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四十三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四十三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蒋济在沉思了许久之后,终于再次开口说话了,“不过,我们今日航行的宝船,乃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巧夺天工之物,其承载量巨大,受风力的影响很小。最重要的是,我们船上所承纳的给养也多,根本不需要在青州东莱港停船休整,可以一气直达辽东。

往日里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所以一时间在下也摸不准,到底需要多少时日才能到达,不过想来也应该是五十日左右吧,还请仲达兄(司马懿)见谅啊”

听到这里,司马懿微微点头,“诶,子通兄(蒋济)这是哪里话,这也不能怪你啊,这种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懿,只是希望我等能够早日北上抵达辽东,也好平定公孙渊的叛乱,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啊。对了,我们这次的所商定的登陆地点,是在辽东半岛东岸吧?”

“没错,是在辽东半岛的东岸。”

“好,既然如此,那子通兄你来看。”

说罢,司马懿将蒋济引到了一旁,墙壁上所挂的帝国辽东堪舆图面前,用手指着地图侃侃而谈,“现如今,公孙渊尽起兵马二十万西征辽西,而整个辽东三郡,必然兵力空虚。我等此番北上,正好可以趁此良机,一举拿下公孙渊的老巢,断了他的后路。

我一十五万大军,可兵分三路,一路攻辽东郡,一路攻乐浪郡,还有一路攻玄菟[tú]郡,登岸之后,不出二十日辽东诸郡便可重新纳入我大魏的麾下。”

“是啊,平叛顺利的话,说不定到时候,你我还能赶上回来夏忙呢。哈哈......”

“子通兄(蒋济),你还别说,去年我那几亩责任田,长势喜人啊。就连我们家过年包饺子用的面粉,都是我那责任田里的小麦做的,那饺子吃起来可是格外的香啊。哈哈...”

听到这里,蒋济反而有点儿蒙了,“仲达兄,这饺子是为何物啊?”

而司马懿见蒋济发问,随即恍然大悟,毕竟饺子这东西,也暂时只是在豫州和兖州一带盛行。蒋济没听过很正常,听过反而不正常了。

想到这里,司马懿随即微微一笑,向蒋济解释道,“哈哈,子通兄不知也在常理之中啊。早年间医圣张仲景先生,游历民间行医济世之时。恰逢有一年冬至,天降大雪,当他回到家乡白河岸边之时,见到许多穷苦百姓因为天寒地冻,把耳朵都冻坏了。

可冻伤的人太多了,张老先生便在郊外搭以大棚,置大铁锅一口。将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中蒸煮,煮烂之后取出切碎,再用生面皮做成耳朵状的饺子,施舍给那些冻伤的百姓们。一人饺子两只,清汤一碗,从冬至一直吃到过年。百姓们吃下饺子和驱寒汤之后,冻耳自然也就治好了。

这东西啊,美味无比,且状如耳朵,故又名‘娇耳’,可叫着叫着不知怎么的也就叫成了饺子,后来啊也就被我北方的百姓们传开了。

再后来,百姓们为了庆祝冻耳治愈,便也会在过年的时候,仿作‘娇耳’,不过却往里面添加了其它的馅儿。什么猪肉、大葱、鸡蛋、山韭、

(本章未完,请翻页)

鲜虾等等,皆可掺和拌制入陷。啧啧啧,真正是美味无比啊。可惜啊,今年是吃不上咯......”

说到这里,司马懿的神情中,竟然有了那么一丝的感伤。

蒋济自然也听出了司马懿话中的悲凉之意,随即宽慰的说道,“听着这饺子好像真是美味啊,明年你我返还洛阳的时候,一定要上仲达兄家里尝上一尝,兄可不要小气啊。”

“哈哈,那是自然!到时候,一定让子通兄好好尝一尝那人间的美味。”

......

在大魏黄初二年,公元235年,正月。

就在雍凉之地的冰雪将将消化之时,武威郡.姑臧城的城门,却从里面缓缓打开了。

正当城外游弋的叛军惊讶之时,却从城内走出了一名身穿粗布麻衣,头发花白的老者,除了手中拿着的一根节仗之外别无它物,缓缓的走了出来。而他的身后,同样跟着一名衣着简朴的年轻人,背着一个书箱,坚定的跟在这名老人的身后。

走出城门后不远处,老人和年轻人回过身来,对着城门口深深一躬,随即毅然而然的向前走去。

这名身着布衣的老人,自然就是当日扬言要只身赴敌营劝降的,凉州大儒.临松先生-郭瑀.郭元瑜。而他身后的,自然也就是他的一名弟子,名叫刘昞。

他即是郭瑀的亲传弟子,也是他的乘龙快婿。

刘昞此人,与郭瑀十分相像。早在十四岁之时,便离开家乡,不远千里的出门求学。后来寻到张掖临松山,拜在了郭瑀的门下。更重要的是,刘昞本人聪慧异常,且勤奋好学。

当时郭瑀有一女儿,到了当嫁人的年纪,他有心召刘昞为婿。于是便将众弟子中通晓经理的人。都召到了面前,并在自己的面前方了一条草席,“我有一女,年向成长,欲觅一快女婿。谁坐此席者,吾当婚焉。”

刘昞闻言,随即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在那草席上坐了下来,“先生若是向招乘龙快婿,那舍昞其谁?”

