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九十六章 兵家教瑜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九十六章 兵家教瑜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2:36 来源:笔趣阁

大魏黄初五年,公元239年,秋,八月。

中秋节刚过,新任冀州刺史.崔昶[g]轻车简从,便向冀州北部中山郡大山里的赵家屯走去。他此行的目的,是要邀请在野的骁骑游击将军.詹台出山,担任信都书院的兵家教瑜。

崔昶自然还是知晓厉害的,所以他只是邀请詹台担任书院教瑜,而不是任职冀州的某个官职。毕竟一个连皇帝任命都推辞掉的人,如果自己成功征召了他,这让皇帝和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放。

另外,能够作为国立校馆或者私立书院的教瑜,大部分都是各学派的大家,而这些大家大部分也都是,已经上了年纪的老学究了。而詹台今年,不过才区区二十五岁,却受到如此大的礼遇,自然更多的是因为他自己的能力和昔日在战场上的战绩。

一个十六岁参军入伍,就能加入斥候营的人,个人的武力和观察力自然不会差。在其后的几年,匈奴虽说气运差了一些,可这个年轻的气运却不是一般的好,当然这也是詹台自己好人有好报。

先是在建安年间在善无城外,他自己稀里糊涂的被俘虏之后,却并没有向他人那样直接加入汉人的军队,或者返回老家过安生的日子,而是选择留在了故主的身边。

然后,他就跟着姑夕王.善宾,又稀里糊涂的立下了大功。虽然在沙漠中寻找水源,对于他们这些自幼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或许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里没有丝毫了解,甚至水源临近断绝的十余万大军而言,却是救了他们的命。

后来,因为故主强行让他离开,他便又跟着南下的族人们一起去了冀州。

按理说,像他这种完全可以谋个一官半职的留在军中,而且当时的大将军.曹彰对他已经发出了邀请,可是他却拒绝了。可即便如此,只要他愿意,天下一十四州,洛阳、长安或者其它任何一个大城,他都可以去的,但是他又没有选择,而是随缘的落在了冀州北部,特别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在这个小山村里,他却碰上了那个想让他照顾一生的女孩儿。并在不久后的将来,又阴差阳错的救下了身受重伤的,幽州刺史.毌[guàn]丘俭。

再后来,他得知了自己的故主姑夕王.善宾被杀害了之后,又阴差阳错的跟着毌丘俭北上上了战场。而一个人的好运要是来的话,那是挡都挡不住的。不久后,他又在战场上生擒活捉了,此次叛乱的魁首辽东太守.公孙渊。

他也因此,再次进入了皇帝.曹丕,和已经是任城王.曹彰的视线里。再次的遇见他,曹丕和曹彰自然是不想着再错过他,于是便特意把他摘了出来,破格将其册封为了正四品的骁骑游击将军。这一路走来,或许其中有不少是运气使然,可一个人要是没有能力的话,再好的运气又有什么用呢?

而皇帝曹丕和任城王曹彰如此作为,其实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意提拔他,并让他在即将开设的北庭都护府中任职。只可惜,詹台再一次的不按常理出牌了。换成其他人,碰到皇帝如此礼遇的话,早就迫不及待的接受了。

对于一个普通百姓而言,如果按部就班的参军入伍,能够囫囵的退伍已然是幸运,如果运气再好一些,能以一个什长或者百夫长的身份退伍,那必然是万里挑一好的运气了。对于他们而言,别说是正四品的骁骑游击将军了,即便是一个有品级的都尉,那也是祖坟冒青烟的幸事了。

只不过,或许这天底下也只有詹台,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也或许正是因为詹台如此的不在乎名利,曹丕和曹彰才会更加不吝惜的给他这些吧。

因此,在詹台谢绝了朝廷的任命之后,皇帝曹丕并没有生气,似乎詹台的这个举动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因此也只笑了一笑便同意了。而且,在知晓了詹台接下来想要做的事情之后,曹丕更是遵从了他的意愿,更是成人之美的下了一道圣旨,破格将他未过门,或者说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未婚妻,给封为了一品诰命夫人。有了这道圣旨的神助攻,詹台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娶到了王莺儿。

刚开始,王莺儿的父亲老王头还不信,虽说他已经看见了圣旨,而且已经答应了这两个年轻人的婚事,可他总觉得这是詹台在糊弄他,心中也一直多多少少有点儿遗憾,毕竟诰命夫人自己念叨了一辈子了,可最终还是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穷小子。

