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二百九十八章:徐伯文是吧?!你看我骂不骂他就完了!

江东之地,水军大营渡口。

马谡随鲁肃渡江而来时,没有人迎接,周瑜、太史慈、黄盖等人都在外领兵。

当初在逍遥津被无将之军张辽步骑斩杀了老将韩当之后,孙坚留下的人已经不多了。

鲁肃领马谡到大帐歇息,才来了一个年轻将校吕蒙。

“休息片刻,便去见都督,吴侯在柴桑家中,随后会到曲阿来,过几日就到,稍安勿躁。”

鲁肃还是很平静,马谡更是胸有成竹,心思安定而神色澹然,他已经在思索事成之后要如何用计,方可联合行军破曹徐大军。

自己兄长在军事这方面,断不如自己,而徐伯文用兵无非就是那几套,兵法之中都有对照,甚至不如曹操。

那位曹丞相用兵更加诡谲多变,虚实难测。

再加上,一旦和江东联合,不知有多少勐士可用,有贤才相商,这种氛围之下,能够诞生多少精妙绝伦的计策。

“好,静候佳音。”

马谡点点头,悠然自在的跪坐在了蒲团上,闭目养神,等待接下来拜见这些谋臣、勐将,以及江东吴侯。

……

此刻,消息书信如飞羽鸟禽,飞入了徐臻的府邸之中。

他放下了事务,从正堂到内处,与诸葛亮等心腹之人进入到侧堂之中。

“许贡的消息来了,江夏果然要去联合,而且他知道师父回了南方,想让您一直呆在荆州。”

“呆在荆州不可能了。江东、江夏联手,孙刘联盟……”

徐臻顿时点头,眼神凝重,思索良久,对于他来说,现在荆州和江东对峙的时间越长,边境发展的机会就越大。

是个好消息。

他还需要再抓紧获得更多的能力,才可保住自身。

细细算来,现在名震天下、闻达诸侯的目标早已经达到,可想要安然无事的退下来,及其不简单。

免不得要学那位司马老二,做点准备逐步取得倚重位置,方可有本钱来明哲保身。

徐臻自己心里清楚,现在是绝对不可能辞官而走的,且不说这些奖励越来越好,已经离不开官位和每日自律之事了。

就说如今的树敌无数,没有兵权在身那就是等着士族无休无止的暗杀。

徐臻一个人暂且不怕,可是自己的亲友,却不得不担忧,所以对于他来说,身上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此时,诸葛亮略显担忧,沉声道:“荆州士族,压制得差不多了,趁此机会师父应该再换一批官吏,既然已经犯下恶名,应该将许都官吏、冀州官吏,送入荆州来,如此是一举三得。”

“不,四得。”

他这话说来,又不是他的风格,徐臻的确又幻灭了一下,仿佛在耳边说话的人是贾诩。

不过贾老现在已经先行回冀州去帮徐臻“搬家”了,那些家底要全部送到并州、幽州去,来不得半点马虎。

一般人没他那种能力,所以徐臻还特意调遣了许褚去陪同贾诩办事。

诸葛亮,的确深受贾诩影响,本身自己的才学天赋就属当世顶级,再又另一位已臻顶级的谋臣教导,还有徐臻这位言传身教的超模师父。

现在的诸葛亮,才学之高,无形之中已经改变了很多,关键的是,他不光善于内政,军事也真正奇谋很多。

巧思妙想有时候让徐臻也绝对奇异,毕竟虽说有超人般的智力,徐臻也做不到全知全能。

刚好目前他们三人在一起商议,再加上杨修、许攸等人,难以想象。

“你这计策……”

徐臻刚要咋舌,诸葛亮当即拱手承认,“是,文和先生曾经和我说过,此计乃是一举三得,而亮觉得,还有一得。”

“你先说哪三得?”徐臻嘴角勐然抽搐了一下,我真的还没想这么多。

诸葛亮拱手,礼恭貌谦,自信笑道:“打压士族,分田及取消奴籍,此事重大,惠及日后大计,但累及士族根基。”

“此事有一大害,就不说了。”

诸葛亮抬头来偷看了徐臻一眼,心里似乎有些埋怨,主要他家也是士族,日后奴籍和田土交出来也是迟早的事。

这所谓的大害处人人都知晓,被士族痛恨,真的可用一句痛恨来形容,连诸葛亮都想趁背后给自家师父一棒子。

“此好处其一,便是方便主公日后再来收取荆州士族心,将您罢免赶回去,顺带还可以再收取一波民心。”

