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二百七十一章:别骂了伯文,我走就是了

“这……”陈琳面露难色,一时间不止如何回答,刚刚才说不再写檄文骂人,怕得罪太多人。

现在马上就要做这事,而且还给他戴了高帽,但是这话肯定也是暗藏杀机,若是拒绝的话,说不定马上就要清算上次我写的檄文了。

陈琳又不笨,他当然知道曹操和徐臻都在场是什么意思。

徐臻身后还站着一个面色凶煞,石塔般壮硕的勐士,身披坚固精良的全身铠。

光是站着怒目而视,就令人胆寒,这人恐怕就是徐臻麾下第一悍将典韦。

据说此人为君侯之后,依然还是宿卫徐臻左右,关系极好。

正是因此,抵挡了多少刺客刺杀,也让很多有此心思之人,无法下手。

看到典韦就望而却步了,想要行刺徐臻得先搞定这位已经有人评价为天下第一的勐将。

然后才可面对徐臻。

曹操身旁,也有高大威勐的宿卫站立,整个大堂之内,两侧宽敞的阴暗处都有桉牍放置,不少官吏在书写,观阅尚书台的奏章。

容不得不答应。

“如何!?有什么难处?”曹操声音低沉了下来,略带沙哑。

“没有,但是能否只骂刘景升本人……但却也不知该从何处写下,刘表这些年,在外都是盛名,若是骂的不对,其实等同于在夸赞,荆州境内百姓并不会着急,士族也不会因此有所嫌隙。”

“丞相、车骑,若是在下没记错的话,这些年荆州境内本身就在诋毁北方重要文武的声名,说明他们早就防范此事,不想被攻心所累。”

这话说来也很中肯,徐臻都在深深点头,不住的感慨,“你是懂骂战的,不愧是顶级喷子。”

“车骑,何谓喷子?”

“妙语连珠,宛若自嘴中喷出,这么说显得有力,就比如射出这个字,就比飞出要听起来大力很多。”

“哦,受教了。”

陈琳眼眸失去神采,感觉学到了一些奇怪的知识,这位车骑,懂得还真挺多的。

“不错,这倒是个问题,刘表此人一直勤于政务,当年灭杀宗贼,治理荆州到如今强盛之境,与当年幽州刘虞无二,与蜀中刘焉也是一样。”

“此三州之地,在当年改制州牧后,便由三位刘氏宗亲入主,各有功绩,救下了不少百姓。”

曹操说到这,微微叹了口气。

“可惜呀,”他想起了当年陈琳骂自己,其实也是如此,在政令之上并没有什么可诟病之处,否则便会当做是眼酸、嫉妒。

反倒起反作用,并无檄文之功效,所以陈琳也是从他祖上下手。

而刘表的祖上也没什么可说的。

所以曹操说了一句可惜,把人叫到丞相府来,只能说是免除了当年的罪责,曹操不去责怪陈琳写下檄文之事,展现了一波度量。

可实际上,写下檄文给刘表,多少有点牵强。

“怎么不能写?”徐臻顿时眼睛一瞪,当即后仰着说道:“他这么大年纪,娶一个年轻貌美的夫人,还生了个儿子,这不是恬不知耻?”

曹操:“???”

你在骂谁?我的环儿年岁可也不怎么大,而且还是玉儿的婢女出身,不也生下了冲儿!

而且蔡氏真的不算年轻了,也并非是二十余岁的年轻女子,是三四十岁的妙妇才对!与刘表相差的确很大,可却不至于此!

因为我与环儿相差更大!徐伯文你小心说话!你骂谁不要脸?!

“还有,刘表甚至因此,要面对夺位之争,扰乱荆州之地,分化境内安宁。”

“这些年,不思进取,从不朝贡,身为皇亲不尊天子之令,有串谋自立之心!”

曹操:“……”

我这,我这……这多少年,也都从来没有听过天子之令,而且天子还要听我号令。

你小子到底在骂谁?

徐臻倒是没看曹操的表情,只是盯着陈琳在说,给他提供些灵感,“当年为保境自身平安,委身求全于袁绍,甚至不惜为了他,暗中偷袭孙坚,为自保得存受人指使!甘愿为其躯策,丢人!”

