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八十八章:这位执金吾,平平无奇嘛!

当初你们一个个劝我不要迎天子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不是说天子到来,将会扰乱冀州之序,令君不君,臣不臣吗?!

会稍有不慎,就让我袁氏之声名扫地吗?!

如今现在怎么都说出乱臣贼子这种话了!

“曹孟德现在此举,是要逼我与他决裂是吧?”

袁绍深深呼吸,但却没有丝毫作用,只是胸膛起伏不断,眼神逐步凌厉,此时额头上青筋暴起,拳头都捏紧了。

许攸忽然哈哈笑了起来。

众人都讶异无比的寻声看去,他在一侧安然站立,双手负于身后,仿佛是前俯后仰。

“你笑什么?”

袁绍凝眉冷目,撇嘴而望,死死的盯着许攸身影,内心自感被讥笑,当即想要问罪。

但想到许攸本就狂悖,平日里也不全然遵循礼法,此时发笑,必然有他的缘由,当即忍而不发,但双眸之中已现怒火。

许攸听见这话,才起身来向袁绍拱手道:“车骑,在下并非讥讽,只是觉得颇为意外,曹操所在离天子千里之远,兵马却可一日到达。”

“而车骑兵马不过数百里,却走了有月余,此番事方才是令人匪夷所思之处,若是天子以及诸多将军知晓,该如何想?”

这话无人敢接,在场的谋士也都不是庸才,都明白许子远又借此事来借题发挥罢了,许攸并非是第一次这样干了。

以往若是有功,也会人前炫耀其功绩,以彰显才智过人,地位尊崇,凌驾于诸多谋臣之上。

这些年,各地名士所来越多,他此举便越是明显,为的是不被他人所压制。

说好听些便是纵情不羁,不好听便是不知好歹,心中本觉出身卑鄙,但却要做狂士而扬名,令他人不可轻视也。

以往还会有些心胸宽广之人出言相劝,或者接几句话,给他与主公一个台阶下。

但是今日这句话,极有可能会激怒车骑,因而会被问罪下狱也不一定。

这话没有人会去接,许攸如今本来就没几个朋友。

郭图和沮授、田丰、辛评等人偷偷互望一眼,都默不作声低下头去,直等着袁绍痛骂。

不过,这一次他们却想错了。

袁绍并没有发怒。

在数次呼吸之后,他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将这口气吞入了肚中,缓缓呼出来。

对许攸笑道:“子远之言,令我恍然,此前是我错估此事,不该如此拖沓而行。”

“为今之计唯有向天子奏明,乃是兵马在半路途中遭到了山贼。”

“所以才无法尽快到达,并且黄河夏日雨降,发水极大,不易渡河,等渡口准备万全后,天子已定都在了许昌,如何?”

许攸轻笑点头,拱手叹道:“也只好如此了。”

“如此一来,车骑也不用纠结了,今日之事便可解也。”

袁绍一愣,“何意?”

许攸笑道:“车骑既然要解释,必然要奏表,不奉诏上奏天子如何相信?曹操又怎会让书信送达?”

“是以必然要奉诏,以钱粮开路,如此又何须纠结,奉诏便是,而后在境内宣扬车骑晋为大将军。”

“原来如此!”

没想到此话竟然在这里等着,许攸早已经想好了要怎么劝,偏绕一圈来,让袁绍自己再想明白此节。

心里的纠结也就少了一半,如此也根本不需要多劝。

此事必须要解释,至少要给三州境内的百姓一个交代,也不能落了天下人的口实。

既然必须要选择上奏,就要给钱。

就好像买卖一样,给了钱,天子就能信了,给得越多就越忠君体国,那么黄河就可以发大水。

曹操也不会戳穿此事,诸多士族知道袁绍找了一块布,将那点心思都遮掩其中,自然也不会去深究。

大家都可以得个体面。

这些年,士族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

许攸出来说这么一通,道理就明了了,那么袁绍的气也就消了。

只是还有一点郁结在心头,曹孟德……当初可是借的自己的地盘、兵马、钱财起家。

虽然也帮忙打了黑山军,斩了贼匪于毒,可自己也是老大哥。

他还真敢来捋虎须?

