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郭嘉,开局刘备重生来招揽 > 第一百六十七章,刘丞相痛打老丈人

深夜,当孙坚一身是血的回到军营时,所有人都愧疚的低下了头。

袁术被指名带姓辱骂,却也没有发作,而是腆着脸笑道:“我知文台兄心中有气,你放心,此战所损兵马,我定会为你补齐。”

“粮草,军饷,很快就会送到你的军营。”

曹操也开口劝道:“文台兄,此事操亦有责任。”

孙坚闻言,一双虎目看向对方。

“不论是操麾下之军,还是公路兄的兵马,其中大多数都是新军。如果由我等之兵断后,只怕连铁浮屠的一波冲锋都挡不住。”

“也唯有文台兄麾下久经战阵的江东军,能与并州军有一战之力,文台兄以为然否?”

孙坚听完曹操的说辞,虽然心中仍有气,却也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至少袁术愿意补偿他粮草军械,让他得以重新招兵买马。如果再闹下去,很可能会是不欢而散的结果,最后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人生在世哪有一帆风顺,孙坚很清楚,袁术这么做也是在削弱他的实力。

孙坚拱手道:“孟德兄说得对,是我言辞过激了,还望袁公莫怪。”

岁月无情,曾经不可一世的孙勐虎,也需为孙氏基业低下高傲的头颅。

袁术对这个态度很满意,于是笑道:“文台兄放心,粮草军械绝不会少了你的,相信以你之能,很快就会练出一支善战之师。”

又是一番客套话后,曹操提出了分兵之议。

“经此一役,相信诸位已经看到了并州军之强悍。虽然我军有着兵力上的优势,却很难正面击败刘备的主力。故而,操斗胆为我军谋划了一策。”

“孟德请讲。”

“分兵。”

分兵?

袁术陷入了沉思。

如果是今日之战前,他可能不会同意这个提议。不过在见识了并州军的战力后,他觉得这倒是不失为一个妙计。

他们分兵之后可以极大限度发挥兵力方面的优势,而如果刘备也效彷他们分兵,缺乏主力的问题就会凸显。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曹操与袁术本就是个体,只是临时联合罢了。分兵之后不会有丝毫影响,反而是联合的时候会出现缺乏配合的问题。

而刘备方面原本是一个整体,如果将之拆开,反而会缺乏完整性。

“好,就依孟德之议,只是如果分兵的话……”

“曹某愿继续留在虎牢关与刘备对峙,公路兄可长驱直入,届时你我可前后夹击刘备。”

曹操知道袁术要说的是位置的分配问题,于是不等对方说完,便是主动应下了这个最难的差事。

毫无疑问,如果刘备不分兵的话,虎牢关方面单独面对刘备的人,绝对会承受莫大的压力。

然而袁术却犹豫了,心道:这曹阿满一向狡诈,今日为何如此好心,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孙坚也同样心存疑惑,在见识了刘备主力的厉害之后,曹操居然会这么主动的应下这苦差事!

曹操见袁术犹豫,于是又一脸义正言辞的说道:“公路兄不必觉得有愧于我,只要你能攻破汜水关,曹某即便粉身碎骨也值了。”

他越是这么说,袁术就越是心存疑虑,以至于最后反而……

袁术正色道:“我军兵多,岂能让孟德面对刘备主力?”

“这……”

曹操一脸错愕,眼神好似在说:苦差事你也要抢?

袁术却面带微笑,一副我已经把你看穿了的表情。

曹操却还想再挣扎一番:“公路兄,你所部将士从未经历战阵,只怕不是刘备的对手。”

“孟德兄此言差矣,我部将士虽然缺乏未经大战,却是操练严谨,何况我有文台兄相助。”

“公路兄。”

“孟德若是还拿我当朋友,就不要再说了。”

于是乎,曹,袁联军的新战略就这么定下了,袁术率军继续留在虎牢关与刘备对峙,曹操也分兵前去攻取汜水关。

“哈哈哈,袁公路自以为猜透了吾之意图,实则却是被吾玩弄于股掌之间。”曹操回到自家军营后便是开怀大笑,好不畅快。

袁术自幼便喜欢与他玩心计,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从来就不会退缩。他的这点小心思早已被曹操摸透,于是才会反其道而行之,主动选择“苦差事”。

一旁的荀攸等人俱是苦笑,自家主公别的不说,这狡猾的心计还真是难逢对手。

另一边,孙坚也回到了江东军驻扎的军营。

孙策自大战结束后便一直没有洗漱,显然在等待孙坚,一见其归来便迎了上去。

“父亲,可曾为我部将士讨回公道?”

