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封神之清平游记 > 第886章 分内之事

封神之清平游记 第886章 分内之事

作者:西乡二里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0-10 18:00:57 来源:笔趣阁

“又来了。”袁世敦看了一眼响起来的手机,没有过问,这是贺晋给他打的第三个电话。

清平子靠在沙发上,道:“谢良佐早上提了一个《关于江陵府企业与民生发展的几点意见》给梁王他们讨论,顺带牵扯出了我们审批的事。如果不出意外,贺晋被月深甫骂了,现在急了。谢良佐玩的一手好牌,将军将得你哑口无言,让人拍案称奇。我跟谢良佐要来看了看,《意见》写的不错,大家都可以学习学习,领会一下江陵府将来的精神,少走弯路。”

袁茹钰接道:“如此详尽的规划方案,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在短短一夜之间拿出来,看来谢良佐早有准备,抓住时机敲打。”

清平子道:“我和他简单聊了聊,袁总在江陵府东部考察后,他就预估到了我们在江陵可能遇到的麻烦与存在的阻力,所以提前准备了这个。当然,就算没有贺晋在那里作妖,迟早也会拿出来讨论,因为他这两年确实在考虑这个问题,既然贺晋喜欢练铁头功,却之不恭,就让他撞一撞。既然提出了污染问题,这个《意见》的精神,迟早要在江陵府贯彻下去。谢良佐也有自己的私心,没有讳言,他给了我们明确的建议,总公司可以放在江陵郡,但厂子,最好到影响不大的东部、南部郡县安家落户。”

袁世敦摇头一笑,道:“既有现实考虑,也符合文件精神,还给了月深甫面子,呵,这个谢良佐。”

“谢良佐与月深甫,目前虽然看不出谁的聪明才智与能力更高一筹,从接触来看,在顾全大局、恢宏气度与潇洒的人生态度等方面,月深甫距离谢良佐还有不小的距离,如果不是谢家的根在江陵,我一定要挖走他。他在江陵府有这么高的名望,不是因为他姓谢,而是因为他的付出得到了那些官吏与黎民的认同。梁王对窦太后说他是宰相之才,看起来名副其实,至少在我看来,他应该是一个不在伍修儒之下的人物。”

“从他地位在后来的月深甫之下,但也一直兢兢业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心尽力,凭这一点,就是一个可敬的人物。梁王当年的首席谋主,确实不简单。”

“袁总,待时间长一些,可以试着了解一下,看看梁王为何转而重用后来的月深甫,却将辅佐他拿下江陵府的首席谋主弃之如敝履。”

“时间一长,或许不用刻意去查,也能听到不少风声。”

……

“其他藩镇的财政靠洗劫黎民,我们不能这么做,不说为人处世,家族还要在江陵生存,至少要给子孙后代积点福,留着退路,怎么办?发展经济,解决财政和民生问题。”谢良佐喝了一口茶,书桌上摆放着《意见》,与女婿陆连海说着话,“江陵府的畸形工业体系,大家都明白,但知道是一码事,要改很难,除了现实需要,谁愿意花大力气、有那么多钱去折腾,我们都没有。以前的谢家有,几十年不断失去,加上散尽家财支持梁王,已经耗尽,现在的谢家只是一个空壳子,看起来好看而已。袁家看起来很有诚意,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和立足点,将袁世敦留在江陵府,支持他发展民生经济,以此为起点,调整、规范江陵府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真正解决民生问题。黎民生活安定后,要让他们富起来,这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意见》提议后,陆连海是首批奉令回江陵对策的郡守,道:“已经有有心人在散播言论,说我们与天泰狗贼勾结,郡县也有一些人在观望,甚至蠢蠢欲动,初期或许会造成一些震荡。”

谢良佐道:“我们做好自己分内之事,是好是歹,三五年之后,江陵府黎民自然知道。至于那些不安分的跳梁小丑,不用管他们,没有袁世敦,他们也会拿王世敦、李世敦说事。”

陆连海点了点头,道:“我已经召集郡县负责人讨论过民生问题。每年的军费支出如此庞大,江陵府郡根本没有多少余钱用在民生方面,今年又给夏郡增加了税收配额,大家心里都有些怨气。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出路在哪里,各郡县要自己想办法,拿主意,扭转财政上的不利局面。大部分官吏都对发展民生经济持支持态度,其他没有直接认同的部分人,我看也是担心风向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前途,并不是不认同。如果军支继续这样每年递增,各郡县创造税收乏力,根本不够填窟窿,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岳父,关于裁军、强军之事,梁王考虑的如何了?”

“月深甫反对,梁王不高兴,强军没有问题,裁军提案直接被否决。这还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梁王与月深甫还想扩张疆域,这才是我最担心的问题。”

“岳父,绝对不能再扩张,一定要阻止。”陆连海站起身,在书房里踱步,“梁王已与镐京貌合神离,陛下时时刻刻都在盯着江陵,一府之地已经是在走钢丝,继续扩张,一旦越过陛下的底线,大战一触即发,江陵将有灭顶之灾,生灵涂炭,我们这些年的奋斗必付之流水。如果是其他藩镇,陛下或许难以下决心,但梁王不一样,他姓权,再加上窦太后,威胁之剑一直悬在头顶,陛下绝对不会容忍梁王膨胀到足以另立朝廷的地步。将都督现在手握天子之剑,统辖中、右都督府与三大水师,谁知道陛下在想什么,是不是为南下做的准备。我去看过高叔叔,他的病短时间怕是好不起来,现在,我倒真不希望高叔叔好起来。”

“大夫们的看法,要完全好,怕是不大可能。”谢良佐叹了口气,“最初两年征战中,老高常临一线指挥,受伤太多,身体早已经垮掉,一直不大好。我和他谈过,他说会坚持,再苦再难,拖也要拖几年,为江陵争取时间。只要他活着,百万大军就在掌控之中。亲家翁回江陵时,我会请老文、老乔聚一聚,大家好好谈一谈。对了,你年后去了黔中郡,亲家翁是什么想法?”

谢良佐口中的老文、老乔,是江陵府都司都指挥同知文泰裔、乔禄勋,他们与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麻牯,乃是高洪野麾下最重要的将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