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 > 第175章回郑县

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 第175章回郑县

作者:一片雪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13:35:00 来源:笔趣阁

一对足有50人的骑兵,纵马跑过了小桥,朝着对暗的远处跑去。

半个时辰后,骑兵和步兵都从对岸返回来了。

“启禀将军,核对案并没有发现敌军。”

听到这个消息,马腾一愣,“你们走了多远?”

“探查了大约

20里左右。”

听到探子的回答,转头看着韩遂,“文约,既然河对岸没人,我们立刻带兵过河,省得出了意外!”

韩遂点了点头,“好吧,我们现在就过河。”

随着二人一声令下,大军开始沿着小桥过河。

马腾和韩遂先过河,安排士兵在四周防守,防备有敌人突然出现!

但他的担心仿佛是多余的,一直等到大军完全渡河,郭汜等人依然没有出现。

几万大军过河也相当耗费时间,等到所有人都过河以后,天已经黑了。

四周布满了岗哨之后,马腾命令大军咋下大营,就在河边过夜。

韩遂有些担忧,“寿成,就算郭汜等人没有出现,杨秋他们也应该赶过来才对呀?”

听闻此言,马腾点了点头,“是啊,如果杨秋他们和我们同时动身,应该一起赶过来才对,甚至他们还会比我们快一些。

可是,他们却迟迟没有来,难道,发生什么意外了?”

韩遂思索片刻后,忽然开口说道,“我想,是不是成公英他们带并离开了河,朝着远处走了。

然后,郭汜等人为了追他们,所以放弃来这里偷袭我们。

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能顺利的过河,没有被郭汜等人偷袭。”

马腾点了点头,“看来,也只有这个理由解释的通了。”

韩遂皱了皱眉头,“可如此一来,成公英他们岂不是危险了?”

听到这番话,马腾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成公英等人只有几千兵马,如果郭汜等人真的要追他们,他们还真的很危险!”

韩遂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他们人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郭汜等人熟悉这里的地形,这也对他们很不利。”

马腾仔细想了想,“要不然,我们去找他们?”

韩遂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去长安,另一个就是去寻找成公英。

可是该怎么选择,倒有些为难了!

按道理来说,郭汜如果真的在追成公英等人,那我们应该直接去长安,不但要去,还要快!

因为,郭汜有几万兵马,现在长安里的兵马肯定不多,如果现在赶去,我们想要攻下长安,应该会轻松很多。”

说到这里,韩遂的语气停顿了一下,但紧接着,他也不等马腾回答自己的话,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可是如果我们现在直接去长安,虽然对我们有利,但是,成公英所部,有可能就真的会被郭汜等人消灭了。

一面是解救自己的兄弟,一面是攻取长安,确实不好选择。”

听闻此言,马腾皱了皱眉头,忽然开口说道,“文约,我看也不用想了,就算我们去找成公英等人,这里这么大,我们也不一定能找得到。

既然如此,倒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尽快赶往长安。

只要我们攻下了长安,郭汜等人虽然还有几万兵马,但已经不足为虑了。”

听闻此言,韩遂皱了皱眉头,“可是如此一来,成公英等人就真的彻底完了,再也没有一线希望能回来了。”

马腾想了想,“要不然,我们派一部分兵马,前去救援成公英等人。

而大部分兵马,尽快赶往长安,你看这个办法如何?”

听到这个建议,韩遂皱了皱眉头,“可是如果我们分兵,一旦面对郭汜等人,在兵力方面,我们也就不占优势了。”

听到韩遂的这番话,马腾也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文约,那依你之见,我就应该如何行事呢?”

