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三百零一章:你说什么?凤雏是真的?!

一日夜间。

徐臻派出去的骑兵到达各地,罢免了两百多官吏,空缺出来的政务,并没有让百姓觉得可怕。

毕竟新政屯田还一直在推行。

田土庄稼、粮食的长势都很不错,只要田地还在,人心就不会散。

这些年军屯下来,粮食多是上交给荆州各地衙署,百姓还有温饱。

酒足饭饱,衣食无忧。

逐步到了安定,现在徐臻的新政一来,还可以分田,日后更是可让聚集于此的百姓能够数代长存。

他们当然不会轻易闹事。

当然,士族与官宦之家就没有那么平静了,对徐臻的咒骂此起彼伏,雪片一般的书信飞往襄阳。

为的是呼朋唤友,想尽一切办法,想要除掉徐臻,又或者是寻找庇护,想办法能够保住官位。

而且,徐臻还将他列入“黑名录”的官吏全部公示,每个骑兵统帅到县地之后,都会张贴告示,以写明官吏之罪行。

大多是玩忽职守,自命不凡之人,那现在就这不光是罢免官位了,连同名声也要大为受损,对于最是注重名望的士族而言,几乎是无法接受的下场。

这个时候的襄阳,一团乱麻。

与此同时,蒯越、蔡冒等人,写了一封表文上书衙署之中,为刘琮请求调任到青州之地,举家迁徙。

根本没有管在外的事务,他们自保还来不及,没有人会出来给这些被罢免的官吏做主。

襄阳聚集再多的人也要不到一个说法,名流之人更加不会来和徐臻纠缠,毕竟他们多少还是要点脸面。

如果纠缠过多,难免会被人认为是为了区区一个官位而不要尊严。

于是襄阳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仿佛市场一般,都是在议论此时,每走一段路,就可以遇到几位曾熟知的同侪之人。

这种光景,好多年都没见过了。

但是今天他们才明白,徐臻是来真的。

因为公布出来的告示上,谁人擅离职守,消极理政,一目了然,还写下了“永不再辟”的字样,盖上的是丞相印和他徐臻的印章。

除了天子的传国玉玺,其余印章都在其上,已经没有人能救得了他们了。

看到这些时候,荆州这些官吏才明白仕途到今日就到头了,除了回归山林做个隐士,别无他法。

手脚冰凉,心里瘀堵都毫无办法,只因刚好算是撞上了徐臻的新政制度,被他拿来开了刀。

“这个徐伯文,并未过多任用寒门士子,也不是提拔他的党羽,是从北方调任。”

“北方归附曹氏的士族,至少上百个,不知多少人在等着推举官吏入仕,只是在北方诸多州郡的官位早已饱满,这一闹,当真是给人腾了不少位置出来。”

不少士人背着手摇头苦笑,心里紧,胸口堵,笑也算是言不由衷。

“现下,马氏早早投奔,恐怕都已经奔为心腹了,你们慢了数日,无可奈何。”

“诸位注意没有,徐臻一个太守都没动,罢免的官吏全都是县令,以及各县的小吏。”

“这是为何?”

“以此开刀,杀鸡儆猴!定然是如此,我等本就势单力薄,尚且还需政绩来证明才干,日后好闻达天下,现在反倒丢了官,还被人抓住把柄,从此身败名裂!唉!”

“不,诸位恐怕想得太过简单了,如此单纯,怕是没看懂徐臻之计策的精深用心!”一些人还有别的看法,也提出了更为深层次的猜测。

“打压我等,不动太守层次,的确是为了杀鸡儆猴的目的,可同时,也是为了在一夜之间,让士人知晓,听从荆州大族之言,一旦有祸,这些大族根本保不住任何人,这敲打的仅仅只是那些二千石吗?”

“乃是整个荆州士人,不能再依赖于这等姻亲盘根的大族举荐之恩,没有用啦!如今朝臣代代更迭,徐伯文此举,便是告知我等当年举荐之恩不算什么,真正出了事,牺牲的永远是我等小吏!我本全心为民,只是听从了某些人的命令!却遭致如此祸端!”

“此恩情岂非诸位的催命符?如此入仕,等同于在得到官位的瞬间,也将自己的命脉交由他人掌控,随时可去牺牲,岂非为鹰犬呼?!入仕为官,士族查其清廉品行!”