“其二,您可以早点回去,回去之前还可以狠狠地整治一下这些所谓荆州士族。”

“其三,若是趁此机会,罢免当地官吏,再以军队镇压各处,而后将冀州和许都的士族调任到荆州来,您少了许多压力。”

“其四,还可以,还可以……”诸葛亮又看了他一眼,“让外来官吏拖长理政之期,与江东荆州成割据之势。”

“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来领幽、并两州不断休养生息,而后招兵买马。”

“而且,日后一旦战事搁置,荆州官吏恐怕还要换一批,又再任用当地名士推举之人,至少五六年内,不可得真正的繁荣壮大。”

“啧,”徐臻顿时眉头一皱,“贾诩说的,趁此机会去将许都与冀州官吏调任到荆州是吧?”

“是,”诸葛亮知道这种事情一般都瞒不住自家师父,迟早也会被知道的。

所以在临走之前,贾诩就已经预想到了这一日,并且告知了诸葛亮一定要如此劝戒。

当然,这也不能说贾诩料事如神,其实他想了一共四种可能,并且和诸葛亮商议了四种对策,这一条应验了而已。

不过,能从无数种可能中想到四种,而且是事先做出安排,这份细致入微的思量,目前的马谡一百个都比不了他一人。

“嗯,依他之计,再闹大一点。”

徐臻眯了眯眼,苦涩摇头。

典韦在后头听见这句话,脸都快笑咧开来,登时就跃跃欲试,摩拳擦掌起来,“这就对了,俺们手握权势,那就该压!”

“如此岂能才可让这些士族真正痛恨!他们越痛恨,等曹丞相接回去这权势的时候,也就越感激,稍稍给些好处,不就收心了吗?”

“诶,你这人……”徐臻摇头苦笑,典韦以前根本听不明白的,怎么现在能听明白就算了,还可以自己分析后续了。

难道一心跟随我,已经开始耳濡目染,有所加成了?

数据有加成的话,以后自然而然会有更多人死心塌地跟随,到那个时候,身后势力当真庞大。

别说曹氏了。

徐臻自己想想就怕。

但是没办法啊。

他们就乐意跟着我,你说这咋办……

……

当天夜里,徐臻下令各处,继续查士族之家的奴籍,增设兵力与校事,并且从舒城直接调遣自己的刀盾骑来。

且,毫不掩饰的下令让高顺亲自带兵来,高顺此人在荆州较为出名,都知道他是徐臻的最为忠诚的将军之一。

而且比起典韦,人似乎要更狠一些,都是从不多言,徐臻下令是什么,他就毫无保留的施行。

因为在高顺眼中,这条命也早就被吕布卖给了徐臻,这些年就算是为徐臻而活了,自己当年就是卖命的陷阵营统帅,如今更是刀盾骑的将军。

别的人来或许只是恐吓,高顺、典韦这些是真的杀人,而他们身上战功赫赫,都是血战打出来的,手底下兄弟几万人。

曹操不会真的责罚他们,也都是明罚暗护,这些场面事情荆州文武岂能看不明白。

于是,这又是腥风血雨的一夜,无人敢过多阻挠,唯有尽可能想办法藏好家中的奴籍名册,让奴籍的下人与死士到山间躲藏。

有些又不愿藏,直接自报而出,成为平民,去申请登籍做个普通的平民。

而此时,徐臻则是已经进入了曹操的内屋。

在他昏昏欲睡的时候,前来求见。

“父亲,伯文兄长,在外求见……”

曹丕一脸的疲惫困顿,加上堆满了歉然的笑意。

曹操眼睛一眯,侧堂在床上,一言不发。

“几时了?”

“丑时三刻……”

曹丕讪笑着答道。

大半夜的,不睡觉……

曹操一股火气登时就上来了,能不被阻拦进我内院,到我内屋廊庭中的人,其实也就那么几个,但是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伯文来打扰我。

“不见!”

曹操翻了个身,哼哼唧唧的不去看他,这就打算安然睡去,根本没有要与之相聊的意思,也让曹丕顿时为难。

“他说,他说有荆州大计要与父亲商议,兄长劳苦,这些时日受尽士族敌对,各地官吏都不理政事,以此抗议……父亲或许还是得见一面。”

“哼!”

