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郭嘉,开局刘备重生来招揽 > 第一百七十一章,擦肩而过

曹操正率军正在如火如荼的攻打汜水关,却忽然得到袁术退军的消息,不禁仰天长叹。

北边的袁绍一直没有进展,函谷关的董卓被韩遂马腾牵制,如今袁术又撤军了,这个联盟已经彻底瓦解。

曹操很清楚,自己如果再不撤军,接下来很可能会单独面对刘备的主力。以新军对抗刘备的百战精锐,他们的胜算微乎其微。

抬头望去,前方城关战火连天,己方将士正前赴后继的涌向汜水关,接连几天的勐攻让他伤亡过万,却终究只是徒劳无功。

“主公当早做筹谋,相信袁术和袁绍也已经开始谋划。”荀攸眼见曹操怔怔出神,不由开口劝谏。

戏忠也说道:“袁绍下一步必然是入主冀州,袁术则虎视豫州,至于主公……当筹谋徐州。”

曹操知道两位谋主是在提醒自己,这次联盟已经失败,应该尽早开始策划下一步。

昨日的盟友,将会是明日的敌人,如果不尽快投入第二步计划,很可能会被他们吞并。

曹操大手一挥,曹仁顿时心领神会,高声道:“鸣金收兵!”

伴随着“呜呜”的声音,攻城大军如潮水般后退。

曹操看向曹仁,问道:“可知驻守汜水关的是何人?”

“启禀主公,此人名叫高顺。”

高顺?

听到曹仁的话,曹操很快从脑海中搜寻出这个名字。

前世攻破徐州后,吕布被他射杀,其麾下将领投降大半,唯有这个人宁死不降,最后他无奈杀之。

现在看来,当时杀得急了些。单从这次守城来看,此人有大将之风。

曹操随即哑然失笑,这一世就连吕布都成了刘备麾下的忠臣良将,何况是高顺。

他又看向荀攸和戏忠二人,问道:“徐州陶谦素有仁名,吾若攻他,只怕名不正言不顺,二位可有计策教我?”

这话表面上是在问二人,其实也是在问他自己。

前世攻打徐州的理由是为父报仇,也正是因为这个名正言顺理由,大军一路高歌勐进,势如破竹。

今生明知此事,是否应该改变?

荀攸沉吟道:“陶谦此人素来仁义,主公想抓住他的把柄并不容易,不如……以重利收买其部将,使其主公攻我,届时主公便可名正言顺的出兵。”

这个理由属于是欲加之罪,只是有些牵强,而且收买陶谦部将恐怕又得费诸多钱财。

曹操此时一心想着打造一支强大的骑兵,有些舍不得花这份冤枉钱了。

“吾父欲来兖州与吾团聚,半途却遭陶谦加害,只是未能得逞,这个理由如何?”

曹操虽是一代枭雄,却终究没忍心献祭自己的父亲,于是想了一个折中之法。

众人俱是倒吸了口凉气,心中百味杂陈。这一手很绝,把自己的父亲都当成筹谋。

即使是谋害未遂,也足够让他们名正言顺的出兵了。

“主公英明!”

曹仁知道自家兄长决定的事从不更改,于是主动请缨:“末将愿亲自前去护送伯父。”

曹操转身拍了拍曹仁的肩膀,目光注视着曹仁,认真道:“子孝,我父亲就交给你了。”

“主公放心,末将但凡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伯父掉一根头发。”

“嗯,去吧,现在就去,刘备之势已成,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末将领命。”

第二天,曹军陆续班师回兖州,也宣告这次联盟彻底瓦解。相信远在并州的袁绍得知后,也会果断下令撤军。

……

作为追击的先锋官,吕布就像是和袁军玩起了猫抓老鼠的游戏。因为刘备的再三嘱托,他这次带兵格外的谨慎。

当身处平原的时候,他就会加快速度,对袁军紧追不舍。

可是当进入地形险峻,林木茂盛之地,他又会放慢速度,一次次识破了袁术布下的埋伏,弄得对方心烦意乱。

“难道就没有其他应对之策了吗?”

袁术一想到这几天的经历,心情不由又变得烦躁起来。

吕布的这种逐步蚕食策略,使他丢失了无数粮草辎重,掉队士兵也在逐步增多。

谋士杨弘摇头道:“主公,前方不远便是南阳,到时追兵自会退去。刘表正虎视眈眈,绝不可因一时之气影响大局。”

袁术闻言扭头看向身后地图,询问道:“我军现在何地?”

麾下大将纪灵闻言,大步走出列,拱手道:“启禀主公,前方已是汝江,渡过此江便可回到南阳。”

袁术闻言想也不想便道:“那边即刻安排渡江事宜。”

他已经对吕布的袭扰厌烦至极,却又不能回师反击,只想着快点回到大本营。殊不知,江对面正驻扎着一支骑兵,正磨刀霍霍等他们渡江呢!

