水镜先生,十年调教錾金琢玉,已然气度恢宏迥异常人。水镜兄穷尽精力呕心沥血,造就一代圣主,此乃汉室大幸,请受蔡邕敬酒三杯。”水镜先生道:“议郎大人为了汉室天下,因冒死弹劾阉宦罢官,一路遭人追杀之际还甘冒奇险,将史侯不远千里送来我水镜山庄,这才是大义凛然,令山人敬佩不已。十年之期刚至,议郎大人且不忘旧约,如期前来赴会,更是信义之士,虽古之侠士不及。本门承六祖张良先师之瞩,以共扶汉室为本分,义所当为,不敢受议郎大人之敬。”当夜群雄毕集水镜山庄,宾主尽欢而散。

次日一早,蔡邕向水镜先生请辞,护卫史侯上路。司马徽遂将史侯请入密室,肃容嘱道:“此次你师父遣臧霸接你回京,定是皇帝病危,宫中将生夺位大变。我闻朝廷大权尽操于你亲舅大将军何进之手,必定是要立你为帝;而你父皇偏爱刘协,十常侍秉承上意,定全力主张拥立刘协。而今汉室倾危,大乱之兆已显,无论你与刘协何人得立,都将为权宦所挟,不得自由,甚至稍露锋芒即有废立之虞,性命之险。你此次回宫,只须记住八字:‘藏锋露拙,待时而飞’可也。此后若至危不可解,或欲恢复中原之时,休忘白马洞中通蜀秘道,切记切记。”史侯再拜受教,从此改回本名刘辩,出门上马,随恩师蔡邕而行。徐庶见蔡邕等人去了,也要告辞,被水镜款留不放,二人常居白马洞中参研天地之变、兵法机要不提。

蔡邕离开襄阳一路向北,直奔京都洛阳。蔡邕与刘辩同乘一车,家眷及行李车辆随后。只是老家人蔡福已于三年前患病而亡,车旁护卫从人换了蔡七、胡车儿和臧霸三人。刘辩依晰见到往日途中玩伴蔡琰,见其已是亭亭玉立,迥非当年黄发垂髫模样。蔡妻何氏早知皇子身份,于广众之下不能以君臣大礼相见,遂领女儿蔡琰遥遥万福,登车就驾,不再抛头露面。刘辩心中对蔡琰念念不已,却又怕蔡邕看透心思,只好强作镇定,一路落落寡言少语。蔡邕只道他离开水镜先生不免难舍,哪里知道他心中所想?当晚到了宛城,众人寻找馆驿宿歇,一夜无话。次日清晨,蔡邕聚集众人,单独吩咐胡车儿道:“此去洛阳不足五百里,一路平坦,只需三五日即达。老夫当年罢官且遭权阉追杀,若同尔等同往洛阳,一旦被阉党侦知,不免平地生波,且连累皇子。老夫本来担心皇子一路安全,现有臧霸来接,他有万夫之勇,又有你相助,我便无忧。咱们就此分道别过,他日有缘相会,你当尽力护卫皇子到京,其功不小,一路珍重。”胡车儿心中惊愕,转思议郎大人言之有理,遂问道:“可惜与大人相处日短,相别何急,不能朝夕台前奉教。不知大人要去何处安身,何时再能相见?”

蔡邕答道:“老夫在江南隐居了这十余年之久,一向广交山林逸士,以后定能为皇子所用,以赴兴复汉室大业。今有一个山东老友有十余年未见,官居泰山郡丞,复姓诸葛,单字珪,字君贡,乃是琅琊郡阳都县望族,其先祖诸葛丰在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世为汉臣。老夫前去依附诸葛君贡,且有大事相商,你不必挂念。”胡车儿听了,不便再问,遂同臧霸奉命拜别。蔡邕又对刘辩叮嘱数语,刘辩一一允诺,不忍猝别,不禁两腮泪下。蔡邕深知朝廷之争已到剑拔弩张之际,预料皇子刘辩此去凶险万分,也不说破,当下分了自己的一辆轿车赠予刘辩,即令胡车儿和臧霸护卫皇子先行,自己则命仆从收拾车仗,径向泰山郡进发。

