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二百五十五章:形势喜人,苍天助我!

正常儒生哪里有这么大的力气!

田畴也是自幼学习剑术,少时的确好击剑,与人相斗,但随着年岁不断增长,也少了好勇斗狠之心。

开始学兵书,看内政之策论。

逐渐有了学问,但是因为一直呆在边塞,身边的大儒并非很多,阴险诡谲之辈,又被招揽征辟为军师。

身边能有一同相论的师长好友并不算多,偶尔有一两个,也是经常走动,数年见不到一面。

所有的学问自然是自己独自沉思,才深知行军地图的重要性。

在边塞之地,道路难行,地标不显,稍有不慎就会迷失道路,行军艰难加剧,若是短缺了粮草,甚至还会经常引起哗变。

但若是有小道而入,就大为不同。

突袭与正面交战,难度当然不一样。

刚才一巴掌被徐臻打蒙了。

田畴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天赋,他自小击剑,所以有些剑术,力气比常人要大,若是对付三四个山匪,并无问题。

后来学文,略有所成,懂得思天下之策。

再后来与百姓交谈,与士族来往,和袁氏征辟之使者多次打交道,学会了如何进言避言,也就是口才。

才养成了善思之举,口才不下于同境之人,而后还要保持本心,不慕荣利,静守心绪,数十年才有所小成。

那么,这位车骑是怎么做到带兵战无不胜、气力大如车撞、内政通达先贤、品性静水清流、同时又才思敏捷异于常人的?

这不是上天给的天赋,如何说得通。

他是修身、修武、修心于一体,同时还有“好色”之名,一个人,在三十出头的年岁,已经能有如此众长在身。

怕不是娘胎里就已经开始多方学习了。

当真妖人也。

田畴心里惊道。

偷看着陷入沉思的徐臻。

他现在很想知道,徐臻这等才思敏捷之人,脑子里如此沉思的时候,在想写什么……

“以后怎么骗典韦他们出征边境才行呢……”

徐臻心中此刻已经有了计划,同时也明白,领兵来守边塞是不可能的,边塞的兵马只能让当地乡勇参军而来。

戍边的话,麾下军士或有不满,除非徐臻能将边塞治理得比中原更加繁华,但这需要十数年之功,又不是立刻可成。

所以天寒地冻,想要自己的精锐出征边塞,又兴趣高涨的话,不是一声令下那么简单。

当然,下令之后军士绝对不会有所违背,他们对徐臻早就是忠心不二,置生死与度外。

但士气军心,同样要想办法安置,还得从内政下手。

得先将右北平建得繁荣起来,再收治百姓,鼓励生育,人口越多才能越有人丁。

无非还是,温饱问题。

若是粮食可饱食,衣着可保暖,取材方便,能挣得钱粮,百姓自然乐意迁移,本身各地暂且还没有居住的无根之民就多。

再加上士族奴籍之人也不少,想要得人丁引来,还得是靠“打士族”,徐臻想到这,摸了摸下巴。

“多谢先生了。”

“车骑说笑了,只是有一言,还是想劝戒车骑。”

田畴叹了口气,“公孙氏,这些年在辽东有极大威名,深得民心,百姓归附之后拥戴稳固,不易推翻。”

“即便是击破了辽东,若是治理不当,日后也当有祸事,且从冀州到辽东,若是走水路,还得过十日河道。”

那踏马是一片海。

徐臻咂了咂嘴巴,嘴角抽搐了一下。

田畴恐怕是说得委婉了些,海上当然可以走。

“走海路,还得有发动机才够快,否则只能以楼船通商,缓慢而行,一月一次,一次停留七日,”徐臻叹了口气,喃喃自语。

否则,靠人力耗费也不小,只能攻下辽东之后再建立水道。

“什么鸡?”

田畴眨了眨眼,没听懂什么意思。

“没什么,随口一说。”

“哦,在下认为,辽东短时间内不可攻取,不如任由公孙度与公孙康两代人继续抵抗以经营边塞。”

田畴拱手道:“车骑也说了,他们父子是忠心于汉室的,而且虽为封地但年年朝贡,若是换了继承大业之人,再去打压也不迟。”

说到这,徐臻都笑了,苦涩摇头道:“辽东一日不安,丞相就不敢让我在冀、并安心养居。”

“我儿都快一岁了,却只见得十数日。”

“先生觉得该如何?”