郭瑀见状哈哈大笑,随即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刘昞。

此次当众弟子听说,老师要独自赶赴敌营劝降敌人之时,纷纷赶了过来,表示想要一起前往,可郭瑀最终也还是只选择了刘昞。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想必郭瑀和刘昞,就是这样的人了吧?

姑臧城外游弋着的鲜卑哨骑,见状自然不敢善做主张。急忙从中飞出一骑,向西面的鲜卑大营策马而去。剩余的几个人,则冲上前来,将郭瑀和刘昞围了起来。

可那老人和年轻人,在他们的铁蹄面前,竟然丝毫不惧,反而不卑不亢的,说出了他们的来意。这几名哨骑斥候,自然也是军中精锐,比起普通的兵士来讲,见过的世面也肯定要多一些。可即便是他们,也从来没有见过几天的这种情况。

不过忠贞坚毅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敬的。那名游骑斥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小队长,见到老人手持的节仗,自然知晓这老人所说十有**是真的。

出于对老人的尊重,他随即翻身下马,向老人行了一礼,并命令麾下们将兵刃收了起来。随后,亲自在前面开路,引郭瑀和刘昞向大营的方向走去。

可当他们刚刚向西,走出了有大约有五里路的时候,就见得远方尘土飞扬,铁蹄声声。显然是那名斥候已经将消息送到了鲜卑大营,而此时有人率兵从营中赶来了。

只见这支骑兵,为首的一员大将,着一身鲜卑族的将军盔甲,可腰间挂着的确实一把大魏军中新配备不久的苗.刀,胯下的一批墨色骏马,一看也就是草原难得的良驹。

待来的近前,再仔细一瞅,此人年若不惑,身形虽然跟草原胡人一样的粗狂,可那面庞中却依稀有着一丝汉人的俊秀。

郭瑀上下打量了一番来人,随即微微颔首不卑不亢的说道,“见过拓拔大人,老夫这厢有礼了。”

这骏马之上的来人自然也就是,这次鲜卑人南下的左路军主帅,鲜卑五部之一拓拔部的首领,兼鲜卑右将军的拓拔力微了。

拓拔力微闻言,心中不禁微微一颤。

而且对这个敢只带一个随从,就前往自己营寨的老人更加好奇了,“老先生如何敢断定,我就是拓拔力微呢?”

郭瑀也不隐瞒,随即捋着胸前的胡子呵呵一笑道,“天天人人皆知,鲜卑有五部,五部之中的拓拔部首领.拓拔力微,有着汉人血统。此次鲜卑左路军的统帅,又正好是这个拓拔大人。而阁下英气十足,年龄又与那位大人相仿。再配上这胯下马,腰间刀,想认不出来都难啊。”

听完郭瑀的话,拓拔力微忍不住哈哈大笑,“老先生果然慧眼如炬啊。不知老先生如何称呼?”

见拓拔力微发问,郭瑀随即略微抱拳说道,“在下临松山郭瑀,郭元瑜是也。”

听到这里,拓拔力微急忙下马抱拳道,“原来是临松先生,失敬失敬,后生晚辈这厢有礼了。不知是林松先生驾临,实在是有失远迎,还望老先生见谅。”

拓拔力微虽然常年生活在草原之上,但对于大魏境内之事也比较了解,更何况郭瑀这种雍凉之地有名的大儒了,他又怎会不知呢。

随即,拓拔力微做了一个请的动作,恭敬的说道,“先生这边请。”

拓拔力微的这番“礼贤下士”,自然是有他的打算的。

这第一,由于自身血脉的问题,拓拔力微对汉人文化,向来有着天生的崇拜。

这第二,这临松先生.郭瑀,乃是当世大儒,谁不想把他揽入麾下,为自己效力呢?

这第三嘛,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拓拔力微自然也有着更进一步的打算,而在草原上想要更进一步的话,除了骏马和勇士之外,最重要的也是最缺少的便是像郭瑀这样的谋士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