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七十四章 西有大湖,湖边有古城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七十四章 西有大湖,湖边有古城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黄初三年的年关刚过不久,凉州刺史兼西域都护.邓艾,便率领着一众属臣和五千精兵,向敦煌西面的海头城进发了。

这支部队中,也不乏一些不同于汉人的面庞。比如那昔日的羌族首领.姚士祥,还有他麾下大将.无弋[yì]剑,如今他们都已经分别是西域都护府的司马和兵曹了。甚至这五千精兵当中,也有不少羌人、氐[di]人,甚至小月氏[zhi]人的面孔。

前年邓艾和敦煌太守.仓慈,已经暗暗查访过西域的形势了,所以对西域的情况还算了解。另外由于河西走廊的商路断绝,西域各国也一直盼望着再次与汉人通商,而此次西域都护府的重设,也算是众望之所归。

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南面是祁连山脉,北面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所组成的北山山脉,东面则是黄河。而它整个地势看起来,又像是一条被两山所夹的窄窄廊道,因此也才会被称为“河西走廊”。

武威、张掖和酒泉三郡,南面有这祁连山上雪水的洗礼,东面还有穿境而过的黄河。

也正是凭借着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这三军境内也有着肥沃的土地,非常适合庄稼种植,也适宜推行军屯。要是没有这些先天条件的存在,那凉州刺史.邓艾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将武威治理成塞上江南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河西之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原儒士避乱的上好之所在,尤其是那河西走廊两侧和北山和祁连山脉之中,更是怡人的很。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这河西走廊也正是西域东进中原的必经之路。

汉灵帝后,黄巾战乱,通道断绝。后来数十年,经过数次征伐,才被打通。可即便如此,由于中原连年战乱,西域各国也不敢东进,中原的商人和朝廷也无力再向西。

再后来,天下一统,大魏太祖武皇帝曹操还政于朝之后,朝廷才有功夫腾出手来整治这片丰饶的土地。当时朝廷的几大巨头,曹操、钟繇和曹丕一番商议之后,更是将寄予厚望的邓艾,邓士载从帝都派到了这里。

那年轻人也不负众望,短短几年之内,便将治下的郡县治理成了小有名气的塞上江南。甚至西域一些稍微近些的部落,都开始派出使者和商队试探性的东进了。

见到西域的形势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刚刚继位的皇帝.曹丕在与丞相.钟繇一番商议之后,随即就派出了新任的凉州刺史邓艾,和敦煌太守.仓慈,乔装打扮进入西域进行前哨探查。

探查的结果也很喜人,可就在朝廷打算再进一步的时候,公孙渊叛乱了,这复通西域的事情也只能暂时搁置了。直到两年后的今天,才重新捡起来。

这河西走廊的东部三郡,称之为塞上江南呢,一点儿也不为过。可是越往西,雨水和雪水也就越发的少了,在离开张掖郡进入敦煌郡之后,映入眼帘的也便只有漫天的黄沙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张掖、张掖,张国之臂掖,以通西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离开张掖之后就不算是河西走廊了。敦煌郡也成为了帝国,名副其实的边西第一镇。

因此近些年来,敦煌大多数的士子们都是选择向东。如今名声正是如日中天的临松先生.郭瑀和他的乘龙快婿刘昞,正是那敦煌郡人士。二人都是少年时,离开敦煌郡东进求学的。

而离开敦煌之后,也就算是真正的踏入西域了。

沙漠行军不比中原,一是水源问题,二是黄沙的原因,因此行进起来比较困难。短短三四百余里的路,邓艾一行人,愣是走了两天才走完。

可当他们穿越了二百多里的沙漠之后,脚下的青草却又渐渐的多了起来。又走了小半日,一行人终于看到了一片大海,准确点来说应该是大湖,这也正是当地人被称之为的罗布淖尔的罗布泊。

只见这片大湖,一眼望不到边际,方圆足足有上千里之阔。凉风习习,水草丰饶,一群群不知名的水鸟在湛蓝的湖面上翩翩起舞,好一幅人间之佳境。

湖边的胡杨林中,一群群牛羊正在惬意的吃着刚刚发绿的青草。因为此时马上就要阳春三月了,所以湖面上并没有打鱼的渔船,要不然万帆竞发,那才是真的壮观。

这罗布泊乃是整个西域中最大的两条河,塔里木河、车儿臣河的交汇之处。相传古时,它曾足足有五六千里之阔。

百余年前,由于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楼兰城严重缺水。于是当时的敦煌太守急忙调集了一千兵马,更是从鄯善、焉耆[qí]、龟[qiū]兹三国各抽调了一千兵马。四千兵马不分昼夜的往注滨河中注水,才堪堪解了海头城缺水之位。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罗布泊开始慢慢的收缩了,可即便如此,时至今日这罗布泊仍有千余里之阔。

