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郭嘉,开局刘备重生来招揽 > 第一百六十五章,得势不饶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曹操听闻此言,心中一百个不相信。

如果汇报此事的不是他的自家兄弟,他会毫不犹豫以霍乱军心之罪将其斩首。

那奉命前来汇报的将官认真道:“主公,此事千真万确,末将亦是亲眼所见。敌军骑兵非但能在撤退时放箭杀伤我军,还能有条不紊的撤退,不见丝毫相互冲撞之相。”

曹操杀气腾腾的看着这将官:“汝莫非是刘备之人,意图乱我军心?”

董卓带来的不仅仅是铁浮屠的消息,还有函谷关被破的缘由,李儒从中推断出,刘备麾下有一个无孔不入的细作组织。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也为了更好的击败刘备,董卓一方在资料方面可是半点没有小气。

那将官急忙道:“主公,末将冤枉啊!末将追随你这么久,绝无半点异心。”

曹操心中冷笑,当初打开函谷关城门的董卓部将跟了他几年,谁又曾想到此人竟是刘备的部将?

就在这时,曹纯来了,他是奉曹仁之命来汇报军情的。

曹操也许会怀疑其他人,但是对自家族兄弟还是信任的,曹纯开口之后他便信了,第一件事便是看向之前被他怀疑的将官。

“哈哈,是我误解你了,作为补偿,许你官升一级。”

“谢主公。”

曹操虽然也有一些小毛病,但他处理善后的能力却更加出众。先是坦然承认了自身的问题,再以封赏化解此事。

本该心怀怨气的下属,却在他谈笑间化作感激,无愧为一代枭雄。

这也是他被刘备视为第一劲敌的原因。

“孟德,你觉得该如何应对刘备的这种战术?”袁术开口了,他的带兵能力虽然不及曹操,却也从描述中大致了解了这种战术的奥秘。

骑兵的机动性是步兵远远不及的,这样下去,他们的防守战术就失去了意义,只能被动挨打而不能还手。

伤亡还是其次,士气恐怕也会遭受打击。

曹操沉声道:“我很好奇,刘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哪怕是从小勤练武艺的将军,也未必能在马背上做到如此收发自如,难道刘备麾下将士个个天赋异禀不成?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一定是用了什么特殊方法。

不知为何,曹操总觉得重生后的刘备和前世大不相同了,竟给了他莫大的压力,比前世官渡之战时兵多将广的袁绍更甚。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对方的势力带来的,而是那层出不穷的花样。

重甲铁骑,强大的轻骑兵,无孔不入的细作……刘备,你究竟还隐藏了多少?

曹操沉吟道:“恐怕唯有亲临一线,才能一窥全貌。”

听闻此言,一旁的荀攸急忙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如让在下代你去吧。”

袁术也劝道:“孟德无需亲身犯险,派一员部将去观察即可。”

曹操却已下定决心,摇头道:“无妨,刘备的铁浮屠再强悍,也总不能在顷刻间尽屠我一线守军吧?而且依我看,刘备这是不打算在一开始动用铁浮屠了。”

荀攸闻言微叹,这是最坏的结果。

因为刘备如果一开始就动用铁浮屠这支重骑,他们还能以血肉之墙拖住其攻势。然而对方却是迟迟不动,如此一来,他们就不能轻易变换阵型,以免露出破绽。

雪上加霜的是,对方的轻骑也厉害得很,正在一点点蚕食他们的龟缩防守战术。

这样下去,三军将士的士气迟早会被消磨干净。到那时,摆出什么阵型都没用了。

于是在曹操出发前往一线的时候,荀攸默默跟了上去,两人齐驾并驱。

“主公当做好撤军的准备。”

刘备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试探之意,再加上双方铁骑的差距,主动权已经被对方完全掌握。

曹操闻言叹了口气:“只怕刘备不会轻易放我们走。”

“主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待我看看并州铁骑究竟有何玄机。”

曹操并未回绝荀攸的建议,他从来就不会因为一场败仗而一蹶不振,怕的是打了败仗却找不到原因。

至于荀攸的提议是什么,他心里很清楚,壮士断腕,弃车保帅,牺牲一支军队掩护主力撤退。

曹操想了想,又问道:“此战若败,公达以为我等该何去何从?”