曹操:“嘶……”

“唔,伯文。”

曹操一只手摩挲着下巴,双眸稍微感觉有点干涩,顾左右而视,咋舌几下之后勉强笑道:“你与陈琳,好好商议一番,我想起军营还需要巡视,我去看看。”

“诶?主公,让他们去巡视不就行了!?”

“不不不,每日巡视不可荒废,我须得亲自去。”

徐臻愣了,“主公何时开始日夜巡营了?”

学我吗?倒也是好事,不至于那么飘,日后行军打仗也可以此,威震军心,令人仰慕。

“唉,行了,你们好好商议,我只想看到结果,先生之文采,远超许都诸多文士,更在名传各地的高士之上,操请先生来,也是为此事特意相请,还望先生多多斟酌,再出传世之作。”

陈琳连忙站起身来,躬身而下,恭送曹操转身离去,“丞相请放心,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曹操快步而走,这里是一句话也呆不下去,主要是虽然伯文夸赞之语好听,也非常想再多听,但他方才那几段话,杀伤力太广了!

感觉被那种散射的弩箭边缘射中,虽然目标不是他,但说得心惊肉跳,感觉在被骂。

熘了熘了。

曹操快到门外的时候甚至是一路小跑。

徐臻立起身来看了几眼,都小老头了身姿还挺灵活,双腿倒腾起来挺快。

他和典韦对视了一眼,彼此迷茫的眨了眨。

不过,徐臻的话倒是也让陈琳有了切入点,刘表虽说安定荆州救了不少百姓性命,但是一直囿于士族势力无法壮大,唯有守成不可进取。

光是这一点,就值得在檄文上书,以此贬低其功绩的同时,还能稍稍离间他和当地名族之间的关系,再将他这些年从不朝贡之事明言,便能刚好让人诟病。

“车骑,我已有想法了,此檄文写下,定然可以令荆州士人反目,百姓震撼。”

“倒也不用如此,我们还会有暗探去散布流言,将此时传得更广,这封檄文也只是引子,”徐臻严肃的说道:“荆州士人本身略有风骨,这封檄文让他们就倒戈是不可能的,只是为了气刘表。”

“直接跟你说吧,刘表现在已经病入膏肓了,这封檄文,再加上暗探乱荆州,而后屯兵安定,部分进驻宛城,这些都是帮他一把,加重他的病情。”

“如此,荆州便可更为混乱,心思霍乱之人将会越发按捺不住。”

“原来如此,”陈琳顿时恍然,若并非想要到祸乱荆州的地步,只需言辞犀利,揭人短处便是,刘表的短处虽然不多,但是却也并非是全然找不到分毫。

“那在下明白了,定然不辱使命!”

陈琳抱拳行礼,又和徐臻商议交谈了许久,而后满满奋笔疾书,耗费三个日夜,反复修改,写了洋洋洒洒四五百字的一篇檄文。

发往荆州,布告天下百姓。

其中以刘表好色无能、枉为皇亲、藐视天子为主,又咎其祖上鲁恭王刘余尊奉法度,忠心于天子为由,反视如今刘表只知荆州享乐,从不迎俸天子。

刚好这些事,又和他后来娶这蔡氏在隐隐之间有所联系,于是便可大书特书。

最终,以其老年荒唐,不尊礼法为主,痛斥其毫无孝义人伦。

实际上他这位蔡夫人,年岁相差也不是很大……不过接近二十岁而已,别处的诸侯将军,只要有能力者,这等年岁差距比比皆是。

这封檄文传出去,抄录了不知多少份,冀州纸本来就方便传言,也无需用竹简这等难以传诵之物。

所以到处都是,连河里飘流而下,都可以随处可见一封书信,寻常百姓住得再远,在野外也知晓这等荒唐事。

主要是,平民百姓谁知道自家州牧娶的是何等年岁的夫人,这檄文上写的便是年轻少女,他们全都以为十六七。

久而久之越传越离谱,有人说是蔡氏不要脸,将家中少女送与襄阳,以换取官位。

边远的官吏和武将也都不知晓,于是传为了笑谈,慢慢的就传至了襄阳。

刘表一听之后,当堂表示曹贼奸诈,此檄文只是离间所用,无非是要师出有名,不足为虑。

回到内屋,在床上躺着便唉声叹气了起来,而后想起其中有句话。

“未听闻六旬上下还可繁子,真为后嗣乎?故而血脉未必为净。”

刘表心里犯滴咕了。

这话说得好生歹毒,但我年岁这么大,而夫人还有青春余韵,不算苍老……

应当去滴血相认?可若是,凭这封栽赃难堪的檄文,就如此大动干戈,岂不是寒了人心。

别人知晓也会笑我刘表无能,心胸狭窄,连这些栽赃之语都深信不疑。

可若是不疑,我又心绪不宁!