“公道?”

孙坚嘴角露出一丝嘲弄的笑意,一脸语重心长的说道:“伯符,你记住,乱世中没有公道,只有胜负。”

他此时已经想透了,从一开始,袁术就打算削弱他的实力,好让自己心甘情愿的当他的部将。

一旁的程普等人俱是沉默了,强者为尊,这原本就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公道,也是需要实力来争取的。

不过年轻的孙策显然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仍然一脸义愤填膺:“难道此事就这么算了?”

“不然呢?袁术答应助我军粮草军械,你还想如何?”

“不如离他而去,凭父亲带兵之能,定能打下一份基业。”

“湖涂!”

孙坚呵斥道:“如今我军兵不过数千,若是就这么回荆州,别说打下基业,恐怕会被荆襄士族吞并。”

一想到今日所折损的兵马,他便心如刀绞。来时一万多人,走时数千人,可谓是元气大伤。

这时一个将官走了进来。

“启禀主公,有两位自称大公子好友的人求见。”

孙策疑惑道:“他叫什么名字?”

“其中一人自称周瑜,另一人叫鲁肃。”

“竟是公瑾……快快有请!”

片刻后,两个年轻人被迎入帐内。

一人面容俊美,另一人体貌魁伟,俱是身着儒装。

孙策和周瑜是孙坚平定黄巾之乱时偶然认识的,两人一见面,便是热情相拥。

周瑜随即和鲁肃一道转身面向孙坚,拱手道:“周瑜(鲁肃)见过孙将军。”

因为刘备的意外崛起,很多人都开始坐不住了。因为他们都很清楚,一旦等到刘备拿下关中和巴蜀,天下局势就基本确定了。

这也是周瑜和鲁肃会提前出山的原因。他们已经没时间了。要么投奔现如今已崭露头角的诸侯,要么……自己创造一个。

“无需多礼。”孙坚知道二人都是世家子弟,尤其是周瑜所代表的庐江周氏,曾经也是大汉名门望族之一,其祖父,从父都曾位居三公。

周氏家族的巅峰时刻,可不比如今的袁氏差多少。所以对于长子与周瑜来往,孙坚是造成的。

因为不论是这个人的家世,还是他本身的才智,都令孙坚十分欣赏。如果不是他的女儿还太小,他都想来个亲上加亲了。

至于一旁的鲁肃,虽然不知其出身才能,但就凭他是和周瑜一起来的,就足以让孙坚重视了。

世家子弟会和平民交好吗?

智者会结交酒囊饭袋吗?

这个桉例也许会有,但绝对只是凤毛麟角,有的人从一出生,他的圈子就注定了。

孙策拍了拍周瑜的肩膀,笑道:“公瑾,你怎么来了?”

周瑜也是微微一笑:“我此行非是来找伯符叙旧,而是奔着伯父来的。”

“哦?”孙坚闻言好奇道:“公瑾找我所为何事?”

就像是约定好了一般,周瑜看向鲁肃,后者顿时开口道:“敢问将军之志!”

孙坚一怔,沉思片刻后答道:“自是尽忠职守,为大汉建功立业。”

鲁肃正色道:“还请将军直言相告。”

“此言便是实言。”

“若是如此,在下告辞。”

说完就真的转身向帐外走去。

周瑜则是饶有兴趣的看着孙策,而孙策则是意识到了周瑜和鲁肃的来意,脸色也变得认真起来。

他知道,今日之事很可能关系到孙氏基业的未来。作为孙坚长子,他从来都知道,自己的父亲并不满足于区区长沙太守的职位,他心里装的是整个荆州,甚至是天下!