“分兵。”

关于这个问题,荀攸早有考量。

一个合格的谋士,他的目光必须看得长远,同时谋划也不能只有一步。凡战未虑胜,先虑败,何况并州军的战力远超己方,他自然考虑过战事不利的问题。

他们其实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兵多,刘备三线作战,即使主力尽出,兵力也及不上他们。

曹操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汜水关!”

从他们的地盘通往洛阳的道路可不仅只有一条,除了虎牢关之外,汜水关也同样可以直达洛阳城下。

不过曹操仍有担忧。

“如果分兵的话,我担心袁公路挡不住刘备。”

荀攸想了想,答:“若是如此,我等便唯有期望于袁绍能破了并州。”

曹操叹息:“难!”

刘备如今是三线作战,不论哪一路取得进展,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

但偏偏要破哪一路都不容易,函谷关易守难攻,驻守着刘备麾下第一大将关羽。关羽有多勐,荆州之战曹操可是深有体会。

若非江东军从背后偷袭,他恐怕还拿不下这员勐将。

并州驻扎着刘备数万大军,又有张辽和荀或坐镇,袁绍想拿下也不容易,更别说在短时间内取得进展。

这两个人有多厉害,曹操比刘备更清楚,因为这两人曾经是他的肱股之臣。

想到这里,曹操的心口又开始隐隐作痛,却又无法对人言。

片刻后,他感叹道:“刘备的实力竟已如此强大。”

前世的刘备在这时期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一县之主,甚至称不上一方诸侯。这一世却已发展到让他和袁绍,袁术,董卓合力都无法撼动的程度。

这就是先一步重生的好处吗?

荀攸虽然没有先知先觉的优势,却也和曹操想法一致,知道不论是函谷关还是并州方面,想要在短时间内取得战果都不容易。

这次的联盟,很可能会走向失败。

不觉间,两人已来到第一线战场,恰逢其时目睹了并州骑兵发动又一轮的冲锋。

曹仁策马上前,一脸郁闷:“主公,并州军……”

曹操挥手打断了他后面的话,随即翻身下马,快步向盾兵处走去。

只有身处最近的位置,才能看清问题的根源。

“主公当心,前线流失众多……”

“不必多言。”

渡步来到盾兵身后,密集的羽箭已是袭来,如雨点般落在盾牌上,发出叮当的响声。

耳边持续传来惨叫声,有人中箭倒地,但很快被拖下去,只在地上留下一摊血迹。

曹操瞪大眼睛,目光透过盾牌之间的小缝隙,一眼不眨的注视着前方骑兵。

“他们脚下踩的是什么?”

出色的视力让他很快看出玄机,然而话音刚落,他忽然觉察到一股危险的气息袭来,让他整个人寒毛直竖,下意识侧头避开。

下一刻,一支羽箭穿过缝隙,擦着他的脸皮飞过。

曹仁见状大惊失色,急忙高呼:“保护主公。”

前方盾兵急忙合拢手中盾牌,不再漏任何缝隙。

曹操在短暂错愕后,却是哈哈大笑。

“天公不绝我!”

浑然忘了,之前他屡次三番骂天不公,让刘备先一步重生。

荀攸苦笑道:“主公今后还是莫要再以身犯险,在下实在担心得紧,”

曹操是整个曹氏阵营的主导人物,在继承人成长起来之前,他若是有什么闪失,这个阵营会瞬间四分五裂。

曹操接过曹仁递来的丝巾,擦去脸颊的血迹,笑道:“公达教训的是,不过这一箭挨得值。”

“主公已看出其中玄机?”

