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1840印第安重生 > 176 【合写论文】

1840印第安重生 176 【合写论文】

作者:想不想吃西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06:00:50 来源:笔趣阁

热力学,或者叫热动力学,这个名词对于1848年的焦耳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东西。

事实上,即便没有马哨,这个词也将在三年之后逐渐取代“热动说”,成为一个学科更加正式的称呼。

围绕着热力学第一定律,两人又进行了很多讨论。

房间里的其他人都插不上话,不论是梅奥医生,还是焦耳的夫人,又或者是乱发……马哨和焦耳讨论的内容,对他们而言都是近乎天书。

“势能?”焦耳又从马哨嘴里听到一个新名词。

马哨随手拿起一个酒杯,解释说:“所谓势能,就是储存在一个系统内的能量。比如说我手里的这个酒杯,尽管它现在是静止的,但毫无疑问,只要我松手,它立刻就会获得动能。”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它的动能从哪来呢?显然,它仅仅因为与地球的相对位置而拥有一种潜在的能量,这种能量,我称之为势能。”

“势能,势能……”焦耳念了几遍,随即不禁赞叹道,“哦,这真是个巧妙的说法!我怎么没想到呢,如果我当初能借助这个概念来解释我的实验,估计就不会被那么多人怀疑了。”

说到这里,他不禁叹了口气:“你绝对不知道,去年在牛津的科学促进会,有多少人怀疑我的实验,包括法拉第先生。”

停顿了一下,他又道:“最相信我的是威廉·汤姆森,不过……他其实也不是很相信。”

“威廉·汤姆森?”马哨一怔。

“你也听说过他的名字?”焦耳笑了笑,“不过这也很正常,虽然他很年轻,但在学术界可比我厉害多了,两年前他就成为了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那时他才二十二岁。”

马哨当然听过威廉·汤姆森的名字,不过愣了一会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这个人是谁。

之所以要愣一会,主要是因为“威廉·汤姆森”这个名字属实有点烂大街,放到中国基本属于李明、张伟一类,再出名的人物也撑不起这种名字。

而且焦耳口中的这个威廉·汤姆森,还有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绝大多数人都听过这个名字。

开尔文。

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尔文男爵,那个热力学温标,以及名场面“物理学大厦上的两朵乌云”的主角。

开尔文这个名字是源于他的爵位,这就像是诸葛亮常被称为“武侯”一样。

当然,现在开尔文还没有这个名字。

现在的他,还只是个冉冉升起的物理学新星,而非那个功成名就的开尔文男爵。

马哨对开尔文的经历也是了解的,事实上,开尔文就是他计划中的下一个目标。

他点头说:“是的,我确实听说过他,虽然他的名字有点太寻常了。尽管我在美国没有机会进入学术界,但我一直非常关注学术界的消息。”

“在我看来,开……威廉·汤姆森也是一个天才,就像你一样,焦耳。”

焦耳有点不好意思:“这太夸张了,我只是物理学爱好者,一个忙于生意的啤酒厂主,汤姆森则是格拉斯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英雄不问出处。”马哨说,“我相信历史会给出公正的评价,未来的人们,一定把你当做杰出的科学家,而不是啤酒厂主。”

这句话着实说到焦耳的心坎里了。

焦耳对科学一直抱有强烈的热爱,只可惜父亲要求他接管家族生意,因此他不得不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商业上。

如果可以的话,他更想像威廉·汤姆森那样,去做一个大学教授和职业的物理学家,而不是啤酒厂主。

没有哪个啤酒厂主会名留青史。

焦耳看了看空酒杯,然后说道:“其实这些话可能更适合你,马哨,你才是真正的‘英雄不问出处’的天才。”

“说实话,我很难想象,你作为一个印第安人,在那样的环境下,居然可以将物理学钻研到这种程度……我想,在你面前,欧洲的任何科学家都不得不汗颜。”

马哨说:“我的处境其实还不错,毕竟我好歹是一个大部落的酋长。”

“能和我说说你的部落吗?”焦耳不禁说道,“我没去过美国,对印第安人更是几乎一无所知。”

“当然。”马哨点头,“首先我要纠正一个说法,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印第安人’。”