“可若是士族高贵者本身也品行不端呢!?谁可管辖?!”

大街之上,有不满者大声呼喊者,喊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察举在最初,乃是为了让官吏能够律己行策,为民治理一地,可让一国之内,国泰而民安,所有政策都是稳步推行,不会有所动摇。

当然,在这数百年之后,也慢慢变了味道,和当年全然不同,已经成为了大族之中,弄权捏势者,掌控官吏的一柄权杖。

这便是一直成风数百年的“举荐之恩”,这也是曹操现在在许都,对司马氏如此恩宠的原因。

司马懿两次拒绝入仕,曹操都没有追究,继续给他们家族封赏。

就因为当初曹操做的洛阳北部尉,便是司马防举荐,然后才有了后面痛打宦官、士族甚至是皇亲外戚的“五色棍”。

但这些人虽喊了出来,却没有太多人敢附和,只是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远远而观。

如此,真正聪明的人又开始思考徐臻做这些事的真正目的。

而这个时候,一位荆州士人之中培养出来的有大智慧的高士,已经通过马良见到了徐臻。

“见过车骑。”

庞统在府邸后庭,徐臻杀鸡挖酒招待,他听闻过,凤雏庞统善饮酒,好饮酒,不修边幅。

如今一看果然如此,和孔明比起来,两人当真是庙堂者与江湖者的区别。

诸葛亮从来不会让自己的形象脱离儒生,在何处都会注重仪表。

庞统则是仿佛根本不在意这一点。

卧龙、凤雏,得一者则可以安天下。

两者皆得,则是双倍的快乐!

然后徐臻现在准备把他们全都拉去边境。

为他攻西凉,占据凉州、幽州、并州三地,在关外得占据等同于一个国度的地盘,治理得好了,能安置下千万百姓!

乃至是数千万!

还可以成为整个大汉在西面的巨大屏障,真正将汉朝,延续到一个从来没能开辟过的疆土去,那将会是何等的功绩。

“庞士元,荆州凤雏,我听说过你,你来找我有何事?”

徐臻平澹的开口说道。

即便是明知道他为什么来,现在也不能将话说明白,这点时间,徐臻还是愿意给他花的。

“投奔!”

庞统脸上满是认真之色,“投奔车骑,随您去北方,如此才能真正让庞氏长存。”

“你是庞氏的人?”

“是,支脉庶出,不入荆州仕途,只为寻求明主,成就大业,本打算另投他处,以为车骑之后恐再无功绩可立,到了车骑麾下,也只能如当年韩信之于项羽帐下,只能为执戟郎也。”

“那为何现在又来投?”

徐臻打了个呵欠,刚睡醒没有精神,也并非是刻意如此,他知道这些人说话就得是这样。

很少有人愿意一口气把目的全部说完,要循序渐进,仿佛酒桌上一般,一口一口才能进入状态。

“因为,在下现在发现,车骑的路还远远没有停下,徐氏之志不在区区荆州,而在大汉强盛,在下既有用武之地,当然立即来投!”

“说明白点。”

徐臻点了点头,又催促道。

“哪点不明白?”

庞统稍愣,看了一眼徐臻身旁的诸葛亮,得到一个笑脸回应。

接着是马谡凑到身侧来,轻声道:“其实车骑从不喝酒,更喜欢开门见山,不浪费时间。”

庞统嘴巴微张,思索片刻,说道:“江东难攻,恐怕要数年之久。”

“车骑可先行去西凉。”

“与此同时,进而攻汉中张鲁,再图蜀中,可占大汉半壁也,可为壁垒山川,将腹地护于身后,只是此刻,真正的大战才刚刚开始。”

庞统眼睛微虚,沉声说道:“这大战,说的是您与士族之争,真正要垫付大汉,推行新政,免不了面对延绵四百年,乃至是上千年而成的名士之辈。”

“以功绩为战,方可有所成,或者,车骑治下一切由您做主,取得成效可令天下效彷,令士族自惭形秽。”

“好!多谢先生一言,梳理至此,可足见您才能不下于任何人。”

徐臻眼前一亮,他的确想庞统快点说,但是没想到这个人如此干脆,直接把数十年之后的态势都说了出来。

不错,在来到荆州之后,徐臻就明白他这一生恐怕不得不与曹老板一样。

要历经两个战场。

一便是诸侯征伐,大业一统;这其二应当是与士族之争。

还需谋划多年,暗中积蓄,然后一举扳倒,想要做到这些,不是现今的功绩可以做到的,还要再有三州之地做本。

有千万民为效。

徐臻此刻,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书信,送到了庞统的眼前。

“这是什么?”庞统略显诧异的问道。

徐臻嘴角上扬,对他会心一笑,“这,是我多年的政绩。”

政绩?

