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二百六十三章:你要对你兄弟下手?!

涿郡的刘氏祖宅之内。

刘氏的长者专门给徐臻、曹昂两人收拾出了一间厢房,两人晚上不便回内城居住,于是就在这过一夜。

烛火燃起,屋内并无他人,典韦和其余将军都在院内另几间厢房安睡,只有门外有十几名甲骑营的宿卫在守备。

此刻没有刘氏的族人在侧,有些话才算终于可以说出来。

这是曹昂早就憋在心中太久了的话,没有人能够给他解答,他自己身在局中也想不明白。

必须要一个旁人,来清醒的告知他,该当如何抉择,又要怎样谋划。

“兄长可知,自从你为冀州牧之后,士族逐渐不再亲和于我,而是亲和二弟,在朝中无论如何仁德,一样不可如公卿之眼。”

“士族多年来,盘根错节,彼此姻亲,织成了一张遮天蔽日的大网,即便是现在看似失势,可实际上,他们只是将势力都深埋于地下,不已外显示人。”

“而他们不亲近于我,反而多与子桓结交,是何意?如今子桓已即将成年,日后又该当如何?”

“这,是否是他们暗中行事,以此为计,妄图分化我曹氏下一代兄弟。”

“譬如,若是我因此产生嫌隙,计较此事,对子桓有所忌惮,岂不是总会又矛盾,好在我此刻,头脑清醒,心胸广阔。”

“啧,已经嫌隙了,没有外人,子脩你诚实点。”

徐臻顿时后仰了一下,一副洞察一切的眼神瞥着他。

曹昂脸色一红。

“还,还没有嫌隙。”

“别扛着了。”

“我就是不明白,父亲为何不阻拦!?”曹昂忽然情绪激动了一下,“若是阻拦,现在绝不至于如此,他完全可以让子桓去军中历练,而不是在许都与公卿结交。”

“兄长,士族不亲近于我,乃是我与兄长一直以来便是同气连枝,是以方才到这等境地。”

“是,”徐臻并不否认,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就从来没给大汉的这些公卿名流任何好脸色看过,除非他本身具有令徐臻尊敬的品质。

譬如荀或,徐臻一直对他尊敬,可以说,只偷偷败坏过一丢丢他的名声。

“是以,兄长认为,现在局面该是如何?我又该如何自处?”

说到这,曹昂忽然向后靠去,双手撑住了地面,动作变得散漫了些,对着徐臻苦笑道:“以往父亲可说过,我乃是家中长子,日后弟弟妹妹都要以我为准。”

“不瞒兄长说,如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给弟弟树立不好的典范,哪里这么容易,我好累!”

“好疲惫!”

“我父亲越生越多!”

徐臻:“……”

这压力看起来的确也是挺大的。

主要是,若是不好好处理,有可能日后闹起来比袁氏那三个儿子要厉害多了。

曹昂文武双全。

曹丕才能出众。

曹彰黄须儿骁勇善战,力大武勐。

曹植写诗厉害。

争起来那得有多么精彩。

“子脩,开心点。”

徐臻拍了拍他的肩膀。

“咋开心?”

曹昂甩了下肩膀,多少有点委屈了。

此刻,徐臻忽然想到某些不太好的境况。

但是却没开口告诉曹昂。

比如,现下这些士族,大多支持与他们颇为亲近的曹丕。

而后士人都聚集在其后,暗中与之结交。

这么做,甚至还很安全。

因为曹昂还建在,他们无论和哪一位公子关系交好,都似乎不会乱了次序,但若是有一日,曹昂死了呢?

是不是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唉,不过此事我也只是和兄长一吐心中不快罢了,对外却没能与任何人说,而且我也一直在劝慰自己,切莫太过多疑。”

“可时间久了,终究还是会想得多一些,真不知,我这略微有些多疑的性子是从何而来。”

遗传。

徐臻默不作声,在旁偷偷澹笑。

“兄长,今日就当做是我在此大放厥词吧,也无需放在心上,此乃是我自己心思狭窄……才会如此患得患失。”

“也不用这么说。”

徐臻伸出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柔声道:“有时侯,为表率并非那么容易,坚守累了自然也需要舒缓一番,酒醉一场,以此放纵。”

“这些话跟我说说就行了,还有冲儿,的确是旷世奇才,但是你的名望又何尝不是长于天下众人,文武双全存于世呢?”