“我们是美洲原住民,而不是印度人,这是哥伦布的错误。尽管绝大多数人包括我们自己都习惯了这个称呼,但我还是希望这个错误能得到纠正。”

“理应如此。”焦耳说。

马哨:“具体而言,我属于一个叫做阿帕奇的部落……”

他为焦耳介绍起了自己的部落。

正所谓距离产生美,对于远在天边的人,好感总是容易产生。就像两千年前,相隔万里的罗马帝国与汉帝国,都在各自的记载里大肆夸奖彼此,尽管他们根本不了解彼此。

何况还有美国人的因素,对于给美国人带来不自在的一群陌生人,英国人无疑更容易产生好感。

因此,在马哨的有意引导下,焦耳对印第安人的同情和好感很快就盖过了偏见。

“你让所有儿童都进入学校读书?这可真是了不起。”焦耳说,“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不敢再认为美洲原住民是野蛮人了。”

马哨微微一叹:“只是眠熊城而已,甚至不是整个阿帕奇。美洲原住民的状况并不会因此改善多少,事实上原住民几乎在走向灭绝,由于病菌和美国人的侵略,我们的人口比三百年前少了90%以上。”

“病菌?”焦耳没听明白。

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细菌的致病性并不清楚,虽然也不是一无所知,但除了个别生物学家有一些假说之外,绝大多数人对此尚无认知。

焦耳对生物学没什么了解,因此当听说这个词的时候,他不禁感到迷惑。

马哨:“我认为疾病是由细菌导致的,那些微小的生物,很多就像毒虫一样。当欧洲人来到美洲,欧亚大陆的细菌也一并抵达美洲,为我们带来了灾难,我们因此频繁遭遇大瘟疫。”

焦耳琢磨了一会。

细菌致病并不是很难理解,但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他很快就察觉到了一个可能的漏洞:“可是,按照这种说法,美洲的细菌应该也会进入欧洲才对?”

“是的,但双方输出的细菌并不对等,甚至相差悬殊。”马哨缓缓说道。

“欧洲、亚洲、非洲三块大陆连为一体,而美洲则是孤立的。”

“而且欧亚大陆有大量的可驯化动物,因此欧洲人携带着更多的细菌,也对细菌有着更强大的抵抗能力,所以在这场细菌交换中,美洲原住民完全落入了下风……”

马哨补充道:“所谓抵抗能力,也就是类似牛痘。很多瘟疫,人得过之后便不会再得,毫无疑问,更多的瘟疫也意味着更强的抵抗力。”

听着这番叙述,焦耳不禁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他说:“虽然我不懂生物,但我觉得你说的这些在生物领域或许能引起很大反响。”

马哨:“我确实打算将我的许多想法,整理成论文发表。在美国我没有这个机会,来到英国应该可以试试。”

焦耳听了,当即说道:“至少在物理这个领域,我绝对愿意帮助你,你对我启发很大。”

“你对我也启发很大。”马哨微笑,“正是你过去几年的研究,引发了我的这些思考。”

焦耳犹豫了一下:“我们也许可以尝试合写一篇论文,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可以,这是我的荣幸。”马哨说的是实话。尽管他知晓的知识远比焦耳更多,但都不是他的原创。

归根结底,在物理领域,他还是个学生。

对于一个物理学生而言,能和焦耳合写论文,当然是一种荣幸。

抛开这种情怀,与焦耳合写论文也是一个更稳妥的选择。

对马哨来说,焦耳现在的学术地位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既不是太高以致攀附不起,又不是太低以致帮不上忙。

所以最开始,他就打算先和焦耳合作一篇论文。

“论文的题目就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的守恒与转化》,你觉得怎么样?”马哨问。

“非常棒。”焦耳毫不犹豫地说道。

他当然也非常乐意,毕竟这无疑将是个重要成果,一门新学科的开端。

两人一直聊到晚上,并且焦耳邀请马哨几人住下。

马哨欣然应允。

焦耳作为一个富有的啤酒厂主,别墅里房间也多,住几个客人绰绰有余。

第二天,两人便开始合写论文,马哨负责阐述理论,将有关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所有内容系统总结。

焦耳则负责实验部分,他本来就是搞这方面的,已经做过上百个关于能量守恒的实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