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郭嘉,开局刘备重生来招揽 > 第一百六十章,并州战事

“军师多虑了,那帮宵小之徒想刺杀末将,也没那么容易。”

这是黄忠的骄傲,对自身武艺的自信。

郭嘉闻言暗自苦笑,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政治博弈可不像沙场冲锋。

世家豢养的死士,论战力也许比不上战场上的正规军队。可是要比特殊地形配合刺杀的手段,正规军却不如刺客。

小霸王孙策是怎么死的?

不过他并未多说,黄忠这边若是防范过于严密反而会露出马脚,让锦衣卫暗中保护即可。

……

并州战局已经全面开启,袁绍与公孙瓒的联军一路高歌勐进,几乎是毫无阻碍的杀到晋阳城下。

这是因为荀或采取的是收缩防御的策略,他知道以并州如今的兵力无法据守全境,索性将所有兵马撤回晋阳,将这座城池加固成铜墙铁壁。

他很清楚,只要主城不失,并州就还在。等到虎牢战役结束,不论打赢还是平局,袁绍都会立刻退兵。

这也是他和郭嘉的最大不同,郭嘉喜欢出奇制胜,照这种局势必然是要设法扭转战局的。

荀或则是求稳,他太清楚并州对于刘备的重要性了,一旦并州失守,刘备将会陷入南北夹击的境地,最后很可能被逼得杀进关中,与董卓争夺长安与西凉。

只是这样一来,刘备的实力必然一落千丈。

这也是刘备选择让荀或配合张辽坐镇并州,而不是郭嘉的原因。荀或沉稳,也善于防守。

清晨,天色才蒙蒙亮,袁绍军便又发起新一轮的攻势,事实上这已经是双方攻防战的第三天了。

张辽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忧心忡忡道:“军师,末将担心久守必失。”

孙子云,十倍围之,五则攻之。

但是随着各类攻城器械的发展,在双方战力相差无几的前提下,三倍的兵力就足以攻破任何坚城。

只要不计代价,破城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袁绍背靠富庶的冀州,自然不担心兵源问题,这三天的攻势异常勐烈。

荀或澹然道:“将军无须担忧,如果我没算错的话,援军这两日便会到了。”

张辽一脸诧异:“主公竟还有多余的兵马派来增援并州么?”

毕竟之前荀或已经分析过,接下来刘备将会面临三线作战的境地。

“自然。”

荀或解释道:“主公收编了长安城内的数万羽林,入主京师之后也会招兵买马,如今兵力已有十余万。”

“函谷关自古以来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名,西凉军又不善攻城,只需两万军即刻坚守数月,足以支撑到南线大战分出胜负。”

张辽一脸恍然的点了点头,随即又问出一个怪异的问题。

“那为何主公能在短短几天内攻破函谷关?”

“此战全赖那郭奉孝的手段。”

荀或苦笑道:“谁能想到,这大战还未开启,他便在城内布下了诸多细作,甚至把人安插到西凉军麾下去了。”

也难怪李儒始料未及,若是易地而处,他只怕也是防不胜防。

他之前也曾听说过锦衣卫,只是当时不以为意。现在看来,郭嘉的布局不小啊,锦衣卫经过多年大战,已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

只怕不止是西凉军麾下有细作,其他诸侯的部下恐怕也有,只是要等到关键时刻才能显露。

荀或甚至怀疑,他府上是不是也有郭嘉的细作。

不过这显然是多虑了,锦衣卫发展经费巨大,放在敌方阵营尚且人手不足,哪有空监视自己人?

张辽也不禁感叹:“军师的用兵手段果真是天马行空,让人防不胜防。”

两人对话间,忽然觉察到喊杀声越来越近,原来已有敌军冒着箭雨,滚水爬上城墙。

张辽沉声道:“军师快快离开,城墙有张某镇守,军师可高枕无忧。”

说完便是带领士卒前去驱赶爬上城墙的敌军,荀或也没有推辞,他毕竟不是兵将,留在第一线战场并无意义。

若是真被流失射杀,那可真是冤也!

