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四章 曹家最得意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四章 曹家最得意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皇帝曹丕闻言,轻叹一声说道,“我呀反而是希望,我家的这个臭小子啊,能够像允龚(曹植之子,曹志,字允龚)那样,多加文静一些就好咯。”

此话一出,这两兄弟,相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少时,曹丕、曹植二兄弟,便已经携手缓缓走进了,位于皇宫东北方向的御花园内。此时御花园中,大部分植物已经叶黄凋零,树下有不少在打扫的宫人们,见到这两位到来之后纷纷跪倒在地,待二人走过之后,又起身倒退着向远处躲了一躲。

在曹丕的引领之下,一番七湾八拐之后,二人终于来到了御花园角落上一处,专门种植菊花的花园。还不待二人接近,一股菊花特有的淡淡清香,便已经进钻入了二人的鼻孔之中,令人为之精神一振舒爽不已。

随后,二人便一同来到了菊花园当中。太傅.曹植看着眼前的美景,忍不住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当下随口吟诗一首,“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一旁的皇帝.曹丕闻言,忍不住点着头鼓着掌夸赞道,“好诗啊,好诗。不愧是我的子健(曹植,字子健)小弟,潇洒不减当年啊,我曹家诸子,还是当属你曹子健,最为得意啊。”

这下曹植倒是没有推辞,反而继续堪堪说道,“当今天下,有的人喜欢牡丹,说它乃是百花之王,象征着富贵和吉祥。也有人喜欢莲花,说它乃是花中隐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着纯净、极尽善美和忠贞正直。

还有人喜欢桃花,说它是百花之始,它开了春天就来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象征着希望活力、健康长寿。

可是臣弟却很喜欢这菊花,不瞒二哥,臣弟觉得,这菊花却有着君子之意。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啊。”

而此时的皇帝.曹丕,早已经被曹植这一番别具一格的言论,给震惊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曹植看着眼见这位已经略有呆滞的兄长,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随即开口轻声说道,“二哥,睿儿刚刚提及皇后...嫂夫人,她的病没事儿吧?她如今这般,还是不要让她过于操劳才好啊。”

这是的曹丕也才缓过神来,闻言之后,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一丝无奈和苦笑,可还是假装轻松的说道,“吾弟不用替你嫂子担心,睿儿他平日里虽然活泛了一些,可在事理上还是懂事儿的。他刚刚所说的让他母亲给咱们做饭,也是太医院的太医吩咐的,太医说你嫂夫人现在身子骨弱了一点儿,可平时尽量还是多活动活动,锻炼一下才好。而这下厨做饭,也是太医给的建议。”

听到这里,曹植才稍稍放心的点点头说道,“那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那就好。对了,还有一件事儿二哥,子文兄长(曹彰,字子文)他,在长安.....他最近可有书信前来?”

见到自己的弟弟发问,曹丕长叹一声后,随即缓缓转过头来,“黄须小弟他,早年间跟着先皇南征北战,后来又自己带兵廓匈奴,征鲜卑。虽说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可是也是用满身的创伤和病痛换来的。虽然朕派了太医常年留守在长安,而且太医令每半年也会亲自过去一趟,即朕也还是不放心啊。自古以来,身经百战的武人们,都比一般的文人和普通百姓要老的更早,甚至去的也更快......”

似乎察觉到自己有些失言了,曹丕急忙停了下来,可少时之后他又缓缓的开口说道,“朕要是没记错的话,子健你今年也五十有三了吧?”

曹植闻言,也是长叹一声道,“是啊二哥,我今天都五十有三了,子文兄长比我年长三岁,今年也已经五十有六了。普通的富家翁,如今都已经在家濡养子孙,颐养天年了呀。”

曹丕微微点头,接着轻声说道,“是啊,朕又怎会不知呢。可是我曹家不同于其它,皇家无私事啊。而且,这长安作为前朝旧都,重中之重,若不是你子文兄长镇守,其他人我不放心啊。咱们曹家现如今子侄辈的这几个人,没有几个争气的,能够替咱们分忧的呀。对了子健,你觉得昭伯(曹真长子,曹爽,字昭伯)这孩子怎么样,要是让他去长安跟着历练几年,再接替子文的位子,你觉得如何?”

