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三百三十二章:我想不到怎么输,可他就是输了

“为何我不能去,”庞统稍稍愣住,他不知有什么不可去的,川蜀之地他不是没去过,当年随家中的马队走过一次。

山多路难行,但却也并非去不得,蜀中瘴气虽多,但只要挑好时节,也就无所谓了。

“你,还有他用,”徐臻苦笑了一声,摆手而言,他明白其实庞统也不是非要去争这功劳,只是好奇为何不他不能去,但是也不好解释。

不过,其实这也是徐臻过于小心了,他只要不惹怒刘璋,自然也就没有危险。

去见张松,说是问他要图纸,可张松现在是否真的有反心,还不清楚,需要找人先行去商谈询问,才可得到结果。

是以,孔明去是最好的。

就算是被刘璋发觉,也可以当做是自己的使者,去亲和川蜀,现在与刘璋根本不是交恶状态,他会奉为上宾。

再加上,两地通商较多,彼此之间的情谊……用徐臻的话来说,就是勾搭上了。

现在他的这个身份,很多人愿意来勾搭他,光是每日烧毁的自荐信,都不知有多少。

徐臻向来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但会看策论,自荐信基本上是让下头的官吏看,若是觉得是可造之材,值得注意,就呈上来他再看,若是没有,那自然就算了。

西凉骑商通行南北,在一年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打造,由士族来主理,徐臻也有意将士族世家转变为财阀。

当然是自己可以掌控的那种,给他们赚取足够多的钱财,而自己依旧是货币流通的制定者,这样即便是没有那么多可封的官吏,没有可上表请奏的爵位,也足以让他有利分于下。

才不会崩塌。

“师父,我若是去,该如何与之交谈呢?”

“是让我会面益州众臣,还是单独去寻那名为张松、法正之人,若是如此,是否要备礼前去,拜会刘璋。”

“若是,以西凉刺史的身份,写一封书信,先行送入蜀中,看那刘璋的态度如何?”

“甚好!”

徐臻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孔明在礼节方面果然是深思熟虑,考虑得要稍稍周到些,“那就交给你了,你尽可写,怎么方便就怎么来。”

“主要是方便你能寻到那张松,不被人发觉到端倪。”

“我所料不差的话,张松的确有川蜀的图纸要献出,但他本人却还在犹豫踟蹰之中,所以此次去,不可威逼,要让他自己做决定,你可陈之以利害便是。”

“我要了川蜀,便是半壁大汉在手,日后迎奉天子,他们都是功臣,若是不迎天子,也可努力得开国之爵,一样可以置百官。”

“明白。”

这些话,诸葛亮早已经听了不知多少遍了,而且在他看来现在也的确是时候,不过,师父的话里,其实依旧还有犹豫。

他还在想着如果。

第二日,趁着天气尚好,诸葛亮写完了书信,让快马送入川蜀,传递给刘璋等待回复。

马程较快,估计十五日之内,就可以有答复,是以这段时日又可静下心来一板一眼的刷取别的经验。

没想到这一等,就几乎等到了秋日。

徐臻看地里的稻穗庄稼,那都是金黄一片,而各地的棉花也收成颇丰,布匹不光是自己修桑陌所得,还有贸易而来。

西凉马商以马超的名号,走了羌胡三次,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归,把沉积的天工院商品通过牙行卖出去。

再将金银、布匹、马匹等换回来。

气候回暖之后,羌胡多了不少马商,而西凉本就多放牧业,所以牛羊马匹本就很多,到秋日时节,又多了四五千匹战马。

徐臻虽做不到每人都有战马在手,但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都可增设一名曲军候,得骑兵数百。

