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一十章 二刘反目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一十章 二刘反目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却说臧霸与张辽同为前锋,远离曹操中军大帐,扎营于江岸。因遇上连日春雨不歇,见到江水增涨,将至营边。此时东吴敌船横布江面,便随江水向岸边稍进,于是满营将士不安。张辽已知丞相有退兵之意,只是未见将令传来。又见吴兵趁江水暴涨逼近大营,恐被围歼,便与臧霸商议,欲先退军。臧霸闻之,急阻止道:“曹公是何等英明之人,焉能舍弃我等独退?将军休启抗命之端,丞相若要回军,将令必然即刻下达。”张辽见说言之有理,遂令众军加强警戒,暂不拔营。次日,曹操使者果然到营,向张辽发出撤军命令。张辽遂大松一口气,下令起寨北返合肥。路遇曹操大军,张辽拜见,便以臧霸之言告之。曹操对臧霸大加赞扬,拜其为扬威将军,赐假节。孙权见曹操退兵,不由喜出望外,暗道:“此番曹操以二十万大兵前来,可见怀有决死一战之志,要报当年赤壁之仇。不料数次小挫,被某一纸书信便能吓退。枉费了我又低声下气,去求刘备。”遂令吕蒙镇守濡须,自收军回归建业。

按下魏吴罢兵休战,再说益州及汉中战事。刘备自入西川,在葭萌关拒住汉中入川隘口,屯兵不战,只是树恩立德,收买人心,其实准备随时袭取益州,只是未得其便。此时江东使节至,呈上吴侯孙权亲笔手书,称因受曹操攻击,请刘备回兵相救。刘备早闻夫人孙尚香已被孙权派人接回,心中固然不满,但见其求救之书,还是满口应诺,厚赏来使,令其回报孙权:“某先令二弟关羽,引荆州之兵袭击青泥关,以牵制曹操军力;次后即率大军亲回,顺江而下以救濡须。江陵虽远处千里之外,一两日间便可到达。”江东使者大喜再拜,暗道:“常言道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大难来时,还是自家亲女婿上心也。”遂千恩万谢,代吴侯再三致意,休息一晚,次日打马扬鞭往江边而去,下船转回建业。

刘备见江东使者去了,即请军师庞统商议,如何行止。庞统道:“蜀道艰难,且我军来之不易。某料曹操虽起二十万大军,因其不知天时,于此江南春水大涨时节交兵,必然无功而返。我无需往救,只需发书于孔明,请其调子龙、翼德陈兵江岸,观其动静即可。”刘备闻之点头,称军师言之有理。正商议之间,忽报孔明军师遣使到来,说有军情急报主公。刘备令使者进帐,备问仔细,不由大吃一惊。你道使者所言何事,令刘备如此吃惊?却原来是曹仁镇守樊城,见曹操率大军南侵,荆襄振动,刘备又出兵益州年余不归,襄阳军力空虚,便令乐进率军乘势进击襄阳,连下临沮、旌阳两城,二县长吏杜普、梁大被杀。孔明闻报急使关公北上,拒战乐进于青泥关。关羽照旧大意,不肯多带军马,只带了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前往,由是寡不敌众,正与乐进相持不下。孔明此报,其实是提醒刘备与庞统,襄阳有关羽阻住乐进,不足为忧,但主公入蜀经年,却要兵贵神速,休要迁延日月,致使荆州军心有变之意。刘备却生了误会,以为孔明是要催自己回兵相救襄阳,故此惊慌。

庞统见主公惊慌,看过孔明之信,笑道:“荆襄有孔明与云长等镇守,固若金汤,主公勿虑。但既有孔明此书,倒是一个探听刘璋对我态度之最佳缘由,主公可如此如此。”刘备听了大喜,即遣使持书至成都,函告刘璋道:“今闻曹公亲率四十万大军征吴,孙权危急,差使求救于刘备。孙氏与某本为唇齿之盟,又有乐进在青泥关与关羽相拒,亦望刘备还救。某蒙贤弟重托以拒张鲁,本不当轻离益州,奈何若不回救云长,则其兵少,必为乐进所克。如此曹操便会乘胜南下,转侵我荆州之界,其忧又甚於张鲁。某屯兵葭萌经年,已知张鲁乃自守之贼,诚不足虑。望允我回兵荆州,并求助一万兵马及粮资十万,立等答复。”

刘璋看罢刘备书函,令来使至二门相候,便召群臣商议。从事刘巴出班奏道:“恶客离门,西川万幸,但猛虎不可资之以饱,饱则伤人矣。那刘备自从入川,广布恩德以收民心,其意甚是不善。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如同把薪助火。”刘璋犹豫道:“孤与玄德有兄弟之情,其助我守川北经年,多负辛劳。今他荆州有难,某岂可不助?”刘巴免冠苦谏道:“刘备本是世之枭雄,久留于蜀而不遣,如纵虎入室,早晚是个祸患。荆州现放着孔明之智,及关、张、赵云之勇守之,谁敢动他分毫?今以荆州有事求助于主公,敢莫就是个计谋。主公若更助之以军马钱粮,何异与虎添翼,使来噬我?”刘璋犹豫未决,黄权又复苦谏。那刘璋也是个没有主意的,见众人皆反对助军资粮,张松及法正又恰好不在朝中,再也没个商量之人,乃私作聪明,取了一个折中之策,拨老弱残军四千,米一万斛,随来使还报玄德。又恐刘备因不得其求反目,便命杨怀、高沛紧守涪城,休令刘备兵马进关。