曹植听完思索了一番之后,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表示了拒绝。

曹丕随即轻皱眉头问道,“你觉得,这孩子不行?”

曹植抬起头来,郑重的看着他自己这位皇帝二哥,然后一脸严肃的说道,“昭伯自幼以宗室子弟入宫,陪伴睿儿一起读书。这个孩子,虽然看起来谦虚谨慎,勤奋好学,但是臣弟总觉得这个孩子,藏着一股子不踏实的劲儿,似乎是装出来的。你、我还有子丹(曹真,子子丹)尚在人世,他或许还没有什么,我就怕给予他重任和高位的话,将来会出大错啊。只可惜子丹他英雄一世,他的这个儿子却......”

这番话下来,皇帝.曹丕也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之后他才又缓缓开口,向一旁的曹植问道,“那......子健你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来接替子文镇守长安的嘛?”

曹植低头思索了一番之后,抬起头来接着说道,“昔日,伯父.钟繇以司隶校尉之身,镇守长安多年,颇有建树,后来更是领兵从长安进发,一举荡灭了负隅顽抗多年的西蜀叛逆。现如今他的儿子钟会,钟士季,早已成年,而且次子颇有才华,子承父业或许不失为一个合适的人选。

当初,钟繇伯父讨伐西川之时,钟士季亲率一支偏军,偷渡阴平七百里,兵临成都城,才使得那后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刘婵主动开城投降啊,这钟士季可是居功至伟啊。

另外,泰初(夏侯玄,字泰初)这孩子,我感觉也可以。当年,辽东的公孙恭想要趁乱染指中原,可没曾想他竟然被泰初仅仅率领一郡人马,就给打的落花流水,泰初也因此被当地百姓称之为东虎。再后来,辽东.公孙渊领兵三十万,叛我大魏,整个幽州全境在短短几个月内全部陷落,甚至连幽州刺史.毌[guàn]丘俭都被叛军打的大败而不知所踪。可是呢,泰初这小子星夜北上之后,却挡住了颓败之势。

这小子可是生猛的很啊,他北上之后,面临那么大劣势的情况下,竟然还敢主动出战。并且亲身率领着奇兵,深夜摸进敌营,杀掉了公孙渊麾下的掌兵八万的步军统领.度辽将军.行玄菟郡太守.史横。这也才遏制住了敌人的攻势,并且在后期成功抵御了叛军的继续南下啊。所以,臣弟觉得泰初这小子,也不失为镇守长安的一个合适人选啊。

而这些的年轻人,如今也早已经都过了而立之年,均可以独当一面了,二哥不妨考虑考虑这二人。”

听完曹植的话之后,曹丕低下了头来。不久之后,他抬起头缓缓说道,“子健吾弟,你刚刚所说的这两个人选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当初那钟士季守丧结束之后,朕把他留在了洛阳,就是想着哪一天朝廷哪个紧急的位子有空缺,而且紧急需要人的时候,就把他顶上去的。如今看来,真的当初的那个做法还是对了。

泰初这孩子,朕倒是也是认可的。如今距离五胡叛乱已经过去七八年了,那幽州早已经恢复生机了。泰初呢,这几年在幽州的差事,做的也不错,历练的也到位了。如今也时候,让他动动地方,从那个寒苦的地方离开了。只不过,这长安毕竟不同于其它的地方,非同小可。朕恐怕,若是只派他们其中一人在哪里,无法完全胜任啊”

听到这里,太傅.曹植自然已经明白了自己二哥的意思,他无非想的是让钟会和夏侯玄二人共同镇守,一来更加保险,另外他们二人也可以相互监督、制衡。并不是说曹丕对他们二人不信任,而是作为帝王,必须要想办法制衡手下的臣子们。

想到这里,曹植抬起头来,随后轻声说道,“二哥所说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可以将他们二人同时派往长安,想必会更加稳妥一些。那钟士季如今已经是镇西将军.司隶校尉了,嗯...倒是不用怎么动职位,他以司隶校尉的身份赴任即可。可是泰初的后将军的牌子,似乎就要给他动一动了。”

曹丕闻言无不肯定的点点头说,“吾弟言之有理,既然这样的话,就让泰初这孩子进位前将军,与钟士季一同前往。另外,朕打算军政分开。让泰初掌管关中之地的军事,让钟士季掌管关中之地的政事,吾弟,以为如何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