韩遂苦笑着摇了摇头,“说实话,我现在也拿不定主意,该如何行事。”

马腾想了想,“文约,现在机会正好,只要我们尽快赶到长安,一定会减少很多损失。

而如果我们留下来去寻找成公英等人,就算将他们解救下来了,等到我们去攻打长安的时候,郭汜已经带并回到了长安。

到那时候,我们想要攻取长安,恐怕要付出更多的损失才行。”

说到这里,马腾的语气停顿了一下,但紧接着,他也不等韩遂回答自己的话,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文约,既然如此,我看不要再考虑这件事情了,我们直接发兵前往长安,等到占领长安之后,王我们在派兵寻找成公英等人也不迟。”

韩遂听到马腾的这番话后,沉默良久后,缓缓点了点头,“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去长安。”

二人商量完对策之后,第二天,立刻带领大军,朝着长安的方向火速前进。

……

而与此同时,杨义留下韩进和贾诩守住华阴县,其余的人,直奔郑县而去。

没多久,众人便来到了郑县境界,心情也轻松起来。

等到来到县城以后,杨义突然发现,短短的时间里,竟然变了模样。

郑县只是一个小县城,四周并没有围墙,所以一眼看进去,便能看到县城里的房屋。

就在县城的东面,有无数的百姓正在那里建造房子。

徐晃是第一次来这里,看到这里竟然开始建造房子,心中奇怪,转过头看着身旁的许褚,忍不住问道。

“许将军,难道将军想在这里长住吗?”

许褚一瞪眼,“不行吗?”

典韦笑着说道,“当然了,将军说,要将这里的旧房子全部废掉,让大家都住上新房子。”

众人说话的功夫,县城里早有人去通报石广元。

石广元听到消息之后,顿时大喜,急忙带人迎了出来。

“将军,真是太好了,你可算是回来了。”

听到这句话,杨义又看了看石广元表情,疑惑的问道,“怎么了,难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石广元笑着说道,“将军,我们种下的土豆,好像已经发芽了。”

说到这里,石广元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只不过,地里长的很多绿色的东西,我们也分不出来,到底哪一个是发芽,哪一个不是,又不敢乱拔,所以我才盼将军回来,去给大家看看。”

听到石广元的话,杨义不禁哑然失笑,转头看着徐庶,笑着说道,“元直,既然已经回来了,你领大家回军营,另外派出探子到四周打探,我这就随广元去看看。”

徐晃却目光一亮,试探着问道,“将军,没强能陪你去看看吗?”

杨义点了点头,拍了拍徐晃的肩膀,笑着说道,“公则,这是我们最大的秘密,但你是我们自己的兄弟,我不会瞒你,去看看也好。”

听到这番话,徐晃浑身顿时一振,又有些不解,但他能听出来,杨义是真拿他当自己人了,心中还是有些感动。

“多谢将军信任。”

石广元带着大家朝着郑县的南面赶去。

等来到南面的时候,徐晃便看到人多了起来。

有挑担的,有拉车的,还有匆匆而过的人。

在路边,还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在照看着一些到处乱跑的小孩子。

小孩子们脸上满是笑容,开心的大叫着,围着大人乱跑。

老人们也满脸慈爱的看着这些孩子,就算他们犯错,也不忍心训斥。

这只是一副很普通的场景,可是,徐晃看在眼中,心中却满是不可思议。

他在西北多年,自然知道西北有多穷,有多乱!

更重要的是,有太多的百姓已经成为难民,他们眼中没有笑容,只有麻木或茫然。

还有孩子,虽然他们不懂事,但是却没有人乱叫乱跑,因为他们已经饿得跑不动了,也饿的叫不出声了。

他们不想玩,只想吃饭,填饱肚子。

杨义探出徐晃脸上的异样,缓缓说道。

“公则,我在西北,就是想让西北的百姓,能过上吃饱饭的生活,让孩子们能无忧无虑的成长,不再为吃饱肚子而发愁。

现在是开始,我想只要我们努力继续下去,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吃饱饭。”

说到这里,杨义伸手指着前面的一片地,大声说道,“公则,你看,那里就是我们的希望,如果这片土地收获了,以后我们的百姓就不会挨饿了。

只要我们继续种植土地里的东西,到那时候,将不会再有饥饿。”

听到杨义语气激昂的话,徐晃也感觉心情澎湃,但心中却更加疑惑,忍不住问道。

“将军,那片土地里种植的是什么?”