“等等!”孙坚开口叫住了鲁肃,目光盯着对方一阵打量。

一开始他怀疑鲁肃是袁术派来的人,目的是试探他有没有异心。可是想到这人是跟着周瑜来的,以周瑜的出身与性格,不至于被袁术驱使。

再三权衡利弊后,孙坚直言道:“吾欲图荆襄九郡!”

鲁肃转过身来,毫不避讳的迎着孙坚的目光:“将军眼中为何只有荆襄?且不说荆襄士族并不欢迎将军,袁公就不会放任将军取得荆州。”

“那依你之见,吾当如何?”

“江东六郡人口充足,粮草富庶,且有长江天堑。刘繇中庸,定无法久守,此乃天予将军之基,将军真的不想取而代之么?”

任何一个谋士在建议取一块地盘时,都会尽可能的方法它的优势。

比如当初郭嘉在建议刘备选择并州的时候,说的是并州军强大的骑兵,以及将来攻取司隶与关中时的便利,却只字不提它人口与经济的缺点。

而如今鲁肃说起江东,也同样说的是它的富庶,以及长江天堑,却没有说他的缺点。

长江天堑阻隔了外敌入侵的道路,却也影响了自身的扩张。

最重要的一点是,江东缺马,尤其是健壮的战马。哪怕孙坚再怎么擅长练兵,如果他去了江东,他麾下的骑兵永远无法跟中原,边关铁骑争锋。

只能坐拥天下第一水师之名了。

所以,孙坚从未想过要以江东为基,这是个人喜好使然。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军队弱于其他诸侯,也清楚一个问题,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他注定无力参与中原纷争。

荆州虽然同处南方,但至少还有办法获取战马。

不过如今转念一想,周瑜的家族是庐江名门,如果能过得他的支持,入主江东将会顺利许多。

孙坚虽然想通了,面上却故作叹息:“江东六郡亦是士族遍布,取之谈何容易。”

鲁肃和周瑜是何等人物,岂会猜不到对方的心思,于是纷纷表态。

“将军若有心入主江东,在下愿竭力相助。”

于是几人又开始筹谋如何取信于袁术,并于未来借助他的兵马,粮草攻取江东。

……

女婿误伤了老丈人是何种心情,看看此刻的刘备就知道了。

刘备得知此战的结果后,不禁感慨:“可叹孙文台一世英雄,竟被袁术用来当成挡箭牌,可惜了这些江东精锐了。”

不过他随即又意识到,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到了这等地步。当初平定黄巾之乱时,他对孙坚麾下能征善战的江东军十分羡慕。

而如今,自己却已经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军队,坐拥两州之地,而这仅仅几年光景罢了。

众人只以为他这是英雄相惜,并未多想,更不知道自家主公已经惦记上孙文台家还是娃娃的幼女。

张飞点了点头,心中也对孙坚领导的江东军十分认可。

“要不是江东军拼死挡住我军,我早就把袁术和曹操的人头摘下来献给大哥了。”

这话有些夸大其词了,不同于董卓,曹操和袁术对铁浮屠早有防备,已经事先安排好了接应的军队。

即使没有孙坚,他们也最多只能击败敌军,想要一战定乾坤还是很难。

赵云也道:“若非孙坚的部将阻拦,末将定能斩杀其子孙策。”

他是大战结束之后才得知那小将原来是孙坚之子,早知道的话,他一开始就会全力出手,不至于让这份功劳飞走。

刘备闻言不禁愕然,原来不止打了老丈人,就连大舅哥也差点被打死。

要不要让他们以后面对江东军的时候收敛着点?

只是,他却不知该以何种理由,去要求麾下将领对敌人手下留情。

刘备第一次发现,原来重生也有着诸多烦恼。

这时又听典韦说道:“原来那小子是孙坚的儿子,早知道我就上去帮子龙的忙了。”

高顺也是欲言又止。

刘备愣了一会儿,笑道:“我与孙文台毕竟朋友一场,这大侄子还年轻,诸位下手不必太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