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我真不是法爷 > 第187章 形而上学,我思故我在

我真不是法爷 第187章 形而上学,我思故我在

作者:奇迹祈愿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1-02 10:53:08 来源:笔趣阁

然而,与预想中的截然相反,对方并没有回应。

仿佛这一位雀占鸠巢的“林奇”比他更清楚反派死于话多的道理,半句屁话都没有地操控着周遭的能量流,将其逸散开来,用以控制诸多法师学徒们。

整个步骤一环扣一环,对方从头到尾都成竹在胸。

林奇也渐渐发觉,他除了意识的麻痹之外,连带着与身躯的联系也越发薄弱。

每次对身体的呼唤,都如同断轴的风筝,只能目送远去。

直到反馈不再,外界联系完全断绝。

记忆宫殿变得灰暗而不带有丝毫色调,成为意识海中真正的孤岛与永恒的监牢时,虚空中才传来一声回复。

“你说?”

此时“绝对理性人格”已经彻彻底底地掌握了他的身躯,却依旧稳如老狗,仿佛棋盘必须走到将死那一步才肯开始装逼。

察觉到牵制力削弱,自身思维多少恢复些许后,林奇反问道。

“虽说你彻底掌握了的身体,但此刻我依旧在这记忆宫殿里自由行走,说明你虽然能够使用记忆宫殿的能力,但也还没做到了如指掌的地步。”

“哦?”虚空中仿佛传来一丝兴趣。

虽说自己当着大庭广众激活理性人格,但林奇天生不是那种等待救援的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前世他一位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亲戚,啥都没教,唯独教会了林奇一件事——天下没有难送的礼物,唯一送不出的原因就是别人看不上,对不对路子。

同样,只要击中“真理之门”的薄弱处,对方同样会伴随自己起舞。

既然真理之门必须要自己同意才能够占据位置,就说明它也按照某个“流程”在走,同样会遵守规则。

“所以,我和你赌记忆宫殿的最终掌控权。按照他们说的,你的时间也很紧,我彻底把记忆宫殿作为筹码,和你赌一把。”

“我这边赌注就是你身体的控制权?”虚空声音讥笑道,“可是你这个算盘也太好了,问题是,我为何需要同意呢?”

“很简单。”林奇的语气变得越发坚定。

“就赌,我知道你不知道的内容。”

“你如此未免太自信些,我是能够看到你意识海里所想的一切,他们就倒映在地上,就写在你的脸上。”虚空中的声音嘲讽道。

他本身就是世间最大的知识合集。

林奇这番举动,相当于明牌打斗地主,太自不量力。

“就一个字,赌不赌,不用这么婆婆妈妈。”林奇嘲讽道。

确实对方可能回答出他并不懂的题目。

但是林奇变态就变态在,除非特意回顾,否则他一时半会也不太回想得起自己的问题。

只要他自己都不知道,对方就不可能进行判断。

“好!”忽然对方一声令喝道。

林奇默默点头。

现在而言,对方都上钩了,剩下的就看自己的发挥了。

曾经的旧电脑,在遇到一些死循环时,便会变得很卡,整个程序占据了计算机的所有运转资源。

而做到这点,最适合莫过于“思想实验”。

曾经骆天擎法师,靠着一个“洛可的蛇妖”思想实验,轻易地占据了关键位置。

现在的林奇同样需要这点。

他深深呼吸后,缓缓平复情绪说道。

“如果有一位疯了的法师,将一个人的大脑从人体中取出,放入装有营养液的容器中。大脑的神经末梢连接这仪式法术,并且法术也按照设定向大脑传递讯息,让他保持一切正常的幻觉。”

“看似眼前的人、物、天空都存在,自身记忆、感觉也都可以输入,或者截取,还能感觉到自己刚刚听到这种荒唐的文字。”

“假设便是,你如何确定你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

从古至今,并不止一位先哲考虑过这个问题,它拥有诸多的思想模型——

庄周梦蝶、印度教的摩耶、柏拉图的“地穴寓言”、笛卡尔的“恶魔”和“我思故我在”……

林奇一口气说完后便忍不住松了口气。

曾经普特南在《理性,真理和历史》便提出了这个著名的“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为的便是反驳怀疑论与不可知论。