使者到葭萌关回见刘备,呈上刘璋回书,说其部下文武如此无理。刘玄德大怒,遂扯毁回书,大骂而起。庞统笑道:“主公自入蜀以来,与那刘璋只以仁义为重,今日毁书发怒,岂非前情尽弃,进退两难。”玄德道:“既然如此,却当若何?”庞统道:“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行。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刘璋不善武备,我大军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二人皆蜀之名将,现据守关头,并屡劝刘璋发遣主公离川。主公可遣人报与二将,说欲还荆州。二将既服主公英名,又喜我军离去,则必乘轻骑来与主公饯行。主公可乘机执二将杀之,进涪关尽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城,连引荆州之兵以相呼应,再等时机徐徐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下去,将致大困,连回荆州也难。”

刘备思索半晌,便道:“先生上计太速,下计太缓,某欲取其中计。”正在商议之间,法正忽然急闯入帐,掩面大哭道:“张子乔为了主公,将一家三百余口死于刘璋之手!主公何不趁此举兵,与张松报仇?”刘备大惊,急问详情。法正道:“主公前日遣使到成都见刘璋,称欲回兵荆州,并借兵借粮。张子乔因抱小恙,当日并未上朝,不知实情。后闻此事以为是真,便修书一封与我,内有‘今大事垂立,如何释此去乎’之语。张松之兄乃广汉太守张肃,因事至其弟府中,却于书房中见到书信草稿,恐祸及己身,即持其稿往见刘璋,揭发胞弟之谋。刘璋大怒,即刻令人收斩张松,并灭其三族,又敕令各关戍诸将,不得令主公匹马入关。连文书皆勿复与主公相通,违令者斩。唉也,惜哉张松;痛哉子乔!”刘备闻之大怒,即刻依照军师庞统所献中计,令人入关相告白水军都督杨怀、高沛二将,因事欲返荆州。二人不知是计,果然欢天喜地前来与皇叔送行,却被刘备以离间己与刘璋兄弟之情,又无君臣上下之礼相责,令推出斩了。可怜两员蜀中名将,死得不明不白!庞统见刘备斩了二将,即请法正引本部两千兵马为向导,勒兵进据涪城。城中兵将见法正已降,遂皆归顺。

刘璋闻刘备杀了二将,夺了涪关,不由大慌,即派大将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点五万大军,前往迎击,皆被刘备杀败。刘璝等退保绵竹,向成都告急。刘璋又派护军李严为都督,女婿费观为参军,率兵到绵竹督军抵抗。李严字正方,南阳人,费观字宾伯,江夏人,皆被刘璋视为心腹。费观虽小李严二十余岁,但李严却与其平辈论交,其情甚密。二人到了绵竹,扎寨未稳,便被法正闻知,即写劝降信,于夜间秘密射入李严营中。那李严与法正亦交情莫逆,见到孝直射书,即请费观前来帐中密商,二人一说即合,次日便率众投降刘备,愿为前驱,倒戈反攻刘璝。刘备得李、费二人降附,登时军势大盛,于是命二人皆为裨将军,分军平定附近属县。刘璝、张任等见反了李严,只得弃了绵竹退守雒城,分调人马,守把各处隘口。刘璝道:“雒城乃成都保障,失此则成都难保。我四人应兵两路,着二人守城,二人去县前依山傍险下寨,互为犄角之势,勿使敌兵临城,待彼粮尽退兵,就而掩杀。”泠苞、邓贤愿往结寨,刘璝即分兵二万与泠、邓二人,离城六十里下寨,自与张任守雒城。

玄德既得绵竹,与庞统商议进取雒城,闻报川将泠苞、邓贤离城扎下两个大寨,挡住去路。玄德遂聚众将,问何人敢任先锋,前去打寨。黄忠出班领令愿往,刘备壮之,便将先锋印赐之。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初随刘表任中郎将,随从刘表之侄刘磐驻军长沙,曾与孙策战于艾县,立有战功。后曹操下荆州,以黄忠代理裨将军,归长沙太守韩玄统属。曹操败于赤壁北归,刘备使孔明率赵云南征长沙,黄忠便随韩玄向刘备投降,去岁随主入川。自葭萌发兵,黄忠与卓膺奉令率兵南进,每战常率先登城陷阵,勇冠三军,一路攻到雒城。话说黄忠即领了先锋印,犹未下堂,便听一人大叫道:“主公若使老将出马,需让蜀将以为我荆州军无人,亦恐一旦跌挫,反失了我军锐气。可将先锋印让我,此去定斩上将之首,来见主公。”众人看时,正是猛将魏延。黄忠见魏延说自己年老,不由大怒,二人在帐中言语相争。军师庞统急忙喝阻,即分派黄忠与魏延为左右先锋,分打泠苞及邓贤二寨,二将领命而去。魏延欲争全功,遂抢在黄忠之前先去打泠苞寨,不料泠苞有备,邓贤又引本寨军来助泠苞,魏延不敌。正在危急,黄忠赶到,一箭射死邓贤,又舞刀直取泠苞。泠苞两头无路,只得弃了战马,取山僻小径逃回雒城。刘备见走了主将,便令立起免死旗,但川兵倒戈卸甲者不许杀害,不愿为兵者,准放其还家。川兵欢声动地,大都倒戈弃甲,声称愿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