不过他退下城墙后,也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将城内仅有的三千骑兵聚集。

据郭嘉派来的锦衣卫汇报,援军这两日便会抵达。

如果援军主将牵招打算突袭敌军后方,那他便派骑兵协同配合。

若是牵招打算固守,则双方可互为犄角,遥相呼应。

如他所料,援军到了。

牵招正带兵缓缓穿过山林,沿途不断派斥候打探消息,以免中了敌军埋伏,却见前方出现了一支约莫百人的队伍。

飞鱼服,绣春刀,赫然是有过一面之缘的锦衣卫,为首的是一个体型好大的中年男子。

当然除了为首男子之外,其余人俱是身着奇装异服,装扮与这山林间的花草树木相似,好似只要趴下来就会与山林融为一体。

“锦衣卫并州部千户白虎,参见将军。”

牵招疑惑道:“你们锦衣卫怎会出现在此处?”

“指挥使派我等配合将军突袭作战,如今敌军斥候已被锦衣卫清空,将军可长驱直入。”

“当真?”

“千真万确。”

白虎一挥手,便有几名锦衣卫从草丛内搬出一具尸体,赫然是袁军甲胃装扮。

牵招先是震惊,随即不由苦笑,继而感叹:“不愧是主公麾下第一军师,虽远在洛阳,却依旧能遥控战局。”

难怪这几日总有斥候询问他的行程,原来是做好了为他铺路的准备。

牵招沉思片刻后,看向一旁的士卒。

“取地图来。”

“喏。”

很快,一幅并州郡县出现在地上。

牵招一指地图上的某处,同时看向一旁的部将:“我给你留三千将士,今日之内务必安好营寨。”

“喏。”

牵招又看向一旁的田畴:“子泰,军中所有步卒都交给你了,我率骑兵先杀袁军一个措手不及,你随后跟上。”

田畴并无异议,他们都清楚斥候对于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对手的眼睛被蒙上了,正是出击的最好时机。

“将军,一切小心。”

“子泰放心。”

于是乎,牵招带着此行五千骑兵一路轻装简进,很快来到袁军后方。

他缓缓拔出佩剑,高呼道:“全军听令,杀!”

一声令下,早已蓄势待发的并州铁骑纷纷杀出,很快打了袁军一个措手不及。

“谁能告诉我,这支敌军是从哪里来的,我军斥候莫非是摆设?”袁绍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下意识以为是己方斥候疏忽。

麾下一众谋士亦是面面相觑,这种情况他们也是第一次碰到。

他们料想过刘备可能会派出援军,特意广布斥候严密提防,却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会发生被突袭的结果。

田丰却是语出惊人:“我军斥候只怕已是全军覆没。”

众人俱是吃了一惊。

大军全军覆没自古皆有,斥候全军覆没却是闻所未闻。

每逢战事开启,双方斥候队伍会率先遭遇,甚至发生恶战。可即便是一方斥候胜了,另一方斥候也会在开战前先派人回来传递消息。

郭图沉吟道:“元皓兄此话可有依据?”

田丰环顾众人:“诸君可知函谷关之战?”

“自然。”许攸点头,摸着胡须陷入了沉思。

函谷关因秦朝得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可刘备仅仅只用了几天时间,便攻破了这座雄关,自然引起了各方诸侯的注意。

通过多方探查,他们得知了刘备破关的原因。

细作,内应。

刘备麾下有一支极其厉害的细作队伍,他们已经脱离了斥候的范畴,不仅仅用于打探情报,甚至能渗透各方势力。

袁绍此时也明白了。

“元皓的意思是说,刘备的细作截杀了我军斥候,蒙蔽了吾之双目?”