庞统半信半疑,心中还奇怪,哪里会有人将自己的功绩写成书信,随身带在身边。

打开之后,庞统直接忍不住嘴角澹澹的笑意,一口气看完之后,满是笑容,神态复杂的摇了摇头。

“令人惊奇,只能如此形容,车骑之功绩,当真令人敬佩不已。”

“百万子民,愿意跟随您迁入幽、并,古往今来,未闻此事!”

庞统立起身,满脸都是狂热崇敬之色,所言不差,根本不差,这就是徐伯文的功绩!

这比什么车骑,州牧都要值得欣喜太多了,因为他是真正的人心所向!!

这封书信,是贾诩写给徐臻的禀报,冀州的今年收成财物,还有铜雀楼、天工院等已经搬至幽州蓟县,同时汇报了别的状况。

比如百万子民跟随迁徙,且诸多士族一样归附,包括崔氏、甄氏在内,连一直在冀州附近游荡的于夫罗也带着氏族想要请求去幽州。

就想跟着徐臻,怕以后没了油水,这就说明……在他们看来,现在幽州如何并无所谓,他们看的是徐臻这个人,信任他麾下文武。

以及徐臻的三十万精锐兵马。

“车骑,走!现在就走。”

“不不不,这也太着急了,”徐臻笑了笑,让庞统伸出舌头舔了几下嘴唇,觉得颇为慌乱,左右看了几眼,立刻凑近来说道:“您得罪了太多士族。”

“我可以很笃定的猜测,一定有死士在等着杀您,而您的兵马,在此次大事之后,都要回舒城镇守,现在一起走,最好。”

徐臻笑而不语。

在场文武都还是颇为澹定,无人发言,好似每个人都较为平静,并不把所谓死士刺杀当一回事。

“好,那就听你的。”

徐臻眼神一动,看向别处,笑着说道:“我给他们一个机会,我的兵马照样去舒城,我只带四百刀盾,高顺、典韦而走,孔明随我一起。”

诸葛亮身子一颤,“师父,要不我和大军一起吧?”

他忽然想起了上次勾吕布,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军帐里被罚写一篇表文《我的君侯师父》,写着写着,吕布就打进来了。

然后就是一场乱战。

虽然有惊无险,但是却不想再来一次了。

“啧,少废话,跟我一起。”

徐臻回头白了他一眼,诸葛亮万般无奈,弱弱的低下头去,不多言了。

而庞统,也是有些期待的笑道:“我也去,我也跟着车骑一同去!”

……

荆州,江夏。

衙署之内,刘琦收到了鲁肃的来信,立刻叫来了刘备分享商议。

信上所言,马谡在江东被士族羞辱,当场破口大骂,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差点拔剑相向,一度沦为笑柄。

这和马谡的书信内容,截然不同。

马幼常送来的书信说,一切尽在掌握,已让江东士人名流,不可妄议。

这话,现下和鲁肃一比,他们自然更愿意相信鲁肃所言,毕竟他的为人也是有目共睹。

可谓是光明磊落、气度不凡,而且是真心要推动孙刘联合。

“这可如何是好……”

刘琦唉声叹气,站在刘备面前摊了摊手。

刘备冷笑一声,又笑着摇头,“我早说过,马谡定然是徐臻奸贼之计,此人玩弄我甚矣,竟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计。”

“先是卧龙,再是徐庶,而后又是凤雏,现在是什么马谡,唉……故技重施也。”

“凤雏?!凤雏绝非是计策,他乃是庞氏异才,深得庞德公与水镜先生教授,日后必为经国之士,我父亲对他评价极高!这凤雏之名,是境内士人之尊称呀。”

刘琦茫然无措的解释着。

这,怎么就成了徐臻的人了呢?

他和徐臻,应当年岁相差不大,而且就算荆州襄阳人士……

“诶?”

刘备此时,当场愣住。

听完之后头脑一顿懵乱。

感觉心都裂开了。

我打你娘老涿州大耳帖子哦!!!

凤雏是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