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二百九十六章:或许如此,真能击溃曹军!

“呵,呵呵……”刘备顿时冷笑,“先生是马良亲弟,听闻马良得征辟做了徐臻的主簿,便派你来我身边潜伏?”

马谡顿时愣住,“没有啊……”

“诶?皇叔,我是因为徐臻慢待,才转来相投,立志要攻破徐臻,令他追悔莫及!”

“不可能!”刘备顿时怒喝,审视了马谡几眼,年轻冲动,荆州士族……居然现在就已经被徐臻给俘获了。

这人当真是厉害。

“刘皇叔,”马谡有点迷茫了,同时内心已经感觉不对劲了,是不是不该来……

“若是不愿任用,在下离去便是,不必说这种话,刻意来辱骂在下。”

“士人自有傲气尊严,徐伯文不任用,甚至略有折辱,怕的是我日后得举荐功绩超过他,如今我来此,便是为了证明此事。”

“怎会再和他同流合污?”

刘备直接笑了,连同关羽和张飞也笑了,“你的功绩超过徐伯文,这话是怎么说得出口的,俺都知道不可能。”

张飞心直口快直接开口,把马谡的脸皮都抽麻了,当场就红温了,那肤色瞬间顶上来,甚至还红到了脖子。

“为何不可能!?”

马谡眯着眼道。

关羽未曾睁眼,轻抚胡须冷笑柔声道:“因为,天下已没有这么多功绩了。”

“怎么没有,若是跟随了刘皇叔,刘琦公子,一路得胜便可有此功绩,如此功绩还不够?”

“这……”刘备愣了下,慢慢的清醒了过来,他愣住片刻心思勐动,忽而明白。

这马谡很可能真不是徐臻的暗探,首先他并没有名气,只是刘琦知晓而已。

二来,荆州之内专研徐臻战绩之人,也不算少数,这些年并不少见。

三者,马良送了一封书信到刘琦的手中,用以举荐其弟弟,也明言了马氏依旧感念当年刘表恩情。

得举荐数人到境内为官吏,举荐之恩在士人心中极重,不会随意舍去。

否则动辄便是令祖上都蒙羞的罪责。

或许,这个马谡是真的弃荆州而投江夏。

毕竟,小士族想要得存,必须要将家族后嗣的贤才分于各处,不能在一条绳上吊死。

想到这些,刘备稍微放下心来,拱手道:“细细想来,是我方才有些迷失心智了,还请先生切莫责怪。”

“皇叔,”刘琦笑着拍打了一下他的手臂臂弯,神态柔和的宽慰道:“不必如此心绪不宁,徐伯文在荆州人生地不熟,刚刚到了此地就被委以重任,看得出来是曹**迫他上任。”

刘备一愣,“何出此言?”

“我父亲说过,”刘琦背手走向远处,神情澹然颇为怅然,“若为人主,可以下属牺牲,为自己挣得名望,徐臻交恶荆州士人,先将此事强行推及全境,最后再由曹操来接手,只需将徐臻调任而走,再把新政的力度稍稍降低,士族就会觉得受到重视,不再闹事。”

“有道理,”刘备顿时点头,几人深以为然,荆州如今态势就是如此,让徐臻来做恶人,而他反正也迟到要回北方。

“接下来就是曹操接手……这么说,徐伯文要走……”

刘备心里一紧,细细想来,心中还是有些别扭,这人走了,一肚子的火气怨念无处可发泄。

当然,为了大业却也不该在此时如此急躁,刘备深深地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这时候,高览差人从军营送来了消息,到大堂后见刘备及其两位兄弟,加上一位年轻儒生在,不好开口。

得刘琦一句“但说无妨”,才敢抱拳,朗声说道:“江东岸边有人送来书信,不日要有使者过江,来与刘琦公子见面,吊唁老主公……将军特意让我来告知少主,此事恐怕不只是吊唁那么简单。”

“嗯?”刘琦和刘备对视了一眼,眼神意外,却略带惊喜。

“江东之人,恐怕也意识到了。”

刘备微微点头。

“若是想要抵抗曹军,恐怕需得双方一同联合,驻军于犄角,可互为相助。”

“否则曹操必定会逐个击破,但是……”说到这刘备偷看刘琦一眼。

刘琦如今还年轻,不过二十出头而已,很难要求他和徐臻一样,在这个年纪就有出色的才能和心胸。

刘表曾经下令杀过孙坚,虽说后又归还了孙坚尸首,将罪责推到了袁绍身上,但是江东这些年不断攻伐荆州,还是以为父报仇的名义。

这一方面是为了师出有名,如同曹操当年对徐州下手,另一方面恐怕真心觉得父亲因刘表而死,肯定要复仇。

这些年和荆州不断交战,同样也增加了不少仇恨,所以这些因战而生的仇,是没那么容易就和解的,想要双方兵马立刻罢手言和,又十分默契的彼此交战,还有些难度。

“这位兄弟,可否知晓,所来的使者是谁?”

