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二十七章 公孙氏皆宵小之辈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二十七章 公孙氏皆宵小之辈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此时的昭阳殿内,又只剩下了皇帝曹丕和丞相钟繇两人了。

眼看四下无人,冷静下来的曹丕也终于发问了,“伯父,您对这幽州之事怎么看?”

只见钟繇沉思了一会儿之后,一边捋着胸前的胡须,一边慢悠悠的开口说道,“陛下,你没有觉得这事情很蹊跷吗?”

曹丕闻言,一脸疑惑的继续问道,“伯父此言何意?”

丞相钟繇也没有隐瞒,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辽东兵马,不过二十余万,高句丽人马,不过也才五万余,他们加起来也才堪堪二十五万。

虽说这几年,我大魏朝为了与民休养生息,放了很多兵士卸甲归田,如今北地各州加起来不过十二三万人马。可一旦烽烟再起,朝廷在北地各郡迅速召集十余万人马,是不成问题的。再加上车骑将军.任城王.曹彰的骁勇善战,那辽东公孙渊和高句丽的高谈德,完全不是对手啊。再说了那高句丽的五万人吗,还不如我大魏朝北疆的一万铁骑战力高呢。

可如今,他们仅仅只靠二十余万兵马就敢反叛,老臣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啊,老臣就怕犯上作乱的不仅仅只是他们呀。”

听到这里,曹丕心中大惊,“伯父的意思是,还有其它的与他们一同作乱。”

钟繇点点头,“是啊,任城王.曹彰一个月前,刚从并州返还长安镇守关中。幽州刺史.夏侯玄如今也在荆州建邺城,奉命与众位将军商讨宝船之事。

公孙渊和高谈德,谋反的时间也太巧了。另外,老臣怕北方的鲜卑人、羯族人、乌桓人、扶余人,甚至雍凉和益州之地的羌族人、氐族人还有那小月氏等族,也会趁机叛乱。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对我大魏来说,可是一场浩劫啊。不过这也只是老臣的猜测而已,希望不是真的。不过老臣还是觉得,小心驶得万年船,应当尽快派出快马斥候,向北面、西面探查消息。”

待钟繇说完,曹丕即刻反应了过来,“来人,去前殿将司徒.陈群、卫尉.曹洪、执金吾.曹真、中领军.曹休、太仆.孙礼、少府.辛毗,给朕叫到这里来。”

两刻钟后,一群已经有了些许醉意的大臣们,纷纷来到了昭阳殿。

众人一进昭阳殿,就看到了皇帝和钟繇,那副不太好看的脸庞。众人的酒意立马就醒了大半,而刚刚还热热闹闹的众人,也赶快噤声,随后在皇帝的示意下,一个个安安稳稳的坐了下来。

皇帝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拿起了那封从幽州传递过来的情报,让众人一一传看。

待众人看完之后,一个个的脸色也顿时阴沉了下来。

此时的皇帝曹丕,早已经冷静了下来,缓缓开口说道,“众位爱卿,已经看过这密信了。朕和丞相以为,这北地之乱恐怕不仅仅只有辽东.公孙渊、高句丽.高谈德这两路人马,恐怕其它的胡人部族也会趁火打劫,甚至他们都已经串通好了,只不过幽州战况最先到达神都罢了。

如今北地军情紧急,朕也就不绕弯子了。执金吾.曹真!”

殿内的曹真闻言,急忙站起身来抱拳道,“微臣在!”

“命汝向幽州、并州、益州、雍州、凉州方向速速派出,京畿守备大营的斥候,若有消息立马来报。不过记住,千万不要惊扰沿途百姓。”

“诺!”

曹真闻言虽然心中有些惊讶,可还是在第一时间,对皇帝的旨意表示了无条件的服从。

“中领军.曹休。”

“末将在!”

“命汝速带本部虎豹骑,明日一早就前往长安,与任城王.车骑将军曹彰汇合,一切听他派遣。”

“末将领命。”

“太仆.孙礼,少府.辛毗。”

殿内被点到名的二人,急忙站起身来齐声道,“微臣在。”

“汝二人,尽快查点清楚各州府府库中,军械、粮草、战马的存储情况,之后编拟成册递上来。”

“微臣领命。”

“司徒.陈群。”

“微臣在!”

皇帝看着眼前的这位大臣,脸上浮现了些许内疚之意,“卿刚从北方各州巡视回来,本应休息些时日,可如今国难当头......此并非朕之本意,还望卿要不要见怪啊。”

一个皇帝当着众多大臣的面,竟然如此这般的跟臣子说话,就算是做戏,那也是很到位了。

后者闻言,也急忙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诚惶诚恐的说道,“为陛下尽忠,为大魏效力,乃是臣的本分,臣又怎敢推辞?”

