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二百六十六章:我来当这个带投大哥吧

“蔡氏之人?”

徐臻面色严肃的问道,接着思索片刻,又说道:“我记得,蔡冒曾经和主公乃是旧识,同地为官过,后来各自路途分向两方,如今蔡冒也是荆州之地的大将。”

“不错,”徐臻果然神通广大,这些事情他居然也知道,自己的确和蔡冒是旧识,不过那时候因为蔡冒才干不算出众,但为人善用阴谋,且易怒易妒,所以曹操始终未曾看得起此人。

后来也一直没有联系过。

但就在今年年中时,荆州曾经派人送来书信,便是蔡冒所写,信中并未说太多通敌之事,也不算泄露荆州城防信息,乍看之下就像是一封普通的拜访信。

却还是说了刘表逐渐老迈,身体病重的消息,让曹操大概知道现在荆州的状况,结合从新野而来的书信,消息几乎可以连在一起看。

刘表病重,荆州之地势力错综复杂,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将会逐步内斗,分崩离析。

而曹操本来不曾轻信,还要派遣很多暗探逐步渗入荆州之地,方可了解,但他因为信任徐臻举荐起来的人,所以姑且信之。

给蔡冒回了信,差人送去给了驿使,同样也是追忆往昔的一封普通书信,但是并不方案蔡冒送书信到许都丞相府。

这一来,在数月之后,便收到了蔡冒暗中给的礼物,还有些许荆州之地的轶事,彼此之间,已经慢慢的开始了一种礼尚往来的交谈,所以曹操在书信之中,可以得到不少消息。

“你还知道蔡冒?知晓此人能力如何吗?”

曹操很想知道徐臻对他的评价,至少这十年在麾下共事,徐臻所看重或者举荐的人才,能力品行都非常不错。

他自己挑选的人,文武都是大才,足以说明徐臻的眼光是常人所没有的。

徐臻咋舌了一声,但还是点头道:“此人不错,虽然无能,但是在这些年始终带兵,且和江东交战,以水军抗衡孙策复仇兵马,所以拥有丰富的水军经验,就算是不可战胜江东,但是却知道如何与他们交战不落下风,即便是输也不会一败涂地。”

这么说,已经又是在进言了,徐臻现在可不敢说一句日后江东水战的事,若是让主公小心行事,提前注重水军,难免日后会被冠上一个扰乱军心的罪名。

而且即便现在说了,曹老板这个状态,已经是真的感觉自己不知道怎么输了,也不一定会听,所以说出来无非是有个论断放在这里。

若是不能言中还好,只是被嘲笑几句生性谨慎罢了。

但若是言中了,日后曹老板威望受损,迟早还是要怨恨,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徐臻不想做。

那么,所谓的劝戒就只能是汇聚成铁索连舟时候的一句小心火攻,也唯有在那个时候进言,有可能让他重视。

“嗯,这话倒是说得中肯,看来你对南方诸将,文臣谋士也都颇为了解,这些年,早早就收集了荆州的情报吧?”

趁此时机,既然已经不可再聊闲谈之志,那就要问个清楚,徐臻很明显早早注意了荆州这个地方,应当是料定在多年之后,迟早要南下与他们交手。

徐臻澹然一笑,道:“主公或许忘记了,我麾下将军黄汉升,便是来自于荆州,曾在荆州为偏将多年,又辗转多个城池为守将,然而都未曾得到重用。”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妨碍他深知荆州各地的名将与隐士,其中文聘、刘磐、黄祖等人,都是极为勇勐的悍将。”

“更有邢道荣、霍峻、加上水军之中蔡冒、张允。”

“文臣也有不少江左之地的儒生名士,文汇风流,计谋不断,方可安定数百万名,令荆州之地繁荣,更何况,如今还有刘备归附,关张二人,主公应当知晓。”

“不错,云长万人敌也,只可惜当初不能归附于我,其人重义,可惜了这个大将之才,他可至少带二十万兵,乃是少有的战将。”

徐臻看了他一眼,“别太爱了,他不会归顺的。”

“这我知道。”

曹操叹了口气。

“文臣之中,以蒯良、蒯越,马氏兄弟,还有许多隐士在荆州,在荆襄之中,有一人智谋极高,深知谋略,为庞氏之子,得司马徽、庞德公等人教导,推及名声而起,号凤雏。”

“这个人,一旦带兵数年,所学便可大为施展,逐步将理论联系实际,更进一层。”

“联系什么?”