徐臻太了解曹操了。

这辽东一天不让他觉得心中安定,如鲠在喉,徐臻真的一日不得安宁度日。

别的人来镇守,曹操信不过。

若是不管不顾,又怕公孙日后太过壮大,家族里出几个狼子野心也有才能之人,若是没有威慑在附近,肯定说自立就自立了。

只需要把的黑山、渝水、牤牛河一封,兵马要正面攻进去何其难也。

而且,曹氏将军都不会来守,他们要南下取功绩,所有将军之中,只有封了车骑的徐臻来。

别说是下诏书威逼了,曹操就算是亲自上门撒泼,都要让徐臻来守,那么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把公孙家族击败,然后让曹氏去领辽东之地,或者自己领了,去耕种这大片土地。

只要打下来,开垦得当,人口迁徙足够,每年粮食朝贡将会暴涨到何等地步,难以想象,那也是形势喜人。

如此,无论是攻取还是内政壮幽州,迁徙百姓驻军边塞,这些事都可以常年进行。

人到此位,应当继续精进才是。

徐臻仿佛看到了巨量的自律点和无数奖励在等着自己,在此开发不光是安置百姓,也是给自己更多出路,更非人的本事。

也许不是坏事。

田畴陷入了沉默,道:“这个,在下就不敢妄言了。”

“主要是,在下总觉得,日后反叛是日后之事,现在公孙度与公孙康,暂且没有反叛之心。”

“若是突袭其地,击溃其军,于车骑而言并不算难,可如何安定当地百姓呢?”

民心,可都是向着公孙氏的,说句实在话,公孙度在这些年收容流民,发放粮食,耕种囤粮,抵抗高句丽和夫余、乌桓三族入侵。

救下了至少五十万民的性命。

徐臻叹了口气,面色凝重的道:“这就要看他公孙度在开春之后,如何行事了。”

田畴拱手感慨道:“不过,在下也知晓车骑之心,只做好分内之事,为车骑留心辽东地图,送入车骑与丞相手中。”

“嗯,多谢了。”