杨义摆了摆手,“公则,现在和你说,你也不明白。等到收获的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众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朝着田地里走。

路边的百姓有人认出了杨义,一愣过后,突然大声叫道。

“乡亲们,杨将军来看我们了!”

“真的吗,在哪儿呢?”

“快走,我们要去看杨将军。”

越来越多的人听到消息,蜂拥朝这边跑来。

等到大家聚在路旁的时候,原本喧哗的声音突然消失了,所有人几乎不约而同的跪倒在地,几乎不约而同地大声喊叫。

“多谢杨将军救命之恩!”

一开始只是前排的几个人喊叫,渐渐的,大喊的人越来越多,很快便汇成了一股洪流,声音响彻天地。

杨义急忙对着面前的百姓挥了挥手,“乡亲们,大家快起来吧。”

这些人原本是难民,如果不是杨义搭救他们,他们现在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想起那段黑暗的时光,再想想现在过的生活,众人的眼眶湿润了。

石广元见状,急忙走上前,大声说道,“乡亲们都退后,将军来这里,是来看土地里的农作物,你们这样拦着,将军还怎么去!”

众人听到石广元的话,这才纷纷站起身,让开了一条通道。

这一幕,徐晃也是看的心生感慨。

郭汜就算再勇猛,他们也永远得不到百姓这一样的欢呼。

徐晃敢肯定,在这片土地上,如果有人敢对杨义不利,这些百姓就第一个不会答应。

想起有这么多的百姓拥护,徐晃忽然感觉这里很温馨,也很安全。

杨义走到田地里,便看到田地里已经按照自己的吩咐,打上了一道道的垄沟。

此时,垄沟的上面已经长满了很多绿色的草,当然这其中还有土豆的秧苗。

杨义见过土豆发芽,当然知道土豆的秧苗是什么样!

走上前杨义蹲在垄沟旁边,指着土豆的秧苗,转头看着石广元,笑着说道。

“广元,你看到了吗,这个就是土豆的秧苗。”

听到杨义的话,使广元急忙蹲下身,仔细看了看杨义手里的秧苗。

杨义又伸手指着秧苗以外的,笑着说道,“另外你组织大家把这些都拔掉,除了土豆的秧苗之外,所有的全部清除掉,这样有利于土豆的生长。”

石广元笑着点了点头,“既然已经分出来了,将军,剩下的事情就让我来做吧,你也赶了一段时间路了,快回去休息吧。”

杨义站起身来,看了看左右,心中忽然一动,“广元,既然现在闲着的人多,那就在旁边盖一些猪舍,让大家多养一些猪,等过一段时间,大家不就有吃了吗!”

听到这句话,石广元却皱了皱眉头,“将军,如果养猪,倒不如养一些牛和羊。”

杨义有些奇怪,问道,“为什么呢?”

这次没等石广元回答,徐晃便笑着说道,“将军,猎很难吃的,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大家都不喜欢吃。”

石广元点了点头,“是啊,确实有一股怪味,闻着就很难受,就更不用吃了。”

“怪味?”杨义更加疑惑,“那可是美味,怎么可能会有怪味呢?”

石广元摆了摆手,“不知道,总之呢,我认为还是养一些牛和羊在这里,牛可以耕田,也可以使用,也算是一举两得。”

杨义摆了摆手,“广元,我们先不说那些,还是说猪的问题。

养牛需要两三年才成,可是养猪只需要大半年即可。

这样算下来,还是养猪最合算,也是见效最快,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

听闻此言,石广元苦着脸说道,“将军,如果你非要养,我当然无话可说,只不过,我怕会白花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