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吴下阿蒙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吴下阿蒙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却说江东兵马大会皖城,兵至城下。孙权亲率中军,居于江面舟中,令吕蒙率前锋登岸扎营。吕蒙于是率前锋军弃船登岸,扎下营寨,升帐聚将议事。诸将纷纷建言献策,建议可堆土作山,添制攻城之具,居高临下射入城中,城内军则必大乱,为我所乘。吕蒙却道:“众论不可,非为善策。若治攻城之具及堆土成山,必历十数日乃成。那时朱光城备既修,曹操外救亦必至,皖城则不可图也。且我乃乘江水大涨而来,若留此十数日后,暴雨即停,江水必落。我军若攻城不利,那时要还军船上时,尚需越堤涉水,便倍加艰难。敌若于此时出城攻击,我军危矣。某今观此城不甚坚固,若趁我三军锐气正盛,四面并攻,不移时即可拔城。攻城得胜,我即可上船及水而归,曹操即有救兵大至,亦无奈我何,此全胜之道也。”

吕蒙与众将计议既定,既写成奏表,遣使回江上呈报知吴主。孙权览罢其表,笑谓左右道:“吕蒙真乃将军也,此计之用,不下于昔日周郎。”以为乃是善策,即令诸将从之,并问谁敢率军攻城。使者回归大营,将主公言语诉之,吕蒙便举荐先锋将军甘宁为升城总督,孙权复又从之。甘宁闻说命己为先锋,虽年龄与官职皆高过吕蒙,但毫不计较,欣然领命出帐。即率本部精锐士卒,四更造饭,五更携攻城之具前至南门,下令对皖城发起猛攻。吕蒙亦至阵前,命令在军中架起高台,置巨鼓于上,亲自登台擂鼓,为甘宁助威。甘宁闻鼓声而大奋其勇,左手援引铁链飞抓,右手执斩首陌刀,呐喊登梯,身先士卒。城上守兵以长矛下刺,甘宁将左手铁链荡开长矛,腾身跳上城去,右手执刀左右乱斫,登时砍倒四五人,其余军士惊叫而散。吕蒙望见甘宁已率先登城,遂弃鼓槌下台,率一万精锐紧随而上。甘宁部众趁机登城,驱散守兵,打开城门,放大军进入。这一战惨烈非常,神鬼皆惊,自晓时攻击,至午时城破,仅用了半日。吕蒙率军入城,生擒太守朱光,生俘魏军数万人。

当皖城被破第二日,张辽援兵方至夹石。闻前面探马来报,说皖城已归属东吴,张辽无可奈何,只得复率军退回合肥,一面令人飞马回至许都,报告丞相。孙权因击破皖城大功,遂拜吕蒙为庐江太守,将所俘魏军均拨予带领,特赐其寻阳屯田六百户,官属三十人,令引兵还屯寻阳,从此建衙开府,便为封疆大员。吕蒙即为庐江太守,又受此重赏厚封,遂亲至建业拜谢主公孙权。孙权在宫邸置酒以待,席间问吕蒙道:“卿治军之余,还读书否?”吕蒙对道:“臣自从将军以来,半生戎马,历经战阵,军务繁多,实无时间读书。”孙权道:“不可,此乃为托辞也。你看周公瑾与鲁子敬亦精于武事,日理万机,但皆手不释卷,堪称一代儒将,为世人称道。卿今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多读书也。孤岂欲卿精研经典而为博士哉?只需粗阅大概,观今鉴古而已。卿云事务繁忙,能比得上孤事务更繁么?我常读书,深感受益,于卿亦然。”吕蒙乃大悟,拜辞孙权,回到任上即开始读书,乃至手不释卷。先读易经,后及诸子史籍。日积月累,不到半载,所读典籍竟超宿儒耆旧。

自皖城大胜之后,鲁肃担任横江将军,巡查江岸,至于庐江。吕蒙闻鲁肃到来,亲至江边迎接进城,置酒款待。鲁肃一代儒将,认为吕蒙武夫出身,有些轻视之意。吕蒙已经看出,故作不知。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道:“都督即受江东重任,今与关羽邻接,若遇突发异常之事,未知都督以何策防之?吕蒙无知,尚望指教。”鲁肃不料吕蒙突发此问,事起仓猝之际,只得含糊答道:“亦见机行事而已。”吕蒙笑道:“末将以为不然。都督即任江东三军之主,应预为之备。今孙、刘联盟,虽如一家,但关羽乃熊虎之将,向有吞并我江南之志。若变生肘腋,怎能不预为之谋?若某为大将,必当设计,以防关羽。”鲁肃闻而大惊,越席而起,靠近吕蒙,亲抚其背叹道:“吕子明,我真没想到,子之才能谋略竟至于此。以你今日所论,已非当年吴下阿蒙也!”吕蒙哈哈大笑道:“人云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我兄知道此时之阿蒙,何其迟也!”鲁肃亦大笑,从此折节下交,与吕蒙结为好友。

吕蒙因知鲁肃被主公孙权视为江东第一股肱,今见竟与自己定交为友,不由大喜,荣于华衮,次日遂大聚部将,与鲁子敬都督接风。从午时饮酒至晚,吕蒙意兴更高,酒到杯干,至于大醉,俯于案上睡着。鲁肃欲令从者扶吕蒙回内室安睡,忽听吕蒙于梦中朗朗诵读,靠近细细听之,却是在背诵周易,从头至尾一字不差。鲁肃及阖营将士无不大惊,以为神助。片刻之后,吕蒙酒醒,向鲁肃道失敬之罪,鲁肃非但不怪,反而仰天大笑。诸将即问吕蒙:“将军适才所梦者何人,以至喃喃不休?”吕蒙煞有其事说道:“某梦见伏羲、文王和周公,便请问国家兴衰大事。三位圣人所云为何,某因其理太过奇妙,不可理解。噫!真是奇哉怪也。”众人听了,哄堂大笑。鲁肃叹道:“古人云读书成痴者,今吕大将军得之矣。”