同样军备也可再得强盛。

数州之地,足以资军百万,不过他依旧是压制在四十万左右,以优质为主,分散各地镇守。

一方面用以养民。

另一方面以此来让许都安心,所以他是藏着点实力的,若是消耗名望人心来募兵的话,现在可以马上超过五十万。

但数字越大,许都那边就越不会给机会,现在这样温水煮青蛙,其实是好事。

徐臻非常明白,自己和士族相斗不能那么冒进,日后的探子越大,就越需要他们的帮助。

否则一国之内有两个分别不同的流派存在,一定会引起争斗,哪怕他现在是车骑了,也不敢兴起当年百家争鸣那种说辞。

只敢把其余的流派之人,收拢到天工院内,让自己可控范围内呈现百花齐放,而不是整个大汉。

这一点,有人可察觉但是却也毫无办法。

毕竟他们现在连版图都还没争明白。

曹丞相在想着他的千秋一统之功时,徐臻已经在追求如何成为另一位王莽了。

主要是,他现在在这些谋臣眼中,实在是一位加强版的王莽,除却那些出奇的巧思之外,还拥有无可匹敌的治军之能。

目前来看,日后能进攻的就两人,一是曹丞相,另一位就是徐车骑。

进公之后,才是走另一条路的开始,毕竟,王莽也是先到了公爵位置,置百官,开国以设礼,最终以兵马强盛才敢走称帝的那一条路。

到此时,徐臻又收到了南方传来的消息。

兵败数次,攻不进长江天堑。

于是贾诩又来进言了。

行色匆匆的贾诩从门外走入,径直到徐臻面前来跪坐下,苍老的面容上难得多了几分喜色。

他此刻眼袋很深,面容暗沉,一看便是昨天根本没睡好,或者说根本没睡。

一看这个样子,原本在看书的徐臻哪里还有心思看下去,当即打断了自己的进度,收获了可怜的11点自律值。

开启了会客商讨、论战相议的模式,他知道贾诩一定是来劝说自己立刻进军冀州的。

拿下冀州,直接威胁许都,那么丞相到时候只能腹背受敌,沦为败走之境,这对于并幽众来说,将会是最佳的转折点。

这一次,贾诩要确定这绝不是车骑和丞相的计策。

他们之间的配合已经太多次了,让人胆寒。

“先生不必如此夙夜难寐,我让你关注南方战局,是好随时掌控时机,而不是让你时刻想着东征冀州,我若是出兵必然是不义之师。”

“不管是否不义,但若是进军有所利,是可以压过义的!”贾诩急切的说道,好似早就猜到了徐臻会说什么,看来他昨夜不睡,不是失眠,而是在想着如何辩驳,“现在也不是当年士族当道的时候,车骑无需惧怕士族名声。”

“你且看丞相,他何时曾畏惧过人言?都说人言可畏,但雄主无惧也,若是攻下冀州可让百万百姓趾高气昂的回归故土,何尝不是好事?”

“这些百姓,虽说跟随您从冀州而走乃是人心所向,但最终所图的已然是利,无利可图,为何要跟随?”

“譬如西凉,马氏诸将都因伏波将军之死而痛恨曹氏,借助此理,便可进攻,也不算是不义之军。”

“哈哈!”徐臻哑然失笑,“若是如此,人们可能会问,是徐臻降了马超,还是马超降了徐臻。”

“为何徐臻要为马超去打曹氏?马腾本就是奔赴计策去的,解除的是天下诸侯受天子钳制,将当年衣带诏之事再昭告天下,这年头消息传得很慢,还是要等。”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贾诩着急得立起身来,对徐臻拱手道:“您可知晓,一旦曹丞相得胜,他可昭告天下,再回一统,汉室乱局就结束了!”

“若是那个时候,您再出来动兵,一定如同当年韩信,无人响应!”

“他不是一直在败吗?”

“何其难也!”贾诩当即扼守而叹,“百万军为后盾,怎会败给江东?只要潮水一退,天堑势弱,自然可渡河而攻。”

“而且,若是陆上得攻,可从南入境,若敢舍弃江夏刘备,直奔江东,一样能得胜,无论如何都不会败!”

贾诩苦思冥想不知多久,他明白现在的确收到了很多兵败的消息,但都不动筋骨,说白了加在一起折损的人马也就两万。

而荆州驻扎的南征之兵绝对负担得起,甚至还能再负担数倍,但在此时,江东也一样被消耗了数千精锐。

他们的士气迟早会被这庞大的数量差给压垮,到时候就是兵败崩溃,无论多么优秀的将领,都不可能靠着一战一战慢慢磨损,将敌人大军磨掉。

徐臻陷入了沉默,他知道贾诩是做了功课了,若是和典韦聊这些,恐怕三言两语就可以让他闭嘴去喝酒。

其余的将军也一样,因为他们是将,自己的命令会遵从,那是军中军士的天职,但是军师不一样。

他是制定方略与计策者。

这时候,徐臻就要问一个问题了。

“你为何这么着急?”

