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十七章:他属于是……时效内鞠躬尽瘁

“父亲所言极是。”

曹操深以为然,如此风气,若是可以推及全境,不光是军营之内,各地的官吏也会纷纷效仿,到时候所获就不是明面上的米粮钱财那么简单。

乃是整个境内的风气,如此下去,数年之后,兖州将会变成何等文雅又昌盛之地。

百姓之中,民心又会何其安定。

从长远来说,日后擢升与任用官吏,也多了一个标准。

徐臻,便是在力主推行这等风气。

曹操又深深的看了一眼,淡笑了一声。

对面前的宿卫道:“既如此,你去告诉伯文,我与父亲在衙署等他,请他忙完了,务必到府邸之内来一趟。”

“你告诉他,这并非是主臣之间的召见,乃是友人之邀请。”

“喏!”

那典农所的宿卫听到这话,眼神先是迷乱了一下,而后顿时欣喜,连忙抱拳鞠躬,“小人替大人,多谢主公。”

“嗯哼哼,”曹操乐呵呵的笑了两声。

麾下宿卫尚且如此高兴,看来徐臻还真的适合带兵。

这等魅力与威望,若是不带兵岂不是太可惜了。

……

下午,曹操回到了衙署之后。

向荀彧说了今日所见之事。

戏志才自然也在场。

并且明言,并非是想要治徐臻之不敬,而是赞扬了他这样,严于律己,下令即达的风貌。

“伯文当真高人也,今日他若是放弃挖渠,与我回衙署交谈,那他的命令自然不会作数,大可以名正言顺的数日之后再完工。”

“可他并没有,”曹操看向荀彧,神情真挚,“此等精神,难道不该全境官吏与将士效仿吗?”

“军中无戏言,便如同君子重诺!一诺而千金,从今日起,诸位要向伯文学习。”

荀彧和戏志才对视了一眼,心里自然也都明白。

这件事传出去,并不是一人扬名。

而是两人。

徐臻和主公。

徐臻固然是尽忠职守,重信重诺。

但主公虚怀若谷,礼贤下士,才会有如此美名传扬。

是以,两人都是暗自对笑。

而后鞠躬而下,“自然是如此!”

戏志才起身之后,嘴角更是上扬,双手拢于袖中,再次相叠而下,朗声道:“当初我知其策论,便已经知晓此人不凡。”

“徐伯文能论断老太爷之事,此能已在我之上,如此风气,当需传扬也,他举于微末,便更能显得主公爱才。”

“不,应当是,求贤若渴,天下士人若是知晓此事,日后岂能不来相投?!”

曹操哈哈一笑,“志才,当真是深得我心。”

在场的这三人,都是心腹。

曹操当然也不会在意戏志才这般夸赞马匹的行为,偶尔来一两次,倒是也不错。

而荀彧和戏志才两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荀彧知道却不爱将话说明白,戏志才知道之后,必然会和曹操直白的点名。

可是他的语气、做派、心思,都绝不会让曹操讨厌,只会觉得更加亲近。

是以,在一日之间,徐臻拒见曹操的事,传扬开去。

从鄄城内城,直到军营。

广为流传。

随着曹操的肃政之风的提议,一瞬间成为了境内士人津津乐道之事。

以至于,当天的官吏,都不愿在入夜之后立刻离任,他们也乐意将自己手中的所有事情再细化一遍。

或者,是揽未完成之事,做未来之功。

恨不得今天一日之内,就完成当初七八日才能完成的活。

内政提议的门客,递交上来的计策也是如此,仿佛思绪也活络了许多。

各地官吏更是上表陈情,或者趁夜带人再去开垦。

毕竟,都知道曹操乃是明主,徐臻都拒绝了他,反而得到了夸赞与传扬,名声大噪。

谁不想要名声呢?!无论是在士族之中还是在百姓之间,名声都是日后行走的门脸,天下无论主君如何更迭,但这些中流砥柱般的有志之士,却都还有机会大展拳脚。

最终,自曹操本人起,都不愿再多做休息闲适。

于是立刻商议起了攻徐之事。

……

此时,到了傍晚日落十分,也传到了徐臻的耳朵里。

他们挖通了沟渠之后,距离完全入夜,还有一段时间。

徐臻就蹲在山丘上,纵观整个沟渠与田土的走势,顺便发呆。

典韦从后走来,一脸的兴奋。

“大人,您今天拒见主公,反倒出名了!!”

