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二百零一章:徐臻骗我!他欺骗了我!?

很快张辽、黄忠、高顺都从军营来,得知了消息。

典韦在门口站着打呵欠,看三人都比较高兴,一下脸色就倨傲起来,“唉,没什么可说的,得还有一年才出生呢,明年去了。”

“俺早就有儿子了,这一点君侯输给俺太多了。”

典韦娶了个非士族之女,普通人家的女子,早早生了个儿子叫典满,前些年还在地上跑,现在也开始壮士了,徐臻一般叫小牛犊。

“那这不对,再怎么要等,也该生子了。”

“君侯都快三十了。”

“再不生岂不是老来得子!?”黄忠眼睛一瞪,左右而笑道:“总不能跟我一样吧?”

“庆贺一下就行了,至少还有好几年这孩子才能长起来。”

不过典韦话虽然是这么说,可却是第一个来的,早早就已经在正堂听徐臻说得耳朵都起老茧了。

现在打算离去。

徐臻这一代人,算是年轻的了,他的子嗣又得是第三代人,若是教导好了还依然可大有作为,但值得羡慕的是,若乱世在二三十年内结束,那这第三代就可守业壮大。

至少能享受安宁,承袭萌茵父辈创下的家业,只能说羡慕。

晚上,曹嵩叫曹德和曹安民来请徐臻到家中去吃晚席,老者邀请徐臻当然要去,是以当天是在丞相府,和相熟的文武一起共饮同食。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有朋友一起相聚,就成了欢快的事。

……

时间一点点过去,三日之后秋收清点结束,徐州如数缴纳了税收,并且送到了丞相府正堂之上,让曹操颇为感叹。

当初徐臻一句话说动陈登,自然是有校事府写成了奏札送到前线。

曹操当世细致看完之后,就欣慰点头,毫不掩饰的夸赞徐臻处事理政,气度急智似乎又有成长,不是当年锐气十足的年轻谋士了。

现在取得结果时,也足以说明徐臻所望没被辜负,陈氏能解决此事,包括接下来的水渠修建,修缮黄河两岸善堂,沿途疏导河流之地,都可以由徐州安置下来,办得妥当。

站在曹操面前汇报的,便是杨修。

“丞相,君侯所理之事,有三事为重,徐州占其一,应当予以封赏陈氏,表彰其功,安定徐州。”

“今年可拨付大量钱财到魏郡,把军队派往此处,带秋收之后再战。”

“除此之外,还有各地官吏任用,察举之名录,这是君侯整理而出。”

“这六册,乃是君侯纪录自己所办理的重大之事,丞相若是闲暇时可以一览。”

跟了徐臻一个多月,杨修已经逐渐变得熟稔各项要务,就是人已经变得消瘦憔悴了许多,面皮贴着骨头,露出轮廓来,眼神虽然还很精悍,但看得出眼圈有点发黑。

曹操微笑抬手,宿卫当即取了书简到面前桉牍上放下,他打开几卷看了些许,徐臻还真是将大小事都一一纪录在内。

事无巨细,都有痕迹,所写出去的建议和下的命令,都有心迹可循,没有徇私枉法、以公家大权来谋取私利。

虽从不怀疑徐臻的人品,但得见这等苦心所写的纪录奏卷,心中还是更为舒适。

徐伯文可是我的心腹。

他越是令人刮目相看、让三公九卿惊叹敬佩,就越让我有面子,因有此等文武全才跟随而大有面子!

什么叫乱世英雄!

便是我这种!

“哈哈!”

曹操开怀而笑,当即收起了奏札放在桌上,当即夸赞了一句:“他的书法倒是越来越好了。”

“现在这字看得舒服。”

杨修面色不改,等曹操稍稍高兴了一番后,又将一封较为小巧的粗纸书信从怀里拿出,呈到曹操面前来。

“丞相,这是君侯所得的情报,特意吩咐在下,单独交给您。”

“哦?”