“奉诏便是。”

袁绍挺直了腰板,将内心的苦闷都压了下去。

当初是自己选择不去迎接天子,自食苦果罢了,内心再难受也要将此苦果吞下,“诸位,在秋收之后,我等将会大举进攻幽州。”

“联合幽州诸地的郡守,合攻公孙瓒,今年之内,我们必将把幽州收入囊中,既如此,不可被任何事干扰。”

袁绍傲然挺立,背着手露出不屑的神情,语气铿锵的道:“天子也不例外。”

“等平定了幽州公孙瓒之乱,收服辽东,将那些外贼抵挡于大汉边境之外,我等坐拥四州之地,他曹操手里有天子也无用。”

许攸等谋士听见了这话,心里才算是安定。

如此姿态才算是天下雄主,这与方才那等暴怒着急的模样全然不同,见主公恢复原本的气势心性,当即在场之人自然都松了口气。

若真的被曹操气得影响了心绪,对之后攻打幽州之役可绝对没有好处。

……

自冀州开始,各地将朝贡汇聚,往许都相送。

袁绍、刘表、孙策乃至是一些孤地的太守、关外诸侯,都自发的派人沿途送来朝廷的供奉,以钱粮为主,布匹丝绸、珠宝金器为珍稀宝物。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平日里罕见的奇珍异宝。

当然,这些朝贡的既然已经送来了贡品,就意味着接受了天子给的爵位。

除寿春的袁术,蜀地的刘焉,还有北地的公孙瓒,几乎都已表示奉诏,是以曹操也明白他们必然不会进攻许都。

还是那句话,人心向汉。

除非是袁绍有一天觉得自己可以独自面对天下诸侯,才会无视道义,独断专行。

当然,他相信袁绍不会这么傻。

即便是有这样的实力,也不会轻易的放弃道义,导致自己要面对的敌人反而增多。

这世上应当没有这种蠢笨之人。

司空府邸。

曹操将衙署搬到了自己的院落内。

因三州之地,屯田之功绩,曹操掌控天下钱粮,于是在天子反复提及之下,含泪当上司空。

所以那些朝贡几乎都进了曹操的库中,由他分配使用,或储存犒赏,或赏赐官吏,或安定流民。

要知道,天子到达许都之后,天底下的流民只要是无家可归者,担心战乱者,都会源源不断的涌到天子脚下来。

是以许都只要还有钱财,有官吏在治理,想要鼎沸般的热闹就绝对不是妄想,而是在今明两年就可达成之事。

司空府正堂上。

曹操看着许多礼单,颇为威严的看了荀或一眼,沉声道:“为何蜀地刘焉不送来朝贡?公孙瓒也不来?”

“他们不来就算了,袁术也不肯来,反倒是让孙策来送?”

荀或最近忙碌,但却也知晓曹操应当会有此一问,所以心里早早明白如何作答,拱手道:“司空,公孙瓒不来,而袁绍朝贡,便已可以治罪。”

“蜀地路途遥远,消息不达,恐怕还需许久方可有回应,且如今还不知刘益州是否还健在。”

“至于袁术……在下也不明白,为何他不奉此诏,毕竟也是大汉后将军之责,却不肯朝贡……如此岂不是在对抗朝堂?折损了袁氏的名声?”

而且,荀或还特意再去询问了各种消息,向戏志才打探寿春的动向。

不过曹操笑着的表情已经告诉了荀或,他知道。

“嘿嘿,袁术,我倒是知道。”

“愿闻其详,请司空告知。”荀或好奇的走近了些,“袁术又有什么动向?他在寿春,我听闻可是雄踞数十万兵马。”

“他要做什么,暂且还不知晓,”曹操背着手,深思起来,双眸凝视,看向远方,皱眉接着道:“但,在我行军豫州之时,袁术兵马悄无声息的,向我徐州进发了六十里。”

“并且占据了山隘要道,以严密布防,仿佛要伺机进攻徐州。”

“或许是防范。”

荀或稍稍思索后说道。

袁术自从上一次在匡亭、封丘接连大败之后,被追出八百里逃入了扬州,现在心气恐怕还没恢复。

只能偷偷推进几十里,让自己的兵马稍稍增加点军心。

“哼,”曹操冷哼一声,深吸一口气,“等秋收之后,再去慢慢刺探此事,而眼下,是要再收拢那些保皇派将军的兵马。”

“文若,汉室官吏这边,可就全靠你了。”

