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1430、开战前的布置

明末钢铁大亨 1430、开战前的布置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12 02:40:40 来源:笔趣阁

崇祯在乾清宫西暖阁里,正在处理奏章,就看到王承恩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

“何事。”崇祯没有抬头,继续看着奏章问道。

“陛下,有紧急军情。”王承恩连忙把手中的前线急报,送上崇祯的案头。崇祯放下毛笔,揉了揉眼睛。才好整以暇的拿起军报。

他做皇帝日久,开始注意培植自己的威严。生怕众臣欺他年轻。行事也预发稳重。

他打开军报,才看了一眼,就眉头一跳。心里咯噔一下子。随即怒火升起。

他一开始就担心惹怒了建奴。反对把防御线推进到辽河边上。兵部和内阁都说是据河而守,有辽河天险。

自己就觉得不靠谱,不如在山地的交通孔道上设立关隘来的实在。

可是孙承宗他们都说,应该据守辽河沿岸,和察哈尔的林丹汗领地连成一条直线。北起察哈尔,南到锦州,这样就可以把建奴锁死在辽东。

辽河和黄河一样都是一条几字形河流。上游在辽西,从西南向东北流,然后横着向东流,最后又向西南流,然后入海。

也就是说,辽河有两条平行的南北向的河流。

孙承宗他们利用的是上游河道。这个年代辽河的水非常大。尤其是汛期。一片汪洋。在下游入海段,几乎看不到对岸。无穷无尽,浩浩汤汤。

上游虽然没有下游那么宽广。也算是一条大河。而辽东这个地方。在辽河下游形成了很大的一大片沼泽地,这块湿地叫做辽泽,是候鸟和动物的乐园。但是也阻断了交通。使得辽东和辽西走廊交通不便。也是军事上的一个屏障。

辽泽直到五十年代大修水利工程,把沼泽地的水排出去了。辽河两岸才变为农田。辽泽彻底消失。这个年代还是一片泥泞的沼泽地。

所以,孙承宗他们没有选下游的河道,而是选择了上游。另外,也是因为下游河道距离沈阳太近,他们也不敢靠那么近。..

结果现在好了。建奴起了二十五大军。连夜渡过已经封冻的辽河河面,进攻白草滩城堡。那里只有五千守军。

不过,这支从甘肃金城调来的守军,打的很顽强。从发出军报时起,已经守了三天了。现在收到军报,需要三天时间,也就是说到现在已经过去六天了。不知道城堡还在不在大明手中。

二十五万人,这可是,足足二十五万人,其中建奴六万人。

崇祯眼前一阵发黑,辽东过去四五万建奴,就打的大明十几万人溃败。如今人家来了二十五万人,这可如何是好。一时间,心乱如麻。

“立刻召集五军都督府、兵部、户部、工部,还有内阁诸位阁老。去武英殿议事。”崇祯定了定神儿,说道。

武英殿自从剿灭蓟镇兵变作为指挥部后,就形成传统。有重要的军事要务,都在那里办公和指挥。

崇祯得到消息前,杨凡已经得到了消息。杨凡看着电报,无奈的摇了摇头,历史还是没有改变。建奴还是在今年冬天大举南下了。

杨凡现在海参崴,他不打算回去了。但领地那里就在遵化西边,而且还是从遵化山谷西进京师的毕竟之路上。建奴肯定要从杨凡的领地过。所以,杨凡必须要做好布置。

幸好,到上个月底,洲河大坝修好了。已经开始蓄水了。明年汛期,就能完成蓄水。十万民工已经放假回家了。

领地的庄稼已经收获完毕。冬小麦已经种下。现在农民都没事了。已经做了一个月的军事训练了。民兵的武器和铠甲已经发了下去。

每个民兵都有板甲一套,长矛一支,腰刀一口,燧发枪一支。手榴弹会在开战前发下去。这些都是杨凡走前安排好的。

杨凡和小娘皮、林月如在电

讯室里,给新城发电报。

“即日起,城里领地战时临时指挥小组,由宋应升任组长,张疙瘩任副组长。磨桌任民兵总指挥。其他各个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立即动员全部民兵,坚壁清野,填埋水井。野外不得有粮食、马料、水源。所有工业设备就近送入各个土楼和城堡保存。农田水利设备也同样办理。”

“各个城堡和土楼组成指挥小组。坚守城堡,没有命令不得出战。打开火器仓库,分发火器,在城堡上架设火枪火炮。建奴如果通过,可以不理会,如果攻城,则坚决反击。”

杨凡的骑兵军和步兵军,为了保证九原之战的胜利,一直潜伏在阴山。后来突然前出,占领了科莫多地区。威胁漠西蒙古的后路,这才迫使他们崩溃逃回天山北麓。

同时,这也使得,这支十万人的队伍被牵制在了科莫多地区,不得动弹。只要他们在科莫多地区。向西威胁漠西蒙古,向西南威胁唐努乌梁海,向北则威胁札萨克图汗的大湖盆地。

就像一个刺猬,在他们之间。搞得他们谁也不敢轻动。

所以,现在杨凡的领地上,只有张疙瘩率领的家丁团3600骑兵。磨桌带着的骑兵教导团3600骑兵。两支正规军。不过,现在领地上有二十多个城镇棱堡群,人口将近二百万。民兵就有二十万。

修水坝的十万人也完事了,这些工人组织性和纪律性非常好。因为工地上也是军事化管理。毕竟这么大规模的工程,管理不严格是会出现大问题的。这些人发下武器,也可以作战。

所以,杨凡其实不担心自己的老家会出问题。就算建奴大军进入长城后,必然会通过自己的领地去蓟州。杨凡也不担心。自己领地上的棱堡就像是刺猬和豪猪一样。

不管是谁想来打主意,都得碰掉他一口牙齿。

杨凡这里有粮食,有财富,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建奴不可能不动心。毕竟现在大明的建奴女干细遍地都是。根本没有秘密可言。杨凡的情况,皇太极一清二楚。

只要打下了杨凡的领地,就能一次性吃个饱,几年都够了。

可是,那也得看他们有没有这么好的牙口。

小娘皮问道:“老爷,领地的问题不大。建奴打不下来的。就是遵化怎么办,那里还有老钢厂,又搬不走那套平炉。而且还有钢铁学堂的学生在哪里。城东北角都是我们的社区。有七八万人在哪里呢。”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