曹操眨了眨眼问道,这句话听得一愣一愣的。

“啧,”徐臻想了想,改口道:“知行合一,所学将会越发精深。”

“哦……”曹操顿时明悟,“知行合一……”

他沉吟了片刻,看向徐臻的眼神又诧异了许多,这小子居然能说得出如此具有深意的话来?

好一句知行合一,日后教导后嗣,便要以此为准,书上所学终究只是前人学识,要亲自施行方可得知各种难点,而后再总结书上所言,于是所得皆归自己。

这可不是一道计策那么简单,而是所学之道理,这话厉害。

曹操发现,今次一夜深谈,自己居然还能从徐伯文身上学到东西?世间达者为先,不尊老幼。

是以和徐臻交谈,让曹操忽而感觉极其有用,竟有些舍不得这么早离去,这小子随口说出来的话,里面居然有大道理。

嗯……不对,他肯定是随口说的。

真正悟到道理的人,是我,这么说来,我才是深有智慧之人。

徐臻接着道:“主公想要入主荆州,就不可在外与这些家族相斗,而是应当让蔡冒去下手。”

“可在书信之中许给他,若是蔡氏能得荆州之主,扶持刘表小儿刘琮上位,而驱逐刘琦,便可如同辽东一般,请天子下诏,让刘氏永镇荆州,不动分毫。”

“有辽东先例在,他们必然会有所信任。”

曹操眼睛忽然一亮,来了,我要听的就是这个!

“哦?”曹操露出奸笑之色,稍稍靠近徐臻,“伯文认为,蔡冒定会因此而夺权?”

“他们本来就要夺权!”徐臻当即纠正,“而主公此时一封书信,无需言辞恳切的保证,只需随意而言,说一句若是足下可定荆州就好,我也能保全刘氏上下。”

“任由他们去争,蔡冒若是可得这封书信,定然会加倍努力,更加用心,斗各大家族,等他大权在握,荆州之地的诸多将军就算再勇武,也要全数归于主公麾下!”

“若是失败了,半点坏处都没有,反正也要攻伐。”

徐臻诚恳的说道。

若是将这一计当做是买卖,那曹操的本钱就是一封书信。

连天子诏书都不能算进去,毕竟给不给还是要看他的心情。

想反悔蔡冒也毫无办法,只能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被窝里骂几句,出了府邸见了天光,不还得对曹操乐呵呵的,一句重话也不敢随意说出来。

曹操深思了许久,心里自然是已经对此计有所感念,刚巧典韦踏入房门,正好叫住了他,“阿韦,去为我请奉孝过来。”

徐臻顿时拉了一把,“算了,我们直接去他家吧。”

“也好。”

曹操顿时点头。

典韦懵了一下,“那庖厨准备的吃食怎么办?”

徐臻冲他眨了眨眼,道:“去装盒打包,一齐带去奉孝兄家里。”

“诶。”

“伯文,你现在怎么这么抠?要不你破戒算了,我给你点私下赏赐,赠你几万金?”曹操似笑非笑的揶揄道。

徐臻心动了一下,十年之期已到,要不放弃清廉算了?

律己少却这一项,完全可以发放奖励了。

十年坚守清廉,从不贪墨,得有多少奖励,这可是一生奉行之品德!

但是此刻,忽然又想起彭祖的故事来。

神话之中,彭祖活了八百岁,破戒少了多少奖励,自己不能沽名学彭祖,区区八百年,完全还不够。

十年一破戒,还得再存十年,万一奖励机制里面,是清廉多少年,就可以奖励多少年倍数的寿命,那岂不是亏大了?