曹操重新开怀,表情轻松的拍打着荀或的手背。

这份重托,让荀或汗颜,不敢说笑,只能保持平静躬身,对曹操所言不置可否。

不过荀或却明白,到天子脚下之后,自己身上的担子将会越来越重,如履薄冰,任何一步都不能踏错,否则会让荀氏的名誉从此扫地,也会累及家族。

而在汉室老臣那边,自己又成了最大的纽扣,可联系主公与汉室旧臣,日后为他招揽更多名臣贤士。

任重道远,不可有半点懈怠。

如此,唯有效彷伯文,每日坚持严于律己,笃行不辍,同时修习锻炼,不近酒色财气,便可长久保持清醒。

……

皇城城门楼上。

内有一躺椅。

徐臻仰面朝上躺着,双眸睁开,空洞无神,表情十分安详。

【你保持气血旺盛,精力不泄,自律值 160,气血增加】

【连续15日达成:寿命 6月】

【额外获得:骨根 1cm】

这有什么用?

徐臻当即去看,然后眼睛勐然瞪大。

这绝对是好东西。

双脚筋脉与软骨等,可以加1厘米左右,那岂不是……无论站着还是躺着,都可以长高1厘米呗?!

“绝了!还能刷出这种隐藏的好属性!”

徐臻一下子跳了起来,但发现力气消耗了些许,于是又缓慢而行,颇有气度。

身后诸葛亮马上向外喊道:“君侯动了!君侯动了!

典叔!君侯醒了!”

徐臻满脸嫌弃的回头来,“你这话说的,今晚高低要罚你多看三遍春秋。”

搞得像唤醒了植物人一样,有必要这么激动吗?

我不就是睡了个午觉?

“君侯!”

典韦从外大步进来,拱手道:“早上主公路过时,曾吩咐您若是醒了,就去一趟司空府。”

“下午吃饭的时候去呗。”

徐臻很自然的说道。

“五官中郎将那边,似乎有要事相商。”

看典韦的表情,略微有些期待,仿佛有话在胸中未曾说完。

这让徐臻登时好似感觉到了什么,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忽然笑道:“是你有话说吧?”

“俺,俺没有……”典韦心虚的看向另一侧。

许褚此刻在外领兵,倒是不在此处,不然让他来怼几句,必然能把典韦的火气勾起来,估计一股脑就要说了。

徐臻平日里则是不喜和典韦斗嘴,偶尔斗嘴也是涮他开心,强行问估计是问不出个什么来。

五官中郎将是吧……

子脩在背地里搞些什么。

“好,我去见他。”

徐臻当即卸甲,只将自己的佩刀挎在身侧,一路下门楼去,出皇城到许都内城,金吾禁卫准备好了车马。

在上马之前,遇到不少官吏,但都并没有打招呼,直接擦身而过。

徐臻懒得和这几个汉室官吏搞什么附庸风雅,浪费气力,只要他们不带刀上朝,最好是永远不需要打招呼。

即将入皇城的几位士大夫远远观望,其中一人背手凝视,面部严肃,微微摇头。

旁边一个中年人说道:“此人便是执金吾。”

“他原本,应该是曹操身边的谋士。”

“据说,乃是行伍出身,不知是否善于带兵,虽为谋士可本是白身,为何会被送入执金吾,就未可知了。”

“白身也,无非是立了功,又不肯给其兵权,加上此人民望极好,只能以高职而养之,不可太多实权,估计他这也是到头了。”

“诸位言过其实了,徐臻只是内政不错,为人律己,据说曹营风气便是他所带,而为执金吾,必须是刚直不阿之人,最适合不过。”

“可他本不是武将?只是行伍之人而已。”

“人各有际遇,传言徐伯文曾经救下过曹氏太爷的性命。”

“原来如此,哈哈哈!

那只能说命好!”

几人扬长而去,一路交谈,毕竟最近徐臻虽不算是风云人物,却也逐渐传出了些名声。

但名士之间总是要么相轻要么相敬的。

徐伯文卓有功绩,但最终只是个执金吾,兼任一地二千石,领兵不过数千,这些消息传出来,遐想也就引人入胜了。

此时,那严肃老者微微点头,心中暗道:这执金吾,听闻起来也不过如此。

我观他态度散漫,行走时气息微弱,姿态稀松平常,一看就很无力,平平无奇也!如此很可能是个酒囊饭袋也,只是救过曹氏太爷,才会这般被吹捧而上。

这执金吾的官位,青亭侯的爵位,应当全都是曹操报答之情。

果然闻名不如见面,一观便可看见不少端倪。

呵呵呵,找到突破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