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七十章 西域&北庭都护府(二)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七十章 西域&北庭都护府(二)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只见那白发苍苍的老臣王朗略一思索,接着侃侃而谈道,“对于北庭都护府的都护人选,老臣倒是觉得执金吾.曹真将军很为合适。但是这西域都护府的都护人选,臣不以为然。

自中平年间黄巾战乱以来,河西走廊断绝,那西域诸国已经有五十多年没有来我朝进贡了。如今我大魏复通西域,欲重设西域都护府,自然应当派一位能够服众,且威名赫赫的将军前往。

那邓士载(邓艾)聪慧异常,有天人之姿,老臣也是认可的,可他毕竟如今也刚刚而立之年,恐怕难以使得西域诸国信服,到时若是误了我帝国大事,悔之晚矣。老臣举荐任城王.车骑将军.曹彰兼任西域都护,那邓士载可以作为大将军的副手,历练几年,待西域平定之后,再让其接任,这样比较稳妥一些。”

众人闻言,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王朗作为九卿之首的太常,此言自然也是有些道理的。

皇帝.曹丕听完他的高谈阔论之后,稍微沉思了一会儿,随即又看向了殿内的另一位老臣,缓缓开口问道,“子廉叔父(曹洪),对此可有见教啊?”

被问到的卫将军.曹洪,闻言抬起头微微一愣,说着就要站起身来回话,却被皇帝伸手给制止了。

曹洪也不纠结,随即在座抱拳说道,“启禀陛下,老臣觉得此事,也确实有待商榷。首先不说别的,单说子丹(曹真)如果前往北庭担任北庭都护一职,那执金吾的空缺有谁来担任呢?京畿重地的守备,实乃我大魏的重中之重,此不可不慎。”

听到这里曹丕微微点头道,“子廉叔父(曹洪)的顾虑确有道理,至于您所说的执金吾.京畿守备大营守备一职,朕心中也早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朕意欲让中领军.曹休代为兼任。

昔日太祖武皇帝在世之时,都曾夸赞文烈(曹休)实乃我曹家之千里良驹。

如今他执掌虎豹骑业已有七载了,奇袭新兴城,北廓大漠,收复雁门关等战役中,无不舍身忘死,也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担任一个执金吾.京畿守备大营的守备也绰绰有余了,所以此事自不当为虑。”

再看众人一个个都无不点头称是,看来众人对曹休接掌执金吾一职没有意见了。

曹丕见状,对着曹洪说道,“子廉叔父,那关于这西域都护您可有高见啊?”

曹洪微微抱拳接着说道,“多谢陛下,现在老臣再来说一说,那西域都护一职。正如刚刚王太常所言,自中平元年以来,那西域之地与我华夏断绝,而且已然分裂成了大小五十余国,形势极其错综复杂。

那邓士载虽然有‘军屯论’在身,而且将凉州治理的也确实不错,‘塞上江南’一称,即便是老臣身在深宫当中,也是有所耳闻的。但这并不代表着,他能够把西域之地管理好啊。因此,老臣也同意王太常的看法,觉得任城王.曹彰或许更为合适一些,那邓士载确实尚需磨炼数年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曹丕闻言微微点头,也不同意也不拒绝,随即缓缓的看向其他众人,“其他爱卿觉得呢?今日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嘛。”

虽然曹丕没有明面上拒绝,可他的言行之间已经表明了,对这三位老臣看法,显然是不认可的。

殿内新任的御史中丞.司马懿自然察觉到了,更何况那邓艾也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到这个关键时刻,自然更是需要来有所表示了。

可就待他刚要说话的时候,一旁的司徒.陈群却率先开口了,“启禀陛下,微臣与三位老大人的看法,却略有不同。”

听到这里,曹丕嘴角不经意的一勾,饶有兴趣的说道,“哦?长文(陈群)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陈群闻言,随即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微臣以为,那邓士载恰恰是西域都护的最合适人选。先不说其‘军屯论’了,单说此次平叛,那凉州可是叛乱五州之中最先被平定的。

凉州被袭击,兵马本就不多的他们,也仅仅只剩下了两万兵马,可邓艾却仅凭着这么一丢丢的兵马,就平定了鲜卑、羌族、小月[rou]氏[zhi]等部落十数万大军的叛乱,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后面更是亲率七万大军,突袭关中,解了我长安的燃眉之急,避免了长安陷落的悲剧,由此可见此子的才略能力,确实不同凡响啊。难道如此英勇,立下如此功绩的人,还当不了一个小小的西域都护嘛?