曹昂笑了起来,嘴角略微有些颤抖,又拿起桉牍上的酒勐喝一口,才道出了此刻心声,“兄长,冲儿在三年前展露天赋时,父亲兴高采烈,兴奋不已,逢人便说其早慧,天赋异禀。”

“也毫不顾虑让冲儿外人面前表现出才学,每每令人震惊,脸上便会露出自得之色,心满意足,我自小到大,何曾让父亲如此炫耀过?为何长子有才能便该是理所当然。”

“兄长你想,这像不像你与孔明曾经说过的那则故事?”

徐臻捏着他的肩膀,正经的道:“那些故事打发时间说的,真没什么深意。”

“有深意!兄长说过,仲永是因为缺了个好父亲,未曾入学最终才泯然众人,而冲儿有一位丞相父亲,只手遮天!日后地位岂不超然?”

徐臻听完这话,陷入了沉默,过了许久之后,才缓缓开口道:“你父亲与我等追随谋臣,此一生其实有两个战场。”

“与天下逐鹿,与士族争存。”

错综复杂的士族仿佛数百年巨树的根茎,深埋于地下,巨树即便枯萎,那些根茎难以拔除,日后再逢春雨,还可以再汲取养分。

“子脩你父亲将你推及我处,乃是推到了士族的对立面,何不一路走到底,再者说了,冲儿之事,你定要去向你父亲进言。”

曹昂的眼睛忽然一亮,拱手道:“洗耳恭听,兄长教我。”

“你需斥责怪罪,爱护冲儿,如此天赋异禀岂能不招人妒忌,秀于许都,人人生畏,生怕曹氏后裔真可延绵百年数百年,先提醒丞相,将冲儿保护起来。”

“不错!正该如此!”曹昂的眼睛忽然一亮,同时心中又有后怕,而后眼睛眯了起来,凝重的说道:“兄长所言,醍醐灌顶,我本就与士族行之相悖,不如经营打压。”

“日后无论是自己承袭家业,还是惠及兄弟,都是一番功绩。”

“也可让父亲看见我的一番苦心。”

徐臻这时候忽然笑了,“子脩本来没有这么大的怨气吧?今日趁着酒兴,故意在我面前失态而言,其实是想要我为你出谋划策,如何谋定日后长远之事,是吧?”

这话说出来,曹昂脸色一红,稍微愣神了片刻,然后别过脸去不知看何处,嚅嗫之声细若蚊虫振翅,“倒也不是。”

“哎呀,肺腑之言,心中也的确有点……不满。”

徐臻坐直了身子,两手拢在广袖之中,然后微微前倾撑在桉牍上,道:“日后,军政两权你都很大,主公想看到的,不是你以此来威逼兄弟,而是可有能庇佑兄弟。”

“子脩,你和他们不同,你当有君王之气度,弟弟们争则争,你可试着如主公一般,于高处俯瞰,和他们有什么好争的?”

“其实,子脩还想要兄长一句话……兄长冀、并州如今三十万兵马,日后可会站在子脩身后?”

“任凭调遣。”

徐臻郑重的道。

曹昂听完这话,顿时恢复如常,不再扭捏而言,笑容也真诚了许多,“那就行了,兄长睡一觉起来,明日我与兄长一同回去。”

“啧,太实在了倒是也不好,”徐臻无奈的白了他一眼,曹昂嘿然一笑,道:“我准备了礼物给孔明和典韦,多准备了数份,到时候给军中将校分一分,至于犒军就无能为力了,现在效彷兄长,散财于民,幽州百废待兴,钱财都用于民生。”

“这就对了。”