只说为说话人行文方便,看官看得清楚,史侯自此便改回刘辩。当下别了师父蔡邕,在臧霸和胡车儿卫护之下向北而行。走了不足三里,将至宛城北门,听得后面马蹄声响,却是蔡七赶来,上前约住车辆。胡车儿掀开车帘,蔡七呈上一个锦盒,躬身向刘辩道:“只因皇子走的慌促,小姐未曾与皇子话别,甚是悲伤。今命小人以锦盒相赠,愿皇子平安终世。”说毕,飞身上马往来路去了。皇子刘辩令车驾继续前行,自车中打开锦盒看时,却是用绢丝细细织就的一个同心结儿,翠红相间,鲜艳欲滴。刘辩捧着同心结,想着是蔡琰小姐亲手所织,不由心驰神往,想起当年千里同行,今日相见无期,不由百感交集,一时痴绝。

蔡七打马奔回,赶上车仗,向小姐禀报备细,蔡琰默默不语,亦只是珠泪暗弹,免不得芳心可可,日夜牵挂而已。蔡邕不知小儿女家心思,自领妻女家仆车仗出了东门,直奔兖州泰山郡,拜见泰山郡丞诸葛珪。不则一日到了,寻到府衙,令蔡七敲门,使门人持自己名帖往内通报。不一刻,听得院内脚步急促,有人连声叫着“稀客稀客,恕罪恕罪”,小跑着迎出府门以外。原来是诸葛珪见到名帖,知是蔡议郎光降,不由大喜过望,因自己妻子已故,遂携二子出拜。蔡邕先与老友诸葛珪见礼,再闪目观其二子之时,见皆者丰神俊朗,仪表非凡,不由大喜,便问台号名字。诸葛珪笑道:“某只得二男,长子诸葛瑾,字子瑜,年方十七岁,次子诸葛均,年方十岁。二子倒颇有机智薄才,只是未遇明师,耽误在家。蔡公今即光临寒舍,若肯稍加指点之时,则其二人缘法不浅。”书中暗表,诸葛珪自然是自谦之辞。那诸葛瑾少时便曾游览洛阳,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习得满腹经纶。生母去世之时,诸葛瑾在守孝期间一切行止合乎礼节,其后侍奉继母也恭敬谨慎,甚得一郡之人夸赞。便是次子诸葛均年方十岁,亦早随兄长习学六经,已颇见少年老成。诸葛珪另有一弟,名诸葛玄,由袁术表奏授为豫章太守,现在江东豫章郡任所供职。

二人相见叙礼已毕,让进厅内。诸葛珪命令续弦夫人先行安顿蔡夫人及爱女蔡琰行止居所,请进内宅,更衣梳容,香汤沐浴。诸葛珪自与蔡邕重新叙礼,分宾主落座,令从人献茶,遂问蔡议郎今从何来。蔡邕面对莫逆之交老友,自然毫不隐讳,便将当年遭中常侍曹节陷害追杀,携家小避居江南吴会十年之事说了,皇子刘辩的事情太过重大,则隐去不提。诸葛珪大喜,遂在府院邻近选了一块地皮,起造房屋供蔡邕一家居住。蔡邕大喜,且手中薄有余财,一应工匠支出都不肯让诸葛珪费心。自此蔡邕一家在泰山郡居住,按下不提。

却说刘辩在胡车儿和臧霸二人护送之下,不一日来到洛阳,先到玄都观拜见尊师史子眇道长。史子眇令臧霸夤夜到大将军府,请何进前来玄都观中密议,遂将胡车儿和臧霸二人推荐于何进,充作宫廷侍卫,不离皇子刘辩左右,以备朝夕保护,无使有失。何进应诺,即带胡、臧二人当夜秘密进宫,拜见何后,随侍刘辩左右不离。何后见儿子平安回宫,不由大喜,当即安排于宫中别院住了,胡臧二人在宫外校尉所当值,随叫随到。中平六年夏四月,灵帝病笃,何进急令袁绍连夜率兵回归京师,并召何颙、荀攸、郑泰等大臣三十余员,商讨欲尽诛宦官。正踌躇未决之间,宫内使命已至,声称灵帝已经驾崩,宣何进速速入宫,商定嗣君大事。天使前脚离府,厅内已是一片慌乱,众人议论不一。何进遂向诸大臣问计,群臣大半声言此时十常侍定然张网以待,岂可自投虎口?何进正在犹豫不决,一人已越众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