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公子凶猛 >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大夏二年

公子凶猛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大夏二年

作者:堵上西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03:12:10 来源:笔趣阁

观云城大雪依旧。

观云城的百姓们生活依旧。

关于大夏皇帝傅小官北伐这件事,而今已通过大夏周报传了出去。

北伐大胜,那个叫孔雀国的国家被陛下给灭了!

大夏的百姓们当然高兴,这是他们伟大的陛下为了大夏的长治久安做的一件伟大的事!

海军陆战队军长贺三刀被陛下追封为骁勇伯,海军陆战队参谋长唐千钧被追封为武安伯。

对于这一次远征牺牲在孔雀国的所有将士,陛下命令国防部和兵部联合发放了一大笔的抚恤金,这是陛下对他们为国牺牲的肯定!

战争距离这些百姓们很遥远,他们并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更无法感同身受的去体会那种生离死别的悲伤氛围,现在距离年节已经很近了,他们在兴奋的说着大夏厉害的同时,也在欢快的采买着过年需要的东西。

现在观云城的商品越来越丰足,就拿吃的东西来说,猪肉早已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就连牛肉——这个以前被严厉限制宰杀的动物,现在也已经成了百姓们餐桌上的食物。

而今岁还有更多的新的食品,它们是从远北道而来的各种鱼虾海鲜!

远北道和江城航线很是繁忙,其中就有一种船专门运送这海鲜,听说那船上装的都是冰,这些海鲜就被埋在冰里冻着,虽然死了,但味道还算新鲜。

听说海鲜这个东西而今也已经通过长江和黄河航道销往了大夏的各个地方。

这一切,都是陛下带给他们的。

陛下自从登基以来,仅仅只用了六年时间,便打造出了这大夏盛世,那么陛下在下一个五年规划完成之后,大夏会变成怎样的模样呢?

整个大夏的百姓们都在期待着,他们坚信大夏会越来越好,坚信自己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

……

观云城皇宫,宣德大殿。

这里正在召开一场久违的大朝会。

傅小官和三位宰辅以及六部尚书站在台子的下面,他此刻正在对大夏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进行归纳总结。

“……在这第一个年头,因为北伐的缘由,我没有在宫里。”

“但回来的这些天,我详细的看过了各部的年报,你们在三位宰辅以及六部尚书的带领下,都做的很好!”

“大夏二年,整个大夏的粮食产量比去岁增加了足足四成!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意味着大夏从曾经的缺粮国,一跃成为了粮食大国,并且大夏的粮食已经开始出口至周边的国家,甚至最远已经销往了利亚大陆。”

“老百姓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穿衣的问题……今岁棉花的产量比去岁也增加了三成,来自商业部的报告说,因为棉花产量的增加,也因为纺织作坊大量采用了新的蒸汽机技术,市场上的布帛价格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三成。”

“这也是好事,老百姓们能够在穿衣的支出上少许多,他们就能节余下来更多的银子,可支配的收入才能大幅的提高。”

傅小官洋洋洒洒的说着,他从民生开始,说到了教育、医疗、养老、科学等等等等。

今儿个的这场大朝会可不仅仅是观云城的官员,他们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比如金陵城的燕师道、比如长今城的樊天宁,也比如长安城的秦墨文、太临城的燕北熙等等。

而在这宣德大殿的左侧还有一群特殊的人物,他们是来自各国的国君或者是使节。

其中就有楼兰国的国君、曾经楼兰国的大皇子安越。另外还有从利亚大陆而来的老皇帝多哈和他的儿子安多等等。

在这一年之中,大夏的语言和文字都输送去了建交的所有国家,大夏语俨然已经成为了这些国家的通用语。

他们同样在仔仔细细的听着,因为大夏皇帝的这些话,就是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

大夏接下来的商业部署如何?

大夏对诸多属国的政策又如何?

大夏前进的步伐究竟有多快?身为属国要如何才能跟上大夏的步伐,并从中得到经验提振本国的实力,在和大夏的商业竞争中有生存的机会。

还比如如何向这位年轻的皇帝学习御下之道和治国之策等等。

这样的大朝会,原本三位宰辅是不建议让那些外国人来旁听的,可傅小官却认为无所谓,因为一个国家若是真正强大,根本就不会在意别的国家如何来学习,更不会担心别的国家能够超越。

这些属国强盛起来对于大夏并没有坏处,他们能促进大夏的进步,当大夏的产业分布在了这些国家之后,他们才有能力去做商品的配套,才能够给大夏的工厂提供有用的工人,并能够有更强大的消费能力。

“接下来,我要讲三件事!”

