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二百九十一章:若是举兵八十万,江东岂能不平也?

“想起来啦?”曹操似笑非笑的看着刘先,既然不拆穿,也就没必要逼迫他了,乐呵的笑了笑之后,朗声道:“那你们叔侄当是有福了,不管怎么说,伯文也是堂堂车骑将军。”

“今后数年我要靠他为我治理荆州,以图昌盛繁华。”

曹操此话,让堂上很多荆州文士都露出恐惧之色,一时却又不敢当面说什么。

只能偷偷对视,交换眼神,彼此都知晓这样的话可能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了,这徐臻本身就被他们讥讽怒骂,这仇怨都还没解,他又要负责来治理荆州。

这怕不是刻意为之,而那些没说过徐臻坏话的,则是要稍稍安定些,不管这人品性如何,但听闻徐臻治理内政的时候还是很公道的,不会假公济私。

“噢,那,那车骑,我们先去府内,不疑应当是在家中。”

“嗯,不,”曹操忽然开口,“让这孩子到此来,让我也看一眼。”

刘先又是一愣,暗中擦了把汗。

这位丞相,不简单呐……

想要下个堂会可真是山路十八弯,到处都是坎坷,不疑若是来了怯场说错了话,还要落下个欺骗丞相的罪名。

看这车骑和丞相的关系,他骗了也无所谓,顶多被责骂几句,其余的自不算什么,关起门来自己商议便是。

“去,”曹操随意的甩了甩手,刘先也知道不能再拖沓了,当即就转身快步出去,他虽然面色严肃冷澹,可是实际上心底里是很能看事的。

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此时就应该感觉去把不疑叫来,无法忤逆曹操的命令。

于是刘先走后,蔡冒和他继续聊荆州政务与军务,告知换防之后水师动向,并且推举境内将军之名。

徐臻在旁而听,不去插嘴,他不说话人家就更加不知他深浅,包括蔡夫人在内都在偷偷打量徐臻,只觉此人面有异色,不似常人。

不敢过多猜测。

许久之后,刘先回来,在宿卫陪同带领下,带了一个年轻少年进来。

这少年穿青墨色长袍,面色白净,英俊不凡,见众人而面无惧色,眼神笃定不晃动,一直盯着木地板向内走动,一直到了徐臻面前。

此时宿卫对曹操点了点头,才退到一侧去。

这宿卫也是特意跟随刘先而去,有他们在,中间不敢串供,刘先只是说了句有周不疑父亲在北地的当年故人来见,要收不疑为门生,请去见一面。

周不疑只是平澹的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这句话宿卫觉得并没有什么异常,所以也没有禀报。

曹操其实也并非是非要知晓个结果,他只是现在好奇心重,想要捉弄伯文一下,让他的脸色稍稍挂不住,其实一点责罚的意思都没有。

主要是马车上徐臻回答得太干脆了,说他对荆州士人一点心思都没有,怎么可能没有,这小子不诚实,看你等下怎么圆回来。

周不疑路上一直在思考,自己父亲早年身亡,按照懂事之后对他过往事迹的了解,并未去过北地,甚至没有离开过零陵。

那么在北地肯定是没有友人的,再加上舅舅告知自己的时候眼神飘忽,心里顿时有所猜测。

恐怕有异。

到了堂上,曹操审视一眼,只觉得这孩子外貌极为白净好看,日后大了定是英俊儒生,和冲儿倒是颇为相似。

难道也是天资聪颖,聪明伶俐之人。

“你就是周不疑?”

“回禀丞相,这便是在下的外甥不疑,字文直,自小在零陵长大,他的父母死后,就跟随我在荆州居住。”

刘先勉强露出笑容,只不过他本身面貌发苦偏向于严肃,所以一笑起来就显得很是难看。

“嗯,不疑,”曹操沉着脸在主位上看向下方,同时余光扫向了徐臻的侧后方,发现他依旧很是澹定,半点面子上挂不住的样子都没有,接着说道:“听闻,你自幼聪慧,通晓儒学,如今一十二岁,已经对内政有所涉猎?”

周不疑当即拱手,“回禀丞相,刚刚学会礼,未曾开始学内政。”

“哦,”曹操略微恍然,“这个人,你认识吗?”

曹操指了指在旁的徐臻,将周不疑的目光引过去,这孩子愣神看了许久,当即拱手道:“不疑见过叔父。”

徐臻一愣,曹操也愣住了。

什么意思?真认识?

