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一百九十五章:又找我商议?那我抛砖引玉了啊!

“你真不去?”

曹操瞪着眼睛说道,他自己都想不明白,这人怎么忽然又轴起来了。

“不去,力荐公达与仲德。”

徐臻还是很坚定,这次绝对不能去,去了之后至少半年不能安然理政,战功刷下来越走越高,看曹老板的意思其实也是有些犹豫了。

自白身起,到现在封侯,有一县之邑数千户,已经是从古至今少有的成就了。

徐臻看得很开,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去逞能,要那些功绩在身日后曹老板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封赏。

最主要的是,眼瞎战事很平顺,让他们去打便是,正好趁这个时间,到许都安家,准备每日自律值计划,触发别的限时任务,看能不能刷点红颜丹出来。

毕竟战功赫赫什么的,基本上已经倦怠了,不如刷点人间没有的东西实在。

徐臻觉得单单只是自己长寿不行,要让夫人们一起,这样的话以后就能拯救更多在乱世之中流离失所的人。

除此之外,徐臻还需要更多的特性,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现在只是打赢了官渡而已,冀州还没有收服,谈何幽、并、青三州之地,如此大的地盘,治理安稳至少要两三年。

趁这个时间,好好再稳固一下内部文武,不可让他们如同袁绍会下谋臣一样,再生事端。

想到这,徐臻忽然脑子灵光一闪,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不是不想去。”

曹操颇为嫌弃的瞥了他一眼,倒是还没来得及多想,便已经打算听徐臻到底想说些什么。

“那为何不去呢?”

“团结。”

徐臻正色的说道。

曹操:“……”

“主公试想一下,袁绍为何会败?大战用兵根本没有条理,朝令夕改,计策每每被识破,或根本没有效用,不就是因为不团结吗?”

荀攸和程昱苦笑着,听徐臻说起团结二字的时候他们是先愣了一下,但又听徐臻提及了袁绍,又觉得有点道理,但是不是诡辩那就不知道了。

徐臻看没人搭理他,都在认真听取教诲,于是又展开着道:“冀州分为数派,袁绍麾下名士之中,辛评、沮授、田丰等当地的冀州名士为一派,而郭图等颍川家族才为一派,许攸等人为汝南名士,互相都在争夺功绩,结果如何?”

他说到此处越来越顺,以至于将曹操也说得一愣一愣的,好奇的问道:“如何?”

“兵败官渡了嘛不就。”

“有道理。”

荀攸频频点头。

徐臻笑道:“战未胜而分功寻位,都想要在日后一统天下后,得一个位高权重的位置,结果现在兵败,指定谁也得不到好果子吃。”

“啧,”几人面面相觑,都有些骇然后怕,徐臻的话不无道理,正是彼此争夺才有了今日。

连郭嘉都忍了被徐臻拖下水的这口气,平静的道:“不错,君侯这话的确是深为了解袁绍麾下谋臣。”

“加上袁绍注重表面光鲜,并不看重谋臣真正所求,譬如三派的谋士首席,几乎各有所图,郭图想要的是家族壮大,显赫于世;许攸要的是真心倚仗,地位独尊;而沮授、田丰等清高名士,只是图报这些年袁氏的门庭恩泽,同时报袁绍多年的知遇之恩。”

“如今斗至这等境地,却也说明袁绍本人昏聩,并不如主公这般大气包容,令麾下谋臣同欲同德,同心戮力。”

徐臻插了一句:“主要还有我这样,愿意牺牲自己的高洁之士,不知道主公怎么想,反正我觉得这样的人越多,越安宁。”

郭嘉:“……”

你不如直接点我名。

此时帐内稍稍安静了片刻,郭嘉在深思熟虑之后,感受到了其余人的目光,脸色一瞬间就冷了下来,无奈的道:“啧,主公,在下也不去,如今战事平定,我与伯文回许都,将校事安置,日后来投者恐还有更多,也好助子脩去征辟寻找一些青年才俊,任用到各地。”

“行吧。”

既然两个人都这么说了,他也没什么好强硬的,此去向前,步步都是功绩,只要想拿当然可以有所建树。

日后回到许都论功行赏,必然可以封侯拜将,为大吏内政要员,这些人都是会不断任用派出,壮各地收成的。

只是,做了决定之后,曹操还是忍不住瞪了徐臻一眼,心里却有点莫名的轻松。

这个徐伯文,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也太让我省心了,若是换一个有野心的人,必然是自荐进军,将功劳揽下,在军中建立不可动摇的威名,日后地位才是真正受倚重。

若是不要……那就不知道了,曹操隐隐有一种感受,徐臻再这样下去,品行自不必多说,而以他的才能功绩,在朝堂上的地位很可能会非常超然。

当然,那都是日后的事了。

“好,第一件事已经敲定,接下来说第二件。”

曹操左右而看,笑道:“袁绍麾下许攸、沮授现都在营中,诸位觉得这两人如何?”