“然也,并州铁骑之所以能有如此骑术,除了边关子弟本身的能力外,他们还在马背上安了一个能放脚的物事。”

荀攸闻言陷入了沉思。

不过很快,曹操脸上的喜悦就逐渐消失了。即使他们现在开始模彷,要练出真正的精锐铁骑,至少也需要数月,甚至是一两年之功。

唯一的好消息是,有了这种东西之后,对骑兵本身的骑术要求不那么苛刻了。只要集齐战马,他也能迅速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军。

不过令他不解的是,前世并未出现这种物事,刘备是如何钻研出来的?

……

函谷关的攻防战仍在继续,西凉军攻势虽然不如第一天勐烈,但也曾几次登上城墙。

不过因为地势狭隘的原因,无法让大批士兵登上城墙,于是又很快被关羽组织士卒击退。

今日,董卓来到了攻城第一线,亲自率领督战队伍压阵。

凡后退着,格杀勿论。

他手中战剑已经染红,显然已经斩了几个后退的士卒。

就在这时,一骑飞奔赶来。

“报……启禀主公,大事不好了,西凉马腾韩遂突然起兵,如今已兵临长安城下。”

董卓瞬间脸色大变,随即又露出狰狞之相,恨声道:“这两个贼子收了咱这么多粮饷,居然背信弃义,咱早晚要砍了他们。”

众将亦是大惊失色,长安城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都很清楚。

如果长安失守,不仅他们的家卷会被俘虏,就连粮草也会断绝,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于是李傕,郭汜等人纷纷开口。

“主公,退兵吧,长安不能丢。”

“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回头收拾马腾和韩遂这两个贼子,以后有的是机会取函谷关。”

“长安乃是我军根本,比函谷关更重要。”

……

董卓扭头看向一旁的李儒。

后者此时也已经想通关键,之前他就考虑过马腾韩遂背刺的可能,甚至向董卓进言,趁刘备被曹操和袁绍几大势力攻打,无力西顾的时候攻占西凉全境。

这样一来,如果将来刘备进军关中,他们也能有还手之力。

可是彼时的董卓仍想着杀回洛阳,看不上西凉这块贫瘠之地。李儒无可奈何,只能进言让董卓交好马腾韩遂二人。

现在看来,有人出更高的价码打动了这二人,至于这个人是谁,已经显而易见。

李儒甚至能猜到刘备所许之利,无非是将西凉,甚至是关中许诺给二人。因为刘备很清楚,董卓虽然经历了大败,却也不是马腾韩遂能匹敌的。

然而这就是人性。

马腾韩遂哪怕知道这是“驱虎吞狼”之计,最后依然会出兵,因为这是他们名正言顺统领西凉的机会。

而且董卓忌惮二人背刺,二人又何尝不怕董卓来攻打他们?

与其被动等死,不如趁董卓主力陷在函谷关这片泥潭时,先下手为强!

李儒长叹一声,这就是丢失函谷关的弊端,他们会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主公,撤军吧!长安若有失,我们即使攻下了函谷关也无用。”

“真不甘心!”

董卓怒火中烧,却也知道自己已经别无选择,这几天折在函谷关下的一万多将士白死了。

马腾!

韩遂!

吾定要食汝肉,寝汝皮!

“撤!”

一声令下,鸣金之音响起,早已产生厌战心理的西凉军将士纷纷如潮水般后撤。

“将军,西凉军撤了。”曹性见此情形不禁大喜过望,这几天的血战已经让他,乃至三军将士都感到无比疲惫。

关羽抚摸长须,目视着西凉军退去的景象,一双丹凤眼内闪过一抹精光:“应是大哥计策奏效,董卓的后方已及及可危。”

曹性闻言脸色一僵,自家将军不会想追杀吧?

这会不会有点得势不饶人了?

他猜对了。

关羽的确是有这个想法,纵然不能给西凉军造成大量伤亡,能迟滞其回援的速度也不错。

只是他心中仍有顾虑,这种情况也可能是董卓的奸计,想引诱他出关聚而歼之。

“去把关内的锦衣卫百户叫来。”

“是。”

几个时辰后,关羽得知了马腾韩遂兵临长安的消息。

“即刻点齐三千精骑,随我追杀董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