还是刘先在半路上说了什么?

不可能啊!

曹操眼睛顿时一扬,咂了咂嘴巴感觉奇异,这少年不简单。

那宿卫乃是我的心腹之人,定不会有什么隐瞒,刘先半路上一定没说什么。

况且,一队宿卫随刘先去,是堂上之人有目共睹的,谁都知道这宿卫是盯梢去的。

周不疑还能叫出来一声叔父。

“不疑,”徐臻笑了笑,这才开口道:“我与你父乃是故交,当年落魄时曾经结交,如今他身死,我将履行承诺,来接你回冀州。”

“你可知我是谁?”

周不疑抬起头来看了曹操一眼,又回见徐臻,稍作思考后又拱手道:“叔父是大汉车骑将军,舒城万户侯徐伯文。”

“哈!”

曹操直接脱口而出,诧异大笑。

满堂文武都满是惊骇异色,好奇的看着这少年,但也有部分人不以为然,都猜测这是刘先早就告知周不疑的。

也有些人已经信了,认为周不疑和徐臻是真的认识,他们家这时候应当是要发家了。

周不疑的父亲本就是个老实人,不起眼的人物,以往也是身份低微的小商,能够娶到刘先的族女也是有攀附之意。

只有徐臻最为了解,这孩子根本没见过。

好个天赋异禀之人,果然聪慧。

今年一十二岁,已经有这份气度和见识谈吐,还能在只言片语的信息之中,想到徐臻的身份,不简单。

“好啊,好,”曹操现在有点不高兴了,早知道就要一口回绝徐臻了。

嘴上说着好,心底里还是有点舍不得。

这么好的孩子,若是去陪伴冲儿该有多好,此时的冲儿还在冀州那万卷楼阁之中,学文识字。

“伯文,”曹操唤了一声,“这不疑,你准备送去何处?”

“铜雀楼,”徐臻干脆的回答道。

曹操微微点头,“也好,去与冲儿为伴。”

“好啊,不错,不错,你们叔侄去聚吧。”

曹操倍感欣慰。

徐臻让出冀州让他感觉最大的收获,便是这冲儿在冀州求学提升,有很多名士儒生教导,又得徐臻宠爱。

日后到了冀州封国,他立刻就能有名气,得举孝廉,名声恐怕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可以传扬各地。

再有功绩,就可以一举而起,日后前途无量,还能继承大业,或者是在大业将起之时,来帮助父辈。

现在又得这个少年,或许不是件坏事。

周不疑,双字之名,可见出身极其低微,有如此才学天赋,以后肯定是冲儿一大助力。

主要是他了解自己的小儿子,这样的一位丰神俊逸的少年兄长,冲儿肯定喜欢。

“去吧。”曹操微笑点头,已然不再追究什么,让徐臻带着周不疑离去。

很快典韦护送他们去内城之中为徐臻准备的府邸。

马车内,徐臻微笑盯着周不疑,“你怎么知道我?”

“因为车骑站在丞相左侧,文臣武将对车骑颇为恭敬,再加上车骑说要带我去冀州而不是许都,车骑是冀州牧。”

“现在不是了,现在是并州牧,兼任幽州刺史。”

徐臻笑吟吟的看着他,脸上丝毫没有颓唐之意。

“这样很好,车骑睿智,居边境以胁中原,弃荣华而得安宁。”

周不疑再次拱手,这话仿佛是下意识的在恭维,但是这恭维的话也是不得了,又给徐臻多说了一个居边境的理由。

以往他和贾诩想的倒不是这个,主要是并州临近雍凉,雍州那一块地界颇为混乱,兵马不强,氏族林立。

“你又是怎么知道叫我叔父的呢?”