时有上将成当、宋定、徐顾三人受吴侯孙权之命,与吕蒙同守江岸。三将先后病故,其子弟年幼,不能独自但任军防重事。孙权遂致书吕蒙,欲将其三将兵马尽归吕蒙统领。吕蒙上书坚辞,说徐顾等三人勤于职事,忠于国家,均有大功于吴。其子弟现今虽然年小,但不能因此废黜其职。若不令其子弟袭受父职,则无以劝赏功臣,怕冷了众将之心。于是连续上书三次,孙权从之,即令三将子弟袭其父之爵,兼领其父旧部。吕蒙于是时为照拂,并为三将子弟延请名师,精心辅导治国领兵之道。其待故友后人如此之厚,以至故友之后人、子弟不废。鲁肃见吕蒙已成将才,可以独挡曹魏之兵,于是大为放心,与关羽隔江相持之际,亦苦思讨还荆州之策。时与关羽书信往来,论及此事,关羽却故作糊涂,避而不谈。鲁肃由此大忧,又感身体状况不佳,时而昏厥,自觉将不久于人事;彼时吕蒙代己将兵,为建军功,则必劝主公与关羽兵戈相向,则孙刘联盟必破,曹操可坐收渔翁之利矣。

且说张辽使者到了许都,上报丞相皖城之败,及太守朱光遇难之事。曹操闻报失了皖城,即派庐江人谢奇任蕲春典农,屡次侵扰东吴边境,以为报复失城杀将之仇。吕蒙屡使人持书前往劝降,谢奇不从,吕蒙即寻其破绽引兵袭之,一战而胜。谢奇引兵退逃淮北,其部下扶老携幼,纷纷投降东吴。此后不久,庐陵盗贼复受曹操间谍所惑,起而为乱,孙权即派诸将前往征伐,却屡次剿而未平。孙权怒道:“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除非吕蒙,不能平灭贼患!”于是派使至庐江,令吕蒙带兵亲往征讨。吕蒙奉命率兵往至庐陵,兵不旋踵即擒杀首恶,胁从者全部释放,让其复操旧业。从此江南平定,孙权势力至于淮南之地。但忽思荆州位于己之上游,关羽又常怀虎视之心,不由凛然生惧,便遣使到陆口,令鲁肃议讨荆州。

鲁肃自庐江回陆口,其后见诸事果应吕蒙之语。因与关羽邻界统兵,疆土犬牙交错,双方军将多次摩擦,屡发侵夺不快之事。鲁肃顾全大局,常致书关公,令其约束部下,休得生事,并以善言安抚。关羽口虽应之,但不以为意,仍旧放任部将所为,并纵荆州之民过江捕渔,常侵吴界。鲁肃只为维护孙刘联盟,处处退让,虽然息事不报,但既得孙权密书令讨荆州,岂能再次推诿?于是忧上心来,饮食皆废。吕蒙亦得知关羽纵容军士侵扰之事,却毫不客气,立即上书吴主,力陈荆州悬于上游,一日不取,终生为患。今关羽既屡纵部下侵边,莫若便以此为由,以刀兵相见,趁机夺回荆州,此后便即睡也安然,吃也香甜也。孙权览吕蒙奏疏,长自叹息,深以为然。因又见鲁肃将索还荆州之事一味推诿不办,即遣吕范过江,以大媒身份面见关羽,请其归还荆州。关羽自然不肯,毫不客气,并命人将吕范逐出。吕范自觉面上无光,即据实回报孙权,说关羽如此无礼,小视我东吴。孙权大怒,即越过鲁肃,直接传令吕蒙,命其率军进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吕蒙得令,即率兵突袭,长沙、桂阳二郡因无大将把守,见吴军大至,便望风归附,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降。

关羽闻报被吕蒙袭了荆南二郡,不由大怒,当即便要起兵夺回。马良劝道:“君侯不可。彼虽无礼,亦不可因小事而废大谋。今因我孙刘联盟,曹操方始不敢大举南征,若因长沙、桂阳两郡反目,致使两国交兵,则曹操乘隙而来,我荆州腹背受敌矣。今我主玄德公与孔明军师远在西川,届时若不回兵,则荆州不保,若回兵则刘璋必乘其后,益州亦不可得。不如修书报与主公,请令而行。”关羽勉强息怒,遂请马良写书,令孟达率所部两千川兵回归益州,报与主公刘备,并助主公速取成都。待益州大事定后,便好商议回夺长沙两郡。孟达领了关公将命,当即沿江而上,从巴郡入川到于雒城,见刘备呈上军报。刘备见孟达到来大喜,说道:“今闻马超投了张鲁,欲引兵攻我葭萌,非公不足以当马孟起也。公可愿前往守关?”孟达见刘备如此重用,并当众称赞自己乃西凉名将马超之敌,更是喜不自胜,当即慨然领命。玄备即令霍峻为副将,随孟达前往,其实亦是监视之意也。那霍竣字仲邈,南郡枝江人,旧从刘表,后归刘备。此次随刘备入川,历经数十战,多立战功,故深得刘备信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