“好像,好像叫鲁肃。”

那人回忆了一下,在心中写者使者的名字,高览看的时候也念叨了几声。

书信还在军营,若是要看的话,还得等刘琦亲自去看,因为言简意赅没有多少内容,高览忙碌之下,就叫人来传个口信。

刘琦信任倚重,也就省却了许多不必要的礼节,此时两人又是一愣,鲁肃的名字不是特别响亮,所以知之甚少。

不过马谡却知道。

他喜欢在家中听各地文士的风评轶事,走南闯北的百姓、商贾,时常都会有些许传言流于各地,或是自己喜欢去摆谈,也有可能背后有人授意。

毕竟唯有如此口口相传,这些人的名望才会不断水涨船高,传遍各地。

文士想要有所长进,得以推举而起,最主要的还是在开始靠传扬自己的事迹先行引起注意。

“鲁肃,字子敬,原本是江东的商贾巨富,麾下有数千乡勇跟随。”

“此人,可手开数石弓,一箭破铁甲,勇勐无比,不过未曾上过战场厮杀,都是斩杀的水贼山匪。”

马谡简单的介绍,大致已经让两人都明白了鲁肃的身份。

商贾巨富……有可能是家族所传的钱财,但是商人的地位本身很低,有可能是趁着乱世,转而学儒,逐步成为儒生士人,后受征辟而得人举荐。

等那军中将士走后,几人又坐下来,重新商议此事。

听了马谡三言两语介绍这鲁肃当然不够,刘备做了个手势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鲁子敬,这些年学儒之后,不知气度如何,口才如何,才能都不为人所知,这个恐怕需要皇叔和公子亲自见面才知晓。”

“不过,在他当年入仕之前,却是武艺精湛,非常善射,聚乡里数千人跟随,有主君气度,家中钱粮康慨分用,为人大气。”

“听闻是得周瑜举荐,引他见了孙策,一夜之间,孙策、孙权两兄弟与他在榻上相谈至天明,从此便进出身随,让孙策的脾气压了下来,喜怒不形于色。”

“这……”刘备看了一眼自家两位兄弟。

觉得话不尽然,有点玄奇了,一番话就可以改变孙策的脾气。

他口才是有多好?而且还是半路学儒的人,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徐庶,也是早年剑术高超杀人奔逃而出,中途到了荆州才开始遍访名师,学习儒学。

乱世之中,寒门与白丁出身的人不断涌现,才明白当年士族把控的这一条擢升之梯,的确拦住了不少大才。

如此之人渡江而来,肯定不是为了吊唁那么简单,是要来示好结交,甚至看看,有没有联合的可能。

“公子,曾经有一位高人和我说过,想要抗衡曹徐,就须得联合江东天堑,击退其军,成鼎足之势。”

“此势,高明谋臣均能看出来,更何况江东本身也多才俊,定然也明白一己之力不足以抵抗曹军,所以我猜测,这鲁子敬到来,肯定是为了打探我们现在还剩余的兵马辎重。”

“嗯,皇叔所言极是,那现在皇叔打算怎么办?与他结交,还是藏以了事?”

“当然要结交,若是他有心,趁着曹徐还在收整荆州士族之时,便可将此事定下,这才是当务之急。”

“好,那就明日去会一会这江东来的名士!”刘琦点了点头,同时也对马谡伸出了手,“幼常来此,我心中倍感欣喜,日后还倚仗军师相助。”

马谡胸膛一振,朗声而言:“还请少主放心!在下竭尽全力,定可力挽颓势!”

……

第二日。

鲁肃乘一轻舟过江,刘备等人在渡口迎接。

自船上下来一位身穿青墨色长袍的中年儒生,胡须整洁有度,面色安详柔和,面带微笑,拱手而下。

“这位,应当是刘皇叔吧?”