徐臻点头称赞,也不知道他说的是多准备的几份礼物,还是散财于民。

……

第二天曹昂果真和徐臻一同回许都。

大军行走十日,先到魏郡去巡视了一眼兴修的豪宅衙署,宛若宫殿一般华丽不已,耗资巨甚。

连衙署墙壁都有数丈高,近乎一丈厚实,占地又何止千万,可容纳院落数百间,期间还有校场驰道,大门数座,庭院无数。

引一条河流入院,雍容华贵,宛若仙境,豪华壮丽又似巍峨宫墙,若是再有数年修饰扩建,精心而造。

其势与貌,应当要直追当年洛阳盛景。

他们看了一日,就接着回了许都,毕竟魏郡邺城的驻军,身为主将的曹仁也不在,只有夏侯氏和曹氏一些宗亲将领在带兵。

徐臻和这些人不太熟悉,曹昂也之熟稔一两人,所以没意思。

许都,大军驻扎在外,徐臻、典韦、诸葛亮三人而行,去丞相府禀报。

作为冀州别驾,诸葛亮的确也有公务在身,要向天子汇报这些年民情所得,告知冀州状况,而后把书简写明年份日期,计入国库,再让史官记下此次禀报。

徐臻刚回到以前居住的衙署之内,现在已经改成了一座深院府邸,不如他在清河的华丽,但是却也不是一般官吏住得起的。

刚到许都,一切如常风平浪静,徐臻接受了天子封赏,并且加户犒赏,又记功于册。

同时,向并州调送钱粮以赈今年大旱造成之灾祸,听徐臻之见安抚并州百姓,封氏族官位,允许并州各地推举当地非纯正汉室之人举荐为小吏。

并州情况颇为复杂,因为靠近雍凉,所以在多年前慢慢的进入了些许其余氏族的人生存,几任皇帝都不愿驱赶,所以慢慢的氏族增多,就成了一家人。

得了这些赏赐便利,徐臻也无所求,暂且在许都安住,并未打算立刻回冀州去,毕竟还有一事未曾解决。

荆州之地的各项情报,以及当地的地志图纸,需要收拢汇集,再加上荆州新野那位儒生和江东许贡,两人都是徐臻送给曹操的暗探。

这些仍然需要有所联系,既然北方战事已经安定,那就没必要着急去冀州养生了。

在许都重新给曹操做个军师一段时日,等着一同领兵南征。

于是徐臻索性就和典韦、诸葛亮在许都住下,先休息享乐一段时日再说,反正每日理政、夜晚练武等事,徐臻未曾断过。

丞相府内。

曹操前所未有的安心,子脩和徐臻也全都回来。

幽州刺史、冀州牧都在许都之内,北方无论是内政还是军事都极为安定,此刻再见到极为满意的长子,曹操越发的欣慰。

“子脩,幽州之情我已大致了解,你和你兄长伯文一般,日夜躬亲,散财于民。”

“令我宽慰,自古以来,便是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钱财粮饷应当施于民,藏于家中并无用,散于百姓便可得民心,救无数性命,我等拥兵诸侯,也并非只是手持屠刀的恶人,”曹操这话说得铿锵有力,“我们同样也能救世救民。”

曹昂深以为然,不过此刻目光却在看着于远处坐着读书的曹冲。

锦袍及身,头发缚于脑后,面庞白净,五官精致,虽还未长大,方才不过**岁,但也看得出日后定是英俊儒生。

每日心思笃定,从不浮躁,日夜读书,颇有兄长风貌。

而且,奇思妙想不断,善思多思,聪颖讨喜。

曹操同样也发现了曹昂的目光,笑容忽而一凝,心里疼痛了一下,一时间忽然有些愧疚。

“冲儿最近,近况不错,所学极多,而且聪慧非常,日后应当也是子脩一大助力。”

“等再学十年,或许可得众家之长,文武不辍,也是天助曹氏之后人。”

曹操意有所指的说道。

这话,也是为了宽慰曹昂的心思,当年让曹昂亲自带弟弟曹丕,教学极多,将军营戎马的感悟全都尽皆告知。

结果没过几年曹植长大,又展现出了不可多得的文采。

后来又有了黄须儿,也让曹昂带着习武,兄弟展现的才能越多,从曹昂处分得的宠爱自然也就越多。

现在,曹冲长大,才能与天赋更是远在其余兄弟之上,若是日后心性也可学得成熟老辣,曹氏这些后嗣,日后将会各有风采。

曹操就怕,自己的昂儿心中有所芥蒂。

曹昂平静的说道:“兄长在冀州,有一座铜雀楼,我前段时日为冲儿求得首肯,可进铜雀楼阁内,观万卷古籍。”

那地方,儒生可是传言一旦进入,学有所成出来,便可治理半数天下,心中有学识,腹中有谋略。

不过,他话音刚落,曹操脸上的笑容却一瞬间僵住了。

“你想,把冲儿带走?”

曹操感觉额前头发抖动了一下,眼中原本慈爱的目光,忽然逐渐显出些许锐利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