曹操抿嘴而视,弄得这么正经做甚。

他拿过书信,打开一观,脸色顿时凝重,而后一巴掌拍在了桉牍上,震响当堂,许多边缘的小书简都散落掉在地上。

“还是让他跑走了,此人可恶啊。”

书信上写着的,是刘备的下落,徐臻知道曹操定然关心,所以也提前派人去打听了一下,知道刘备踪迹,算算时日也差不多跑到荆州了,于是谎称有线报,先送了信报送来给曹操。

这一看,曹操果然心情不是很好,原本的轻松被某些悔意给打破,但是这些悔意也只有一瞬间,他是个心态极其大气之人,很快就露出了笑意。

喃喃道:“去吧去吧。”

“无非是去荆州而已,等平定北疆,坐拥六州之地,这两个在外举反旗的刘氏皇亲,一起收拾便是。”

曹操心想道。

……

荆州。

南阳郡新野,刘备绕过了宛城从另一条山路进荆州之地,派孙乾先行数日,游说刘表来接,孙乾果有才能,让刘表带大军亲自来迎接刘备。

并且将新野、樊城等半数南阳之地,都交给了刘备的兵马驻守,总算是令他得了一个落脚之处。

将麾下不多的几千兵马安置了下来,而且也开始了治理内政之事,不过刘备却始终还记得一件事。

所以叫了简雍与孙乾来商议。

在一处简朴的屋舍之内,烧了火坑取暖,几人略微靠近,此时的刘备脸色疲惫,面不见笑,终究是这一战给他的打击太大了。

从官渡开始,号称六十五万兵马居然没有赢过一次大战役。

基本上只有小胜几次,并不能决定整个占据,那几个月内,刘备做梦都想把白马打下来,先行突破夏侯惇到兖州境内,一路攻进许昌乱曹操军阵。

真能成,那就意味着自己可以取代曹操坐拥天子在手,汉室可兴也。

想不到的是,白马之围被徐臻攻克阳平而解,而徐臻又因为曹操与袁绍的正面决战寻得了机会。

一切都是连在一起的,中间任何一环若是做到了,几乎都可以颠覆这个占据。

可惜没有如果!

“总算,有落脚之地了,这几十日来,我一直在想,到底因何而败。”

“原因极多。”

孙乾苦涩的摇头,别的暂且还没想明白,但有一点他很清楚,袁氏内部并不团结。

“麾下文武拉帮结伙,各自为战,文武将军不光要防备外敌,还要防备内敌,如何能赢?”孙乾没好气的说道,败仗之后他们心气低迷,也反思了这些年在冀州看到的种种。

“再者说,曹操等人将袁绍当做劲敌,提前一两年开始招兵买马,准备军备、考察地形,徐伯文更是直接远走九江,训练兵士。”

“而袁绍如何?依旧沉溺于幽州大胜,以为天下无敌,直到颜良被斩了,都还没能反应过来。”

“如此交战不输才怪!”

“最终如何?我听闻许子远都投了曹操,还立下了不少功绩,恐怕现在他都已经是曹操的座上宾了!”

孙乾说到这哀叹了一句,他身旁的简雍就不像他这般愤世嫉俗,心直口快。

而是倨傲不屑的笑着,漫不经心的点头道:“公右所言极是。”

“袁绍气数已经完全尽了,数年之内,却也不会再有战事。”

“主公当趁着这些年在荆州,谋一片坚守固地出来,新野和樊城可有十万民,若是治理得当,流民不断来投,自各地来逃,或可有二十万民,荆州百姓极多,都是久居多年寻求庇护而来。”

简雍的话说到了刘备的心里,可惜的是,他们两人都是善于口才外政之人,可不善于谋划方略,远大方略必须要有长远眼光,腹中有谋略,要有满腹学识。

这样的人,这些年基本上被袁曹占据,而南方则要么投了江东,要么就投荆州门下。

能给他刘备剩下的人怎么可能还会有。

但刘备此刻,心中一直还记着一个人。

“当初,我们还在许都的时候,徐臻曾给我指点了一人,说是就在南阳境内,新野附近。”

“我如今到荆州来,得刘表皇兄的安排,刚好就落脚在了新野。”

“如此,应当是天意也!”

刘备感慨非常,左右而视,神情之中略微激动,双眸泛着光。

这一次若是寻不到,那可就太惨了。

但他说完这句话,让简雍和孙乾都沉默了……

他们偷偷对视了一眼,简雍转过头来有些不忍,又别过脸去。

孙乾则是一言不发,盯着桉牍,将水杯抬起来喝了一口,但还是不敢直接开口说。

这事儿他们私底下说了不知多少次了,都不相信那个徐伯文会这么好心,甚至连简雍这个曾经和徐臻有过私交的人都已经不再为他辩解了。

那个什么卧龙先生,根本不存在,那是徐臻为了让主公别再缠着他,信口胡诌的。

甚至后面也打听过了,根本没有卧龙岗。

“新野,没有卧龙岗。”