徐臻当即起身,方才耽误的时间有点多了,现在打算加快进度,既然问到了此二人,那就一炷香结束吧。

“商议,向来是抛砖引玉,这样,我来给各位抛个砖。”

徐臻微笑看向众人,接着面色认真的对曹操拱手道:“沮授以清高为主,必定不会归降主公,无论您对他多好,他肯定还是会惦记着身在冀州的袁绍,不光是他本人要报恩求义,还与家族的百年清誉分不开,主公若是想要让他诚心归附汉室,需要等袁绍死后,再等数年,才可以百姓存亡的大义,徐徐改其念,或可收服。”

“至于许攸,在下不好评价,这是主公您的同窗旧友,性情如何您肯定知道,贪图富贵,喜好功名,可用但不能倚仗,否则日后必定恃宠而骄,但用他的好处就是——其人深知袁绍军中分布,并且懂袁绍心思,日后有他在,行军布阵会更加方便。”

“嗯,言之有理!”

曹操顿时眯起了眼,听得颇为受用,看来徐臻还真的是对这些人都很了解。

一看便是探听过不少消息,形成了自己的情报网,并且根据所得的情况,早已分析出了每个人的特点。

“不错,不错,接下来——”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到郭嘉直接站了起来,满脸的难受神态,背着手摇头到前来,对曹操鞠躬道:“主公,差不多该回去了。”

说着又转向徐臻,无奈苦笑道:“你这哪里抛的是砖啊,如何用人都已经给主公想好了,在下附议!走了走了。”

“在下,也附议。”

荀攸顿时拱手而拜。

程昱一看慢了两步,当即慌乱躬身,“附议附议,在下也附议。”

徐臻:“……”

……

从营帐内出来,徐臻直奔自己的营中,告知三军立刻撤走,留下许褚和赵云给曹操派遣,其余兵马随徐臻离去,典韦军中的伤亡相对较为惨重,当然功劳也是最巨,所以跟随徐臻回去。

先行在许都补给。

行军路上,典韦和徐臻在一辆马车内。

本来是诸葛亮和徐臻一起的,被典韦赶去和贾诩了。

“君侯,咱们这回去也没好处啊?功绩没有了,抚恤也发不下来,主公又不在怎么要钱?”典韦满脸堆笑,一看就是想着那点犒赏,生怕徐臻短了他的。

“你瞧瞧你那点出息,”徐臻白了一眼,特意赶走孔明,还以为有什么长远建树的大事要说,没想到问的是这些早就已经安排好的事情,“我看,你不光是要问这个,还想问能不能增户邑吧?”

“嘿嘿,”典韦也实在,挠了挠头道:“俺这个忠武侯,听着不对劲……”

“俺也想要个己吾侯什么的,毕竟如今名震北疆,拼死作战多年,不为了这些为了什么呢?俺是个粗人,可能也有别的所求,但是说不出来!”

“最实在的就是这个封侯了!”

“封侯、食邑,甚至是你的官位,就是主公不在的时候反而好要,一封书信写给他请求便是,基本上都会答应,至于那些钱粮军备,去找子脩要。”

典韦一听这话,当场脸上笑容就显得真实多了,刚才憋着笑的确是有点假。

“嘿嘿,哈哈!好好好……这就妥了。”

妥了妥了,子脩那小子有钱,而且现在说话也算数,甚至荀或也会听从他的命令,逐步已经有了五官中郎将、扬州刺史的气势。

“心里舒服了吧?”徐臻似笑非笑的看向他,两人像一家分娘舅遗产的兄弟,反正也不算太亲,彼此对视之时笑得很是得志。

“诶嘿嘿,舒服舒服。”

典韦连忙点头,这一笑心里又立刻刺痛感慨,打仗死伤了这么多兄弟,笑个屁笑。

想到这连忙收起了笑容,不过这么多年征战,见惯了死伤,现在也早就快习惯了,所谓慈不掌兵,也有云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以死伤将士缅怀在数日之内就可平复。

“那可以走了吧?”

