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封神之清平游记 > 第849章 研判

封神之清平游记 第849章 研判

作者:西乡二里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11 来源:笔趣阁

“袁总辛苦了,请坐,感觉怎么样?”清平子看着刚从江陵赶到镐京的袁世敦。

袁天纲他们离开镐京回天泰后,袁世敦带着供奉易之厉等人到江陵府考察。

“整体来说不是很理想。”袁世敦坐到沙发上,“虽然我只走了几个郡,也明显可以感觉到,江陵府还是属于比较明显的战时经济,各类企业的侧重点都偏向那边,对于基本的民生方面的需求,似乎考虑不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有了解到主要是什么原因吗?官府政策,还是市场层面的自主选择?”

“两个方面都有,而且比较明显。”袁世敦从袁茹钰手中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放下道,“根据我的观察和与那些郡县官吏的接触来看,首要还是存在政策上的主观引导。

“藩镇三面环绕江陵府,加上还有南齐水师作为假想敌,梁王虽然是最大的藩镇,但也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心,在军工体系方面的需求很大。

“根据我们去过的各郡县驻兵来看,我和易先生做过估算,梁王的常备兵力应该在100万到130万之间,这么庞大的兵力,各方面的供应,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商人群体。

“另外就是市场层面,从商人本身的逐利角度来看,整个体系涉及到工业的方方面面,油水很足,点对点供应风险低,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成本投入也很少,综合利润很可观。

“如果是做一般的民需产品,前期投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铺开所需要的庞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甚至处理各郡县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得累死人,还要考虑疆土易主的问题。

“因为是战时经济,加上天齐这边的特殊情况,郡县要整你,简单得很,你不知道什么地方的什么人,什么时候就会咬你一口,大家在这些方面的投入都比较谨慎,不会轻易涉险。

“我们调查了解,大多是一些军、政方面人员的亲属之类,弄一两个小作坊,满足当地的基本需求,不仅供应量不足,质量各方面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也正因此,市场开拓起来,肯定会触碰到这些人的利益,不可避免的在不同地方会面临不同的阻力和麻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找个什么借口整一整你。

“军用体系则要简单得多,只要你将一二级关系疏通,一个萝卜一个坑,又是各点集中供应,不像民用产品还要考虑各层级渠道建设及铺货等方面的问题,各方面的投入和风险相对低很多。

“无论是江陵府本地的商人,还是外来者,很多都往那边挤,多少也会造成一些混乱。当然,混乱归混乱,不过成与不成的事,只是初期花些钱,没有额外风险需要承担。

“这还是相对稳定的江陵府的情况,如果是其他藩镇的地方,恐怕更没有几个人会关注和敢于投资民生,所以,做好了,这个市场真的很大,这是这段时间我在江陵府的感受。”

“困难是肯定的,这么大的市场,稍有眼光的商人都能看到其中巨大的商业价值,但大家都不敢轻易下手,正如袁总所说,天齐特殊的环境,一个地方一个政策,一个藩镇一套规则,你根本玩不过,又多是不讲道理之徒,加上战乱频繁,疆土易主,让人望而却步,不敢冒险闯一闯。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江陵府的环境看起来也没有之前想象中的那么坏,倒不必考虑太多,只要人身安全有保障,其他都可以忽略。”清平子点了点头,“谢良佐留守,他对你在江陵的走访、考察,有什么反应?”

江陵府地区性、作坊式的发展模式,以后派的人过来了,可以深入了解一下,总结经验得失。

天泰、天正的发展走在天齐前面,经济发展与黎民流动不平衡带来了不少问题。天齐极其落后,有些地方,甚至方圆几十里没有一个城镇,给黎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以史为鉴,从实际出发,宫疏雨打算在天齐试点以县、镇为支点的网格化经济发展模式,避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减少黎民集中向大城市流动的可能性,实现区域性平衡发展。

袁世敦道:“和之前预估的差不多,很欢迎,也很热情,他还专门抽出时间,和我谈过两次,谈的很深,看起来兴趣很大。

“谈话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各郡县可能面临的问题,有些还是他主动提起,对公司注册、投资建厂、渠道建设及产品等多个方面,他都谈了很多,很有诚意,还提了一些建议和看法试探。

“我感觉,他应该一直对民生方面比较关注,也知道江陵府现在面临的问题,或许很想留住几个大公司在江陵府做民需产品,我觉得这个人还不错。按之前的规划,我们重点去了江陵府东部的南郡、平江郡、夏郡、洪都郡四郡。

“南郡郡守高洪迁是高洪野之弟,夏郡郡守是陆家长子陆连海,他也是谢良佐的女婿,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谢良佐的嘱咐,都很有诚意,甚至亲自陪同我在郡里转,还主动带我到下面的县里走了走,也提到一些郡、县目前存在的问题。

“他们还主动提供了几个适合建厂的地方供我们参考,我去那些地方看了看,无论是供电、供水等生产、生活需求,还是地理位置及交通,都很不错,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平江、洪都两郡虽然没有高、陆那么热情,但对我的走访调查也很尊重,派了工捕一路跟着,或许有监视的意思,但也提供了很多便利,也不限制我的走访范围及人群。给我的感觉,江陵府郡一级的官吏,整体素质很高,甚至不比天泰差。”

清平子想了想,道:“也就是说,谢良佐一系的官吏比较务实,对投资应该可以做到秉公处置,不会过多夹杂私人感情,他们给袁总的感觉,是这样吧?”

“我感觉是这样。”袁世敦点了点头。

这方面的准确判断,对后续的战略准备至关重要,综合各方信息及袁世敦的实际接触,应该没有问题。

江陵府的郡县官吏及军中宿将,大部分出自谢、高、麻、陆、文、乔等本家及其门生。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谢良佐真如传闻一般是一个务实的人,他们所重用的人,应该也是相似之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