简雍哀叹了一声。

还是由他开口说了,毕竟相熟这么多年,他明白刘备心中的执念,这个“卧龙先生”不仅仅是一位有才学的谋臣那么简单。

甚至还是刘备心中最后的希望了。

若是被骗,崩溃之下又去哪里找贤才。

袁绍六十五万兵马都输了,现在能否守住两年都不知道,荆州再稳固,也只有三十万兵马,这些年日夜操练,养民募兵,若是不断固守可以支撑几年。

他们这些在外的刘氏宗亲,既然已经高举汉旗与曹操为敌,就不可能再化解。

一旦无路可去,荆州失陷,可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了。

荆州再败,不知道还有谁能打赢曹操。

“不可能,那个时候的徐伯文没有理由骗我,”刘备苦笑了一声,喝了口水。

这口水喝得也是略微有些苦涩,他可能自己都不信,但是又不得不信,否则不知还有什么可以支撑他坚守下去,燃志气之焰。

“不会的,那时他还是感激我。”

“虽说不知为何如此激动,可我能感受到,徐臻一定是真诚的。”

“他一定是。”

您能自己听听说了多少次……如此反复肯定自己,这不就是在骗自己吗?

“主公,卧龙这个号,在许都通常都是说的徐臻,他自称也是如此,而取号则是说他那段时日,一般睡到日上三竿而起,虽卧在床上,但仍为潜龙也。”

简雍对这些事,不说十分了解,却也是略知一二,这个号恐怕也是在骗人。

“不可能!宪和、公右!我今日叫你们来,便是要说此求贤问友之事!”

刘备稍微激动了些许,拍打着桉牍起身来,眼神真挚的看着二人,郑重其事的道:“就算是没有卧龙,定然也有隐士存于荆州,这么多年各地战祸连连,唯有荆州堪称净土,此乃是皇兄刘景升之功绩,是以隐士若是不问世事,躲避战火都肯南下入荆州。”

“此言有理!”

简雍也实在,此前只是想不到这一点,但如此一说,却还真是提醒了他。

这些年士人来荆州寻求安宁者必然很多,文汇于此肯定有能人志士,只要寻得到人情脉络,就可以找出这些人来。

若有人可出谋划策,定下方略,日后也好有个奔处,不至于在此等局势下,混吃等死。

“你们速速去打听,今年秋收之后,我治理新野必定亲力亲为,躬亲为民。”

“若可得民心归附,当逐渐招募兵马,准备军备,上书政绩于襄阳,推广名号于境内。”

刘备脸色激昂,一番话说下来深吸了好几口气,满腔的怨气都在心头。

徐臻骗我,徐臻骗我!

不,或许没有,只是我们没找到。

“接下来,若是有贤我必定会去拜访,还请宪和为我打听!”

“喏。”

简雍也明白没办法了,只要不荒废了政事就行,以阿备的能力与魅力,必然不在话下,况且还有关、张二将威名远扬,我等只管寻师访友便是。

过了几日,简雍还真给诸葛亮问到了一位隐士高人,在襄阳附近隐于山林间,但说是隐士,又没有完全隐,因为他还会时常举荐有志之士,或者推其名气,与诸多文人雅士一同论天下大势,诉说民情政见,品各地名人。

刘备一听简雍介绍,不比他推崇就明白,这样的人物在荆州即便不入仕,也应该是一位大儒,自有满腹经纶,才能得各方儒生尊敬,又可举荐贤才于仕途。

定然是高人。

“去访!带我去访!这一定就是徐臻说的卧龙先生!否则谁还有如此名气!”

刘备当即欣喜若狂,让简雍带他去。

……

许都,徐臻衙署正堂上,在半柱香前,有人来给徐臻递了一封书信。

到现在徐臻才看完,然后烧了黑烟冲得诸葛亮眼睛都睁不开。

“亮子。”

“诶,”诸葛亮正在看探马送来的各地军情,头也不抬的回道。

“许攸任魏郡太守,又得封爵这事,你知道吧?他晚上特意请我去吃宴席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放下书简,满脸无奈纠结之色,皱纹都挤得满脸都是,“嘶……就这个事,用得着烧了吗?”

“啧,不烧不专业。”

徐臻喃喃道。

诸葛亮:“……”

为什么杨修在的时候,您不折腾他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