“不要不要……”徐臻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闭着眼清净的道:“切莫污我之身,钱财乃身外之物,伯文不要,伯文不要。”

“啧,”曹操背手起身,后仰了一下。

跟念经似的。

典韦在不远处听闻这话,当即无奈摇头,太固执了,拿点又怎么了嘛。

“你这话,狗听了都摇头。”曹操哂笑感慨了一句。

回头就和正在摇头的典韦对视了一眼,场面一度安静了下来。

典韦:“啧……”

……

晚上,郭嘉的府邸之内。

曹操在此写下了给蔡冒的回信,依旧用言语修饰,仿佛如往常一般告知如今许都某些常事,又说些感慨天下分离之言。

最后才在感慨当年感情的话语之中,加上几句对蔡冒的期许。

明言若是他可主掌荆州,便可得富贵荣华,乃是大功一件,日后可封爵进公,令大汉重回一统。

“只可惜,如今各为其主,皆有刘氏主君。”

曹操特意加了这句话。

郭嘉写完,顿时惊叹,“这句话才是最为关键。”

“唉,皆有刘氏主君,主公头上却是天子,他所为不过区区皇亲,若是蔡冒自己有所比较,便可听得出来,降汉之后,同样为天子麾下臣子,刘表又怎敢恨他,即便刘表恨他,刘氏的祖宗总不会都怪他,这也不算背主求荣。”

“毕竟,天子还是刘表的侄儿。”

“刘表子嗣太过怒骂,那便可大肆宣扬刘表一家谋逆,掌控百姓之口。”

曹操笑而不语,此刻郭嘉屋舍之内并无多少外人,这些话说出来也无妨,无伤大雅。

“送信。”

曹操简单明了的下了命令,有宿卫将书信送了出去。

而他这一夜,则是和典韦、郭嘉等人痛饮,再商谈天下大势,交心而言。

徐臻吃了饭,就去郭嘉的书房看书,然后早就睡了。

……

如今乃是建安九年。

正待是春季农耕之后,中原大定,再无乱事。

北方辽东固守边疆,幽州重回安宁,冀州与并州通商运粮,驻扎重兵,重修并州诸多城池,让关外诸侯特别是西凉骑兵没有机会窥视。

一切都颇为稳固。

甚至,曹操南下不必用到太多徐臻的兵马,足以令重兵驻守在各地关口,防范后方偷袭。

完全拥有两线作战的本钱,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诸侯。

于是,曹氏兵马开始逐步向南方压近,贴近安定县发展,以宛城为据,逐步推行。

这个时候的荆州,反而显出了些许内患。

刘表年纪逐渐大了,时常躺在病床上,虽还没到病入膏肓的时候,但许多医官却对他的旧疾无法根治。

都说短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

虽寿数不止何时尽,但病痛应当连年跟随。

于是刘表知道大限将至,也开始着手于准备后嗣之事。

他的长子刘琦,与他相貌相似,品行端正,而且才学扎实,刘表一直非常看好。

但他的夫人蔡氏,因生下了小子刘琮,所以不喜刘琦,多次在刘表面前表示不喜,并且还说了不少他的坏话,想让刘表因此延误刘琦,将大位交给刘琮。

刘琮不过才几岁孩童,交给他相当于交给蔡氏家族,让他们在荆州一家坐大。

此局势,刘表早就料到会变成这样,先前曾试图让权衡各家势力,但是江东多次来犯,蔡冒等人立下战功不少。

又不可明目张胆的削弱兵权,到晚年来,力不从心也。

荆州,襄阳。

内城将军府邸之内,蔡冒在私室之中收得书信,欣然打开一观,看得许久之后,脸上慢慢浮现出笑容。

对弟弟蔡和道:“丞相果然有意。”

在场还有蒯越在,此人和蔡冒一样,同为荆州士族之人,家族名声在外,不可有走错半步,现在刘表病死,他们不敢随意与曹操为敌。

所以商议之下,要扶持刘琮上位,方才好掌控,日后便可用荆州,去和曹操换取家族鼎盛,名垂青史。

这些时日,蔡冒在写这些书信的时候,也都是在私室所写,和才是的族中兄弟,以及蒯越商议。

他们二人,是荆州官吏之中已经联结的亲曹一派,暗中有意亲和,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就率众而投,保证望族得存。

现在曹操势力渐大,正该是机会,不可力敌而战,否则要被北方与江东前后夹击。

他们当然知道,荆州与江东乃是世仇,孙策绝对不会放过这些荆州将军与世人。

所以不存在联合江东抵抗曹操,那最好的办法,就只能投诚。

“诸位看看,这是丞相的亲笔书信,如今我能与丞相商谈当年情义,已经实属不易。”

“丞相夸赞我,久于水军战阵,自有水军都督风貌,大汉之支柱也,如此眼光,岂能不是明主?”蔡冒正襟危坐,面色严肃而言。

旁边人顿时陷入死一般的沉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