或许诸位大人觉得,那只身赴敌营,说服拓拔力微和宇文浪的,乃是临松先生.郭瑀,与他邓艾关系不大。可诸位也不要忘了,这数十年来,雍凉之地多位郡守,甚至历任刺史都曾邀约过郭瑀出山,可又有谁成功了?为什么这邓士载年纪轻轻的,就能成功的让其下山助自己平叛呢?

而且这几年,凉州河西走廊的治理,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昔日有骠骑将军.霍去病,十七岁横穿大漠,今日也有成都侯.钟会,十七岁巧渡阴平七百里。此次平叛,驸马都尉.文鸯,骁骑游击将军.詹台,殄[tian]虏护军.高勇,可都是以少年之身,立下的大功啊。诸位老大人,有志可不在年少啊。”

陈群话音方落,一直没有开口的丞相.钟繇,此时也趁热打铁的开口了,“陈司徒所言,甚有道理,老夫深以为然。刚刚所说的这些年轻人,可都是我大魏的未来呀,对于他们我们应当予以支持才是。此次平叛和这五年凉州政绩,也已然说明这邓士载不是个庸才。鲜卑新任的左、右两大单于也都是因为他邓艾,才得以被封,由他担任西域都护反而更容易让西域诸国信服。

另外,长安乃是旧都重镇,任城王.曹彰大将军镇守最为妥当,若是让他去西域不是反而大才小用了嘛。他要是去了西域,那长安何人来镇守啊?杀鸡焉用牛刀,邓士载镇守西域足以,更何况那酒太守.仓慈颇有威名于蛮夷,再由他作为从旁辅佐,足矣!”

陈群和钟繇的一番夸夸其谈,使得整个昭阳殿内

(本章未完,请翻页)

顿时鸦雀无声,这很明显说道在座众人的心坎里去了。是啊,他们也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那时候也是老一辈的人对他们多方照料,也才有他们这些朝廷重臣的今日。

既然作为定海神针的丞相.钟繇都开口了,他们也自然不好再出言反对了。在座的众臣自然知道丞相和皇帝陛下的关系的,而且在很多时候,陛下都是借钟繇之口来传达意思的。

这种情况,很显然也正是皇帝.曹丕所想看到的。

不过见到众臣有所争执,也急忙出来打圆场道,“今日昭阳殿之谈,是朕让大家畅所欲言的。朕也知道,诸位无论是中意谁做那两个都护,都是为了朝廷,为了我大魏的将来。因此,无论是何种说法,朕都不会怪罪,诸位爱卿也不必介怀啊。”

众臣见状,很合时宜的站起身来齐声道,“陛下圣明。”

曹丕满面春风的看着殿内的一切,很是受用,但随即也招招手,示意群臣坐下,并继续说道,“好,既然如此,那西域和北庭两大都护的人选就这么定了。邓士载继续担任凉州刺史,兼任西域都护,持节掌西域诸军事。曹子丹则前往北方草原,担任北庭都护,另加封上军大将军,东乡侯,持节掌北庭中外诸军事,有先斩后奏之权。”

殿内的新任上军大将军曹真闻言,随即匍匐在地激动的说道,“臣,谢陛下隆恩。”

曹氏宗族的子弟里面,大司马.曹仁、任城王.曹彰和江陵王.曹植自然不必多说了,如今曹真是他们三个之外,官职最大的了,甚至比昔日张郃的那个镇军大将军,还要大上一点儿。他激动,也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曹丕见状并没有像往常那般,让曹真快快请起,而是坦然的接受了他的叩拜,并一脸严肃的说道,“子丹,北方草原各部,自上古以来,便一直与我华夏为敌。历代君王也曾多次扫荡,可终究治标不治本,所以才有了这北庭都护府。

这北庭都护府乃是开天辟地之新创,从来也都没有任何一位君王,胆敢在草原上设立都护府管辖,意在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草原的大患。此任重而道远,绝非易事,朕将此般天大的重任交到了你的手里,还希望你能理解朕的苦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

曹真听到这里,也言之凿凿的说道,“臣即便肝脑涂地,也决然不负陛下重托。”

曹丕闻言哈哈大笑道,“哈哈哈。这话听着就提劲儿,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来,子丹,快快请起。”

待曹真重新落座之后,曹丕看着众臣继续说道,“现如今这两大都护的人选已经落定了,可是这两大卫所的选址却还没有着落,朕也一直没有一个好的头绪。众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啊?”

听到这里,众人不禁面面相觑,刚刚光顾着争论两大都护的人选了,却把这最重要的都护府选址给忘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