哪怕是袁术的谋主,也没想到并州军已经先一步走在他们前面。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是情报系统的差距。他们已经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班师,怎么也想不到,对手获得消息的速度更快。

纪灵拱手道:“在下早已命人安排好船筏,即刻便能渡江。”

他也是心思通透之人,知道此举定能讨主公的欢心,于是早在撤军之初便已经算好路线,提前派人前来打造船筏。

果不其然,袁术一听此言,脸上便露出了赞赏之色:“不错,高瞻远瞩,有大将之风。”

纪灵不卑不亢道:“此乃末将职责所在。”

众将俱是一脸艳羡,他们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

半个时辰后,袁军将士排列整齐,开始陆续渡江。

而在江的另一面,赵云率领的五千铁骑早已蓄势待发。

灌木丛后,赵风与赵云两兄弟并肩趴在地上草地上。

“子龙,你可知主公为何三令五申,让我们不可杀死袁术?”想起进行前刘备的嘱托,赵风不禁疑惑不解。

照理来说,袁术是此次联盟的主力之一,与己方已是不死不休的敌人,怎么也没有放过对方的道理。

赵云想了想,答道:“因为主公想留着袁术,用他来牵制其他诸侯。”

“谁?”

“也许是刘表,也可能是曹操。”

赵风听完沉思许久,却还是摇了摇头:“我还是没听懂。”

赵云对于自家兄长,从来就不缺乏耐心,于是又解释道:“袁术是大敌,主公希望把他打疼,以免未来他再次起兵进犯。”

“至于为何不杀他,那是因为南阳需要一个主人。刘表此次出兵原本是做做样子,可一旦袁术死了,羊攻就会变成强攻,他会顺势占据南阳。”

“届时坐拥荆州九郡的刘表将会实力大增,甚至替代袁术,成为主公新的强敌。主公之所以选择让我担任半渡而击之的重任,想必也是看重了我的沉稳。”

半渡而击之时,敌军的阵型是最乱的,完全有斩杀敌军主将的机会。若是吕布和张飞,说不定会因为一时冲动扭断袁术的脖子。

这番话给赵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他生性耿直,哪里想得到这些阴谋诡计的东西。

袁术是敌人,却要故意放过他。

刘表是盟友,却要暗中限制他。

“读书人的这些个弯弯绕绕,我看来是学不会了。”赵风最终还是放弃了,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当自家兄弟的左膀右臂吧。

二弟自从跟着那位第一军师学习之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若是以前,二弟也跟他一样耿直,哪里会懂这些阴谋诡计的东西。

而赵云则是回忆起前不久郭嘉对他说过的话。

大争之世已启,如今的天下诸侯,便如几百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国。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或朋友,唯有永恒的利益。

今日之敌可能是明日之友,今日之友,明日也可能反目成仇。

今日一战,正是阐述了这一点。

郭嘉曾经说过,他们接下来的重心是关中和巴蜀,相对而言,中原越乱就越符合他们的利益。

而他们最忌讳的,就是中原被某个诸侯一统,关中加巴蜀的底蕴显然不足以和整个中原相比。

“报……敌军先头部队已经渡江。”

赵云顿时翻身上马,手中长枪指向天空:“全军迅速列阵。”

一声令下,众将士纷纷上马列阵,等待着出击的指令。

其实此刻并不是半渡而击的最佳时机,最好的战机应该是等到敌军渡过一半的时候,再发起致命一击。

然而赵云此次的任务只是打散援军,而非尽歼,否则这一战完全能打垮敌军。

“杀!”

赵云一声令下,随即率先杀出,麾下将士纷纷策马跟上。

五千铁骑齐头并进,带起满天尘土,也让刚刚渡江的袁军将士大惊失色。

他们刚刚渡过江水,还未来得及列阵,甚至有的人连武器都放下了。面对成群结队杀来的并州铁骑,几乎没有丝毫还手之力,一击即溃。

“列阵,迎敌。”纪灵急忙组织士卒反击,然而此刻他们的阵型已经大乱,响应者已是寥寥。

人群中,赵云好似看到了袁术的大纛,不由得愣住了,握着长枪的手蠢蠢欲动起来。

虽然刘备再三嘱托,可是面对这斩杀一方诸侯的天大功劳,心中还是不免有些意动。

几乎是同一时间,袁术也看到了赵云,没有任何犹豫,他果断调转马头逃之夭夭。

其实按照常理来说,作为最高统帅的袁术不该出现在前军。只是他觉得自己已经快要进入自家的领土,没必要再顾虑这些,只想着快些渡江。

而赵云在短暂的挣扎后,默默调转了方向,与袁术擦肩而过,背道而驰。

为了避免其他将士杀死袁术,他还特意下令全军跟着他的进攻方向。

袁术逃出老远后回头眺望,发现追兵未至,不禁松了口气。

同时嘴上感叹道:“所幸敌将有眼无珠,竟不识吾之大纛,否则吾命休矣。”

赵云若是听到这番话,不知道会不会杀回来一枪捅死他。

纪灵带着一队士兵跟了上来,道:“主公,我们还是快点离开这是非之地吧。”说完便发现主公看他的眼神不太对劲,不由有些心虚。

如果不是他事先准备船筏,大军也不会草率渡江,说不定还有可能侦查到对岸的伏兵。

“纪灵啊,以后不要再自作主张了。”

说完策马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