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在聊斋当符师 > 第二百三十八章定计战略远使来

我在聊斋当符师 第二百三十八章定计战略远使来

作者:梦又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1:12 来源:笔趣阁

一场波及整个南洲的大战,彻底将原本繁华的修仙圣地打成了废墟。

不仅大片的福地仙府毁去,更有上百仙门灭绝,各地神道更是几乎绝迹,所有修士死去将近八成。

这便是当日那场浩劫,给南洲带来的痛苦。

也正因为损失如此惨重,哪怕后面经过施俊阳三万年的苦心经营,南洲也依旧元气未复。

时至今日,也才只是恢复到了三万年前,八成左右的实力而已。

也正是如此惨烈,所以哪怕过去了三万年,昔日那场大战阵痛,到了如今,依旧让人心中胆寒。

而作为当初经历过那场大战,一直传承至今的天涯海阁,虽然那时并没有直接参与那场南洲浩劫,但对于其中的详细,天涯海阁的在位大真人,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南洲的下场依旧历历在目,此时换到了东洲,自然引人警戒。

所以在发现东洲的局面,也渐渐有这三万年前南洲转变的时候,天涯海阁就坐不住了。

他们是想打赢这场战争。

但打赢战争,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愿意承受,整个东洲化为废墟的代价。

余、乐、莒、莱几国被打成废墟,天涯海阁不在意,因为这本就是他们计划好,用来支付这场战争的筹码。

可阳、卫、宋三国,却是天涯海阁与蓬莱仙山计划好,拿来当做日后东洲复兴的火种的后手,是绝对不能够受到半点威胁的。

只要这三国在,东洲其余九国就算全都被打烂,九国所有仙门神道,乃至于下面的凡人,全都死绝了也没关系。

因为在三国之中,天涯海阁与蓬莱仙山早就安排了各方神道与各方仙门的传承种子,让他们待在大后方,等待着战争结束,然后再重新兴建各方宗门。

届时若是战争胜利,那么东洲南洲反攻东海,纵然东海贫瘠。但以东荒内海七海之地,一海便足以媲美一洲的广饶疆土,却也能搜刮来无尽之资源。

如此就可以进一步的加快东洲元气的恢复。

退一步讲,即便战争局势不利,但能够保护后方三国,维持那里的稳定,也能源源不断地开采出各种资源,训练出各种低阶弟子,用以维持战争的消耗,这也是一种长远之计。

如此关键之地,自然受到了东洲所有势力的关注。

孟启明脑海中带着一丝回忆,飞快地闪过了这些念头,随后又复归于平静。

沉默一会,他缓缓说道:“陆道友说的确实有理,天涯海阁所虑者,不过是后方三国。

只要我等能够保证那里的安全,其他各处局面纵然艰难,却也可以支撑一会。

如此便可争取更多的时间,为大战谋求更多的准备了。”

陆离又饮了一口茶水,见孟启明已经表态,不由问道:“那孟道友如今又欲做何谋划?”

孟启明思虑一下,将自己原本就有的计划稍作修改,随后便道:“依照我原本之计划,是先率兵前往莒国,协助本地的百灵谷,先将海妖肃清击退。

然后再以莱莒两国作为后方,一面派遣主力前往乐国,牵制那里的海妖主力。

另一面分出一支偏军,前往阳、卫两国,协助天涯海阁稳定后方之局势。

如此既稳固了后方安全,前线也立稳了根基,纵是战事依旧不利,却也足以和海妖相持下去了。

日后再等待良机,只要再来一次神柱山之战,便可彻底扭转敌我实力对比,从而将战场的优势拉向我方。

如此,海妖也就不足为虑了。”

这便是孟启明原先思定的战略了。

可以说这个战略从大方向来看,还是很稳妥,很有建设性的,充分的利用了如今仙门贫乏的人手。

对于以后的战略局面,也做了充分考量,是长远的打算。

不过此计虽好,却也并非没有疏漏。或者说,在偏重的考虑上,或许并不能满足东洲仙门的需求。

毕竟在孟启明的考虑上,打赢此战便是最大的战略目标,所以他制定计划的方向,也是往这个战略目标而去的。

如此一来,自然不可避免的,就会有意无意的疏漏东洲仙门的需求。

和东洲仙门的需求是什么?