邓艾看着眼前的大湖,已然被惊呆了。即便是见多识广的他,也没见过如此美景,当然也早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良久之后,他才从口中堪堪蹦出一句,“此莫不是天人下凡所创之境乎?”就连邓艾还是这样呢,就更别说其他人了,此时早已经看呆了看傻了。

而且此时的邓艾心中正在犯嘀咕,这东面的酒泉、张掖、武威好似塞上之江南,这西面的罗布泊又美的仿佛是天上仙境,可为什么偏偏这中间的数百里,却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漠呢?

不过很快,邓艾就不想了,因为此时的他,有着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走了,继续前进。”

随着邓艾的一声令下,这一行人继续沿着湖边向西前进。

此时一旁的都护府新任司马.姚士祥开口了,“刺史大人,我们此行所去的海头城在哪里啊?”

也不怪姚士祥如此发问,他这一辈子除了早年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一段时间在关中参军之外,大部分时间就一直往来于大山和雍凉之间了,自然对这西域之事,知之甚少。

被问及的那个年轻人邓艾,闻言扭过头来,“姚司马,那海头城已经不远了,只要我们绕着这湖边再走上个十余里就到了。”

自从上次临松先生.郭瑀在给邓艾出了一个,口含石子锻炼说话的方法之后,如今不过短短一两年的功夫,从小就口吃的邓艾,说话竟然已经与常人无异了。

其话音方落,他身旁另一位都护府新任的兵曹.无弋剑,也开口发问了,“大人您也别嫌我们唠叨,我和首领......司马大人从来没有到过这西域,对这儿也是一点儿都不熟悉。可是今后确实要跟着大人您在这里常驻办差的,还希望大人您能够为我们讲解一二。”

听到这里,邓艾悻悻一笑,随即说道,“这不怨二位,确实是我疏忽了。不过咱们这里有更加熟悉西域形势的人。”

说罢邓艾向着不远处的某人喊道,“孝仁兄(仓慈),还劳烦过来一趟。”

他所招呼的那个人,自然就是敦煌太守.仓慈了。

“孝仁兄,日后我等要同府为官,可姚司马和无弋兵曹,对西域之事还不甚了解,因此还要劳烦你为诸位在场的诸位解说一二啊。”

邓艾言罢,仓慈随即点点头说道,“这是自然,下面就让我为大家简单说一下西域现在的大概情况。我们此次要去的目的地,名曰海头城。此城的东西城墙约六十丈,南北城墙约有四十丈,乃是整个西域中占地排名第二的城池,也是当今皇帝陛下钦点的西域都护府的治所,而此城呢就在这罗布泊大湖的西侧湖边上。”

说道这里,一旁的姚士祥忍不住打断了仓慈的话,“仓太守,既然您刚才也说了,这海头城是西域第二大城池,那我们为什么不把都护府设立在第一大城呢?”

仓慈闻言与邓艾相视一笑,随即接着缓缓说道,“姚司马有所不知啊,这第一大城啊,就在海头城城南百余里处,名曰楼兰。这楼兰城,曾经是鄯善国的国都。鄯善国,有户一千六百余,人口一万五千余众,兵马也仅仅只有三千人不到。

前朝之时,汉朝廷曾将西域都护府的治所,设立在这楼兰城之内。可如今我等刚刚复通西域,又怎么好去霸占人家的第一古城呢?另外这鄯善国虽然人口不多,人马更是不足为惧。可他却是这西域之地的七强之一啊,更是西域东南这片说一不二的老大,周边其余的精绝、且末、小宛、戎卢、弥等小国,更是唯他马首是瞻。

我大魏虽然军容长盛,可我们来西域是为了长治久安,为了团结西域诸国的,并不是为了抢夺他们的土地和城池来的。我们初来乍到,一切还是以和为贵,谨慎些好。等过上几个年头,我想不用我们说,那鄯善国的国君都会主动让出楼兰城,让我们入驻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