而他之所以同意两个人的婚事,真正的原因,其实也不是因为詹台带回来的那道圣旨,而是他看到了自己的女儿非詹台不嫁的决心,和詹台这个年轻人的血性和真诚。这个年轻人虽然是个匈奴人,但是自从他决定上战场那一刻开始,王老六也就开始真正的接受他了。

后来,在两个人的婚礼之上,一个刺史和一个右将军,为詹台当马夫和轿夫,使得王老六越发的心惊,他和赵家屯其他有着同样想法的人,心中也开始犯嘀咕了,难道那道圣旨是真的?

而詹台在赵家屯的消息,自然也就很难保得住了。再后来,当地的大官贵族和官吏们,开始陆陆续续的到赵家屯拜访詹台,甚至有的都行三叩九拜的大礼。看着往日里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此时都在向自己的这个女婿跪拜,王老六心中开始真正的翻江倒海。

毌丘俭、夏侯玄以及一些官职比较大的官员,他没有见过,所以并没有觉得什么。可县里的县令大人、主簿大人和一些衙役他还是见过的,这群人平日里眼睛都长到天上了,可如今见到了自己的女婿之后一个个都毕恭毕敬的。于是乎,王老六和村里的人才反应过来,原来詹台是真的没有糊弄他们。

......

从信都城北上,不过一两日的光景,刺史.崔昶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赵家屯。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这句话是真的一点儿都没错。

赵家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原本只是冀州北部大山之中,特别不起眼的一个小村子,可如今,早已经是大变样了。即便詹台并没有说什么,可是本县的县令知道了他在屯子里之后,先是将屯子里的茅草屋,全部修缮了一遍。然后,又将村子通往外界的道路修了一遍,最起码马车是畅通无阻了,也不再坑坑洼洼。并且,在沿线按照标准设下了官府的驿站。

如今这赵家屯,已经变成了赵家屯乡了,而且本村就是本乡的治所了,这很显然是后改的。更为可贵的是,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这小小的赵家屯村口酒肆、布店、客栈等一应俱全,更为难得的是,赵家屯竟然还新建设了一家国立校馆,如今全村适龄少年,都已经入学读书了。

而崔昶作为一族之长,如今又是冀州刺史,自然是经历了无数人间故事的,所以当他来到这赵家屯之后,可着这很明显修缮一新的小村落,也并没有说些什么,毕竟这不算是什么太出格的事情。

这次崔昶北上,自然也是已经知会了当地的官府的,因此当他刚刚到达赵家屯村口的时候,詹台、王莺儿以及当地的县令等一行人就已经在村口等候了。

詹台虽然不重名利,但不代表着不懂人情世故。再怎么说这崔昶如今也是冀州最高的长官,人家既然以礼相待来看望自己,自己自然也要同样的回敬人家。

看到马车慢慢的映入眼帘,詹台随即引领着众人不急不慢的迎了上来。

而坐在马车外面的书童见状,急忙向马车中说道,“老爷,詹台将军他们迎过来了。”

能够陪着崔昶北上的人,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他虽然没有见过詹台,但是也知道詹台乃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将军。看如今的情景,能够有资格站在一群官员中间的年轻人,整个中山郡恐怕也只有他了。而且传言,他的夫人貌美无比,那个年轻人身旁正好站着一名十分好看的妇人,更加证实了他的身份。

马车里的崔昶闻言,随即掀开了马车前面的轿帘,并示意他们将车停下。随即也走下马车,向对面的众人步行而去,以示对詹台的尊重。

双方相距还有几步的脚程,只见那詹台拱手行礼道,“后生晚辈詹台,见过刺史大人。”说罢,就要行叩拜大礼,而他身旁的一行众人,随即也跟着急忙下跪。

詹台的话中,并没有称草民,也没有称末将,而是称自己为后生晚辈,这就表现出了这个年轻人的精明之处。

称末将自然不合适,毕竟自己在野,而且已经推掉了皇帝陛下的任命。可是自称草民也不合适,因为自己的妻子,如今是一品诰命夫人的官神,所以他居中称了一个后生晚辈。

崔昶见状,急忙快走几步,一把将马上就要跪下的詹台扶将起来,微微一笑说道,“詹台将军快快请起,你又何必行如此大礼。本来就是我来拜访你的,现在弄得老夫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