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郭嘉,开局刘备重生来招揽 > 第一百一十八章,合纵连横

中平六年(189年)。

并州,晋阳。

不知不觉又是三年过去了,在这期间,各地叛乱不休,先有北宫伯玉,韩遂等人主导的凉州之乱,又有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在幽州发动叛乱。

除此之外,还有冀州牧王芬图谋废帝,欲拥立合肥侯,事败自杀。

这些叛乱虽然最后都被一一平定,但却埋下了许多祸端,不仅打击了朝廷与皇权的威信,更迫使灵帝册立了许多州牧。

如此一来,主弱臣强的局面愈演愈烈,乱象已经愈发明朗。

北地多风雪。

又正值风云际会之际,荀或再次来到了郭府,弈棋论势。

“左丰传来消息,天子的身体日渐欲下,恐怕撑不过今年了。”郭嘉一边落子,一边告知洛阳方面传来的消息。

左丰这颗暗子终是发挥了他的作用,哪怕刘备和郭嘉都知道灵帝驾崩的时间,但对于洛阳城内的形势,终归不如天子身边人知道得详细。

荀或沉吟道:“凉州牧董卓乃是袁氏门生,主公如欲入主关中,与此人必有一战。”

新时代的大幕即将拉开,很多事已经可以畅所欲言了。

想必很多人都能看出来,天子死后必有大乱,年幼的刘辩和刘协震不住这风云变幻的天下。

他们的父亲也只能凭借为帝多年勉强支撑,何况是手中无权的他们?

郭嘉揉了揉太阳穴,叹道:“以彪悍着称的西凉铁骑啊!是不好对付。”

以往的对手不论是黄巾军还是胡人,他们的战力都远远不如汉军。

可是西凉军不同,作为同样常年与胡人交战的边军铁骑,他们的战力可丝毫不比并州军差。

荀或笑道:“然而只要击败西凉军,主公便从此立于不败之地,这不正是奉孝选择以并州为基的原因吗?”

郭嘉无奈一笑,谁让他惦记上了关中这块风水宝地呢?

“并州如今有共计八万军,主公若是出兵,可带六万。董卓麾下亦有数万西凉军,其与羌族各部交好,也可得两三万骑。”

郭嘉开始分析起敌我实力差距,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势均力敌,一场血战在所难免,洛阳城下只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奉孝似乎忘了,洛阳城内还有一支精锐。”

“羽林军。”

两人相视一笑。

这种势均力敌的对决,任何一个意外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战局,何况是一股强大的战力。

可以说,刘备和董卓谁能得到羽林军,谁就能赢得这场大战的胜利。

这时刘备来了,怀里还抱着小郭弈。

小家伙披着虎皮大氅,手里拿着郭嘉的羽扇有模有样晃来晃去,仿佛在模彷老爹羽扇纶巾,指点江山的一面。

刘备打趣道:“弈儿像不像我的小军师?”

郭嘉有些羞耻,小家伙完全继承了他的中二病,经常在人前自称小军师。

于是板着脸道:“还不快下来。”

然而他平日对郭弈太宽容,小家伙非但不怕他,还一脸奶声奶气的举着羽扇反驳道:“汝欲指点吾行事乎?”

郭嘉瞬间黑了脸。

刘备和荀或则是被逗得大笑。

荀或戏谑道:“看来十年后这天下又要再出一个郭浪子咯。”

刘备点头笑道:“正好给阿斗当军师。”

许是没有前世的颠沛流离,刘禅很早就降生了,仅比郭弈小几个月。

郭嘉有些无言,刘备似乎很喜欢这个名字,不论是大名还是小名都和前世如出一辙。

他很想问一句,你不怕他乐不思蜀吗?

“左丰来信了……”

刘备忽然提起正事,小郭弈也很快安分下来,他虽然贪玩,但在大人谈论正事的时候就会静静倾听,这也是刘备把他抱来的原因。

郭嘉认真道:“主公可曾想过,这一步迈出去,便无法回头了。”

一旦决定出兵京师,就要做好战胜董卓,并掌控朝政的准备。

“自然。”刘备毫不犹豫的回应,其实早在选择并州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既然这么快崛起,就不可能坐视其他人挟持天子,何况并州与京师近在迟尺,他若是不出兵,一样会被指不忠。

仁义,应该是施行仁政,而非一味的妇人之仁,这一点刘备在重生之初就已经想通了。

荀或又补充道:“主公乃汉室宗亲,匡扶汉室乃名正言顺之举。”

这就是刘备和董卓,曹操最大的区别,他姓刘,同样享有一定的继承权,当然这是在嫡系无力支撑的前提下。

郭嘉沉声道:“纵观洛阳形势,胜负的关键在于羽林军,而其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蹇硕。”

刘备疑惑道:“为何不是何进?”

天子以外戚,宦官制衡世家,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按理来说,大将军何进才是羽林军的统帅。

“何进虽为大将军,实则已沦为袁氏傀儡。”荀或一脸感慨,这应该是天子走得最差的一步棋。

当然,何进自己也不争气。

堂堂大将军,不想办法巩固自己的权力,反而大肆重用袁绍,袁术这些世家子弟,硬是把自己给架空了。

当然最离谱的还是,他居然在双方斗争的关键时刻,孤身进攻被宦官杀死了。

说他是庸才绝不冤枉。

刘备苦笑,两人话语间对何进的嫌弃已经尽显无遗。

不过他也是明白了二人的分析,未来的京师纷争已经分成两股势力。

袁氏,董卓,何进是一体。

以刘备为首的并州军如果不想落得孤掌难鸣,独木难支的结局,那就要设法寻求外援,那就是以蹇硕为首的宦官集团。

这也许就是战国时代的合纵,连横。

蹇硕的官职虽不及赵忠等人,却是当下天子最信任的宦官,如果天子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在上位后被架空,那他在临死前就必然会重用蹇硕。

当然他能受到重用的原因还有一个,他有带兵的能力,越是风起云涌的关键时刻,军队的立场就越是重要。

“主公,在下愿亲身前往洛阳,谋划羽林军一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