徐臻稍稍冷静笃定的说道。

……

冬日过去。

幽州的冬天极其寒冷,冰天雪地厚学铺山,外出游玩的人几乎不见,山林之处人迹罕至,飞鸟净绝。

偶尔可见毛皮厚实的动物踪迹,但天地之间依旧冷清一片。

徐臻这一个冬日,都在衙署内烤火,在大雪之前,接家人到了涿郡来过年关,驻军之地也在并州、冀州、幽州三地分散。

并州主要分兵张辽率军驻守,冀州还是赵云、许褚等率中军镇压,幽州则是徐臻、典韦亲率,当然黄忠和高顺也跟随在军内。

其余各级豪士、勐将等,各个军中皆有不少。

徐臻现在二十四万大军,分派各地,同样也有权力招兵买马,一年之内,募兵又得数万,方才将三州之地的兵源几乎招募而尽。

等待数年之后,养民安定又有兵源而起。

现在已经拥兵快三十万了。

徐臻这车骑,早已是名副其实。

所幸有冀州耕种沃土,养兵无虑。

有人说,徐臻势大,兵马强盛,日后必成大患,或许在多年后,他便可成为镇在西方某地,护国之壁的大诸侯。

想要一个爵位世袭罔替,恐怕都很难。

并且被中原深深忌惮。

也有人说,徐臻看不上权势,一心为了天下百姓,当中原安定,他就会撤去官职,隐于山林。

也有人认为,他和曹操关系太近,仿佛父子一般,会与曹操一同退居幕后,将权势交托给下一代人。

众说纷纭,堵不住悠悠众口,如今天下诸侯、群臣百姓都是听之笑之,当做谈资。

这一年在幽州建立驰道与主道,力主迁徙百姓北上,在幽州躬亲重内政,并且得辽东敬仰不断结交的徐臻。

已经做到了他十年前所梦。

闻达于诸侯。

他现在是闻达于天下。

权势滔天。

与徐臻交好之人,随意可叫“伯文”,但其余当初熟识却无情义互通者,当年为同侪但今非昔比者,都要神情古怪的叫一声车骑。

也许是传言多了,加上辽东通行,公孙氏打听徐臻和曹纯这两位驻军的近邻也更加详细。

知道两人这些年来的各种战绩已经风评。

抛开徐臻不谈。

虎豹骑统率曹纯,当年追杀袁术八百里到寿春的主将可就是他,一战扬名江南,如今为卫将军。

此人战绩,一样震撼诸敌。

更何况在身侧还有一个徐臻,一个典韦。

是以,在开春之后,公孙度的确重兵布防,但却不是在主道上,而是布下一万辽东悍兵在沿小凌河一带。

护的是沿途商队,防范的是柳城的乌桓外族。

……

二月底,涿郡涿县。

刘氏宗族的家宴之上,他们请了徐臻到家族的祖宅内设宴款待,在延席上吃喝不少,康慨赠予徐臻各类书籍。

甚至还偷偷的将家中奴籍九百余人,送到徐臻名下,可随意徐臻养为死士,对于一族来说,这也是重情。

但他们却是明言报答徐臻之恩。

只因,徐臻刚到涿郡住在复扩建的衙署内时,就差人去告知了刘氏,他曾得刘备之恩情,知晓这里是他的家乡,当即举荐了几名刘氏现在当地颇有声望之人为乡亭官吏。

并且赠予了不少粮食赏赐。

搞得像刘备衣锦还乡一样,于是秉着投桃报李的本心,而且又联系不上在南方的阿备,于是这刘氏宗亲,对徐臻感激涕零,拥戴得不行。

日夜来问,举荐为官吏者推行律己,从无半点贪墨之举,同时大赞徐臻高风亮节,让他名气在幽州士人之中再为高涨。

毕竟涿郡刘氏,好歹也是中山靖王之后,又有当今皇叔在外为诸侯,本来他们是该藏着的。

徐臻来了还以为要清算,没想到,是有旧恩之人,再加上许都天子还有威德在外,曹氏扶汉不曾有真凭实据说人家篡汉自立。

那过往的什么鬼衣带诏就一笑而过了!

还是回归天子麾下的好!

所以,徐臻这个年关,基本上是在刘氏这里蹭吃蹭喝过去的,反正他一直拒绝,奈何人家非要请。

刘氏当然不觉得徐臻是蹭,堂堂车骑,万户君侯,需要来蹭吃?!

不可能的,他能来整个族内蓬荜生辉!

每次来此,刘备那号称叔父的刘羿刘子敬,还有刘元起两位族中长者都是乐呵呵的。

宴席之后,宗族之人送徐臻出府,到了马车上。

酒足饭饱的典韦靠在马车前充当车夫,惬意的回城中衙署。

“哎呀,这日子真舒坦。”

典韦感慨了一声,而后从怀中拿出了一封军情,递给了徐臻,笑道:“柳城,还真有动静了。”

“这一次,可多亏了公孙度。”

典韦沉声说道。

徐臻略微有些意外,因为他没喝酒,所以神清气爽思绪清晰,顿时嘴角上扬的笑了起来,“这么说,他已经想通了。”

说着打开了书信,看到了情报上所言,表情顿时凝重,“乌桓有意劫掠进辽东的商马,呼……”

此乱不除,终究要日夜防范。

这一次,是公孙度在小凌河有一万悍兵驻防,所以在乌桓骑兵出兵劫掠的时候,立刻攻取其中部。

后又在他们渡河而逃时,突然袭击了正在渡河的军队,让乌桓无法还击损失惨重。

但这一战,依旧伤不到根本,却让商马和百姓看到了辽东护此道的决心,是以日后再有商车通行,走得也更为踏实。

但若是可以解决乌桓之乱,驱逐出柳城,便更好了。

“俺听说,百姓欢庆。”

“几十年未见的拥兵安宁。”

徐臻哈哈一笑,伸出手拍了一下典韦的肩头,朗声说道:“我更高兴的是,如此咱们就可以放心回冀州了。”

“今年冬日行军,一定大破柳城!”

“哈,”典韦当即一笑,“那今年要扩充军备了,等俺斩了那单于的头颅,来给车骑当酒壶!”

“滚你的蛋,我才不要。”

徐臻脸色顿时一寒,已经感觉到恶心了。

一点都不觉得这话热血。

马车向衙署而去,摇摇晃晃悠闲不已。

随着开春,仿佛一切问题也都迎刃而解。

……

许都,丞相府。

在开春之后,各地的情报奏札也都开始朝着丞相府上呈。

北方大多用上了冀州纸,以锦布装饰,而南方和中部州郡还是沿用以往的书简上呈。

于是在丞相府正堂的桉上,两种上书区分而放,一目了然可见分呈,曹操大多是先看北方。

此时手中正是捧着一封装饰高贵的书简,看得入神。

过了片刻忽然面露笑容。

“奉孝,志才,立刻让文若到丞相府来!形势喜人!苍天助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