“其一,大夏要新成立一个部门。”

“它就是是交通运输部!大夏的内陆航运,除了南北大运河还在修建之外,其余河道在河工们的开拓建设下,已经具备了通航的能力。但航运这个东西得有专门的部门来统筹安排统一调度。”

“另外,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第二代蒸汽机车已经实验完成,铁轨的铺设也在进行,明年火车这个东西将奔行在大夏的广袤大地之上。”

“每一列火车都要经过不同的站点,但轨道暂时只有一条,所以火车的运行也需要指挥调度,这件事同样要由交通运输部来完成。”

“其二,大夏在军事上的战略重心转向海洋。海军需要扩编,大夏要具备全球打击的能力,所以大夏至少需要九个舰队!”

“关于这一点,等会后兵部和国防部的人单独留下来,咱们再详细商议。”

“其三,大夏迁都!”

“而今长安城已经建设完毕,观云城作为大夏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它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故而从明年过完年之后,观云城的各部门,就着手准备有序迁往长安。”

“正好,你们或许能够率先坐上大夏的火车!”

这三个消息这些天其实已经在群臣们中传开了,许多人难以置信,尤其是大夏迁都!

这观云城多好!

地里位置极高,去江城不过一日之程便可入长江去金陵或者出海至远东道。

长安……那地方究竟怎么样?

对于这些曾经武朝的人而言,长安是个陌生的地方。

但对于像秦墨文燕熙文等曾经虞朝的人而言,长安却是一个熟悉的地方。

其余各国的国君或者使节此刻更加震惊——大夏将政治中心迁往了长安,这是不是意味着大夏对周边所有的国家展示的新的威慑?

毕竟长安距离那些周边国家更近,只是距离那什么利亚大陆更远一些罢了。

大夏二年最后的一场大朝会在暮时结束。

关于这场大朝会的消息也随之传播了出去,观云城的百姓们哗然,而少部分的商人在窃喜,更多的商人这才嗅到了味道。

但观云城真的会因为国都的迁移而没落吗?

“它永远不会没落,它是大夏最佳的出海口,也是未来大夏的临海商业中心!”

后宫,养心殿,傅小官坐在妻儿们的面前,笑道:“它会成为一颗东方最璀璨的明珠,尤其是在远洋贸易开启之后。”

“这里将成为全世界最活跃的商业中心,会有更多的外国人来这里做生意。”

“它是大夏对外的窗口,它会和全球的商业精英交融,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看着它,看着它会如何演变,看着它会自由的成长为什么模样!”

“所以咱们手里的金凤集团可千万不要放弃了观云城,它在商业上的前景……恐怕会超越长安!”

董书兰似懂非懂,虞问筠直接问道:“那为什么要迁都?”

“因为我希望这地方的商业更纯粹一些,少一些官府的干扰。另外……我要离去,大夏定都于长安更利于未来的皇帝的掌控。”

“就算大夏未来走了下坡路,能够占据长安,扼守住南北大运河,大夏的国祚可能能够延续得更久远一些。”

傅小官耸了耸肩膀笑了起来,“其实咱们别去想那么遥远的事情,天赐登基,我会给他安排好辅佐之能臣。”

“我当然希望他能够守成有余还能够继往开来,可下一代皇帝呢?再下一代呢?谁能保证他就是明君?”

“其实这是我的私心,原本……我是打算废掉这皇位继承的。思来想去,终究没能下得了手。”

傅小官是真的起了这个念头,甚至和三位宰辅商议过,却被三位宰辅毫不犹豫的否决——

老百姓或许吃饱了穿暖了能够望一望那高远的天,可千年来的教育却让他们知道这皇权正是天授。

望天能有何用?

他们真的能够开智么?

他们懂得什么叫选举么?

他们至少现在还是羊,历史的进程并没有到那样的文明程度。

若是贸然改掉这千年来皇权的传承,其后果只怕是大夏大乱!

与其乱,不如维持,何况武天赐受学于文行舟文老大儒,何况大夏还有那么多陛下所培养的忠心的能臣。

所以傅小官终究放弃。

这皇权,那就这样传承下去,直到某一天……再也传承不下去。

那或许是新的文明的火种。

【第十卷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