反倒是后人认为这个例子是在为那两者提供了新的论证。

不过正是因为它的迷人之处,还延伸了不少电影,如《黑客帝国》、《源代码》、《盗梦空间》……

林奇将自己的思维频率降到最低,甚至不去思考。

“你这个问题很有趣。”

忽然间,虚空的声音变得韵律有致,充满节奏,如同钢琴声鸣奏而起。

林奇抹了抹冷汗。

没法子,第一波“梦境侵袭”、第二波便是法师之路挑战“玻璃城堡真伪”、第三波是对方拉他回去的“地球最后一天”。

林奇再愚笨都很难不想起这个例子来,偏偏它有无比切合一点。

怀疑论是希腊哲学的一个流派,大约创立在公元前3世纪初,一直延续到公元3世纪。

怀疑论则对人能否发现真理既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所以怀疑论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

直接剑指“真理之门”的存在性!

你来拿我身体,我便拆你老家!

曾经的林奇望着魔兽对战时便是这种玩命的互换打法,此刻对着真理之门这种无法匹敌的存在,更是将这种坚韧发挥到了极致。

“那你能够告诉我,你的想法么?”

“你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变化系与幻术系的终极之问。”

事关重大,真理之门仿佛多了一丝自我怀疑,并不复最初的坚定。

林奇总算喘了口气。

怀疑论眼中,像是物理学、天文学、化学这种因为存在于外部世界,很可能本质上都是不存在的事物,正如缸中之脑一般,都是“描绘”的事物,自然这种只是的对象就是虚假的。

正如问题的根源,必须追溯到所有事物最开端的苗头。

林奇所问的,已经不再是“缸中之脑”的问题。

而是何谓“存在”的问题。

而形而上学,正是研究世界本源的学问,所以它也是第一哲学。

泰勒斯认为宇宙的基本成分是水。(西方第一位哲学家)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空气。

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辩证法的奠基人,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齐诺弗尼斯认为是土。

恩培多克勒耍滑头,杂糅后提出“水、火、土、气”四元素学说。

德谟克利靠着思辨认为世界是最基本不可再分单元组成,所用词正是后世的“原子”。

随后柏拉图把世界分成“感官世界”和“理念世界”,现实中的马会死,人脑中的马则永恒不变。

其后亚里士多德横空出世,看着众人一直在有形的世界里瞎混混,直接指向问题根源——

什么是存在?

存在的最终原因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对物质的研究整理成physics(物理学),对存在的思考整理成metaphysics(形而上学)。

林奇的抬起双眸,正视前方。

亚里士多德后整个“形而上学”的发展便停滞不前,直到法国人笛卡尔,就是那位以“心型曲线”在普通人中知名的大佬,正式提出——

想弄清存在,必须先明白,我们是如何认知世界。

从此古典哲学正式走向现代哲学。

林奇渐渐在脑海里梳理整整段过往,尤其是《第一哲学沉思集》的整个论证过程,如何从证明“我存在”再到证明“外部存在”。

“能说说么?如果有价值,我可以将使用权交还给你,甚至给与你更高的恩赐。”虚空中的声音说道,仿佛也在期待着。

“如果你的理念正确,日后你在变化系以及幻术系的突破,将会是无可比拟的突破速度,甚至一窥那传奇之上的风景也未必没有可能,这也是魔法给与你的恩赐。”

它等待着一番不同寻常的见解。

而林奇望着虚空的眼神,渐渐变得犀利而坚定。

什么变化系、什么幻术系,什么传奇之上,都被他望到脑后。

他仿佛回到了那个高中碎月,在文理分班之前,看着政治书籍,心生无比好奇之下,硬着头皮先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开啃,后面再扫荡各方……

仿若窗外蝉鸣,枝丫摇曳,头顶风扇吹拂热风,更唯恐起掉落下来。

林奇慢慢开口道。

“怀疑一切后,唯一无法怀疑的便是怀疑本身。如果我怀疑我在怀疑,那还是说明我在怀疑。因此怀疑本身,是无法被怀疑的。”

“我怀疑便是我在思考,我可以没有身躯,但我不可能没有思维,所以——”

“我思故我在!”

林奇掷地有声地大喊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