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公子凶猛 > 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回首

公子凶猛 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回首

作者:堵上西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03:12:10 来源:笔趣阁

天德三年十二月二十九。

今岁金陵的节日气氛就比去岁浓郁了许多。

燕熙文出了燕府,乘着马车缓缓的行走在金陵城的街道上,透过车帘,他看见的是飞扬的大雪下,街上摩肩接踵的人群。

人们的脸上再次充满了笑意,手里大包小包的提着年节要用到的东西。

恍惚之间,燕熙文觉得自己是不是又回到了四年前,那时候他还在金陵,那时候商农并举之策已经在虞朝大力推行。

商人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虞朝新建了许多的作坊,许多的农人除了侍候自己的庄稼,也在作坊里赚到了银子。

那时候的人们脸上就是带着这样的笑意,他说,这就是安居乐业,这就是看好未来的希望。

现在是大夏国了。

虞朝被灭已经大半年了。

其实并不久远,但人们似乎已经将存在了两百多年的虞朝淡忘,似乎就已经接受了新的身份,还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接受。

他想起了昨夜和爷爷的对话。

“对于百姓而言,朝代的更替,帝王的更换这些只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他们更关心的是眼前三尺,谁能让他们吃得饱饭,不饿肚子,谁能让他们有衣御寒不至于冻死,谁就是好皇帝。”

“若是在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下,还能让他们一年下来兜里能有俩银子,这就是明君了。”

“傅小官说人有五个需求层次,他现在满足了百姓的衣食住行,还满足了人们的安全需要,所以他能够得到大夏所有百姓的拥护,所以大夏的国土一下子扩张得这么多,大夏的国民一下子增加了两三亿,却没有出什么乱子,这就是他的本事。”

“真正对他心有怨恨的,是曾经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在大夏初立的时候,被他撸去了官儿的那些人。”

“这样的人是极少数,而他要做的是稳定绝大多数。大夏绝大多数的人是什么人?是农民、是商人、是学子、是手工业者,但绝对不是当官的人。”

燕熙文悠悠一叹,这家伙抓得极准,大夏一统,他没有去讨好那些士大夫或者曾经各国的世家大阀,而是用了最多的政策去安农,去稳商,去兴建学堂定学子之心。

所以爷爷说这样的大夏,是最好的,若是虞朝依然如昨,只怕虞朝的百姓而今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爷爷还说,虞问道是有大智慧的。

他主动举起了刀,看似去砍了武朝一刀,其实是给虞朝谋了一条天下无人能够想到的路。

虞朝没了,但虞朝的百姓得到了新生。

关于这一点,燕熙文并没有赞同。

虞问道对武朝举刀,他应该是被傅小官的商业手段给逼急了,不得不为之而已。

如此想着,他来到了四方楼。

今岁回金陵的人颇多。

秦墨文、宁玉春、施一鸣、薛东临,席爽,费谦,方文星,安六月,黄晟,还有一个卓流云、商梁等等。

其中秦墨文、宁玉春、卓流云还有商梁以及自己,都成为了大夏的道台,算是封疆大吏了。

而施一鸣他们也成为了大夏的知州,算是彻底从旧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未来的前途也不可限量。

今儿个作东的是卓流云。

燕熙文此前在临江当知州,听说过一些关于卓流云的事。

他以东宫近臣的身份而一步登天,成了虞朝的政事堂参知政事,是所有人中爬得最快,最高的一个。

他不知道卓流云在春雷计划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一个角色,曾经还担心大夏一统,傅小官恐怕会宰了他,结果傅小官依然重用了他。

昨儿晚上爷爷在说起而今大夏群臣的时候提起了卓流云,评语很简单:有思想、有能力,唯独傅小官可以驾驭。

这个评价就很高了,当得起爷爷这般评价的少年不多。

还有一个叫云西言,还有一个叫公孙策。

明年二月二,大夏道台将齐聚观云城,召开大夏第一届经济论坛大会……他取的名字总是有些怪异,但意思却很了然。

这是他要将国家的经济工作再提高一个层次了,爷爷说或许还存在考验各道台对治下的了解以及针对性的施政能力。

爷爷说此事非同小可,二月二龙抬头啊,大夏这条巨龙,恐怕就要开始腾飞了。

就在燕熙文想着这事的时候,一个声音传来,“燕兄……!”

他抬头一看,裂开嘴笑了起来。

站在四方楼下迎接他的是卓流云。

卓流云快步上前,拱了拱手:“燕兄……当年在瑶县一别,转眼就快四年,感谢的话咱们就不多说了,总之我卓流云永远记在心中。”

燕熙文哈哈大笑,“你可别提这事,要说起来还是陛下有眼光。”

“你说,当初若不是陛下也恰好来到了瑶县,你是不是就落得个弃政从商的结局?或许金陵会出一个大商人,但大夏却少了一位好道台啊!”

这话说得漂亮,卓流云也大笑起来,摇了摇头,“燕兄,所以我时常在想,时也命也,这或许就是我卓流云的命吧。外面风寒,燕兄里面请。”

“卓兄请!”

二人并肩走入了四方楼,来到了二楼的雅间,燕熙文才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

他很不好意思的对所有人拱手一礼,“在下迟到,呆会当自罚三杯!”

众人大笑,这样高兴的场面已经好久都没有了。

而今的他们,是发之于心的欢喜。

哪怕是秦墨文和宁玉春,他们原本就是道台,而今依然是道台,可他们的脸上笑意同样盎然。

因为他们有了能够施展才能的地方,不再束手束脚,这是来自于思想上的解放。

足足十三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酒是西山天醇,菜是一桌子的好菜。

“流云兄,你这是发财了啊,这一桌子席面只怕抵半个月的薪俸了!”安六月打趣的说道。

他们几个和燕熙文卓流云是同窗,现在吃酒无关地位,那是同窗之情谊。

卓流云开了酒,笑道:“你们还别说,荆湖北道本就是个好地方,就在岁末我临行之前,天上掉下来了个偌大的馅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