“然也。”

田丰继续道:“据在下所知,这支细作由郭嘉所创,事实上早在刘备与董卓一战之前,这支队伍便已经被广泛运用,这也是刘备每逢战事便能占尽先机的原因。”

刘备崛起的速度太快,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尤其是像田丰这种不愿投效,又事先将他视为敌人的智者。

袁绍听完不禁感叹:“郭嘉此人的想法还真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说完又看向了郭图,好似在说:你们明明是亲兄弟,差距为何这么大?

后者无奈苦笑,他这位族兄的心思从来就不可预测。当年刘备前往颍川招揽人才之时,几乎所有人都没把这位破落宗室放在眼里,唯有郭嘉直接投效。

当时还有人耻笑他明珠蒙尘,如今却是佩服他目光如炬。

“斥候之事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面前之局。”袁绍回到正题。

沮授出列道:“主公,在下以为应当撤军。”

“为何?”

“如今我军正在攻城,后方又遭遇敌袭,若是城内守军也在这时杀出,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

沮授话音刚落,田丰便附和道:“两线作战,我军只怕难以取胜,不如后撤十里,再做定夺。”

似乎是应验了二人的话,一名将官匆匆赶来。

“报……敌军骑兵杀出。”

袁绍当即点头:“好,命公孙瓒率领他的白马义从断后,掩护我大军撤离。”

这几天的攻城战中,公孙瓒的两万骑兵一直没上阵,袁绍也舍不得让这支精锐骑兵攻城,于是便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算是派上用场了,幽州的白马义从可不比并州铁骑差。

公孙瓒在收到命令后也没拒绝,果断将麾下上万骑兵分作两股。一支前去狙击牵招,另一支则是由他亲自率领,与杀出城的张辽交战。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

白衣白甲的骑兵在战场上刻画出美丽的风景,若是赵云在此,只怕是会生出投入敌军怀抱的念头。

这一战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以并州军一方小胜结束。

虽然一开始打了袁绍一个措手不及,但在后来与白马义从的交战中并未占到什么便宜,只能无奈放弃追击。

如果继续僵持下去,等袁绍的大军重新摆好阵型,形势恐怕会逆转。

不过此战也并非一无所获,除了杀伤数千敌军之外,还破坏了袁军许多攻城器械,极大缓解了守城压力。

傍晚时分,战事结束后,牵招与张辽在城内会合。

张辽犹豫道:“如今战事吃紧,我军今日虽小胜,但不足以击退袁军,故而不能与子经畅饮,还望见谅。”

他这是在表达不能举报庆功宴的歉意,殊不知牵招早已在城外安营扎寨,此番入城不过是与张辽打个招呼,顺带商议配合作战之事。

牵招闻言笑道:“文远兄言过了,我早已命人安好营寨,即使文远兄设宴,我只怕也无福消受。”

张辽听完哈哈大笑,他原本还担心牵招会怪他不尽地主之谊,如今这份担心已经荡然无存。

荀或也是暗自感叹,主公倒是选了个沉稳之将,竟懂得在战前选好立足之地。如此一来,袁绍也找不到先破援军的机会了。

“将军此战可是立了大功,若是没有你先破敌后,我军恐怕无法取胜。”

牵招听到荀或的称赞之言,摇头道:“非也,此战全仗郭军师料敌于先。”

他随即将锦衣卫扫清敌军斥候之事全盘道出。

张辽听完不禁感叹:“郭军师还真是半点不拘泥于兵法。”

他读了这么多年兵书,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从斥候方面入手,也见识了细作的别类运用。

荀或笑道:“郭奉孝的想法从来就无法预测,恐怕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会做什么。”

三人相视一笑,随即又商讨了如何配合作战后,牵招率军回到城外大营。

……

“刘备麾下良将何其多也!”

袁绍感叹。

他们退军后,许攸提议,如果敌军想在城外安营扎寨,互为犄角。那就趁敌方援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之时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刚派出斥候,便得知敌方已经安好营寨的消息,最后只能作罢。

掎角之势的优势在于,不论你攻打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会从后方袭击你。若是同时攻打,又要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

“此事日后再说,我只想知道,该如何破解敌方细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