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二十四章 汉人詹台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二十四章 汉人詹台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冀州.中山郡,某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赵家屯。

一个穿着粗布棉衣的年轻人,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正扛着锄头踏着夕阳,十分惬意的从村西头的田里,朝着东头的家里走去。

可仔细一看,这个年轻人虽然衣着是普通的汉人衣服,但却长着一张胡人的脸庞。

就当这个年轻人经过一家农户的时候,突然屋内传来了一道老人的呼唤声,“小詹台,你等一下。”

这个年轻人闻声随即停下了脚步,只见屋内走出了一个跟他一样,身穿普通粗布棉衣,但是头发花白的老者,“家里刚烙的油饼,你拿上。干了一天的活儿了,累吧?回去以后简单熬个粥就行。”

“赵老伯,这万万使不得呀。我总不能天天,都从您这拿吃得吧,这......”

还不待他讲完,屋里又走出了一个中年男人,“詹台小兄弟,你就拿上吧。你的日子也不容易,我们家里虽然穷,但是这口吃的还是有的。你要真是过意不去啊,过两天不忙了,给石头做一把木剑即可,就当酬劳了。哈哈......”

说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从屋内登登登的跑了出来,“詹台叔叔,你是要给我做木剑嘛?”

显然,他就是男人口中,刚刚所说的石头。

“是啊,过几日,詹台叔叔,给你做一把天底下最好的木剑。”

“噢,噢,噢!我要有木剑咯,我要有木剑咯!母亲母亲,詹台叔叔说要给我做一把,天底下最好的木剑......”

小孩子的快乐总是那么的简单,自己的詹台叔叔刚刚说完,他就又兴高采烈的跑回屋子,跟自己的母亲分享去了。

三个男人满脸笑意的,看着小男孩儿的背影,脸上尽是幸福。

“好了,小詹台,时候不早了,你赶快回去吧。对了,过几日啊,赵伯我帮你说一下村东头王老四家的大闺女,那个丫头可是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啊。最主要是,那姑娘胸大屁股大,好生养哦。肯定啊,能给你生一窝大胖小子。王家那大丫头,可是早就看上你了哟,还放出话来说,非你不嫁哦。你个臭小子,到现在也不去提亲。哈哈哈!”

说完,老人赵伯和他儿子,也不待年轻人回话,便进屋去了。

只留下了这个,一提婚事就满脸通红的年轻人,呆呆的杵在原地。

这个年轻人,自然就是五年前的那个,因为动了恻隐之心前去拉架,结果却被汉军俘虏的匈奴少年.小詹台。

如今的小詹台,如今也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匈奴斥候少年了。

数年前,他的故国北灭。本来他已经做好了,要守在那个独臂男人身边,照顾他一辈子的,可后来还是被那个人,坚决的给赶走了。

在临走之前,那个男人深沉的看着远方,淡淡的说道,“詹台,大匈奴如今已经不在了,而我也不再是姑夕王了,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罢了。你还年轻,应当去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开创属于自己人生的辉煌,而不是守在我这样一个废人身边。去吧,离开这里,去寻找属于你自己的人生路。”

尽管小詹台万般不愿,可最终还是被赶走了。

再后来,他跟着一众族人们,来到了这个汉人口中的,这个陌生的中原.冀州。

严格来说,他所在的赵家屯,并不能算是中原。因为赵家屯位于冀州中山郡,中山郡本身就已经是冀州最北部了。

而赵家屯则更靠北,它位于中山郡最北边,而且恰恰在与幽州上谷郡、代郡,三郡所交汇的地方。

刚来的时候,他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回家。

想念草原,想念草原上的天高云淡,草原上的牛羊,草原上的寒风,甚至草原上那熟悉的味道。

习惯了逐水而居,自由自由生活方式的他们,又怎能忍受的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呢。

于是,有很多人都吵着闹着要回草原,当地官府万般安抚,才让他们打消了重新北上的念头。当然官府们也并不是一味的忍让,也有他们的族人偷摸跑掉的,可后来再也没了消息,不知是成功逃回草原了,还是被怎么着了。