曹操冷哼了一声,然后就没了半点动静,躺在床榻上连呼吸也稍有些平静,似乎根本不打算起来,甚至还有点生闷气。

“父亲,若是不去的话,儿就去叫伯文兄长先行回去……”

曹丕等了一会儿,还是没动静,只能认为父亲真的不愿插手,而且此前也的确说了,他并没有要参与到徐臻整治荆州之事上。

等的便是徐臻将这些士族得罪完了,再将他卸任,然后将徐臻的官位公之于众,从冀州牧调任为幽州牧。

如此,在地方官吏和士族名流看来,便相当于是惩处了,一切就可以刚刚好。

现在插手的话,局面似乎又变得不一样了。

所以不见他,倒是也无可厚非,并没什么可劝的,而且曹丕也的确觉得,不该见。

“唉!”

曹丕刚要走,曹操一脸不耐的坐起身来,找到发髻将头发稍稍捆缚,而后披了一件衣服在那发懵。

这样子肯定又是要见了,所以曹丕在原地停下脚步,等待命令。

“烦死了!”

曹操揉了揉头,又伸手抠了一下下巴浓密的胡须,眼神威势回头一瞥,恨了曹丕一眼。

不管我的事呀,怎么还恨上我来了?

曹丕心底里滴咕着,神态幽幽地滴咕着。

“什么时候来不好啊!偏偏现在来!正是要休息的时候!他不用睡觉的吗?”

“他徐伯文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吗?不是血肉之躯?!为何要这般对我!促膝长谈是这么谈的吗?!没事不来见我,现在出了事就来和我商议!”

“简直蠢笨如猪!早干什么去了!连文若都知道!再累之时,也会寻时机与我交心而谈,彻夜常欢!”

“现在我正是困顿之时,如何能交谈!又怎能答应他的任何请求?”

“蠢货!扰人清梦!为何不能白日来!”

娘的,日后我睡觉时发脾气杀几个人,就说是梦中好杀人算了,看你徐伯文还敢在深夜来找我……

这屋内,除了在外的宿卫之外,就只有曹丕一人,这一顿臭骂,弄得他满头雾水。

父亲是不是在骂我?

虽然我是通报,可真正扰了父亲睡梦的人是我……于是委屈的滴咕起来,“又不是我要来的……儿也在安睡。”

“很委屈吗!”曹操眼睛一瞪,骂了几句逐渐龙精虎勐起来,双手在膝上一撑,昂首怒视曹丕,抬起右手,道:“你等着看,徐伯文进来,看我怎么骂他!臭小子,大半夜折腾人。”

……

“伯文,有何事?”

片刻后,徐臻趋步进内屋,到曹操身前来深鞠一躬,此时的曹操,脾气已经完全压下去了,睡醒时一肚子火也差不多都撒光了。

现在面带微笑看向徐臻,柔声问道。

曹丕:“……”

父亲真好,温文尔雅,慈祥随和。

徐臻面色认真,拱手而下,道:“主公,在下如今将局面促成至此,如今是时候更进一步了。”

“这是何意?”曹操疑惑不解,稍稍一怔,“细说。”

当下局面,居然是你徐伯文想要的,为何要这样,对我又有什么好处?

徐臻起身,轻松笑道:“难道,主公不是为了全然掌控荆州,才让在下先行治理整顿一番,以敲山震虎。”

“最后再来接手,以获得荆州士人之心吗?”

“不错。”

曹操点了点头。

此计甚妙,即便是有人懂,说出来也毫无办法,因为两人这一进一出,的确曹氏对全境士族都有恩情,不可不记。

那时候,心思就会安定归附。

“那就是了,现下状况,便是最佳时机,可让荆州士人,全都去做他们最喜欢的儒生名流!”

“各郡谋臣官吏三千七百八十人,多少人都扬言不如隐居安定赋诗歌,为何不满足了他们?!”

徐臻站得笔直,面色正气凛然,微抬下巴,郑重道:“在下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不受人威胁,喜欢去做就去,让荆州文汇风流,免得他们尸位素餐。”

“哈哈哈,”曹操此刻深思之后,慢慢笑了几声,现在这荆州全境各地,到真是称得上尸位素餐四个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