那自然是保障南方三国的安全了。

东洲各方势力在这一点的重视态度上,甚至不亚于和海妖之战的胜利。

毕竟前者若是出了问题,那东洲便要面临传承断代的风险,后者出了问题,便要承担道统覆灭的风险。

两者纵有差别,但轻重上,其实也相差不多。

所以说,此时在陆离的提醒之下,之前被孟启明有意无意给忽略过去的问题,便重新被摆到了桌面上。

对于陆离的忧虑,孟启明仔细思考之后,终还是决定,将自己的计划进行一些修改。

并非是他对那些东洲人有多么的看重爱护,而是此时大战已开,东洲南洲分属同盟,的确需要精诚合作,才能保证此战不败。

所以考虑到大局,他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

所以在将自己原计划说出之后,孟启明没有多做停顿,又继续说道:“不过陆道友的分析,确实也给了我一些提醒,察觉了一些不合理之处。

我这计划虽考虑到了大战,却未考虑到东洲人心,这终归是隐患,不得不重视。

这样吧。

计划便这样做一个更改,原本先开往莒国的大军,便先行前往阳、卫两国。

将那里的袭扰海妖肃清之后,在留下一支偏军协助两国仙神驻守此地之后,余下大军便汇合其馀调集而来的修士,再开向莒国,与那海妖决战。”

说到最后,孟启明原本平静的面容,也忍不住微微一抽。

他当然知晓。

计划这般更改,必然会给海妖更多的准备时间,同样也会给自己夺回莒国带来更多的麻烦。

甚至于手下的修士,也要因此而平添许多伤亡,这又是一笔惨重的损失。

不过相比于这些损失,还是稳住东洲人的人心,更为重要一点。

毕竟仅靠南洲一己之力,是无法对抗青阳、墨玉两大龙族的庞大力量的。

也因此,哪怕明知这样做不好,孟启明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

对于孟启明作出的退让,努力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对此也并无什么意见。

只不过在见这位南洲援军总指挥官,做出了自己的安排之后,陆离也适时的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小要求。

不,或许说是表达自己的热枕之心,更为恰当一点。

只听陆离这般说道:“孟道友考虑稳妥,实乃顾全大局之策。想来其它众多同道知晓,也能理解感怀道友之意。

不过海妖暴虐,侵我东洲,陆某虽是尺寸之身,却也愿意为我仙门,为我人族,贡献微薄之力。

之后前往阳、卫之战,还请道友让我参加,我必要斩灭那些妖类,以昭天下正道。”

陆离将自己真正的目的,通过一种较为曲折的方式,直白的表述了出来。

听闻他言,孟启明顿时大为震惊,随后便是感慨,乃至于感动。

虽以往就听闻过,这位陆真人乃是一位急公好义,心系苍生之人。可传闻再多,终是有几分虚假。如今亲眼见之,方知传言不虚。

只不过虽然对陆离的热枕极为感动,但孟启明在细细思虑之后,终还是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

“陆道友诚诚之心,贫道代东洲亿兆生民,再次谢过了。”

孟启明先对陆离的自告奋勇做了表态,随后话锋一转,又道:“不过陆道友乃大才之人,不仅修为精神,战力卓著,更是我东华仙修之楷模。

像道友这等擎天巨柱,怎可奔波于些许小事之上。那不仅屈才浪费,更会使天下人以为我在欺压道友,平添许多非议猜测。

实际上,对道友之安排,贫道其实早就有过计议。”

听到这里,陆离面色不变,心中却是微微一沉,暗道几分不妙。

事情与自己的猜想谋划,似乎产生了某些偏移。

果然,就在下一刻,孟启明便就继续说道:“神柱山之战虽已结束,但此地位置关键,乃是连接莱国和莒国的重要枢纽,同样也是抵御东海之妖的重点防线。

如今海妖虽然退却,但难保日后不会卷土重来,再次图谋此山,这不得不防。

而且马上大军便要发往莒国,神柱山就在莒国之南,两地接壤,正是我出征大军的重要后勤保障,是万万不能放弃的。

而眼下因战火之故,原本神柱山之防御,已经彻底毁去。但海妖未平,战事未歇,此地的防御,自然也要重新建设起来。

道友坐镇神柱山日久,麾下部众也对此山熟悉之极,正好重新负责此事,再度建设神柱山大阵,以抵御海妖,拱卫我前线大军之后路。

此等重责,也唯有道友这般实力出众、又办事稳妥之人,方可让我放心交托了。”