“哦?!”

徐臻蓦然回头,有些好奇,“怎么的呢?”

典韦将传出来的消息说了一遍,徐臻皱着眉头想了很久,然后眼神顿时恍然,“嗷!这么一传,我有了严于律己,尽忠职守,一心为民的美誉,主公也有大度明主之称。”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他现在智力还并不是很高,所以在这些原定历史没有的突发事件上,还没办法做到像一流谋士那样,瞬间就明白其意。

但多想一会儿,凭借对这些人的了解,还是能想明白。

“那,那咱们现在也不回去了吧!”

典韦兴致高昂,好像对这样被人吹捧和崇敬的感觉,表示非常舒适。

“再挖一条啊大人,咱们陪你彻夜挖。”

其他的宿卫听见这话,顿时也是神采飞扬,几个人当即拍胸脯,“那没问题,我还有力气。”

“不了不了,”徐臻看了一眼天色,神情好像是在期待着什么,在太阳完全落下去的一瞬间,他蹭一下站起身来。

“回家!!”

“诶?!”典韦一下呆愣住了,不多做点事了吗?!

好歹装一下嘛!

现在全境都在看着我们呐!

“大人?”

“好好休息!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明日辰时再来,”徐臻直接扬长而去,收拾好工具上马离开。

到了典农所闭门就走。

在每天差不多的时刻,出现在了鄄城的大门前。

守卫们当即愣神。

不是说鞠躬尽瘁吗?!

风气呢?!

诶?!我们兄弟都多加了巡守三班了,咋大人你自己先回家休息了!?

……

晚上。

攻徐之计,正是商议得焦灼时。

戏志才已说退了数位谋士,并且初步定计,以小沛为据点,屯军而入,发檄文讨陶谦,数其三罪。

一罪为境内部将篡汉,不尊汉室,姑息养奸。

二罪为不以民生安定,劫掠家产,血海仇深。

三罪为妄图挑起内斗,赠粮袁术,坐视相斗。

定下檄文总纲后,戏志才顿时思路通达,道:“我军粮草极多,今年收仓后非但没有短缺,反而有余粮,以此向百姓征粮,他们自然会慷慨给予。”

“攻徐可速战,粮草运送必能携带更上,若是徐州之民依旧妄图抵抗,当以雷霆震怒之势,让其胆寒!”

“但,”荀彧此时叹了口气,“若真如此,只怕是徐州将会生灵涂炭。”

“那也是陶谦之责!”戏志才负手而立,颇为傲然,“文若,慈不掌兵也,乱世之中岂能没有战祸!可兴战是为何?便是为了平定!”

“况且,徐州百姓或许会因为此仇,此檄文,不敢支持只能四散,此消彼长便可占优。”

“不对,”荀彧还是摇头,但是一时半会,却又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反驳他。

曹操沉默不语,忽然问左侧之人,“伯文忙完了没有?”

曹纯战术后仰,脸上尴尬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的扫视了诸多文武,抱拳道:“刚,守卫来报……”

“太阳刚落山的时候,就说回家睡觉去了。”

曹操:“……”

啊?!

回家睡觉了?!

我特么一直以为他还在挖沟!

“主公,你有所不知……”曹纯撇了撇嘴,“伯文鞠躬尽瘁……确实如此,但一到休息,绝不会在任上多待一刻。”

“他只是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范畴内,鞠躬尽瘁。”

范畴内鞠躬尽瘁?!

这世上还有这种人?!

曹操揉了揉头,感觉有点疼。

“去请他来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