贾诩一愣。

眼睛眨了好几下,他没想到车骑会忽然走心,还一位今日一个下午,都会是舌尖上的纠缠论战,没想到一句话直击内心,让他呆愣当场。

想了很久,贾诩还是不知怎么回答,主要是若如是说,未免有些悲天悯人,说出惭愧。

若是扯谎,必定会被看出来。

他是为了名利吗?是,其实也不是。

但一定是为了安度晚年。

想要安安稳稳的坐稳,不要在末年时受大战所累,不得已出谋划策,因为现在他想要回许都去,已经不可能了。

而且按照情势的判断,车骑现在本来就占据着巨大的优势,也是输不掉的,只要他肯放下脸面,做个背信弃义之徒,那么天下就唾手可得。

“老朽……老朽害怕老了,再也帮不动车骑了,若是再拖十年,如何还能临阵设奇计?到那时候,就真如车骑一封表文所言,有心杀贼,而无力回天!”

“原来如此。”

徐臻此时笑了起来,“那你相信我的论断,我料定,丞相会输。”

“赤壁一战,他定会遭逢大败,而后撤回许都,专心向北方。”

“所以,此事全力要益州,方才是上策。”

“何以为断?!”

贾诩愣神了片刻,难以置信的看着徐臻的面庞,他推测了数百次,将自己假象为江东之臣,并且在不断高估周公瑾的状况下,能相处的对策只有一个。

“火攻!”

徐臻笃定的说道。

让贾诩心里的石头顿时落到了肚子里,然后大为欣喜,当即起身对他深深一拜,“车骑不愧是车骑,看来您也一直在关注南方的局势,这么说,日后即便我无力回天了,一样能胜。”

“不怕,”徐臻依旧笑得很是自信,甚至是高深莫测,“我有力,可回天,若是你油尽灯枯时,我可燃七星灯,为你再借十年寿。”

贾诩嘴角抽搐了一下。

可以了,这种话……骗骗别人就行了,我贾诩读圣贤书的,绝不信这些歪理,否则当年不就去和张角他们搞太平道算了。

“车骑说笑了,最近老朽觉力不从心,气虚心慌,只怕是已经老迈了,不知还有多少时日,但还是想见车骑志向得以实现。”

我的志向?!

徐臻觉得贾诩可能一直以来就想多了,他的志向根本不是九五,也就是想要更高的位置可以刷更多属性和能力,日后做个不死之人,比什么都好。

但乱世若是平定,凭借自己“汉魂”这一项属性,就不能让大汉被灭,可以做天子背后的人。

日后能指定谁为天子就是了,当个老祖比什么都好,但现在能力尚且还不能达到这等通玄之处,可却也是横扫**的主将,若真要说志向,那可以定为打出去。

只有大汉疆土,肯定收成是不多的,但是若把什么贵霜、鲜卑、乌桓、匈奴等全部攻占,再收归无数奴籍,派遣汉人赶往发展,建造全新的文明,那就不少了。

日后只会比现在更加成倍增长。

所以,当个征西大将军,还真就是他现在的志向,领地是越多越好。

当然,这个志向也不能说,毕竟一般人是怎么都理解不了的。

“那你,那你还得再多活几十年才行,”徐臻苦笑的说道。

对此,贾诩一直没领会到为什么。

但是在又数月之后,他听到了一个令他无比震惊的消息。

曹军真的败了,一把火烧了几百里,江东周公瑾真的完成了他的以小博大,将丞相烧退了几百里远,逃回了许都。

这是在一月之前发生的事情,有余这一个月内,荆州都处于大乱之中,仿佛回到当年最初汉末乱象的时候,所以消息根本传不了这么快。

他派去的探哨,死得七七八八,都是在劫掠之中而死。

真被他料定了。

而现在,对于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称之为转折点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