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八十九章 南中密事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八十九章 南中密事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2:36 来源:笔趣阁

就在整个天下都在忙碌屯田和九品察定的时候,帝国的某个地方却十分的清闲,清闲的都好似与这世界格格不入。

那个地方就是益州的南中地区。建安三十五年天下一统之后,昔日蜀国的镇北将军.王平,被朝廷封为了庲[lái]降都督,兼建宁太守。从益州北部的富饶之地,贬谪到了南中这不毛之地,无论怎么看都算是流放了。

虽然庲降都督同时节制着,益州南部建宁、戕[qiāng]柯、云南、永昌四郡的军事。但这不毛之地的南中又有什么军政可言呢?无非就是安抚和镇守,不让四郡的这群蛮夷生乱罢了。

再后来,就连他麾下的无当飞军,都被成都侯.钟会和伏波将军.郭淮,以军屯的名义设计剥夺而去了。虽然那五千无当飞军,最后落到了后将军.邓芝的手里,并给与了他八千精锐的补偿。但是这所谓的八千精锐,又如何跟当初自己亲手调教出来的无当飞军,所相提并论呢?

这也是朝廷对王平不放心的一种措施,毕竟无论是谁,对于一个三次易主的手下,都不会放心的。另外,华夏自古以来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像王平这种有胡人血统的将领,就更多多少少让人有所鄙夷了。

当“九品察定”和“军屯”一事在益州北部和东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时候,王平却依旧如往常那般整天的无所事事。今天找这个蛮族首领讨酒喝,明天又到那个洞主那里讨肉吃。

因为王平昔日里,曾经是武侯.诸葛亮手下的知名大将,再加上他本人确有名将之风,因此南蛮的众首领对他很是敬重。

这一日,王平发出邸报,昭告南中各个蛮族首领来建宁郡听命,似乎有钟繇的事情要发布。

各族首领听到是王平昭告,或出于对他的敬重,或迫于他的威慑,或受获于他的利诱。总之,最后都纷纷赶来了,汇聚到了建宁郡的庲[lái]降都督府。

昔日里,武侯诸葛征伐南蛮时的蛮王孟获,如今也早已老死在病榻之上了。现如今众部落共推的新蛮王首领,乃是他与祝融夫人的儿子孟崖。相比自己的父亲而言,孟崖自然就没有那父亲那般的骁勇善战了。因此旧时的那些部下们,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别的心思。好在孟获的余威尚在,他们暂时并未有所举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当其余部落首领准备要有所行动时,庲降都督.王平到了。孟崖审时度势之后,选择了依附在了王平的帐下,他麾下的一万蛮兵,也唯王平马首是瞻。

可即便如此,王平手里现有的军队也才区区三万余人。

西川在武侯.诸葛亮的连年穷兵黩武之后,在安乐公.刘禅率众归降之时,仅仅只留下了十万兵。建安三十五年年初之时,又被钟会按照钟繇的计谋裁撤了一半,随之仅剩下了五万。

这五万兵中,有三万余人在后将军.邓芝的手里,即便后来邓芝拿了八千换走了他的五千无当飞军,他麾下也仅仅只有二万三千余人。身在成都的刺史费祎,又留下了五千兵马,因此最后,自己只带了一万七千余人来到了这南中蛮荒之地驻守。因此,当新蛮王.孟崖率兵前来依附的时候,虽然他表面上波澜不惊,可心中却早已是欢喜雀跃了。

但是王平内心也清楚的知道,即使加上新蛮王.孟崖的一万多蛮兵,可若是想行自己心中所想之事,还是于事无补的。

自己如果有所行动,先不说钟会和郭淮所率领十万平蜀大军,就连邓芝老将军手下的那三万旧蜀军,就够自己喝一壶的了。虽然邓芝老将军跟自己一样同属旧蜀臣子,但他却并有向任何一边靠拢。而且经过上次无当飞军一事已经彻底看出,这老爷子如今更是无心政事。

别管你是旧日同僚还是位高权重的曹氏一派,谁让老百姓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他就靠向谁。反之,如果谁先挑起战端,他就会伙同另外一派共同发起征伐。更何况邓芝老将军手下的,那五千无当飞军,是自己亲手调教出来的,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当两万大军。

虽说此时,益州明面上分为三个派系。一是刺史.费祎和庲降都督.王平的保皇派,二是成都侯.钟会和伏波将军.郭淮,还有一派则是以后将军.邓芝为首的中立派。

刺史.费祎与成都侯.钟会共同驻守成都,伏波将军兼汉中太守.郭淮在益州北部,汉中和阴平驻扎。自己在这南中四郡地区驻守,而中立派的后将军.邓芝则驻扎在益州东部巴郡一带。

乍一看起来好像除了自己之外,其余众人所在之地都比较富饶。可再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还是王平所在的南中之地更胜一筹。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王平虽然目不识丁,所识之字更是不满十,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晓军法,不畅意理。如若不然,他又怎么能够被诸葛亮赏识,一路做到镇北将军呢?