可是,就算逃回了塞外又能怎么着呢?现在的草原已经不再是他们的草原了,他们的故地已经被鲜卑和羯人族给瓜分了。

昔日的盟友和别部,如今已经成为了草原的主人。

再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彻底的打消了中原匈奴人北返草原的决心。

那就是在故国被灭的第三年,鲜卑单于.轲比能,为了讨好当时的大汉皇帝,而诛杀了匈奴最后一位角王“巫鲁鲁”,并将他的首级传送到了许都。

这个消息一出,在中原的匈奴人彻底震怒了。

他们并不恨打败他们的汉人,因为他们懂得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道理。

可左大将巫鲁鲁已经真心投靠了,最重要的是他的身边,只有数百的老弱病残而已。他们只想好好的活下去,已经没有任何复国的心思了,可即便这样,他还是被杀了,被昔日最信任的盟友所杀害了。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小詹台下定了决心,不再想着回草原了。

可当一个人随遇而安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其实当下的环境也不错。

小詹台也是这样,五年过去了,如今的他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汉人了。除了那张无法改变的面孔之外,无论是衣着、语言还是其它什么,在他身上早已找不到一丝过去的痕迹了。

也是从他打算入乡随俗的时候开始,他发现这汉人的中原,虽然没有草原的天高云淡,但是也没有了草原的严寒、黄沙和日日东奔西跑的辛劳。

这里才是中原的最边缘地区,听说南面的生活更好。但小詹台不再想了,因为在这里,他一碰到了待他如亲人的赵伯、赵大哥、小石头,更重要的是还有那个他想照顾一辈子的“她”。

赵伯一家,是他到达赵家屯之后,官府特意安排的帮扶他的农户。

毕竟他从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对于骑马射箭,自然是不在话下的,可是耕田种地就是一窍不通了。像他这样南迁的匈奴人,官府都会免费给予谷中、农具,并会安排一家农户亲自教导的。

渐渐的,他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也爱上了这里的生活。

有一日,他在学着扶牛耕田的时候,因为刚学的缘故,歪歪扭扭的摔了好几次。就这这个时候,他的身后传来了一道银铃般的笑声。

他回头望去,就看到了那个年方二八,一手挎着装有饭食的竹篮,一手正在捂着嘴巴展颜而笑的少女。虽然这个少女身上的衣服并不华丽,可依旧挡不住他那如花似月的面庞。

小詹台,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好看的女孩子,一时间不禁看痴了,看傻了。

而那名少女,似乎也从未见过,有男孩子如此大胆的直勾勾的盯着,一时间竟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两个人就那么直愣愣的站在哪里,满脸通红的对望着。

直到小詹台身旁的赵伯,轻咳了两声,他们二人才回过神来。少女见状,满脸羞红着,一阵风似的跑开了。

后来,他才直到那个少女,是村东王家的女儿。一般农人家的孩子都不会有名字的,要不然就是交个石头啊、狗蛋什么的,更何况还是一个女孩子了。

可偏偏这个少女,却有着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唤作王莺。听说这个名字啊,是当年还是丞相的曹操,率军北征乌丸的时候,军队中一名主簿先生给起的呢。

那个主簿先生,似乎还懂得相面之术。

他疑惑的说道,王莺的面相富贵无比,且有这诰命之相。可是怎么会出生在,这么一个贫穷小山村里呢。他还断言,即便是这样,那他将来的夫家,肯定是非富即贵。

村里的人都把他当成了一句戏言,可偏偏王莺的父亲王老六当了真,天天逢人就说自己的闺女,以后是要当诰命夫人的。

这么些年来,虽然有着无数上门提亲的人,可都被他给拒绝了。

而王莺在遇到小詹台之前,也从不知道喜欢是何物。

直到那一天,她才明白,原来喜欢是脸红,是心会怦怦直跳,是不见了会一直牵肠挂肚,是想要一直看着他,跟他在一起。

也是因为这深深的喜欢,从小就一直听父母话的王莺,才会破天荒的对着父母说出,自己非詹台不嫁,那样大逆不道的话来。

在这个小山村里,任何事情都藏不住的,很快这件事也就传遍了全村。

也成为了村民们茶前饭后的谈资,这也使得对这个胡人小伙子,本来就不怎么看好的王老六,更加的厌烦了这个年轻人。而且时时刻刻的盯着他们俩,似乎唯恐他们二人随时会私奔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