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九十八章 崔昶说詹台(下)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九十八章 崔昶说詹台(下)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2:36 来源:笔趣阁

说到这里,崔昶[g]微微停顿了一下,并偷偷看了一眼斜对过的詹台,显然此时那个年轻人已然沉浸在自己的话语之中了,崔昶心中的窃喜之意也更加浓重了几分。

他随即轻呷了一口一旁的清水,接着不紧不慢的说道,“这诸子百家,也无外于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如今朝廷的理念呢,显然是要书院的学子们,将诸子百家的长处都要学习的。儒家自前朝以来,兴盛已有数百年,教瑜呢自然也不再少数。其它各个学派呢,虽说难找,但也不是找不到。如今让我书院犯愁的,反而是大家并不陌生的兵家。”

“兵家?”说到这里,詹台忍不住打算了崔昶接下来的讲话,“刺史大人,怎么会是兵家呢?现如今,我大魏兵家的典籍,诸如《司马法》、《孙子兵法》、《尉镣子》、《六韬》、《三略》等比比皆是啊,而且这些书籍并不难找,怎么会缺此类教瑜呢。”

崔昶见状,并没有否定詹台的话,而是顺着他的话说道,“詹台将军此话确实不错,如今帝国境内,兵书兵法确实不少,可是若让不懂兵法的人担任兵家之教瑜的话,也只会教出一群只懂得纸上谈兵的庸才。

昔日赵国将军.赵括,平日里与其父亲.马服君.赵奢在纸上对弈之时,就连他的父亲都是手下败将,可又怎么样呢?他所指挥的长平一战,使得赵国四十万精锐被坑杀的损失殆尽,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将来,要是这样的一群人上了战场之后,那后果可想而知啊。

十数年前,那西蜀叛逆的参军.马谡,平日里谈论起兵法来也是头头是道,就连那武侯.诸葛亮对他都是赞叹不已,可结果又是如何呢?西蜀叛逆所谓的第一次的北伐,他被安排要职防守街亭,结果被我们张郃将军打的大败,他们西蜀的大军,因此被迫撤退,他本人也被诸葛亮给斩杀了。

虽说,我大魏国真正懂兵法的人,确实也有不少。可那些真正懂兵法的又是什么人呢?诸如任城王.曹彰将军,征南将军.满宠将军,征北将军.陈泰将军,以及幽州双虎毌[guàn]丘俭和夏侯玄两位将军,这类人物,又有哪个不是身负要职的将军呢。他们这些人,能够偶尔抽出小半天时间来到学院授课就已经很不错了,又怎么可能有时间专门到书院任职兵家教瑜呢。”

听到这里,詹台忍不住沉默了下来。他开始低头进入了沉思,崔昶刚刚所说这两个典故,他自然是知道的。一将无能累及三军,这个道理他自然也是懂得的。一群只知道纸上谈兵的庸才,如果上了战场的话,那带来的将是滔天的祸事,到时候受到连累的将是数千甚是数万的将士们。

就在詹台天南海北的胡思乱想之际,那堂下的崔昶又说话了,“其实,我冀州境内也还有一位战场名将,他......”

崔昶的话说了一半,又停了下来。而一旁的詹台随即也抬起了头,他听着崔昶若有深意的话,又看着他那若有所指的眼神,顿时明白了一切。

想通了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詹台的眼睛不禁瞪的滚圆,伸出手指着自己,然后结结巴巴的说道,“刺......刺......刺史大人,说的是......是我?”

崔昶坚定的点了点头,并且肯定的说道,“没错,老夫所说的那个人,就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您啊!”

虽然詹台已经猜到了这些,刚当这些话真正的从崔昶的口中说出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嘶地一声倒吸了一口冷气,接着结结巴巴的说道,“我......我......晚.......晚辈,恐怕不行吧?”

听到这里,崔昶随即坐直了身子,一本正经的对着詹台说道,“詹台将军,又何必妄自菲薄呢?昔日里,您和善宾大人,在茫茫之中,替我北征大军找到了水源,解救了十数万将士的性命。此次,您为了故主,毅然而然的又亲赴战场,活捉魁首公孙渊于右北平。你要是不行,这整个冀州和幽州恐怕就没人行了。

另外,您要是不行的话,皇帝陛下和朝廷怎么不封别人为骁骑游击将军,反而偏偏封了您呢。难道您觉得,咱们皇帝陛下难道不圣明?”