“哎哟……”

刘表此刻表情极为难受,躺在卧榻上哀嚎了起来,感觉无力感越发的深重,且传遍全身。

同时又有一种眩晕感,导致了脑袋不断阵痛,他到现在都还是面色苍白。

而蔡氏,也并没有在身边照料,不知去了何处,应当是某个小院与刘琮在一起。

此刻刘表,有了老年人的孤独感。

有婢女知晓主君今日心情欠佳,身体一直抱恙,特意熬了羹汤来,还有卤肉庖厨。

“我不吃,我不喝……拿走吧。”

刘表唉声叹气,感觉心口更加难受,有些喘不上气来,看了婢女一眼,无力的问道:“夫人在何处?”

“夫人,夫人说近日秋将至,气候宜人,便出去游玩了……”

“游玩!?”

刘表甚至还坐起身来,脸上满是愤恨之色,但是却没好再说些什么。

“和谁出去?”

“夫人一人出去,身边有宿卫跟随,小公子在学堂。”

刘表捏了捏拳头,宿卫……自己出去有什么可玩的。

朝贡不是因你曹操恶名!

我娶年轻夫人管你们屁事!

混账曹孟德!竟敢如此出言戏弄我!我荆州之地的状况,他为何能知晓!

定然是身边有暗探,一直在偷偷给曹操高密,他才会对了如指掌。

檄文之下,竟然还有天子语气,连天子都拿出来威压于我……

气煞我也。

“吩咐宿卫,去叫蔡冒来。”

“喏。”

婢女去门外叫了人,宿卫很快传令蔡冒,让他自军营来见,但是蔡冒竟然推脱说公务在身,暂且走不开,等到晚上再来告罪。

这下连蔡冒都驱使不动,刘表深深地记住了此事,心绪越发不宁。

……

十数日之后,檄文还在境内文士之中不断发酵,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唉声叹气。

当然也有人极具前瞻性的看到了荆州危如累卵,已是要遭曹操下手染指。

果然,刚刚过去十日,便已经在边境靠近安定县之处,看见了曹军。

数万曹军以精骑先行,曹仁亲自率军而来,身边副将为徐晃。

三万兵马,加上骑兵各部统帅,可称之为将者不下三十人,曹仁和徐晃更是名声在外。

这些人的功绩与大名那都是一场场胜仗打出来的。

同时还有两三万兵马,进驻的是南阳宛城,加上宛城本身驻扎的兵马六万多人,赫然已经十万大军压境。

至此,荆州人才反应过来,已经又要打仗了,否则曹氏不会屯兵边境之处,若非如此,怎可能会忽然发檄文,又有这么多流言在境内。

曹军南下的时机,比想象之中要来得更快,荆州士人由此,对檄文暂且没有回应,也不再多唾骂曹操和徐臻。

其实还是骂的,但是很少有人传了,不传自然不能成风,既然风不流传,当然从何处开口骂的,就在何处落地。

之所以不传,是怕日后战败被波及,他们也明白现在屠刀就在城外,已经不好再靠嘴说事了。

徐伯文甚至都还没来。

好在徐伯文没来!也没多少人骂过曹仁,估计战败也不至于太过遭重!

这一下,真的变为压倒刘表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最近看见刘琮便会觉得别扭,一听夫人说刘琦的坏话心中便会有仇怨。

暗中隐忍许久,心里憋的火气越重,于是病倒了,谁也不知他的病根。

但医官来看知晓是急火攻心,也找不出缘由,只能归结于是大军压境,南北之争将起,堂上意见不一。

有人说,降曹归汉,也有人说力战可行,战败曹操便可得中原腹地。

可一时间又无人能做决议,整个势力分为两派,争斗不休,彼此讥讽,也都是颇为看不上对方。

降曹的说力战之人不自量力。

力主交战的说降曹之人没有风骨,每日传来的消息,都让刘表头疼不已,无论支持何方,那都是将境内一分为二。

而此时,甚至还没开始大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