徐臻突然问道,“走了把我的孔明换回来啊。”

“哎呀,俺也可以和君侯聊嘛。”

“跟你聊什么,己吾侯?”徐臻试探性的叫了一声。

“哎哟哟哟……不敢当不敢当,别说了别说了,俺不敢提……”典韦板着脸不笑,心里想着悲伤的事情,而后低下头去不和徐臻开口。

……

许都。

太尉杨彪、尚书令荀或、五官中郎将曹昂带百官到许都北城门十里之外迎接徐臻与其余将军的兵马归来。

残兵由几位将军带领,一共六万人左右先行回归许都,安置营地行抚恤犒赏,同时算是正式的将此次大胜袁绍的军报,传于天下,以诏书发放布告,令百姓与商队传扬。

安民心,定国运。

几支兵马一同归来,那自然是万事都以徐臻为首。

徐臻到的时候曹昂在前早已经准备好了倚仗,到马车前给徐臻行了一礼,“子脩恭迎君侯、各位将军凯旋!”

“臣恭迎君侯!各位将军!”

百官山呼,令徐臻神情顿生安稳轻松,欣慰的笑出了声,“回来了。”

“子脩,文若兄长。”

几人一番寒暄之后,立刻进城而回,徐臻换上了仪仗的大马,这匹马的四蹄上有黄色的毛发,身材俊美壮硕,毛发光泽亮丽。

徐臻瞥见子脩牵着战马来,当即就认出了这匹马,爪黄飞电。

这可是最高规格的待遇了。

“兄长请上马,”曹昂同样在仪仗之中,带徐臻一路往皇宫去,在外城只有一条主干道进城,在外城没有停留多久,很快就进入了内城,此时整条道路上的巡防已经极为严密,金吾卫、校事都在各处要道站立。

而徐臻本部宿卫在左右相护,他享受着欢呼与崇敬的目光,但依旧没有放下心中的警惕,莫名其妙的,徐臻感受到了好几道不善的目光。

只是碍于防备太过严密,不敢动手罢了。

这种感觉从外城就已经开始了,在外城百姓很多,鱼龙混杂,欢呼雀跃,声音如此浩大也就算了,到了内城相对安静之后,这种感觉依旧没有散去。

最终直到了皇城之前,依旧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可徐臻却能够感觉到些许目光停留在身后。

隐于许都之内,这就说明,校事在对监视稍稍放开之后,那些暗藏的死士刺客,又慢慢的渗透到了许都之内。

进入皇城,三公九卿在此等待,除身为丞相的曹操不在、钟繇还在关中、左将军刘备奔逃、卫将军董承身死,现在这些位置都没人来补齐。

皇宫大殿之内,众臣之中和徐臻的地位相差无几的,恐怕就只有一位太尉杨彪了。

因为天子早早准备好了给徐臻的封赏。

宣读了功表后,天子封徐臻为光禄勋。

徐臻不受。

因为光禄勋为太尉所部,相当于把他从曹操麾下划到杨彪治下,徐臻断然拒绝,并且什么理由都不想说,只说不受。

于是天子无奈之下,改封为少府,入司空所部,又增邑千户到舒城,犒赏徐臻麾下兵马,发放死伤抚恤。

一切完备后,徐臻准备离去。

忽然被天子叫住。

“徐爱卿,可否与朕一游园林,朕,想要好好的听听官渡战事。”

徐臻顿住脚步,回头狐疑的看着刘协。

而后又马上和在一侧的曹昂交换了眼神,曹昂也是莫名其妙,不知道天子要干什么。

但还是微微点了点头。

他相信徐臻,应该只是一次功臣会面,并不算什么,当着文武百官若是拒绝,十分不好。

“微臣身体抱恙,要回府养病,还是算了吧陛下。”

徐臻笑着说道,同时摸了摸胸口,露出吃痛的表情,“哎哟,好疼。”

曹昂顿时暗中苦笑,倒是也不至于,如果是兄长您的话随便聊,无所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