孟启明笑意盈盈的说着,话语中也颇有赞赏之意,心中更是觉得这种安排极为巧妙。

神柱山众多修士,经过先前之战,已经折损了大半,可谓损失惨重。

如此惨烈,当然要妥善安抚,进行修整。

所以将神柱山的部众留在此地,重新建设大阵,专心负责后方补给,半远离战事,自然也就恰当无比了。

毕竟按照原本的规矩,其实像神柱山这种情况,这里的修士已经完成了自己职责,是需要重新调回南洲后方,进行轮换替补的,根本不用再管东洲这边的战事。

不过眼下战事艰难,南洲那边也抽不出人手前来替换。所以两相考虑之下,让这里的修士就地休整,也就成了一种折中手段了。

反正就像他说的一样,南柱山的修士也不用承担什么战事。

只需在这里修建大阵,顺带负责看管一下大军后路即可,所承担的任务并不重,也算得上是一种修养了。

这种安排虽然依旧有些欠妥,但也总算可以堵一堵天下悠悠之口,不会被人说苛待手下,草菅人命了。

只是对于孟启明自以为的绝妙安排,陆离在听过对方打算之后,却是心中苦笑。

诚然,对方这种安排,绝对称得上是照顾了。

在这种已经称得上劫数的大战之中,能稍稍远离战场,不用冒着生死去与那些海妖拼命,绝对是一种幸运之事。

但这种幸运只是对那些普通的修士来说。

他陆某人,可是闻战而喜的生物啊!

没有战争,就没有杀戮。

没有杀戮,他哪来的灰气?

没有了灰气,陆离又如何的精进修为。

不能精进修为,他又如何可以在此等劫数之中,自保牟利。

是以计算下来,这种安排,对陆离来说,实在是称不上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过他看了一下孟启明的态度,心中也是知晓,这是对方已经下定决心之事,不会轻易更改的。

而且从表面上来看,此事对陆离也是大有好处,也没有什么好的拒绝理由。

所以心中虽然苦涩,但犹豫一下,陆离还是点点头道:“既道友如此安排,陆某也只能听命行事了。”

他终究还是没有拒绝,选择了答应。

孟启明见此,自然更是高兴。

有陆离在神柱山,那么他也可以安心的将大军后路,交托下去了。

毕竟之前陆离率着六千修士,便扛住了海妖四十五万大军两年猛攻,此等事迹能力,足以让人安心了。

所以孟启明高兴之下,便就说道:“既道友接下了此事,那稍后我便会安排人手,从毕云山那边再掉两千阴神过来,交与道友统帅。

如此算上道友部众,便有四千修士了。

虽然依旧有些兵力单薄,但也勉强可以搭建起神柱山的防御,抵御海妖了。”

对此,陆离自然没什么意见,只是有些兴致缺缺的点了点头。

在自己的图谋,被孟启明一番好意阻拦之后,他已经有些对东洲大战,提不起兴致来了。

毕竟自己不能参与,不能收获好处,那大战胜负,于自己而言,又有什么影响?

单纯的种族大义,道统之争,对陆离而言,虽然也较为看重,但实际上,也就那样了。

不过虽然如此,但他心中也还是安慰自己。

或许歇个一段时间,也不是什么坏事。

‘正好可以将自己收获的灰气,全都炼化为实力,这样也能在之后的大战中,更好地收割灰气。’

带着这样的安慰,陆离和孟启明结束了这次的会议,返回了自己洞府。

随后他又针对会议内容做了些安排,让手下人开始筹备重建神柱山大阵的事情,自己则做了甩手掌柜,又一次开始了闭关。

就如先前的自我安慰一样,他准备尽快炼化灰气,好增强自己实力。

不过闭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仅仅过去了一个月,随着一个熟人的到来,陆离不得不再次出关。

而那个人,正是来自雾凇山的老朋友,净月真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