“在下刘备,见过子敬先生。”

“哈哈,”鲁肃摆手,“皇叔叫我子敬便是,先生二字担当不起。”

“在下特来为我主吊唁荆州刘景升,此事之前已书信告知,带来告慰之礼,还请刘琦公子来收下。”

“公子在江夏城中,为子敬设宴。”

“好,”鲁肃澹然点头,并不觉得奇怪,身为公子当然不会亲自来接,在江夏,他就是主公。

不过,却让刘备来见,又多少有些耐人寻味。

“公子在城中等待,备……是听闻子敬之名,先行来迎,访贤之心切矣。”

原来如此,不是派遣而来,是他自己要来的,偏若是如此,反倒更加显得有趣。

“皇叔,还知道我的事迹?”

“自然是听闻过,当初在荆州访贤的时候,就曾有所耳闻,昨夜更是听人说了几道事迹,对子敬敬佩不已,今日再得见,心里越发的期盼。”

“期盼什么?”

鲁肃眼睛一亮,好奇的问道。

“自然是,两家交好。”

刘备没有把后面那句共同抗曹说出来,也只是点到为止。

鲁肃当然也是微笑而视,略微点头,“是应该交好了,江东与荆州斗了这么多年,彼此仇恨极深,如今刘荆州故去,江东却还是有不少人自发在家中祭奠,令人唏嘘。”

“故人相去,怎能不感慨乱世无情。”

鲁肃和刘备一路走着,这人身上有种独特的亲和力,儒雅随和。

而且他并不会因为生疏而沉默寡言,或是心藏戒心,行走时几乎宛若平常,若是你和他说话,他便顺着话题聊。

若是不说也悠然自得,而且一路带着笑意,脚步绝无半点冒进,始终很是笃实,这类人自带气度。

聊上几句,就感觉与他很是熟悉,少了许多隔阂,这种结交之能力,连刘备都觉得颇为诧异,好似两人之前就熟悉似的。

“子敬所言极是,”刘备与之同行,慨然点头,“当年英豪,如今不剩些许,而世间英雄又皆在辈出,后浪始终在推动浪潮。”

“哈哈,皇叔这话,可是在感慨时光易逝,在下看来,皇叔大志还未到施展之时。”

鲁肃诚恳的说道。

“哪有,年近半百,余生不长了,如此流离奔波了半辈子,岂能还有翻身之可能。”

刘备苦涩摇头,时至今日,依旧看不见半点希望,袁绍、刘表相继而败,都已故去,绷和曹操争雄的寥寥无几,难道真的是要苟全性命,等待徐臻和曹操决裂,方才有机会从中得利吗?

“皇叔无需如此悲观,实际上南北之战并未开打,我南方水师,还未曾和北方铁骑有过半点交锋,未曾交锋则胜负不可知也。”

“好,听子敬之言,若是此次能摒弃往日仇怨,携手抗曹,或许能有所建树。”

刘备终于忍不住,提前说了这话,在他看来若是自己不说,很可能鲁肃也会一直不说。

他还可以顺着这个话题一直聊下去。

不断来侵入刘备的心里防线,不如索性直截了当的将话全都说明白,省得再婉转而言浪费口舌。

鲁肃听了刘备这话,才算是真的认真起来,对他点头会心而笑,长叹道:“皇叔所言,才是子敬此次所来的真正目的。”

“江东想要的,便是刘琦公子倾力合作,江夏与江东联合,才有一线生机。”

“此话,必然要由皇叔说出来,子敬才敢接下,若是在下主动来说,未免过于轻佻,当年仇怨本身深重,太过主动反倒像是趁机设计一般。”

刘备恍然大悟,“这么说,我便明白了,子敬此言的确考虑深远,我会向刘琦公子力主联合抗曹,竭力促成此事。”

“不光如此,”鲁肃郑重的摇头,停下脚步抓紧了刘备的手腕,严肃的道:“还需一人随我过江,亲自商谈才行,至少要让我江东重臣都可信服,否则那些士人不敢相抗,阳奉阴违,终究便不能同仇敌忾,做到真正同心戮力。”

刘备深吸一口气,心里顿时了然,而且不知为何,居然又升起了一股热血,开始期待起来。

或许这样联合真的有机会,击溃曹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