被崔昶这么有意的一呛,詹台的少年心性又表露出来了,只见他连连摆手道,“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看到詹台这幅模样,崔昶也是被逗得哈哈大笑,“哈哈哈,此乃老夫戏言,纯属戏言啊,詹台将军不必当真。”这时,那詹台的神情才略微正常了一些。

少时之后,只见那崔昶一本正经的接着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了,老夫此次北上前来,是真心实意的想要邀请詹台将军您,到我信都书院中担任兵家教瑜啊。您放心,这兵家教瑜,只管学院授课之事,不涉其它,不用理事,也不用参政,这个您绝对不用担心。另外,您有什么要求,也尽管可以提,只要您提出来,我们一定都能办到。”

此时的詹台,已然陷入了两难的境界。

自从自己南下以来,无论是赵家屯的百姓也好,还是大魏的朝廷也好,对他不可谓不薄。

初来之时,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小石头他们一家,对他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家里但凡有点儿好吃的,都会给他端上一碗。更何况自己的妻子,也是赵家屯的人。

朝廷就更不用说了,皇帝陛下、曹彰大人、毌丘俭大哥、夏侯玄将军......他们一个个都真诚待自己,更是封自己做了将军。

对于这些,自己似乎从来都没有怎么回报过他们。现在,是时候为他们,为冀州甚至天下的百姓们做些什么了。

可是,自己毕竟也只是一个俗人。如今自己刚刚成亲没多久,就要让自己远离自己的心爱之人,恐怕自己也很难可以做得到。

崔昶似乎早就料到了他的顾虑,不过想来也不难猜,当初詹台为了回赵家屯连皇帝陛下的任命都推掉了,无非也就是恋家,舍不得王莺儿和赵家屯其他的一些人罢了。只要能把这个问题给他解决了,再对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来请他担任兵家教瑜,又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是从政,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所以,正当詹台沉思的时候,只见他又开口了,“詹台将军您其实可以带着家眷南下,只要您想,即便是您想带上个几十口人,我们也能想办法给您安排的下。”

此话一出,詹台蹭的一下抬起了头,眼神中充满了惊喜,和不可思议。而崔昶看着如此神情的詹台,知道自己的话肯定也是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良久之后,那詹台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只见他双手微微一拱,向着崔昶说道,“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一脉,为冀州百姓之教化,大义在前,我詹台自然也不能落后。而刺史大人您,以礼待我,我詹台自然不能不识抬举。因此我决定,您的这个兵家教瑜的征召,我......应下了。”

詹台此话一出,崔昶心里一直悬着的那块石头,才终于终于落了地。此番北上,总算没有白费气力。想到这里,崔昶一直紧绷着的神经也才缓松下来,一直正襟危坐的身体,也不经意的向座椅的后背靠去。

“不过,晚辈有几个条件,还请刺史大人斟酌,并且务必答应。”

没有条件才不正常呢,既然都已经答应南下了,提出一些条件也自然在情理之中。崔昶心中这么想着,随即面带微笑的开口说道,“詹台将军但讲无妨,只要您提出来的,老夫绝对都答应。”

听到崔昶答应了下来,詹台随即郑重的说道,“这第一,我此番南下,只任书院的兵家教瑜,其它的事情,尤其是州郡之中的政事,我一概不管不问不参与,也请您不要为难晚辈。不然的话,皇帝陛下和任城王大人那里,我不好交代。”

崔昶闻言,点点头说道,“这是自然,刚刚老夫也已经说了,此次只是想让您担任兵家教瑜罢了,并无他意,您这点儿不算条件,您还可以接着说。”

“这第二嘛......嗯.....不怕大人您笑话,我詹台是个俗人,我要是南下也可以,但是我得带上我的夫人、岳丈,以及几位朋友,如若不然,我宁可不去。”

此话一出,崔昶随即哈哈大笑,“哈哈哈,詹台将军果真快言快语。我崔氏别的没有,庄园、钱财还是有一些的,这点儿我也应下了。您可以接着说了。”

“没有了。”

“什...什么?没有了?没有条件了?”这下反而是崔昶不镇定了,他早就听说过詹台此人为人忠厚,也有着赤子之心,可今日也才算是真正的见识到了。

“是啊,确实没有了。”

在得到了詹台肯定的答复之后,崔昶这才真正的相信了自己的耳朵。随即,他站起身来,郑重的朝着詹台深深一躬道,“老夫,在这里替信都书院,替冀州的百姓,向将军致谢了!”

......

这是发生在大魏黄初五年,公元239年,秋季的一件事。

两日之后,在野的骁骑游击将军.詹台再次出山,携带着全家几十口南下信都,担任信都兵家教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