而今日王平邀约众蛮族首领前来,正是为了他那身后之事。如果有朝一日,荀彧为首的保皇派失势,自己难免不会被受到牵连。

所以才要早做打算,尽可能多的招兵买马。朝局若有变动,将那官道大路一封,再凭借着麾下亲手调教的数万大军,那可就另当别论了。

昔日里,诸葛丞相南征孟获之时,孟获和众首领手中蛮兵不过区区两万人不到,武侯还出动了三万大军呢。

王平可不是孟获那种酒囊饭袋,届时他手下若是有个四五万大军,就算朝廷或曹氏一派想要有所举动,没有个十几万大军,必将无功而返。再者说,南中之地,山高路远王化未开,而且瘴气遍布,虫兽肆虐。

朝廷就算真想出动大军征伐,也要掂量掂量,为了这么一片不毛之地,和王平这样的人物是否值当的了。届时,王平就算学那秦末的南越王.赵佗,划南中自治,自封南中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王平的庲降都督府,并不像其余中原各州的官邸那样,青砖红墙飞檐斗拱的那么富丽堂皇。因为地处南中腹地,各种材料稀缺,从成都等地运输呢,又颇为耗时耗力,得不偿失,所以大部分建造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

因此这庲降都督府呢,充其量来讲,也就是一个比其它蛮族首领的住所稍微好一点儿的茅草屋罢了。王平又差人在都督府一旁,搭建了几座竹楼,就当自己和亲卫们的住所了。

不过王平自己或许也没想到,他的这种入乡随俗,反而让当地的蛮族人们更快更好的接纳他了。

待诸位蛮族首领来齐之后,在王平的引领之下,众人入都督府内分散而坐。

王平自然坐于主位,他麾下的将校和蛮族首领们相对而坐。只见那蛮族首领有新蛮王.孟崖,故蛮王之弟孟优,木鹿大王,朵思大王,带来洞主,洋洋洒洒竟有十数人。

这南蛮人与中原礼仪果然不同,只见那各路洞主皆身被兽皮,头戴五颜六色的羽毛冠,腰跨各式各样的武器,有飞刀,有长标,有骨枪,也有弓弩。

待众人落座,居于主位的王平缓缓开口了,“各位大王、洞主,首先本都督在此感谢诸位应邀而来,谢过了。”

言罢,王平竟然站起身来,将右臂半举放在胸前并微微颔首,向在座的各路蛮族首领行了一个南蛮的礼仪,众蛮人首领见状也随即回了一个礼。

随即,王平接着说道,“诸位大王和洞主们应该知道,早年间我武侯.诸葛丞相,曾经从诸位各部挑取了勇士五千人。可诸位并不知道他们如今身在何处吧?

不瞒各位大王,如今那五千勇士,已经成为了我蜀地当之无愧的精锐“无当飞军”,更是跟着邓芝老将军上巴郡享福去了。他们现在吃的可是皇粮,穿的那是蜀锦,用的都是金银啊。”

蛮人好利,听到王平如此,莫不心生向往,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王平见众人如此这般,嘴角不经意的微微一勾,突然长叹了一口气,话锋一转说道,“可惜啊。”

蛮人首领们的胃口已经被吊起来了,见王平又如此说道,一个个不禁心生疑虑。只见那人群中的木鹿大王,随即疑问道,“都督大人,这么好的日子,还有什么好可惜?”

王平闻言,眉目微皱说道,“木鹿大王你有所不知啊,北边的日子虽然好,可是那里有咱们这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活的爽快啊。儿郎们虽然现在锦衣玉食,但也想回家啊。

可朝廷说了,回来可以,那得把朝廷给的封赏还有金银留下,才能回来。你说这?哎!”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儿郎们,留了血,受了伤,好不容易靠拼命才换来这定点儿犒劳,本就是应得的,竟然还要还回去才能回家?”

堂下的众人们顿时炸了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