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五十五章:十五岁的武侯,心中有日月

“如此,我若是真不为玄德公做点什么,心中有愧,难以为生也。”

徐臻说到这,深深的叹了口气。

仿佛是做出了什么决定般,郑重的和刘备道:“此时,大公子未曾到此,我今日之言,我家主公也不会知晓。”

“既如此,有些话玄德公可牢记于心。”

“伯文,请说。”

刘备眉头一皱,他自己都没想到,还有这好事?

只是帮忙找了个良配而已,伯文当真……仿佛饥渴一般,不至于啊?!

以他的名望,若是要美人,只要对家世没有苛求,那还不是随意可找?

况且如今乱世,百姓之中的美人收为婢女,那并非是抢夺害人,当是救人,徐伯文想要的话成群都可。

何至于此。

“玄德公,若是按常理,你如此拉拢于我,我当断然拒绝并告知主公,以自证清白,可我若是如此做,我自然是清白了,玄德公可危矣。”

刘备木然点头,“不错,我正是知道伯文不会如此,但宪和与我,都是欣赏伯文名望,才来拜会,曹公心胸宽广,不会记恨。”

心胸宽广?

徐臻疑惑了一下。

“也有道理。”

他点了点头,接着道:“不过,玄德公之心,在下心里清楚,虽无法遂玄德公之愿,但却有一人可荐。”

“此人,才学胜在下十倍。”

“心胸胜在下十倍,定然能辅佐玄德公成就一番功业。”

徐臻郑重其事的说道。

当然,他这话也有些许私心。

天下大势不可逆也,三分之事自当遵行,刘备迟早会遇到,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

徐臻心中清楚,刘备心思才智都极为出众,现在曹操是不可能杀他的,而自己更是左右不了曹操的选择。

也不会去强行进言。

那大势必然还会在。

既如此,说了也无所谓。

刘备看到徐臻的眼神,也明白这不是敷衍,他想到了徐伯文对天下各地人文都有所了解,而且既能知他当年之事。

又可听闻宪和,牵招等人,那肯定有自己的见识在。

更何况,徐伯文方才也说了,他跟随曹操是深思熟虑,考量过许多诸侯,才会致力于投身麾下。

乱世之中,能有此等见量,他推荐之人,定然也不是随意了事。

刘备当即拱手,脸上却还是满脸不信的问道:“世上,当真有胜伯文十倍之人?只怕是,伯文自谦了吧?”

徐臻当即摇头,“此人所学涉猎极广,且智多近妖,即在当世,可逆势而行,方略存于胸中,若是玄德公可得此人,自可得一番功业。”

“也可,圆玄德公心中执念。”

刘备听得神情呆愣,这么说来还真有这种人。

智多近妖……

胜徐伯文十倍?!

那得是多么智慧之士,这等人我真可以请出山吗?

“玄德公,”徐臻嘱托道:“你到时当切记,要如同见我这般,如不能相见,必不可弃也,至少也要三顾之。”

“在下心思早已坚定,此三次拒见玄德公,便也是因为此。”

徐臻眼神一定,真挚不已。

让刘备顿时感动,一瞬间恍然大悟。

怪不得他如此刁难不见我。

果然是在考验心意!

如此,这等消息更应当是准确无比,这样的人,果然是存于世间。

“伯文用心良苦,我明白了。”

刘备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寻访贤才,该当如此,成就功业不可因难而弃,唯有坚守方得始终。”

“多谢。”

徐臻握住刘备的手,道:“那人号卧龙。”

“卧龙?”

刘备记下了这个略带玄意的名号。

“就在荆州南阳,有一处因其命名的卧龙岗,玄德公若是寻访,可请其出山,记住,一定要三顾之!”

“我记下了。”

刘备心里不知是激动还是失意,总之心思极为复杂。

徐伯文这里,断然是不可能了,峰回路转的是,又得了一贤才,而且徐伯文自称其才能还要胜他十倍。

想来,伯文也不会如此用心敷衍。

或许,天命不在此处。

刘备心神一动,思绪万千。

他隐隐感觉到,或许自己若是能发家,应当确是在荆州了。

荆州刘表,既是汉室宗亲,也是英雄迟暮,偌大的家业必然卷起风云涌动,在其暮年为人相争也。

也是上佳之选。

无形之中,徐伯文居然还为我指名了方略之路。

如此也不算一无所获。

卧龙,卧龙……

这一瞬间,刘备满脑子都是这个名号。

感觉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

或许天命,就在卧龙岗!

……

此刻,在琅琊某处大院内。

“阿嚏!”

一个稚气刚脱的青年在看书之余打了个喷嚏。

放下书简,看向左侧,那位前来照拂的叔叔。

见状语气十分柔和的道:“叔叔,天气转冷,冬雪骤降,记得加衣。”

在侧这青年侧方主位上的中年人胡须从鬓角垂落,半白飘扬,展颜欣慰一笑,看向他道:“好,多谢亮儿记挂。”

这中年人姓诸葛,名玄,字胤谊。

本为刘表属吏,为能吏,通晓礼法,善于理政,奉刘表之命出使汉廷传达荆州概况。

而其在出发前获知堂兄诸葛珪病逝。

于是之后请命赴泰山照料诸葛圭的后事。

后一直在徐州照顾诸葛圭的遗孀及子女。

其中诸葛圭一子,诸葛亮,便是其一。

去年,曹操攻徐。

诸葛玄本想带着他们一同南逃,到豫章避难,辗转而去庐江,或到荆州安生,唯有此地未曾有乱,或可躲避战乱。

但没想到,曹操并没有让战祸累及百姓,境内在数月之内,竟然逐渐安定,各地士族也秋毫无犯。

是以根本无需离开祖籍,于是便逐渐安定下来,得军屯之政后,徐州在这一年反倒富足。

“亮儿,”诸葛玄放下书简,凑近了诸葛亮,柔声问道:“昨夜,叔叔让你思索之事,你可有想法?”

“亮儿正要说此事!”

诸葛亮微微立身,深鞠一躬,俊朗的面容上略带笑意,“昔曹公攻徐,不以战祸累及百姓,反仁政以攻取。”

“此仁义之师也,取徐州后,得民心归附,此为仁德,相比于袁绍,亮儿自信曹公更得民心,而以黄河为界,曹袁日后必有一场大战,此战将会决定谁为真正雄主。”

“神州大地,百姓涂炭,苦不堪言,但仍旧还有数年,侄儿想留在徐州,大兄既要去江东,侄儿想留在徐州。”

“而叔父则于荆州治下,等弟弟成年,可再择明主。如此,无论汉室如何,诸葛当能存也。”

诸葛玄神情一愣。

一时间内心竟有些震撼,百感交集在脸上,却是暂且不知如何劝说。

这番话……

不像是十五岁青年能说得出的,甚至他还能看得出大势,甚至还明白我问他去向的用意,诸葛当存也。

曹袁,当以黄河为界,一场大战……

不错,的确如此。

两家方略,都是依黄河两岸各自为根据。

日后角逐雄主,必当是恶战不休,必会折损一家。

“你,留在徐州,可还能有立足之地?你可曾想过?”

“徐伯文二十三为太守,为何侄儿不可?!”诸葛亮朗声回应,自信慢慢。

十五岁的武侯,此时可一点都不宁静致远。

他心中仿佛有日月光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