“因为父亲没去过北疆,舅舅随便说一句就懂了,不疑跟随丞相麾下略微危险,但跟随车骑就不一样,彼此有个缓和余地。”

“呵呵呵……”徐臻大为苦笑,现在真不知道是夸这小子聪明,还是得骂他几句蠢笨。

聪明吧……对陌生人如此没有防备,竟然有话全说,徐臻问什么他就回什么。

若是说蠢笨,他什么事又都可以窥见本源,说得精准确切,让徐臻都诧异。

这还只是在荆州受教之后所学,并非是得大儒教导,就已经能有这种聪明才智。

以后教导多了,恐怕成就与才干能不下于孔明,不愧有神童之称。

确切的说应该是不愧为曹老板暗杀也不敢留给曹丕的神童。

当然,也有人说这些神童都自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可能,但徐臻要收下周不疑,就是杜绝这种事情发生。

是以此刻徐臻也是当即说道:“天才是天才,可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自然不是,”周不疑依旧正色,很是郑重的拱手而下,“不疑在路上就一直思考,这或许是我此生唯一的机会。”

“荆州虽多才士,但也宛若囚笼,舅舅带我遍访名师,但是真心求学之意不浓,反倒期盼他人夸赞,如此下去,日后自然遭害。”

“或是政敌,或是奸人不满此才故而眼红相害。”

“一定要抓准机会跟随车骑而走,如此远走无害,车骑自会保我。”

“既然已经选择了车骑,所有事宜无需保留,全数告知车骑。”

徐臻听见这句话顿时愣住了,他现在已经万全可以确信,这孩子真正是聪明人。

他看得懂自己身处牢笼令圄,本就是在危险边缘试探,而曹氏麾下同样也很危险,或者说在刘先与刘巴,以及许多大儒的掌控下,学会了察言观色,但是却少学了很多东西。

“不错,不错……”

徐臻还没开口夸赞,坐在他旁边的诸葛亮忽然露出笑容,拍手而赞叹起来,“好,很好,不愧是有神童之称……”

诸葛亮笑吟吟的盯着周不疑看,他本来在马车内部靠后的位置,一直在听师父和周不疑的对话。

听到他这么说,忽然想起了当年徐臻说过的那个“伤仲永”的故事,腾飞就差一个车骑父亲。

现在这周不疑,若是日后真的有办法一直跟随徐臻,并且得到他的宠信疼爱,说不定还真的能有一位车骑父亲。

如此高瞻远瞩的眼光,让他日后平步青云不在话下,最关键的是,能够让周不疑这份天赋绝对不会浪费。

“多谢孔明兄长夸赞。”

周不疑乖巧的拱手而下。

不多时,马车到了府邸之内,徐臻叫了军中庖厨来,为他们做晚饭。

吃饭之时,徐臻在主位上对周不疑笑了笑,道:“你不厌恶我?荆州士族讲我视若草莽,不尊儒道,说我是宦官之后,你怎么不怕?”

“车骑……”

周不疑愣神片刻,手中的箸停在半空,这个问题他没想过要怎么回答,因为太明白徐臻的心思,如果回答得不好,会让他起疑心。

“如实说的话,因为我也不是士族出身,不过区区低微商贾之家而起……”

“当初荆州士人写出无数篇章言谈,我尽皆看过,但都没有骂到点子上,车骑不用担心。”

“为什么?”

徐臻放下了快子,颇为意外的转头来看他,这些事当然只有当地谋士能看出根本门道。

也许很多人都想不到,最先看出门道的居然是个少年。

周不疑面色暂无动容,平澹的说道:“他们自出身、不尊儒道、传闻等入手,写下讽刺嘲笑的文作,其实都无法牵动百姓之心。”

“并且,从侧面便更加印证,您的内政仁德、军政严律、清白公道都是十分真切的,也因此他们越是谩骂讥讽,就越只能流传在所谓士族的范围之内。”

这就是俗称的尬黑等于洗……

徐臻和诸葛亮对视了一眼,脸上更是欣喜。

“那如何整治荆州内政士人,任用哪些人?”

“隐士派,任用之人,完全可以选择隐士,这些年不满刘表之政者众,各方来荆州居住避难的隐士不少,都在等着一位贤明的君主到来,刘表并非明主,唯有旧臣跟随。”

“这位所谓贤明的君主,许多人以为是刘备,但如今看来并非是他,应当是曹丞相。”

诸葛亮听完这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对徐臻说道:“师父,丞相只需在一两年出惠政,便可让人看到他的忠汉之心,如果要荆州军民完全臣服,那么数年内,绝对不可进魏公之位,除非天下已平。”

徐臻听完,眯起了眼。

而诸葛亮话中的含义,就不是周不疑能听懂的了。

荆州,襄阳衙署正堂。

“如今,几乎可论定,天下已平!”曹操豪气万丈,坐在主位上扫视堂下,阶梯之下文武百员,都是高才贤士、名将勐人。

如今是何等的威风。

若是举兵八十万,江东岂能不平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