听到这些,曹丕的脸上才显现出一丝丝的笑意来,“好,陈群听令。朕命汝为天子使者,再次持节北行,前往冀州.信都城,督冀、幽两州军事。爱卿责任重大,务必要安抚好冀州人心,决不可再让叛军南下冀州一步了。”

陈群闻言,急忙回复道,“微臣领命,微臣必将尽吾之所能,决然不负陛下重托。”

吩咐完众人之后,皇帝.曹丕又紧接着连下了数道圣旨,而且这几道圣旨都是发往南部各州的。

第一道圣旨,是发往扬州的,令幽州刺史.夏侯玄速速北上,返回幽州,收拢残军,安抚民心。

第二道圣旨,也是发往扬州的,京兆尹.司马懿不必速返洛阳,命其暂留扬州,行少府监丞事,督扬州各府工匠,以备不时之需。所有的宝船,暂时全部留在扬州,供朝廷征用。

第三道圣旨,准确点儿来说应该是三道内容一样的圣旨,分别发往扬州、交州和荆州。令交州牧.大司马.曹仁、荆州牧.江陵王.曹植、扬州刺史.贾充,分别整备本州水师,以备不时之需。

可惜的是,大司马曹仁,软硬兼施的才搞到了三条宝船,这下又全被朝廷征用了。

黄初元年的这个秋天,很显然会是一个多事之秋。

待一切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之后,整个昭阳殿内又只剩下了曹丕和钟繇两人。

曹丕长叹一声之后,仰起头看着屋顶,有气无力的喃喃道,“伯父,我是不是错了?我是不是不应该接受献帝的禅位?这是不是上天对我大魏的惩罚?所以才有的辽东.公孙渊和胡人反叛,以至于我大魏的百姓,再次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听完曹丕的话,钟繇大吃一惊。他知道,此时若不帮曹丕解开心结,那么这件事情迟早会酿成大祸。

想到这里,丞相钟繇急忙说道,“陛下此言大谬矣,万不可将此间之事,归咎于自身啊。要知道自上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他的宿命和气运啊。

上古圣君禹建立夏朝,五百年后,气数将尽,出暴君桀。

陈汤顺应天时,起而攻之,建立商朝。

其后五百年,商纣残害忠良,周武王代天伐之,建立大周。

再其后八百年,周朝九鼎尽失,始皇帝嬴政,顺应天时,再次统一天下,建立大秦。

不曾想,强秦二世而亡。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建立大汉。

自大汉建立至今,已经四百余年了,汉朝江山气数已尽。所以才会有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率百万之众起义。

天下生灵涂炭五十余年,幸得太祖皇帝英雄盖世,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大汉的江山早就该亡了,要不然的话,别说辽东和北地了,现在应该是烽烟满天下了。

话说回来了,太祖皇帝只是不想不愿罢了,他但凡要是有一点儿不臣之心,哪里还有大汉苟延残喘。”

说到这里,曹丕的脸色才稍微缓和了一些,钟繇见状趁热打铁的说道,“那辽东公孙氏向来奸恶,祖上也都是一些宵小之辈。

公孙渊之曾祖父.公孙延,本是触犯了刑法的贱人,为了躲避追捕才避祸到了辽东.玄菟[tú]郡。

当时玄菟太守公孙琙[yù]的儿子公孙豹少年早夭,而公孙渊的祖父.公孙度,那时也叫公孙豹,而且与那位早夭的公子同岁。因此得到了公孙琙的错爱,才得以师学,当了一个小吏,后来因缘巧合之下才一步一步的当上了辽东太守。

后来他因病身故,其子公孙康(公孙渊父亲)继位,竟然妄称辽东王。太祖皇帝派前将军张辽,击败了他的部队,他才俯首称臣。可此人蛇鼠两端,袁绍儿子念旧日情分投奔于他,他竟然卖友求荣,斩杀了二人。多行不义必自毙,因此不久之后他便壮年身故。

其死后,他的弟弟公孙恭(公孙渊叔叔)趁渊年少而夺位。这贼子,竟然想着叛上作乱,不曾想在辽西被当时的仅仅二十五岁的辽西太守.毌丘俭大败。

兵败之后,那公孙恭竟然成了阉人,也是上天对他的惩罚。

再其后,公孙渊趁机夺位。老臣也曾多次提出趁机平定辽东,怎奈那个时候,南方还有孙权、刘备之患未平,一直拖延到了今天。

臣本打算,过些时日上书谏言,召公孙渊回京,然后趁机将其扣留在神都之内,另派贤臣前往辽东驻守。不曾想,那公孙渊竟然提前阴谋叛乱了。老臣作为百官之首,未能及时未陛下谏言,才导致我幽州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此臣之过也,还请陛下责罚。”

言罢,钟繇猛然站起身来,就要跪下磕头请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